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帮会史-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之加入洪门——就是人们所谓帮会的一种,远在三十五年前,那时有业师王金奎及娄长庆说我们整个的民族,都在满清政府的统治下过着牛马一般的生活,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副无形的枷锁终年摆脱不开;特别是我们名列帮会者,因为经常喊着“灭清复明”的口号,引起满庭的特殊的嫉恨,于是被呼为流氓匪类,被目为“大逆不道”,随时随地都有被捕杀头的可能,这是全中国甚至于全世界谁都看得很清的。  我明明知道帮会是最危险的一环,为什么偏要加入?因为我志在革命,而帮会是无革命之名而有革命之实的。  人们所说的帮会,系指“清”、“洪”、“理”三教而言,夷考其实,最初只有“洪门”,“清”与“理”皆是由“洪”蜕化而出的,正所谓“红花:指洪,白藕:指理,青荷叶:指清,,三教原来是一家”。  中国之有帮会,已经有三百年悠久的历史了,原因是明朝末年,正是流寇①横行的时代,东一群西一股的,谁也分辨不清,就中起事最早人数最多的是李自成——就是李闯那一股;它们乘着特种的机缘,竟把北京攻破,逼得崇祯帝缢死煤山,尸居余气的文武臣工,抱定了“有奶是娘”的谬见,一个个俯首投降,那时统率大兵住扎山海关的吴三桂,本来也要降的,后因他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掳去,他才改变宗旨,借清兵讨李自成,这就是吴梅村“圆圆曲”里说的,“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结果李自成虽然剿灭,可是我们汉族世代传留的领土——中国,已经由吴三桂,双手献与满酋②了。  满酋们占了我们的中国还不满足,还要演出“扬州十日”“嘉定屠城”那许多惨无人道的悲剧来。  因之整个的汉族,都恨满人入骨,特别是郑成功——就是我们洪门的武宗,洪英——就是洪门的始祖,王船山、顾亭林、张沧水、傅青主、黄梨洲诸先烈,他们认为亡国的大仇必须复报,而这异族称尊的专制政权,更有推翻的必要。  要想达成这种伟大的使命,无疑的先要集中群众的力量,得有相当的根据地,才能逐渐演进以底于成。于是决议,一方由郑成功率领所部的将士取台湾为根据地;一方由王顾张傅黄诸先烈苦心焦思创出这以“灭清复明”为主旨的革命组织来。首先在台湾立“金台山”,这山名系取金台招贤的意义,当时的龙头是郑成功。首先参加的也都是他手下的将士,后来全台民众差不多全体都参加了,这就是我们“洪门”“开山头”的来源。  由于清廷不断的仇视捕杀,致使“洪门”中人不容易得到充分活动的机会;于是变更策略,公推翁:岩,钱:坚,潘:清,三位去做间谍,另组“安清道友”——就是“清门”,帮助清军运粮,从表面上看它是辅佐清朝的,但其实却是“洪门”的化身。  “理教”的创立亦复如是。由“白莲教”、“天理教”、“八卦教”、演进到“义和团”、“红灯照”,以及现代的“理教”,同样是借着神道设教,戒除烟酒的名义,遮蔽革命的迹像;这从清末国父领导国民革命时,清洪理三教一致加入战线,努力革命,后来又在总裁领导下从事“清党”、“抗日”等工作,可以看得出来。我自入“洪门”后,因为借它遂行了革命志愿,并认识了很多的草莽英雄,我充分地感到满足与愉快,但也有一点使我不满,就是人们会盲目的效着满人的口吻,背地里称呼我们帮会为流氓。它忘记了帮会是革命的先锋队,为了争取民族的生存,曾流过很多的血牺牲过很多的头颅,始终没有受过任何报酬或代价尽义务不享权利,帮会对这一点的确是做到了。①  我早想把帮会革命的史实写成专书,献给社会,使人们对于帮会都有相当的认识;但因职业关系,很少空闲的时间,因之屡作屡止而终于搁笔。  坊间原有一些关于帮会的书,但我买来一看,大多数“道听途说,不知所云”,自然也有一二种道着真实,可是它所知道的实在不够。这真使我感到非常的失望。  前年我在海外因与“洪门”诸兄弟“会哨”,获识刘联珂先生,畅谈之下,知道他是一个有学识,有思想,有志气,有胆量,勇于任事的忠实同志,他对于帮会的一切,知道的是太多了,我于健羡之余,便尽量的怂恿他着帮会史,而他也具有同心,于是摆脱一切,一心一意地从事写作,而我一向要做未能做到的帮会革命史,就在他的腕底很顺利很迅速地产生了。  至于本书所具的种种优点,读者自能细心地领会,我并没有多说的必要。  啊,天快亮了,我深切地感到需要片时的睡眠,再会罢,读者。  张子廉于韶关客次   1940年2月  ①中国的帮会在明末清初时崛起,其有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在辛亥革命的年代,一些帮会组织甚至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说明,民间帮会组织由于历史的原因所形成的江湖义气和一些流氓习气,对革命的战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尤其在随之而来的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帮会组织显得与革命的政党格格不入,要暴露出其落后,甚至反动的一面,有的成为反对革命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会道门,成为反动势力的帮凶。  ——编者注  ②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以辽宁省最多。其直系祖先为明代女真。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分布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统一为共同体,金太宗年间,下式改诸申(女真)为满洲。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中央政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由清王朝的统治,女真人被简称满族。本书作者为民国初年学者,把满清王朝对中国的统治认为是外族的入侵,把满清统治者称为“满尊”。书中类似观点存在明显的偏颇和局限。为保持民国时期学术著作的原貌,这次编辑出版时对原著未作改动,信读者对书中类似有予鉴识和甄别。  ——编者注


