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山秘术-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方知宇宙在其中”百般锻炼,自然能生成长生不死的仙丹,孙祖认为通过丹鼎锻炼魂魄,可以收到与内丹魂魄合练一样的效果,走出一条真正的外丹之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孙祖本以为魂魄炼丹定然可行,想不到开鼎后却是大失所望,丹鼎内并没能像他想象的那样结出大丹,只是在丹鼎的顶部生成了一种云雾状的气体,底部则是极薄的一层黑墨状的粉末。他以后再经多次试验。始终一无所得,最后只得宣告炼丹失败。
    云雾状气体无法采集。孙祖只好采集了一些黑墨结成丹药,他回到当涂家中,秘藏丹药,始终不敢服用。后来家道败落,他投奔秣陵舅父家中,以行医为生,一直默默无闻,直到他无意中以丹药救治一名癫痛病人,居然一治而愈,从此声名大噪,一时求医者无数,他自居孙恩邈后人,把所炼的丹药伪托作祖传的“太一神精丹”晚年生活倒也过得舒心平安。
    不过他虽然炼丹失败。但对自己创造的魂魄炼丹理论始终不舍放弃,“金石丹砂,犹有可变之道,幽魂冥魄,岂无可造之理?丹术不成,乃人力之瑕疵,非丹理之悖天耳意思是说,他炼丹之所以不成,只是因为在具体的操作执行上出现了偏差,并不是以魂魄炼丹的理论有什么谬误,只要纠正了操作上的偏差,一样能够丹药可炼,仙道
    成。
    孙祖寄居在舅父家中。终生不曾婚娶,他临终并把自己的求丹经历及丹学心得撰写在一封书简中,寄望于有缘后人能够对魂魄炼丹理论继续求索,“所炼丹药,虽穿上乘,犹能治癫痈祜百病,润肌肤出颜色,若得上乘之药,自可安魂魄而通神仙也
    只可惜孙祖死后,茅山丹宗昙花一现后更加没落,作为养尸地的地洞早已封闭,他的魂魄炼丹理论更被巫师们转作邪术,这些人不懂魂,魄合练之道,知其行不知其神。竟把魂魄炼丹误解为以尸身炼丹,清中期冶炼尸丹曾风行一时,其荼毒之处难以尽述,以后随着官府的尽力剿杀,这种阴森恐怖邪术才渐渐绝迹。
    直到清末,另一位姓陶的丹宗祖师才发现了他的书简和栖霞山谷中的地洞,这时距离孙祖离世的时间已过了二百多年,机缘凑巧的是,陶姓祖师也正是孙祖耸父的嫡系子孙,他本就痴迷于丹经,现在得到先辈的秘术绝学,自然如获至宝,夙夜精研不懈。
    这个陶姓祖师学究天人。他饱览丹经,终于在孙祖等前辈著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制丹理论。
    “魂魄合练,为内丹修道之法门,魂魄炼丹,为外丹修仙之途径二者本源相同,妙用亦可相通。道家修炼,乃修纯阳之身,最忌修出阴神;我丹宗制丹,也应知魂阳魄阴之理,炼丹当以炼魂为主,忌炼阴魄,二者不分,丹术难成
    原来以魂魄炼丹的第一要务。是要把魂魄先行分离,魂魄炼丹,实为炼魂,并不需要炼魄,当年孙祖获得的黑墨状物质就是练出的魄丹,魄控制肉体,所以能驱除百病,但要做到修道长生却是不能。
    不过分离魂魄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简单,所谓魂升于天,魄降于地,那是指人体未曾丧亡,只是魂魄离体的时候;一旦人体死亡,魂魄却要结合在一起游离,直至百日后方才魂消魄散?要如抽丝录茧般分离这些结合在一起的游魂荡魄。茅卜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炼丹道士坐禅僧这是形容炼丹道士的诗句,这些修炼外丹的道士,行为举止与常人无异,他们修的是道家丹理,精的是炉火功夫,在法术方面并无多大的建树,所以茅山丹宗无法分离魂魄,只有茅山符篆一脉修到元神离体的人物,才具备分魂离魄的术法修为。
