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文化与真文人-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大龙打量着这位年轻的总经理,又看了看名片,对她叫自己“少帅”并不反感,他的内心是喜欢这个绰号的,他说:“不敢当,记者们瞎叫。”

  朱香香笑道:“这说明人心所向呀。”

  何大龙多次听星儿说起这个女人,但这是第一次单独和她谈话。何大龙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她挺甜的,近距离观察后,发现了她甜在什么地方,她的嘴角总是往上翘着,未开口就已笑容满面。她的气质在她的服装衬托下显得高雅,让人产生愿意和她讲话的想法:“我听星儿说起过你。”说着起身给她倒水。

  趁何大龙倒水的时间,朱香香环视了他的办公室。办公桌前是一组沙发,办公桌后是一排书柜,墙上除了一张大的东方市地图外都是空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台电脑,其他地方堆满了报纸和文件。但在台灯旁有一只精致的相架,是这间办公室最有亮点的地方,照片上是虹儿和小虹儿母女俩笑眯眯地注视着看照片的人。朱香香看到照片时心里又颤动了,有个感觉在脑子里划过,这位少帅是个多情的男人。那天晚上在酒吧相遇时的情景不由自主地显现在脑海,好像当时自己就对这个男人特有好感。

  “请喝水。”何大龙的话惊醒了朱香香。

  “谢谢。少帅,你这间办公室缺少点植物,如果能用龟背竹和文竹点缀,可能会更有生气。”

  何大龙笑笑:“星儿到我这儿也批评了一通,讲我不懂摆设。可是人要知足,这比我在宣传部的办公室强多少倍了,如果办公室还有个大书架我就满足了。”

  朱香香听了这话对何大龙的感觉更好了,在心里给他下了个定义:儒雅的多情人。

  见朱香香不说话,何大龙问:“朱总不会是来看看我的办公室的吧?”

  朱香香脸烫了,心想该死,忘了正事。她忙说:“我是来道歉的。”

  何大龙没反应过来问:“道什么歉?我还要谢谢你呢。”

  朱香香莫名其妙,自己说道歉是讲那篇新闻的事,怎么何大龙还要谢谢?

  何大龙说:“谢谢你参加我妻子的葬礼,还有……”何大龙看着朱香香没往下说。但朱香香已经明白他是指酒吧的事,从何大龙的目光中她能看出他对自己有好感。

  朱香香喝了口水说:“都是应该的。少帅你看了那两篇批评我们公司的新闻吗?”

  何大龙想起星儿说晚报有批评商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稿子:“哦,我忙晕了,没仔细看。是哪一天的报纸?”说着他在桌上翻找。

  朱香香从包里拿出两张晚报给何大龙:“都在六版维权版上。”

  何大龙低头看报纸,再抬起头问:“朱总认为稿子失实了?”

  朱香香依然笑道:“总体上夸大了我们的缺点,细节上是有失实的。”

  何大龙听她说得有条有理,估计她抓住了新闻的问题,便说:“你能不能具体说一说?”

  朱香香说:“总体上看,如果我们楼盘真像新闻里讲的那样,我怎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全卖出去?那天记者采访,我的手机没电了,后来我给记者打电话解释,可文章中一点也没有提到我的解释。我说过公司没有对不起业主的地方,当时在电话里我只能这么说,要不然就可能越描越黑。”

  “你有什么想法?”何大龙问。

  朱香香尽量把口气弄得真诚一点:“我来找你没有一点兴师问罪的意思,我们肯定有不对的地方。我想这事给报社添了麻烦,一来道个歉,二来希望面对面解释一下,只想请少帅你高抬贵手就此罢休。”朱香香的说法是很能打动人的,她知道和媒体较劲大多数是自讨苦吃,最好的办法是迅速找到关键人物进行沟通息事宁人。

  何大龙考虑了一下说:“我问问情况。”他拿起电话拨了一组电话号码:“喂,大教头,那篇批评东方花园的稿子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贾诚实在电话那头讲了来龙去脉,讲到钱冰冰时,何大龙眉头一皱,但没说什么,只是“哦,哦。”心里产生一丝不快。如此维权虽无不可,理却短了一截,毕竟是用自己的媒体给自己维权。想到这儿,更对朱香香的大度有好感,她肯定知道是钱冰冰在玩花样,但却一句也没在自己面前批评钱冰冰,这说明人家有雅量。他对着电话说:“好,我知道了,还有后续吗?有三篇。好,就这样。”

  何大龙放下电话发现朱香香在注视自己,她的目光很矛盾,有疑问有期待。何大龙说:“朱总,你看这样好不好,新闻中反映的问题,你加快解决。这边呢,我再把记者叫来问问情况,如果可能,就先压一压,等你那边处理得差不多了,再发一篇稿子,对读者有个交待。行不行?”

  这正是朱香香想达到的目的,稿子暂时压下来。她做一点改正,给房子补漏是没问题的,报社再发一篇东方花园有错即改的新闻,这是个双赢的方案。对于朱香香来说发稿不重要,重要的是导向对她有利,这是花钱买不来的。她马上说:“少帅,我完全同意。我还有个想法,我们在玻璃厂原址要建一个8万平米的社区,叫东方商城,请了同济大学搞整体设计,我想与晚报在广告上合作,弄出一些新东西来,不知可不可以?”

  何大龙笑了,这个女人真聪明,她懂得以退为攻,而且不留痕迹。何大龙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女老总,他说:“朱总准备投多少广告给晚报呀?”

