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山秘术-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并不知道茅山宗尚有炼丹一脉存世,他在天书里严加斥责的外丹术,只是以金石丹砂为丹材的别派术法,并非和他同属一脉的茅山丹宗。不知他要是得悉茅山丹宗并没有摒弃外丹,而是在丹材上进行改革,竟发展出以魂魄炼丹的术法,更会作何感想。
    魂魄合炼本是茅山宗的修仙之道,紧烈修身养性的内丹术为基,想不到赏被茅山丹宗误解为维联贩冻丹,当真让人笑掉大牙。看来茅山丹宗的没落,固然与符篆派倾轧排挤有关但炼丹一脉本身的见识有限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想到卫道士竟以这种惨酷的手段炼制丹药,心中不禁又惊又怒,恨不得一脚把他踢进黑水,让他也尝尝烈火熬煎的滋味,我转过身来。正要对卫道士慷慨陈词一番。火光下,却见他呆呆地望着我,脸上的表情极其恐怖,在他的身后,天乙道人也呆住了,他张大嘴巴,眼神里也充满了惊恐。
    滴冰冷的水珠滴落在脸上,我下意识地抿了一下被热气炙烤的有些开裂的嘴唇,感觉咸咸的甚是解渴,天乙道人的嘴巴张得更大了,他伸手指着我的身后,似乎有话要告诉我,一时间却说不出来。
    自己的身后有脏东西?我猛然惊醒,心中突然又有些发毛,连忙向前跨出了一步,这才敢回过身来,定睛看时,不觉也惊呆了。
    在我们的眼前,是一座金字塔形状的尸山,一具具尸体犹如页岩般层层排列。尸塔的底部成正方体,边长足有三十米左右的边长,从体积上看,堆积的尸体只怕有数千具之多,这些尸体都呈妖异的惨绿色,似乎每一具尸身上都长满了绿色斑块。
    尸绿大多出现在死后两日之内,难道这些干绿色的死尸,死亡时间竟比黑水里的尸体还晚么?我看了一眼卫道士。只见他已经软绵绵地瘫倒在地上。
    我顾不上盘问卫道士,拉起天乙道人跳在尸塔中间察看,两个人越看越是惊疑。这些堆积如山的尸体虽然面目如生,但从衣饰上看却是清初兵丁的军衣。短衣窄袖镶边背心,前胸处缀有圆月形的“勇。字,从年代上看,这些兵丁应该死去了数百年之久,尸体早应该骨化,如何还会生出尸绿?
    我心中疑惑,和天乙道人一起自尸塔上跳下,天乙道人冷着脸一言不发,他转了一下身,忽然向瘫软在一旁的卫道士直扑过去,卫道士正瘫在地上不住地哆嗦,猛看见天乙道人杀气腾腾的奔他而去,一时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居然腾地跳起来就逃。
    ***,想不到这卫道士看似老实,居然还会装神弄鬼,我暗中施了斤。跌法,卫道士刚跑了几步,前腿忽然绊住了自己的后腿,犹如饿狗抢食般扑在的面上,再抬起头时已是血流满面。
    天乙道人擒小鸡般把他拎起,左右开弓给了他几个嘴巴。你看这尸山尸海。分明就是茅山宗残害的无数英雄好汉。你这厮坏事做尽,几年来究竟害了多少条人命?快些说出便罢,不然道爷立刻就要了你的性
    !
    卫道士涕泪交流,连声叫屈。冤哉枉也,贫道手无缚鸡之力,哪里能要得这么多英雄好汉的性命?再说这些人也不是啥英雄好汉,是当年杀人屠城的清兵啊,时间隔了数百年,如何能算到贫道头上?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身万姓于沟壑之中。屈二臣于空闲之下,当年满清入关。屠城杀人无算,其中有多少枉屈难伸的死者?我们茅山丹宗的祖师以这些穷凶极恶的兵丁魂魄炼制丹药,那也算是除暴惩恶的义举,两个也是修道之人,怎能数典忘祖,反说起我们茅山丹宗的不是?。
    靠,我狠狠地踢了卫道士一脚,依你这臭道士说来,你向人贩子采购那些外的的流浪汉子,也是除暴惩恶的义举了?***,我那阿呆师侄虽然痴傻愚笨,心肠却是不坏,你如何把他买来炼丹?难道他也是穷凶极恶之人?