    卫道士讲到这里,突然间拍了拍头,恍然大悟说:“怪不得少主人非要选你炼制丹药,原来就你竟是茅山符策一脉的人物!奇哉怪也,难道你修成了元神离体?。
    我听说这些尸体是经过胜清的清兵尸身,心中一阵惊怖,又想起刚才被我抿进嘴里的那滴咸滋滋的水珠,不觉又是一阵恶心,强忍着等卫道士讲究他们的丹宗往事,这时候再也忍耐不住,“哇啦。一声呕吐起来。卫道士摇头道:“奇哉怪也,修行之人怎能如此娇生惯养?看来没修成元神离体
第八十章青蚊
    道十坏要再说下去,夭不道人忽然大叫了声,他猛哑沁不中的地丙道人尸身,颤数巍地站起身来,远远地只见他不住抓挠着自己的胸口,似乎受到了什么东西的袭击。
    我撇下卫道士,急忙赶到天乙道人身边,一瞥之下,发现他的脚下似乎有一团灰黑色的东西在不断蠕动,一时也来不及细看,连忙把天乙道人拖离原地,揭开他的上衣看时,只见他的胸口处被刺出了五斤,小洞洞口处已不再流血,结出了灰黑色的血疲。
    这时地洞中的火焰已渐渐熄灭。只剩下一堆堆灰烬还闪着暗红色的幽光那团灰黑色的东西不住蠕动。慢慢地向我们这边爬行过来,幽毙,中看得不甚清楚,似乎是个浑身披满灰黑色毛发的不明物体,它用四肢行走尖锐的爪子犹如恭刀一般。在地面上划出一道道深沟,黑色的毛发随着它的行走不断颤动。
    “嘭”地一声,火光一亮”卫道士点燃了手中的一把茅草,他看见那行,怪物,惊叫了一声,那灰灰黑色的怪物似乎也吃了一惊,它掉转头慢慢地爬到黑水里,很快就和那些载浮载沉的浮尸混在了一起,水面上浮起一层灰黑油腻的东西。似乎是怪物披满全身的毛发。
    这是什么东西?传说中的僵尸也不是这样子啊,还有,地丙道人的尸身怎么也不见了?我愣怔了一下,回过头来,却见地面上只剩下一把正在燃烧着的茅草,卫道士正在向尸塔方向直奔,他两手护着脑袋,就像突然见到了地狱里的鬼魂。
    这臭道士在弄什么玄虚?我又愣怔了一下,正要开口把他叫住,却听得身后传来一阵发出“嗡嗡”的声。转身看时,只见一大团灰黑色的云雾从水面上升起,原来漂浮在水面上的不是怪物的毛发,而是一大团不知名的飞虫。
    这些飞虫似乎并不怕火,云雾状的虫群一分为二,一群飞虫云集在卫道士扔掉的火把上,也不知分泌了什么东西,顷刻间就把燃烧的茅草熄灭了,另一群飞虫发出“嗡”地一声嘶鸣,虫群好像长了眼睛一般,直冲我们而来。
    刚才在烟雾中飞来飞去的似乎就是这种小虫,只是现在小虫们又胀大了许多,近在咫尺之下,我几乎能看清伸展开来的抵吸式口器虫缠上,身上还不被刺出千百斤,窟窿?我情知形势不妙,连忙背起天乙道人就跑,慌乱中也顾不得再寻地丙道人的尸身,等我们奔到尸塔下方的时候,只见卫道士正在手忙脚乱地向尸塔的中部攀爬。
    那些飞虫到了尸塔近处,不敢再向前飞行,似乎非常忌惮尸塔的气息,我趁机背着天乙道人爬上了尸塔,那卫道士趴在尸塔中间的一处平台上兀自心惊胆战。他见我们爬了上来,连忙用手指着我的背部,脸上的神情更是惶急,不住地摆手摇头。
    我心中有气,爬到卫道士的身边时故意打了个趔趄,卫道士险些被撞跌下去,杀猪般叫了一声。抱着身边的一具尸体再也不敢动弹,我心中好笑,再朝下看时吃了一惊。再也笑不出来,只见灰黑色的虫子并不飞离,在半空中凝结成团,像一团团黑雾般上下翻飞。
    这尸塔可能蕴含了一种特别的气息,所以那些飞虫不敢飞过来攻击,我放下心来,又检视了一遍天乙道人的身体,见他元气虽然衰弱,伊呼吸平稳,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头又看见卫道士紧抱着一具尸体正在一旁瑟瑟发抖,忍不住踢了他一脚,笑道:“你这厮不打招呼就自斤,逃跑,真他娘的太不仗义,嘿嘿,你们茅山丹宗装神弄鬼,不知从哪里鼓捣出这许多虫子。不吓唬别人反吓了自己,实在是可笑之
