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文化与真文人-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张公告,写着‘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这是希望大家注意卫生的意思。可大家去厕所看看,有多少人冲了?更有甚者,拿着晚报当大便纸,难道就不怕铅中毒?”

  编辑们都笑了,但显然笑得勉强。

  何大龙轻叹道:“看着大家辛辛苦苦编出来的报纸被当成大便纸,我心痛,相信每一个爱晚报的人都会心痛。我看过大家的履历表,学历最低的也是大专吧,我们这些文化人,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主流社会的人,怎么就会做出这没文化的事呢?”

  所有的人都不吱声了,不少人低头装着看稿子。

  何大龙扫视了一下会场,又换了个话题,他知道此时他讲话大家会注意听了:“新闻要当报纸的家,这是大家的共识。世界已经进入流媒体时代,平面媒体新闻的优势在哪里呢?有人说,新闻已经进入到一种深读时代,在提供新闻的同时,还要提供新闻的背景、细节、分析以及权威的声音,还有本报立场,这才是我们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可以竞争一把的重要方面……”

  贾诚实在听着,觉得何大龙讲到了晚报要改革的本质,他更加觉得何大龙会把晚报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高原红越听越觉得这位少帅才华横溢,他对新闻的认识,尤其是对现在夹在电视广播和多媒体中间的传统平面媒体的认识是深刻的。她听得津津有味。

  何大龙喝了口水接着说:“具体到某一条新闻,我看每位编辑都是行家,你们知道什么是卖点,什么是可读性。我看那条处女接客50人的新闻就不错,没什么不可以用。但要记者补充一点材料,必须让市公安局督察大队表态。这件事要不就不搞,要搞就要让那警察脱警服,这才能把晚报的权威性竖立起来。”

  编辑们开始被他掷地有声的话震住了。

  何大龙开始兴奋:“但一定注意,不能把个别与普遍联系起来,要明确地告知读者,这是个别现象。还有关于孩子的血型问题,我最近看了个材料,说在做DNA检查的人中,20%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20%的男同志被戴了绿帽子。”

  大家笑了起来。高原红马上反驳说:“少帅,这话欠妥,让男同志戴绿帽子不能都归罪女同志,你这是典型的性别歧视。”

  何大龙承认说过头了:“我道歉,应该是非典型的。但我的本意是如何做活这篇稿子。”

  高原红说:“我再插一句话,我同意少帅关于做活新闻的话。这里面实际涉及到对新闻是注水还是放大的问题。”

  何大龙饶有兴趣地看着她,这位姑娘不仅有才华,还果敢,没一丝做作,始终充满真诚。就是不太漂亮可也挺有味道。

  高原红说:“所谓注水,就是将一条平庸的新闻加入废话套话;而放大却是对这条新闻的每一个细部都进行解读,让读者真正能全面直观地看到这条新闻的各个面。”

  何大龙听了这话很高兴,因为高原红的这番话与他的硕士论文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他接过高原红的话:“我同意大侠的观点。现在全国媒体都在炒非典新闻,尽管东方市一例也没有,尽管宣传部对此类新闻有严格要求,但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商报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他说着拿起桌上的商报示意给大家看:“抗非典正在行动,送药物情满社区。”他对贾诚实说:“我们不能仅仅报每天的疫情公报,也要主动出击。我建议派上官德去北京,发回一线的新闻。”

  贾诚实也很想做“非典”这个选题,这对每个新闻人都是机会,弄好了可一战成名。但一遭被蛇咬,再不敢在他值班时乱动。何大龙没主动说,他也就不主动提出来,现在听何大龙的意思是要做“非典”了,他立刻表示同意:“我赞成少帅的意见,补充一点,要有专门的班子来对付这个事。”

  何大龙点点头。要做“非典”新闻他是脱口而出的,究竟怎么做他并没想好,马诚在出国时一再强调要把握好原则,这可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问题。“最后想提醒各位编辑,我们的新版式是模块化版面,废除了穿插式,这实际上是工业化的标准。国外许多报纸都是如此,我的本意是让大家在版式上节约时间,把有效的精力放在改稿子做标题上来。我们新的口号很朴素,就叫‘做一张好看的报纸’,不仅要样子好看,更重要的是内容好看。拜托大家。”

  当天最后一版的付印时间是凌晨2点。看版面前何大龙就与高原红约好,他不会仔细看内容,主要看标题和新闻在版面上的摆放。在看国际版时何大龙动了两条简讯,一条是德国和英国两家航空公司合并,重组成欧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另一条是日本两家银行合并,成了世界上第二大银行。这两条合并的经济新闻被编辑处理成了简讯,何大龙把这两条新闻放在倒头条的位置上,取了两个标题:《英德航空公司合并,欧洲诞生空中巨人》,《东瀛两家银行握手,日本出现钱庄霸主》,另外还给几条本埠新闻改了题目。

  0点至1点是最忙的时候,高原红在他的办公室里进进出出。“少帅,我弄了个好题目,你看看。”高原红拿着一张大样进来说。

  何大龙拿过一看,是街上出现安全套发放机的新闻。高原红的题目是《荡起性爱双浆,开辟现代性生活》。何大龙笑了:“你这个题目很机智,但太暴露了。把‘性爱’两个字改成‘生活’怎么样?”