    卫道士吃痛,叫了一声,沮丧道:“这个贫道就不清楚了。贫道虽负责采购人牲,但那只是明面上的出头露脸,人牲的暗中选择却是由我们少主决定。少主天纵英才,辨人极准,如何会认错了贤愚善恶?小。师父既然说自己的师侄心肠不坏,那师侄就决不会被我们选购。”
    这次轮到天乙道人踢了卫道士一脚。
    天乙道人怒道:“阿呆被你们擒住,那是老子们亲眼所见,如何会错?你们茅山丹宗本就邪恶无比,还区分什么善恶好坏?依老子们看来,茅山丹宗以魂魄炼丹,定然是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是好猫,好人坏人一并擒来
    卫道士连连摇头,他胆怯地望了天乙道人一眼,欲言又止,幸而天毛道人看见地丙师弟的尸身溅上了几滴黑水,他心疼师弟,连忙奔过去擦拭,卫道士才免了一顿皮肉之苦?
    他挪近我的身边,叹道:“我们涂鼎起火,几年不成,据说是缺少有功德的人相助,但我看你忠厚有余,灵性却是不足,不知少主人为何非要选你不可,真是奇怪之极,不过少主人辨人极准,想来也不会选错
    “唉。我们茅山丹宗虽然贪财恋财,那只是为了索求炼丹的资用,并非贪图世俗的富贵荣华;以魂魄炼丹,取的也都是奸恶之徒的性命。茅山丹术虽非修仙正途,但练出的丹药也有养颜益寿之功,只是以尸体炼丹。未免太过惊世骇俗,容易被世人误解罢了,就如这养尸地蕴含的道家丹术正大光明,但里面太多的尸体却让人只觉得阴森恐怖。”
第七十九章盐尸
    哑道士对地洞中的情形略知大概。据他所说。这些堆积兵丁是被清初茅山丹宗的一位孙姓祖师诱杀,但这个地洞直到清末才被另一个陶姓祖师发现,其中的因缘际会,也正应了天道轮回、生生不息之说。
    宣统年间小南京的一位姓陶的丹宗祖师隐居在秣陵乡下,这个祖师极其聪明,乡试已中的举人,但他志在炼丹,于是放弃了进取功名,只在栖霞山中以砍柴为生。也是机缘巧遇,竟让他在砍柴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斤山洞。他在山洞中盘桓数日,见到洞中的许多奇异景象,但始终不解其意,直到他回到家中翻阅族志,又在无意中看到族志里夹杂的一封书简,这才揭开了地洞之谜。
    原来满清入关时。杀戮极重,史书形容说:“尸骨成山。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可以想见当年八旗兵丁的凶残。更有一些八旗兵丁喜食人肉,常常胚清人尸作为军粮。清军中并不缺衣食,这些兵丁之所以盐尸为粮,是因为军中另有一些萨满巫师助纣为虐,他们宣称吃人肉可以增强勇力,吃得愈多勇力愈强。所以许多兵丁趋之若鹜,吃完人肉后屠城杀人更加残暴。
    顺治二年清军攻陷南京,曾有当涂孙陶氏被清兵所掠。“缚其手,介刃于两指之间,曰:从我则完,不从则裂。陶曰:义不以身辱,速尽为惠。兵稍创其指,血流竟手。曰:从乎?曰:不从。卒怒,裂其手而下,且剜其胸,寸殊死这是《明史》上的记载。但史学家并不知道,这位孙陶氏其实是著名的炼丹道士陶弘景的后代,她夫家是另一个著名的炼丹道士孙思邈的后人,她的儿子则是茅山丹宗的一位丹术
    。
    这个孙姓祖师的天赋也是极高,算得上茅山丹宗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后世丹宗尊称他为“孙祖”。其时茅山丹宗没落已久,他在家研究家传丹经。从中发现了许多外丹术的谬误之处,自此纵情山水,不再以丹术为念。明末乱世。也断了一般士人的功名进取之途,孙祖家道殷富,所以于功名利禄处看得很淡,平时常以富贵闲人自居。
    但国祜将终,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洁军攻陷南京,终于打破了他做一名富贵闲人的迷梦。母亲孙陶氏被清兵虐杀,其惨景是他亲眼所见,若不是围观人群中有一年迈老者阻拦,只怕他早已冲上前去和凶兵们厮拼,枉送了自己性命。