    卫道士胆战心惊,他伸长脖子向塔下看了一眼,看见那些虫子只是在尸塔附近徘徊飞舞,这才放下心来小长舒了一口气,他放下紧抱的清兵尸体,看了我一眼说,这哪里是什么世间的昆虫,分明是来自地狱里的勾魂使者啊,它们狄的是死者的魂魄。现在早已化成了追魂索命的鬼虫 这些鬼虫据说也是那位清末的陶姓祖师所育。在他之前的茅山丹宗虽然以魂魄炼丹,但由于不知道分离魂魄的道理,提纯不精,并没能练出真正的大药,练出的不过是尸丹而已,无法达到丹宗成就仙体的目的,不过这位陶姓祖师虽然意识到炼制丹药须先行分离魂魄,但他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它们茅山丹宗和符策宗一向交恶,自然无法向符策宗求助,更何况清末乱世,符簧宗的道士们各为稻梁谋,已很难找出修至元神离体的修士,无奈之下,陶姓祖师只好四处游历,寻觅分魂离魄之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日他在雪山顶上果然觅到一种能够抽魂取魄的飞虫,当的土人称其为“青蚊”又称天虫。还没有“青蚊神”神庙,每逢节日必祭祀膜拜。原来当地流行天葬,人死后常常把尸体送往山顶或荒郊野外等称为“天葬台”的地方,任由鹰鹫等许多天空中飞行的动物啄食,帮死者“灵魂升天”
    这些尸体腐烂后常常吸引来许多蚊蝇,蚊蝇以腐尸为食,能分泌一种消化酶使尸体液化,它们的幼虫在尸体的水化物里繁衍生息,更加速了尸体的分解,天葬台的许多尸体只是被鹰鹫们啄去了部分尸肉,大部分尸骸其实就是被这些蚊蝇分化溶解掉的。
    这些蚊蝇当中,有一种体型较大的青蚊并不食尸,而是以死者的魄魂为营养。这种蚊蝇通体呈灰黑色,胸背有四条斑纹,口器为抵吸式,伸展自如。常在魂魄留恋宿主的时候一拥而上,把魂魄噬为碎片。世上万物,生存方式各异,但抵吸魂魄的生存方式却极为罕见,更奇特的是,这种青色蚊蝇主要以死魂灵为食,决不主动攻击活体,无怪当地的土人把它惊为神物,称其为“天虫”并设庙祭祀膜拜。
    陶祖师得到青蚊,心中欣喜万分,他历尽千般辛苦,所求的不正是这种灵物?他把青蚊带回家中,不断调养培育。又在这栖霞山的地洞中反复用腐尸试验,终于掌握了控制蚊群的方法,谁知天不估人,就在他万事齐备。正欲涂鼎炼丹之际,突然身染沉疴。不久就凌然而逝,魂魄炼丹一术也从此不传,直到十多年前茅山丹宗重新开山立派,丹术才逐渐振兴。但时日无久,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终究未能练出真正的九转魂,丹。
    想不到茅山丹宗竟以为借助外物即能达到魂魄分离的日的,我心中鄙薄,笑道:“那位陶祖师我还以为是个聪明之人,原来笨到了姥姥家。他自身不修,反而去借助外物,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那些蚊虫生存环境十分不洁,身体内外都携带大量病菌,他染病身亡,说不定正是拜这些鬼虫所致,哈哈,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我笑了两声,突然想起地丙道人的尸身还未找到,心中不由大急,天乙道人最爱惜师弟,他醒来后见不到地丙道人的尸身,定然会怒得发狂,长白山道爷向茅山道士寻仇,江湖上怕是另有一番血雨腥风了。煞是奇怪。天乙道人被那个灰黑色的僵尸袭击之前,明明抱着地丙道人的尸身。怎么会突然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