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骗了。
田雄一直认为黑烟腾起,就是张煌言毙命之时。黑云张彪却误认为,咏归城出来的军队,是接应自己的“友军”。而咏归城出兵五百,虽说都是田雄自己挑选的得力部下,但一来是虎山大帅亲自率领,二来是大家出城的军令是
击杀匪首黑云
双方一碰面,自然是匪帮丢盔卸甲,咏归军砍瓜切菜。当然以张彪的本事,黄得功自然要费一些周折。
因此,田雄要想见到大帅再死,他还要再等一等。
一开始,老田还很有耐心,毕竟他一直是个很有耐心的人。但随着日头越来越毒,受伤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田雄终于比不得气定神闲的张煌言,忍不住开口说话了。尽管神色、语气仍旧从容。
当得知城头上的张运,就是鼎鼎大名的玄青子,而且是真正的玄青子本人后,田雄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忍不住再次开口。
“哼,哼,果然是狡兔死、走狗烹。我咏归军从来对国家忠心耿耿,可是你们这些人,却早就下手安排。竟然连金牌玄青子都要亲自过来,可见这揣度机心。偏偏还是你这个一手毁掉征西军的张大人,明白了,明白了。”
“呵呵,”听到田雄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张煌言微笑着睁开双眼,明亮的目光,让老田的气势落了下乘。
“田将军,张某虽然身兼重任,但官职却低。更何况张某也知道军旅中的习俗。你等在军管制下,做出的那些事情,本官其实并不放在心上。几年前的白山奴隶,是因为他们征西军做得确实过火,再加上即便征西六将中,也常有不忍之念。因此说,张某不过是尽本职罢了。”
说道这里,张煌言站起身,走前两步,很洒脱的蹲坐在田雄面前,仔细看了看田雄,确认老田会一直听自己讲下去之后,先欣赏的点点头,才再次开口。
“至于说咏归城,田将军毕竟是个清官,更何况虎山大帅的威名之下,马得功的那些罪行,危害并不算巨大。也就不影响国家的通盘安顿。再说军管转行政,国家以安稳过渡为上策,之前的事情,本就该既往不咎。只要各路雄师,能够顺利交出管辖各城的权力。国家非但不追究,反而还会优容宽赏呢!”
“哼,张大人这话,骗骗大帅还可以。你骗不过我!”
“放肆!”阿博立刻开口。
“哎,”张煌言连忙抬手阻止阿博的呵斥,“听人把话说完,乃翩翩君子风度。田将军这点做得很好,本官也当仔细听听,将军要如何说辞。”(转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多谢大人,”田雄也豁出去了,反正都是死嘛,“田某要见大帅,无非是不想死在外人手上,”(一旁阿博又是一挑眉毛)“有些话本打算带到阴曹地府的。既然张大人要与田某推心置腹,田某便说了。”(张煌言肃然点头)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日里国家养我们军户,无非就是要我们战时效命。可是国家能养我们一时,养不了我们一世。太祖开国,定下军户制度。也是希望在国家不养我们的时候,军户能有田耕种。可是靠天吃饭,总比不得靠我们自己。年轻力壮时,国家养我们还有用处。一旦骨老筋衰,国家不养了,再逢上年景不好,我们平白替国家征战一生之后,竟然要困毙家中。要是就我一人还好,偏偏老母幼子,都要依靠我们来寻活路。这才是田雄非要延续军管制的本意。天子圣明,让我们军管咏归,田某不贪非份,所得却足以养家。一旦军管退位,田某身为总兵,自然可以活下去,可我的那些手足,他们年老之后,国家还能养吗?”
一口气说到这里,受伤的田雄气息跟不上来,不由得一滞。然而目光中的悲愤,却浓烈起来。索性一闭眼,不说了。
“田将军所言,倒也实情。”张煌言先点头认可,再扭头看了看身边一地的尸体,非常严肃的说道:
“张某职位虽比你低,但因为身兼军备输援土耳其的重任,手中权力,足可以先斩后奏,今日张某留你性命,等待大帅回返,你可知为何?”
“大人有话便说罢,田某知道自己犯了死罪,能在大帅手里超生,全靠大人成全。”
“张某不杀将军,其因有三,”张煌言再次起身,端坐在矮墩上面,刚才是心理攻势,现在就是要代表法律来正式解读了。
“其一,军人的事情,由军人自己解决。文官最好不要乱插手。此乃吾师水溪先生戴羲教诲。我大明之所以弊端丛生,就是以文官治御武将过多、过杂所致,国家法度,文臣自当要维护。但能由军界内部处置的事情,文臣最好不要管得太多。不过总要有个度量,如何才能管而不繁,实在是头等难题。”
“今日同样如此,大帅如何处置田将军,张某绝不插手。”
“其二,田将军刚刚所言初衷,也是张某不杀你的原因。张某要让将军安心上路。否则非但将军不服气,就是整个咏归军、整个大明军卒也都不会服气。偏偏刚才田将军只想见大帅,不想与张某言语,张某只好等。”
“国家养兵,与国家养士不同,士人,究竟不用上战场,四体不勤之人,从生养到死来,又有何妨?但军卒不同,体不健,不能挽强弓。气不壮,不能上阵仗。若要雄师百战,就不能让那些老人入伍。所以养兵千日,却不能养兵一世。只是常备兵种,方才是国务之要。这么说,将军可认同?”
