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挣脱生活的框框-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如说是我们当时的心情和苦恼,    
    很容易左右我们如何诠释别人的动机,    
    进而断定别人的用意。    
    记得有一回姐姐提到我那宝贝外甥闹出来的一个大笑话——一天他在吃饭时跟爸爸说:“某家店的锅贴好好吃,吃的人好多。”    
    “对啊,大家都认为好吃,不约而同一起来吃,人才会那么多。”爸爸答。    
    外甥忽然静下来,好一会儿没接话,再开口时有着明显的委屈:“‘不约儿童’就不约嘛!没有大人,小孩子也可以自己去吃。”    
    童言童语,实在可爱。我可以想像姐夫啼笑皆非地和儿子澄清“不约而同”的意思,大概也忍不住给天真的他一个爱的拥抱。    
    同样的沟通模式其实也会在成人之间发生,但成人似乎反而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真正的感受。与其承认自己因为对方的话感到受伤,我们多半选择直接跳入自以为是的结论而懊恼,或是用力反唇相讥回敬对方几句。    
    “哼!这个人怎么这样讲话?”我们马上会觉得对方真是坏心眼。    
    问题是我们想像中的“坏心眼儿”有多少真实性?    
    朋友为自己时值青少年的女儿困扰不已。“她的坏脾气实在叫人头痛!”朋友低声叹气。    
    她站在不远处的女儿露出甜甜的笑颜向我打招呼,有点让人难以想像她会不善于控制情绪。    
    我和朋友聊着,见她慢慢走过来,提起学校的事。原本好好的对话,在她母亲问起她和导师的相处状况是否改善时,她的脸色忽然一沉: “她是个白痴,每次都惹我生气!”    
    据朋友的女儿所述,有时候她身体不舒服,会向导师抱怨,但导师根本不想听她多说话,只希望她能和其他同学一样遵守班上的秩序,所以她忍不住就发火了——尖叫、怒骂、摔东西、当着所有同学和导师的面离开教室等等——这一切行为都是导师的错。    
    “是她故意用话激我。她所说的每句话都是针对伤害我而来。我没有办法和她相处。她是个超级大白痴兼神经病!我讨厌她。”她说。    
    “你都怎么应付她?”我问。    
    “我把她的话当耳边风,理也不理,或是当着她的面离开教室。”    
    朋友无奈地看我一眼,我总算理解了那眼神的 含义——不论导师是有意还是无意,她们之间的战火看来实在难以平息。    
    朋友苦口婆心地劝,女儿就是不愿意试着换一个角度看这件事情。    
    很多人因为一言不和而争吵不休。有时候起因是一句傻气的玩笑话;有时候因为其中一方过于莽撞,言词之间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 也有时候是碰到一方心情不好,另一方不小心踩到地雷,马上被莫名其妙地轰到九霄云外。    
    与其说别人的言行激怒我们,不如说是我们当时的心情和苦恼,很容易左右我们如何诠释别人的动机,进而断定别人的用意。    
    某天,一同学面如死灰地走进教室说:“我死啦!刚才和几位同学一起到某教授的办公室请教问题,讨论到什么样的客户我们会不想做心理开导时,我直觉地说出一个我觉得比较棘手的问题——‘癌症患者’。结果教授听了脸色马上变了,我当场道了歉,但还是看得出来她很伤心。后来有人告诉我,教授的妹妹正好刚被诊断出有癌症,这阵子她为这件事已经忙得焦头烂额……”    
    对话延续着,所有人都试着安慰那位同学,但她还是很难过。我坐在她旁边,看着平常活泼开朗的她整个下午都不言不语。    
    我知道她当然是无心的。很巧的是几年前我刚好也得过癌症,我试想着如果她今天冒犯的对象是我,我怎么对现在这么难过的她生气?    
    但我再试想这件事如果是发生在几年前我刚知道自己生病,心情压力很大,甚至以为自己可能“来日不多”时,又会如何反应?     
    当然我会很难过,但不完全是因为她正好“哪壶不开提哪壶”,而是因为我正在为这事担心,她提到了一个我在当时还没有能力克服的痛处。    
    这就好像我今天好好地走在路上,忽然发现自己的衣服竟然不小心穿反了,又找不到地方快点换回来,我会马上开始觉得街上每一个在笑的人都是在笑我,每一个低头私语的人都好像在说我坏话,甚至连平常天天光顾的早餐店的老板娘竟然都露出鄙夷的表情——哼!明天起我就不会买她的东西!    
    事实是可能十个人里面有八个人没有注意到我把衣服穿反了。是我自己的在意,让我深怕别人会嘲笑我,也以为别人都想嘲笑我。    
    从一个人如何反应别人话语的态度,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    
    当我们假设别人对自己有敌意时,也许该先停下来想想,是不是有什么不安正在侵扰着我们?    