    那年迈老者年岁极大,自称已百岁有余,年轻时云游四方,曾与茅山宗结缘,精于镇魂灭煞、魂魄转换之道。孙祖见那老者虽然老迈,但风骨凛然,颇具侠义心肠,便跪地大哭,请求老者传授异术,那老者慨然应允。两人遂以师徒相称了
    授艺月余,孙祖欲为母报仇,师徒二人携手潜入清军营帐,也不知二人施用了什么计策。竟在一夜间把数千名清兵诱杀于栖霞小中这些兵丁俱是凶残暴虐之辈。无一不是吃过人尸的清兵,大凡吃过人尸,眼瞳中必有红色筋脉贯通。孙祖师徒依据这一特征分出数千凶兵,尽数杀戮于栖霞山沟壑之间。
    那老看见孙祖的报大仇,不顾孙祖的苦苦挽留,飘然而去,孙,祖返家后重阅丹经,忽然间大彻大悟,他本是极聪慧之人,家传丹经早已研修到精致细微之处。再得老者传授镇魂灭煞、魂魄合练之道,顿时融会贯通,“集天人合一之灵力,合丹鼎符篆之精要。”创造出一套茅山宗独有的以魂魄炼丹的外丹理论来。
    昔日魏伯阳作《参同契》,号称丹经之鼻祖,诸真之命脉,是外丹术的扛鼎之作。《参同契》有“姹女黄芽。之说,“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对这段描述,由于《参同契》本身语言晦涩,各方的解读也存在很多歧义,有些外丹家以金石丹砂的实践妙用进行解释,认为“姹女。是水银的代名,它受热容易挥发,不留残渣,也难见蒸汽。所以说“莫知所存灵而最神。”黄芽则认为是硫磺,也有人认为是黄丹,因为这两种东西都能够顺利和水银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性质稳定的化合物,也即是说,姹女被黄芽制服。修成能够“鬼隐龙匿”的灵丹妙药,吃了可以了道成仙。
    只可惜金石丹砂的外丹术已被实践证明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明清时期,外丹术回光返照。皇帝、百官等人或为成仙、或为纵欲,大力提倡炼制外丹,这些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贪图一劳永逸,结果重蹈前辙,中毒身亡者无数。孙祖彻悟后再读《参同契》,抛弃了腐朽荒诞的金石丹砂,他结合流行于世的内丹术法,对外丹炼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认为“姹女”是人的精神意念,飘忽不定,而黄芽则是人的魂,魄,控制人体的肉身和精神,内丹、符策派讲求魂魄合练,取的也是这番道理,只不过他们以自身修炼为主,过程太过艰苦漫长,何况还有堕入魔道之忧小怎及得茅山丹宗懂得外药为用,以魂魄炼丹,服后可以一蹴而就,省掉了多少修炼功夫?
    孙祖悟道后,立刻想起山中现有的丹材…数千请兵尸首,他赶“霞山。在山谷中寻觅到,处绝佳的养尸地洞。他把这此尸葬于养尸地,为防止尸体腐烂,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脸溃尸体,保持了尸身不腐,又以符策派的镇魂锁魂符法,镇压住了这些尸体的魂魄。
    他重建茅山丹宗,召集数十名健儿在养尸地涂鼎炼丹,鼎炼魂魄,炉烧尸身,正是: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只是因为锻炼的凶兵们的尸身,大家做起来毫无顾忌。道家丹鼎,合乎阴阳五行,以火为日,以水为月,水火轮番运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百年的造化,“一鼎可藏龙与虎,方知宇宙在其中”百般锻炼,自然能生成长生不死的仙丹,孙祖认为通过丹鼎锻炼魂魄,可以收到与内丹魂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