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云路-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乔致和年少时曾经与周王氏有过一段私情,但嫡母嫡长兄的回归,使他在失去成为世子的机会,又失去生母的同时,也让周王氏弃他而去。无论是他选择的女人,还是不得不接受的女人,都不是真心待他。他还真是个不走运的家伙。

但乔致和很聪明,在经历了一段愤世嫉俗的日子后,也变得十分冷静。夫妻不合,他就懒得跟妻子一般见识了,既不纳妾,也不跟妻子生儿育女,到如今三四十岁了,膝下还未有儿女。在外人看来,他被压了十几年,似乎是已经放弃了,借着父荫过着安安稳稳的日子,没有多大出息,境遇却也不算太差。但周康被卷入淮王别院的案子,他立刻就抓住了机会,争取到以钦差的身份前去问案。

定国公府在淮王谋逆一事上,是有自己的立场的,不过乔致和并没有被出身所限,反而不偏不倚地查出了案子的真相,将王家揪了出来。又为周康洗涮了冤情。周康固然是得证清白,而乔致和也借机向皇帝证明了自己的操守、能力与立场,从此算是真正入了皇帝的眼了。

定国公府再也无法压制乔致和的仕途,当然,他本人也没有因为一时得势,就忘形起来,不但没跟家人耍脾气,有时候定国公世子让他帮着办点小事,他还会出点力,因此定国公反而觉得愧疚了。不许正妻嫡子再压着他,而是把他当成是个助力来培养。一直到定国公去世,世子成了定国侯。他回家守孝,父丧才过百日,兄弟俩就分了家。乔致和只得了一份很小的家产,但他一点怨言没有就搬出去了,当然。连同他的妻子李氏一起。

嫡母陈氏与嫡长兄定国侯,都对乔致和的知趣感到很满意,不再象从前那样忌惮猜忌他了,可李氏却不是这么想的。从大宅院搬到小宅子,从国公府变成了守孝的普通官宦人家,定国侯府在守孝。又无法提拔她娘家父兄了,她是天天都抱怨个没完。乔致和不理她,她就跑去向嫡婆婆陈氏与嫡嫂定国侯夫人冯氏诉苦。可她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那两位贵妇人怎会搭理她?也就是随口应付着,她只好总是往娘家跑。等到三年孝期结束,乔致和想要起复,却迟迟未能得官。李氏的不满就终于曝发出来了。

乔致和起复不顺,定国侯同样也未能顺利重掌军权。乔家声势大不如往昔。他家虽然是楚郡王姻亲,但谁都知道楚郡王是不插手朝政军权的,曾经支持楚王的那一位西北老帅,也病弱在床,从西北回到京城来荣养了。眼下军中最有权势者,要数老帅手下的一位大将,此人却是忠于先帝与当今皇帝的,乃是先帝留给儿子的一张底牌。才几年的功夫,就从不起眼的中层将领跃居为军中第一人,收拢了军事大权,定国侯一脉想要再插手进去,就没以前那么容易了。而不再掌军权的定国侯府,也不过是个寻常勋贵人家罢了。三年间,朝中新旧更替,京城里的官员也换了不少,还有几家人记得乔家曾经有多么显赫呢?

也不知李家是用什么办法,攀上了这位大将的妻舅,结下了姻亲,李家就抖起来了,连定国侯府都不再放在眼里。而乔致和似乎起复失败,李氏本无儿女,不耐烦再与他做夫妻,便坚决地要求和离。她可是打听过了,那位大将军手下最受重用的副将,正打算续弦呢,与李家做了姻亲的大将妻舅有意为她作媒……

定国侯府大怒,放话警告李氏,李氏也不理会,乔致和更是巴不得,两人就此和离了。但他们才和离,第二日乔致和就得了官,还是正三品的职位,李氏差点就没吐出血来。紧接着,那位副将娶了亲,新娘不是她,而大将的妻舅,却忽然消失了踪影,连大将军的夫人也失踪了,大将军本人倒是平静如昔,有风声传出来,说是夫人和她的娘家人做了违法之事,大将军大义灭亲,主动将小舅子送到了官府,又让夫人幽居佛堂礼佛去了,不许再见外人。