第一部分自言

  我自加入帮会追随洪门先进刘克斌杨庆山诸大哥之后已经三十年了,我的主旨是要尽我国民一份子责任,联络帮会同志,发扬洪门精神,为国族的前途而奋斗。  谁都知道帮会是有悠久光荣历史的,可是没有相当的机会把它露布出来,因为过去满清政府是把帮会当做仇敌的,干脆说,帮会也确是它的仇敌,因为帮会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反清复明”。  因此满酋们对于帮会,不断地设法捕逮处以极刑———杀头,三百年来,也不知流过多少热血,牺牲过多少头颅,可是帮会的份子愈杀愈多,帮会革命的悲剧愈演愈烈,由于孙中山的起而领导,卒将满清推翻,使全民得到真正的自由幸福。  过去帮会的举动,好像很神秘的,原因是在专制政府统治仇视下,一切行动不得不格外严密,甚至语言文字都用一种特制的暗慌,借以避免满奴的侦查。  也正因为这样,帮会的组织才能日益健全,得到孙中山的青睐,促成最后的成功。  帮会做事,向来是埋头苦干,有功不居的,故在打倒满清后,一致地退回农工商贾的岗位,从事原来的职业,绝口不谈前事。  一九三一年,由于敌人的无故侵略,使五千万英勇的帮会同志,抚着过去亡国的创伤,不得不再度联合起来,在贤明的领袖蒋委员长领导下,和敌人作殊死战。①  我于民二十七武汉沦陷时流亡到海外,因为没有机会到前方去流血,只好在海外流一点汗,做一点文字宣传,使海内外同胞们,了解帮会过去革命的真相,策励今后奋斗的精神,同时认清做亡国奴的痛苦,连说话都不自由,旁的还用说吗*9芽这就是我写帮会史的动机。  亲爱的同胞们,你们同情我这样办吗*9芽请你再接受我一个万分诚恳的忠告,你们要想免做敌人的牛马,保持自由的幸福,只有一条光明的大道,就是集中意志,集中力量,拥护领袖,努力抗建。    刘联珂写于海外     1940年2月


第一部分三把半香(1)

  洪门中的弟兄们,没有一个不知道“三把半香”这句话,也没有一个不知道“三把半香”这个礼节的,这礼节在洪门中弟兄们简直随时随地都用得着,它代表着洪门的无上尊敬,义侠。  不论你在什么地方,对待人一定得用这个“三把半香”的礼节。自己要好的弟兄固不用说,即使是素昧平生的弟兄,见你施用着这个礼节,他就会确定你是同志,他会给予你许多帮助。  “三把半香”是拿手指来代表的,小指是第一把香,无名指是第二把香,三指是第三把香,食指和大指接连成了一个圈,这一个圈,是代表在圆,食指和三个指头成为平行的便只有半截,所以只能说是半把香,为什么要用这三把半香?这三把半香含蕴着什么意义,这都是一般人所要知道,也是洪门弟兄所应该知道的。  三把半香纪念着四桩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这四桩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便是每一个洪门弟兄的好榜样。  第一把香纪念着羊角哀和左伯桃,这把香,叫做仁义香。第二把香纪念着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这把香,叫做忠义香。第三把香纪念着梁山泊一百单八将,这把香,叫做侠义香。半把香纪念秦叔宝和单雄信,这把半把香,叫做有仁无义香。这四种故事也许是读者们所熟知的,可是正和一个人决不会见了白米饭讨厌的原故一样,让我来把这四桩故事再简略地介绍一遍罢。  第一把香,纪念着一件惊人的舍命全交的故事:  春秋时候,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那时候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年纪,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书生来,四十四五年纪,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一口欢迎他进屋去。左伯桃进得屋内,上下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一些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的人,二人三言两语,便十分投机,大有“恨相见之太晚”的意思,两人便结拜做异姓骨肉。  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  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