  朱香香想想说:“五六十万吧。”

  何大龙开心地笑了,这是他到报社后第一次与外人谈到广告。晚报一年广告收入约在2000万左右,这一单就是全年的1/30。他压住喜悦说:“不管行不行,我都先表示感谢。我的办报理念是用新闻做平台交一批朋友,帮忙不添乱,还真希望朱总能鼎力支持我呀。”

  朱香香开心地说:“没问题。我想请你吃饭,你又不肯赏脸,我请你跳舞吧。”

  何大龙笑着问:“跳什么舞?”

  “蹦迪呀。”朱香香话刚出口,何大龙就“哈哈”大笑起来,跟这个女人谈话真是轻松愉快。

  贾诚实和钱冰冰又吵了一架,原因当然是关于东方花园的事。物业的人来维修了,也传过话讲房产证很快能办好,请钱小姐放他们一马。贾诚实便劝钱冰冰算了,到此为止。可钱冰冰骂他软骨头,她已调查到朱香香与星儿是同学,这事一定是星儿让何大龙干的。贾诚实心里明镜似的,他知道媒体的游戏规则,何大龙开口了,你还干下去,结果是什么?况且又是钱冰冰投诉,这事本来就不那么理气直壮。

  钱冰冰气愤地说:“难道我是晚报的人,就应该倒霉吗?”

  贾诚实劝她:“不是这个意思,何大龙要不开口,我就肯定干下去。”

  钱冰冰质问道:“他何大龙就不是私心?这事他就应该让你来处理。现在好,少帅刚到报社就弄了50万广告,可真正做这件事的人屁也没捞到。”

  贾诚实说:“你不能这么理解,他何大龙也没装进自己的口袋。”

  钱冰冰叫了起来:“你真是榆木脑袋,算算50万的5%是多少,好几万块装进他口袋里啦,他还里外都是人。”

  贾诚实说:“拿佣金也是应该的……”

  钱冰冰没容他讲完又叫道:“可这笔佣金本该是你的。你不是讲要朱香香赔我10万元吗,你去让她赔呀。”

  贾诚实叹了口气说:“此一时彼一时嘛。”

  “不对,这就是何大龙没把你当一回事的开始,你看着吧,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钱冰冰的语气中明显带有挑拨。贾诚实没吱声。他清楚,何大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是不会建议把后续报道停下来的,自己如果坚持发稿势必会顶上火。他有撤稿子的权力,跟自己商量是一种尊重,自己完全没必要在一个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与何大龙发生冲突。只是何大龙如果把这件事交给他处理,可能会更妥当一些。

  钱冰冰还在气呼呼地说:“看来我是不能在晚报干了,没有面子了嘛。”

  贾诚实被她顶得不高兴了,说:“你别说气话,要走就请便。这么点小事就没面子啦?你有本事就不用怕丢什么面子。”

  钱冰冰像是在水里被呛了,坐下来没说话,眼泪委屈地流下来了。

  她始终认为她对何大龙的感觉是对的,这个人不太真实,在他身后,一定藏着什么。东方花园这件事对报社是件很小的小事,但此事是由她这个广告部副主任发动,报社常务副总编组织,情况就不同了。钱冰冰认定,何大龙是要给她和贾诚实一个下马威,可贾诚实竟反应不过来。钱冰冰很相信自己的第六感觉。她是个完全自由的女人,和贾诚实恋爱至今还糊涂着,只是觉得到了恋爱的时候,在报社贾诚实是她认为最优秀的,和他在一起的感觉也不错,还派生出意外效果:别人更尊重她了,也没谁敢非礼她了,更主要的是她的广告更好做了,所以就和他好了。钱冰冰把这些戏称为“恋爱增值”。贾诚实从没提过结婚,她也顺其自然,她的目标是30岁时把自己嫁出去。两人在一起时她特别注意避孕,但又做得隐蔽,让贾诚实感到她无比真诚地在做爱。孙强下台的那段时间,她已做好了贾诚实下台的心里准备,万一不行就开个夫妻广告公司。现在的情况却好像是弄成了夹生饭,何大龙可不比孙强,自己还是趁早走吧。想到这儿,钱冰冰暗下决心,离开晚报。谁知决心一下,她竟释然了,走到贾诚实面前抱住他。

  贾诚实不知钱冰冰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此刻,他真的没有做爱的心情,便掰开她的手,站起来走了出去。

  钱冰冰呆呆地坐着,闭上了眼睛,眼泪又流了下来。

  《南方时报》常务副总编辑陈元接到童瑞东的电话第二天就赶到了东方市,在凯莱大酒店见到了他自称是忘年交的山东大汉童瑞东。

  陈元是江西省临川人,此地因出过汤显祖、王安石等文化巨人被称为才子之乡,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提到的人杰地灵就是指此地。陈元身高1。79米,身形很利索,五官没什么特点,但给人的感觉是充满阳光。他喜欢剪小平头,戴一副像李大钊那样的圆镜片眼镜,虽有点另类,但细细看与他这个人整体很和谐。他特别喜欢穿大红色的衬衫或T恤,快40岁了,可显得只有30岁的样子。

  在特区偶然遇到童瑞东,他们不在一个行里,却是一见如故,不仅谈得来,还很愉快。童瑞东对陈元的“媒体将是20世纪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的观点很感兴趣,这让他动了办报的念头。将自己的产品形成产业链是集团上市后童瑞东时刻在考虑的问题,当时他就问陈元:“我如果有机会介入一张报纸,你愿意过来帮我吗?”陈元不假思索说:“大哥你要看得起我,我一定来。”当童瑞东考虑《东方商报》时,脑子里首先想到了陈元,可以说是因为陈元,他才敢下决心接下商报。

  在凯莱大酒店的顶层套间里,童瑞东和陈元谈了两天,把房间里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两天里两人都关了手机,也不让服务员打扫房间。他们对商报的未来做了规划,也把《东方晚报》列为主要对手。

  陈元在一张大纸上划了12个圈圈:观念、市场、定位、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