李家会攀上这门亲事,为的是权势,眼下姻亲自身难保,李家自然是火速退婚,跟他家断绝了关系。

兴许是他家因此恼了,不知从何处寻到了李家老爷的把柄,告上大理寺,李家老爷不但丢了官,还被押入大牢候审,万一罪名成功,少说也要坐上几十年牢。与此同时,李家大爷也被贬官了,二爷今年秋天原本要赴乡试的,却被发现有不端行为,要被官学逐出门去,科考的资格也保不住了。李氏这才知道害怕,只得回头去求定国侯府。定国侯府哪里会理会她?她只好求到乔致和门上来了。

不过乔致和不打算搭理,她也不敢闹得太过分的。因为现在的李家,已是风雨飘摇,等到李家老爷的案子过审,李氏就算要闹,也来不及了。再说,李家大爷官职被贬,若闹得太难看,他上司闻讯不喜,只怕还要再把他往下贬呢。他们姐弟大约也就是再闹上一会儿罢了。

青云听到这里,便对乔致和说:“虽然他们闹不了多久,但吵吵嚷嚷的也太难看了。我真不知道乔大人你几时变得如此好性儿。”

乔致和笑笑:“我平日的公务就够忙的了,原也没功夫去理会李家的事,若不是今儿她上门来闹,我也想不起来要派人去打听她家到底怎么了,没想到反而打听到些有趣的事。”

青云眨眨眼:“什么事有趣?”

“李家老爷子任职的地方有些特别,正好是在楚郡王的封地上呢。其实文武有别,武将人家为何要与李家结亲?这也是值得商榷的。”

青云有些糊涂了:“你在说什么?”

“没什么。”乔致和改了话题,“县主今日来找我做什么?若是想问小曹大夫的事,我只能说他县试与府试都考得不错,院试应该能顺利通过。但若想参加今年的秋闱,还要下苦功夫。”

青云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好吧,多谢大人告知了。我是听闻龚大人回京了,想到龚家去瞧姜大姑娘,却不知龚家在哪里,才找你打听的。”

乔致和笑眯眯地道:“正巧,我也要到龚家去,县主就随我来吧。”

第七十章邀请

青云跟在乔致和的马车后面去了龚家。说来龚家离得也不远,离乔家也就是三条街的距离,周围环境不错,左邻右舍基本都是朝廷命官。龚家宅子不算大,也就是三进而已,但门前却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龚乐林是先帝信重的青壮派官员,如今在地方上任期满了回京,很有可能要入六部或内阁了。与他际遇相近的乔致和丁忧起复后,都能升上正三品,更何况他在边境还多逗留了几年,又有抚边之功?京城中人都长着势利眼,见他回京,哪有不上赶着示好的?他昨天才到家,客人就一直没停过,据说他一家子连行李都还没时间安置好呢。

乔致和与龚家相熟,龚家管事一见是他,立刻就引了他去龚乐林的书房,没让他和其他来客一起在前厅上等候,同时命人飞报龚乐林,显然待遇不一样。青云虽然只在锦东待了几个月,龚家内宅里认得她的下人也不是没有,又见她命人递上了帖子,知是“清河县主”来报,连忙报到后宅去,不一会儿,龚太太便亲自迎了出来。

青云见龚太太额头上还冒着汗,不由得有些愧疚:“龚大人和龚太太才回到京中,旅途疲惫,需要休息,又要收拾行李,接待上门来的客人。我却未能体谅,巴巴儿地跑过来给您添乱,实在是鲁莽了,还请龚太太不要见怪。”

龚太太忙笑道:“县主这么说,我们夫妻可就无地自容了。您能来看我们,不忘当年情谊,便是我们夫妻的福气。若您要与我们客气,那就是瞧不起我们了。”