  高原红嘴一翘说:“太弱智了,你还是师哥呢。”

  看了看高原红,何大龙忽然发现这女孩很耐看,性格更是招人喜欢。“你说的对,不能有两个生活。但你这个题目容易引起非议,也没一步到位。干脆叫《安全套,保安全》,一目了然。”

  高原红赞许道:“嗯,这还像是师哥起的题目。”

  何大龙挺有感触地说:“以前没亲手干过,今天这一干还真觉得有意思。报纸编辑的权力真是太大了。”

  高原红笑着说:“就感慨万千了?”

  何大龙站起身伸个懒腰,又扭扭脖子说:“确有让人感慨的地方。明天读者要看的东西尽在我们掌握之中,你要他看什么,他就得看什么。我们在这里涂涂划划,可在读者那里却是权威发布,成了可以引用的证据。”

  高原红第一次听人这样评价新闻,惊讶地说:“少帅,你这么一说让我有点害怕。我们有这么牛B吗?”

  何大龙朝她看了看:“事实如此,新闻的权力问题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大侠,你觉得这个版式怎么样?”

  “说实在的,我早就有想法。做报纸最终是要标准化的。但穿插式的版式毕竟统帅了中国报纸半个多世纪了,不是总编辑要改版式,谁敢说改呀。你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

  何大龙听高原红说自己是牛犊忍不住笑了:“你这个女同志,比喻不贴切啊,我可不是什么牛犊。”

  高原红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

  何大龙挥挥手:“我喜欢你的性格,做报纸的没有性格没有冲劲是不行的。”他又期待地说:“明天的报纸是我的处女作,不知读者会如何评价?”

  高原红说:“恐怕先不要考虑读者是否好评,应该先考虑如此运作是否科学?编辑操作是否能提高效率?读者阅读是否方便?”

  何大龙连连点头,说对。他越发觉得高原红才华横溢,她既直来直去看到问题的关键,又不鲁莽,还能体贴人。在机关工作时,从未有下属如此与他对话,与她讲话让人痛快,如同大碗喝酒大快朵颐。现在何大龙还不太适应,但他心里清楚,会很快适应的。他说:“要做晚报的事,就要先做晚报的人,考虑问题应该从办报实际出发争取更全面更仔细。你要有个准备,非典的新闻量要加大,商报的策划很好,我们只有在新闻上加大份量,才可能与商报抗衡。”他问:“你对派上官德去北京怎么看?”

  高原红脱口而出:“早该派人去了。现在全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新闻就是非典。今天东方市没有发现一例,难保明天不发现。”

  何大龙问:“用多大的版面做好呢?”

  高原红答:“每天至少两版,才能有气势。猛料有的是,如果上官德再从北京发回报道,那在东方市我们的关于非典的信息来源就是最权威的。”

  何大龙被高原红的话弄得亢奋起来,突然有了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激情。他闭着眼睛考虑,希望关于非典的新闻报道推出去时更缜密一些,还需要站在宣传部的高度来看这个问题。关于非典新闻的报道宣传部是有非常具体的要求的,决不能踩红线,只能在红线以外徘徊。该怎么实施,还要与大教头商量。

  高原红见何大龙在思考问题,便轻轻说了声:“我先出去了。”

  何大龙还闭着眼睛,他点了点头。

  陈元没想到与昌江药业的策划会在社区取得如此成功,不但获得宣传部阅评小组的好评,更重要的是商报的品牌效应大幅提升。陈元开始想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社区,让发行员挨户敲门搞“洗楼式”订报。以前各社区都不让这么干,发行员经常与小区保安发生冲突,即使混进了小区,可单元门都锁着你进不去。自从搞了送药进社区,商报的发行员在数十个社区畅通无阻,一周时间竟订了3000份报纸,这在商报是史无前例的。不仅如此,这一周的零售取得了突破,他组成的150人的流动零售队伍初见成效,平均每天卖了近7000份报纸,加上各摊点的零售,商报每日总零售量达1。5万份。昨天钱冰冰来说与光明集团口头达成协议,将商报与光明牛奶捆绑发行,订1份牛奶送1份报纸。

  在陈元的桌上摆着晚报的新报纸,一看就是《纽约时报》的版式,这种经过近百年考验的报纸版式变成中文后还是很经看。虽然晚报是小变,但每一版的内容设置,陈元觉得可操作性很强,这位何大龙,宣传干部出身的社长对报纸居然还有理想。想到这儿,陈元跃跃欲试,像是被一种诱惑所吸引,他想尽快推出商报的改版方案,但他把改版看成是撒手锏,想在下半年大征订前重磅推出,可是面对晚报提前改版,自己要不要也与时俱进呢?

  钱冰冰来了,她总是穿着体面。陈元对她身上的香味好像熟悉了,她的味道比星儿的要强烈一些甜一些,陈元问过这是为什么,钱冰冰说她面对的人大多不是文化人,是俗人装雅人,骨子里还是俗人,而自己选用的香水就是符合俗人的审美观的。陈元知道她指的俗人主要是指那些广告客户,如今要拿到广告的合约只靠实力是不够的。

  钱冰冰手中拿着一组数据,这是陈元要她做的成本核算,陈元想知道与光明牛奶的合作商报究竟要贴进去多少钱。“陈掌柜,光明奶那边以每份报纸5分钱跟我们结算,可以捆绑发行3万份。”

  陈元俯身在大桌子上按动计算器,一份24版的小报光印刷成本就接近6角,如果回收5分钱,3万份报纸每日就要硬亏进去1。6万多,全年要亏600万。他问钱冰冰:“3万份报纸能拿回多少广告?”

  发行与广告的产出比钱冰冰是清楚的:“我估算了,如果捆绑3万份,靠广告是能拿回印刷费的。”

  陈元有点无奈地说:“那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