    批评,或许是别人对我们做的事;否定,却是我们对自己做的事。    
    有时候一些让我们激烈反应、心生不满的事,多半是因为我们本身还没有平静到足以包容它。


第二部分疏于经营——不仅靠缘分,更要靠经营

    这世界这样大,    
    能相遇相知是多么难得的缘分,    
    但若疏于经营,    
    就会这么失去“交集”。    
    朋友并不是安静的人,也不是不喜欢与人交往,和他接触过的人都很喜欢他,碰到面时也很热情。但让他觉得纳闷的是热情归热情,总是如火花般一擦而逝,一方像是返回空中的飞鸟,另一方像是没入海底的鱼儿,常常就这么失去了“交集”。    
    看到很多人出去有玩伴,心情坏时有听众,遇到困难时有人支援,惟独他常是独自一人面对一切。    
    “是我不够好吗?为什么某某某就常常会有朋友关心,而我总是孤单一人?”    
    他常会问:“我也有很多朋友谈得来呀!为什么朋友们总是暂时热络一下,就又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空间里,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巧的是,他口中那位某某某几天后就搬到他公寓的一楼。第一天他下楼看见了她,两人聊了起来。    
    “最近好吗?”她问。    
    朋友趁机抱怨了一下留学生活的孤单和功课压力,她笑着听,鼓励他继续加油。    
    当他离开她去上课时,心里想的是今天聊得不错,但以后大概还是形同陌路吧?    
    没想到周末时,她打电话上来邀他下去吃晚餐。    
    一进门,他看到五六位同学围在桌子前包水饺,他加入进去,那天他们聊得很尽兴。    
    第二天他经过她的家门时,看见她从家里端出一锅汤。一问之下,原来是有个人生病了,她煲了一锅汤正不知道一个人怎么送去,他自告奋勇地帮忙。    
    又隔几天,有人感情失意,他又见她匆匆忙忙地跑去安慰那个人; 接下来是有人过生日、有人生病、有人需要带小孩、有人功课没人帮……有时候连谁好久没联络了,她都会特别跑去关心一下。    
    有个礼拜天,一整天都没见她出门。朋友觉得奇怪,就径自去敲她家的门。过了好一会儿,她满脸病容地出来开门。    
    一个小时之内,他送她去看了医生,到药店买好药,打了电话通知同学,有人主动说会送来晚餐。接下来的每天三餐已有人排队承包,连当晚要陪她过夜照顾她的同学也在路上了。    
    朋友确定她没事后,赶着要去上他已经迟到了一个小时的课。    
    “我要去上课了,你保重,下一批看护马上到。”    
    她呵呵地笑起来:“真是出外靠朋友,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听了心里一震,不由得想:“不会呀,平常都是你在关心别人,我们不过是回馈你而已……”    
    忽然,他醒悟过来。    
    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经营的。    
    这世界这样大,能相遇相知是多么难得的缘分,但若疏于经营,感情还是会淡掉,朋友会失去“交集”。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别人说:“我没有朋友。”    
    其实准确点说应该是:“我不知道怎么经营友谊。”    
    友谊不仅靠缘分,更要靠经营。    
    缘分能让我们彼此达到某种程度的好感与熟悉,然而只有通过经营,才能让相互的情谊更为浓厚。    
    刚在堪萨斯州念书的那个学期,由于我是头一次到美国内陆念书,也是头一次担任教授助理,和丈夫带着三个四岁以下的孩子又要念书,每周又各要工作20个小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善尽自己助理的职务,每一次奉命协助教授上课时我一定全神贯注地坐在一旁听课。看到有哪个学生举手需要帮忙,就立刻过去给予协助。    
    那个学期和教授合作十分愉快,她常常会在过节时特别为孩子买些衣物或零食让我带回家,或是送我一张贺卡,里面夹一张20元美金说要给我当加菜钱。    
    刚开始我觉得她只是对我的服务热诚表示感谢,每次收下礼物或礼金时,我都会告诉她:“你真的不必这样做。”    
    直到有一天她笑着回我一句:“我当然不必这样做。妈妈为女儿尽点心意,不需要任何理由。”    
    从此我不再说她不必这么做的话,而是学着像她一样对别人付出关心与问候。    
    第二个学期开始,她整整一个月每周帮我到卖场去添新衣。夏天的衣服买够了就换冬天的衣服。等到衣服都不缺了,她开始请我偶尔出去吃个午餐。    
    那个学期她有3天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需要出城,交由我代她连续4个小时的课程。虽然自知语言能力不够好,但比画着说也还是得硬上。    
    她每次回来,明知这是我分内的工作,仍会奉上贺卡和美金作为酬谢。    
    学期末前几天,她再次邀我出去吃午餐。她的哥哥得了癌症就快过世,接下来的新学期教材要更新,她心里很有压力。我则是因为先生担任助理职务是否能续约一事不明朗而忧心忡忡,那天我们聊了很多。    
    我生平头一次发现竟然会有外国人那么专注地聆听我生活中的点滴,亲切地给我祝福与指引。    
    那天饭后她开车送我回家,下车前我第一次不是因为礼貌上的需要,而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张开双手拥抱她。她也紧紧地回抱我,我们彼此都很感动。    
    回到公寓的路上,我一直想着自己是如此地幸运,能千里迢迢、远渡重洋地到这异乡的土地上遇到我另一位母亲。    
    友谊像小树一样,种下了就会生根发芽,季节到了,还会飘出花朵的芳香。然而它仍得靠细心地浇灌与经营才会长大,这是从教授的无私付出与真心关怀的榜样中所学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