“唉,”田雄长叹一声,这道理说的越开,就越是伤心。但身为文官,却能说出这番话语,老田也没什么可不满的。索性听张煌言继续说下去……。
其实张煌言、堵胤锡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都远远低于田雄,但在大明监军旧制下,低品文官杀高品武将的先例,并不算新鲜。不过张煌言现在的原则很简单,那就是在行政机构没有完全替代军管制之前,田雄无论如何都不能死在文官手中。是生是死,都必须由黄得功来决定。
同时,国家的弊端也确实很明显,田雄的担心,未尝没有道理。人家当打之年,国家当然要养,而且很多兵痞行径,国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等到这些军卒老去,对国家没用了,国家不再依靠这些“年轻人”来拱卫的时候,杀,也就成为摆脱高昂成本的唯一选择。
就好比一家商会,小学徒的工钱就是管吃管住,可等小学徒变成了老师傅,工薪、地位都对老板产生了威胁,为了降低员工成本,开除,也就成为唯一的选择。历史上很多开国武将,都很难得到善终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老了,被他们一手带出来的百战英豪,也都老得举不起刀枪了,于是咔嚓一声,一了百了。
这么做当然太过卑鄙。可有时候,国家政治中的阴暗面,比这些还要卑鄙。
那么,如何才能让国家政治在达到富国强民的目标同时,不再如此龌龊、卑鄙、可憎呢?
这就是黄宗羲、张煌言、堵胤锡、刘惟敬、刘梦云为首的新儒家主义者,所担负起来的历史重任。
他们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士、农、工、商,皆为国本”的理念,大力缩减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社会地位并不是以金钱衡量的,但人们抛开了金钱,道德又无从谈起。所以士人、商人地位的高高在上,并非什么天方夜谭。关键在于农、工阶层的地位问题。
士人掌握了道德、文化、政治上的资源,商人则集中了经济资源。那么作为最广大人口基数的工人、农民,如何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地位呢?
说起来很难,做起来很简单。技术。
算盘、刺绣、锻造、酿酒、制糖、造纸、以及农产品的再加工,这些都是技术。包括像田雄这样的弓箭手,只要你可以百步穿杨,就都是技术人员。而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就在于,世界上没有任何技术,能在中国人面前永远保密。
全才科举、分科取才,以国家征选吏员为表象,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性工程:
通过门类多样的技术来遴选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当然成为国家公务人员的备选库,也可以凭借“高中丙榜”这样的人文概念,切实提高其社会地位。
而当国家以政府权威普遍施行丙榜考试体系,并据此建立技术普及教育制度、厘定教材、划分学院级别之后,自下而上的科技研发基础,也就相应出现。
丙榜人员是各类技术的佼佼者,这些人既不属于士人,也不属于商人,他们所带动的,恰恰是就业机会。利用技术带动经济,从而增加工作岗位,远远比现行政策更为有效(国家通过出资、发放特权等方式;修路、种树、盖房子等大工程,来减缓就业压力)。
试想,国家选派一名进士、或者举人出任某地县官之后,这名县官的肚子里只有一套复杂的国家法典以及四书五经,他想治理好地方经济,就离不开各类技术人员的辅助。恰好,去年丙榜刚刚考核了一批人才,铁算盘张三协管商会,金耙子李四可以分管农业,酿酒师赵二狗、绣娘王翠花可以帮着打理工业。以这些行家里手来管理各行各业,国民经济自然会蓬勃发展。
而经济发展,比然会创造广博的就业岗位,田雄这样的军人,退伍后自然可以寻找到一份足以养家的工作。
当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现在只是雏形,因为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究竟应该确定下何种标准,远远还没有定论。就连“丙榜”究竟该如何命名,也还没有确立。
但毕竟是有人想到,并且有人开始操作了。张煌言的伟大就在于此,他要通过这番解释,既让田雄死得心甘情愿,也希望通过说服田雄,来达到说服全军的目的。
大多数的军人是不可能永远由国家来养活的,通过军管制这种放权来弥补财政不足的政治模式,绝不可能继续下去。利用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来消化庞大数量的复员军人,甚至建立义务募兵制,恰恰是一条一劳永逸的正确道路。
“…”
田雄听完这些话语,并没有太多的反映,只是呆呆的看着一地尸体,默然不语。
他不是一个独毒之人,却在一夜之间,杀了自己的好助手小孙,杀了自己恩帅的义公子噶尔丹,杀了噶尔丹身边旧瓦剌的仆人,杀了这么多人,却只为了证明自己输给了他一直瞧不上眼的,特用科进士张煌言?这可是令他死不瞑目的结果。
现在却不同了,他输给了一个新时代,输给了新儒家主义,这种历史大势的胜负,让他死之前,心服口服。
其实从心理上讲,一个像田雄这样有性格的人,死也不会轻易承认自己输给了某个人,但如果,他们认为自己输给了一个集团、一股浪潮,对于他们来说,必然是心理上的极大安慰。
因为所有的中国人,都很认命。
“田雄,本官不杀你,还有第三个原因,这是虎山大帅亲自安排的,你放心,大帅一定会给你一个好交待。”
“我能知道是什…?”
田雄刚想问询,张煌言摆了摆手,
“你再安心等待等待,大帅归城,一切自然分晓。”
……
端午节都没休息,干!明天飞合肥。
第四十四章:大通商时代
日头越来越毒,但曝晒下的人们却很有耐心,瓮城外的咏归城,在等待瓮城内门开启,瓮城内,田雄、张煌言在等待黄得功的归来。
因为结果是注定的,只不过当事人却要实现各自的目标:
张煌言的目标很简单:黄得功不回,瓮城绝不能开启,田雄也绝不能死。黄得功归来,先让田雄当着那五百兵丁的面,把事情说开,随后立刻开刀问斩。再往后,就要借着那五百兵丁的口,把国家的政策广宣出去,既稳定军心,也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