青云笑着行礼,口称不敢,两人说笑寒暄了两句。心中各自都松了口气。青云松口气,是为对方没有因为她身份的转变而改了态度,表示日后来往时不会有问题;而龚太太松口气,则是因为青云身份由下属义女一跃成为宗室贵女,不知会不会因为从前的些许怠慢而怀恨在心,又或是端起贵人架子对他们夫妻耍威风,如今青云态度一如既往地亲切,仿佛双方是平等相交,怎不让她有好感?宗室里头,能用谦和态度看待官员的人已不多了。大部分的人即使家道中落,也会死端着一个龙子凤孙的空架子,瞧不起旁人的。

青云跟龚太太在花厅里说了几句话。龚太太又让女儿出来与她见礼,青云见姜五太太和姜融君都不见踪影,便直接问起:“怎么不见五舅母和姜家表姐?”

龚太太愣了一愣,才想起青云是已故温郡王之女,而温郡王的妻子正是姜家女儿。她是姜家外孙女,不正该叫姜五太太舅母,和姜融君也是表姐妹吗?忙解释道:“姑母昨儿就被姜家人接回去住了,此时并不在这里。融君则身上有些不好,这两日一直歇着,我怕她劳神。也不敢让她出来招呼客人。县主若想见她,我这就命人唤她去。”

青云有些意外,姜家接走姜五太太。这也没什么出奇的,但既然接走了姜五太太,怎么会让姜融君继续留在龚家呢?便道:“表姐既然不舒服,就不要让她出来了。”又问,“我听说。表姐在回京的路上生病了,龚大人和龚太太怕她病情加重。就陪着她在当地养病,直到病好了,才重新上路。怎么她到了京城后又病倒了呢?难道是先前的病还没治好?”

龚太太叹了口气:“先前她的病,其实已经大好了,只是在路上耽误的时间长了,她怕误了我们家大人的公务,便催我们加快行程。我们见她脸色还好,也没多想,谁知回到家里后,才发现她只是硬撑着,其实早就累得不行了。请了大夫来看,说是路上吹了风,勾起了旧病,加上心思重,才会发作起来,倒不是什么大症,但若是没有调养好,怕是后患无穷。我正想着,等过几日忙完了,就给她寻一位好大夫来,细细调理一番呢。”

青云听得有些担心:“那是要好好调理一番,她从前在锦东时,身体就不算很好。若是需要什么药材,请尽管跟我说,我那儿有不少存货呢。”大约是跟钱老大夫和曹玦明混久了,她有存药材和成药的习惯,虽然库存不算多,但真有需要时,只要跟太医院打声招呼,想要什么都能拿到。相比之下,龚家恐怕只能在市面上的药店买而已。

青云又问:“表姐今天精神还好吧?我能不能进去瞧瞧她?方便吗?”

龚太太犹豫了一下,笑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县主与融君是表姐妹,原是自己人。”便亲自领着青云往后院走去。

姜融君在龚家其实算是客居,虽然在龚乐林夫妻心中,跟她们的女儿没两样,却不会象龚家姑娘一样住在正院的厢房里。她是住在正院东面的侧院中的,一人独占三间小小巧巧的屋子,收拾得倒也精致整齐,西厢有两间屋子,是给杜嬷嬷住的,南面一排小屋,则是丫头婆子们的居所。

姜融君正靠在窗下的美人榻上发呆,屋里的丫环无人敢说什么,连杜嬷嬷也在廊下坐着唉声叹气,也不知愁什么呢,猛一瞧见青云来了,立刻站了起来,双眼瞪得老大。

青云笑着跟她打招呼:“杜嬷嬷,你还记得我吗?”

杜嬷嬷不自然地笑了笑,看青云的目光有些复杂,接着看到龚太太的眼色,才想起青云如今的身份,忙上前行了一礼:“见过清河县主。”

青云忙扶起她:“不必多礼。您是六舅舅的乳母,便是我的长辈,我可不敢受您的礼。”

杜嬷嬷干笑着,没有说什么,青云隐隐约约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