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西游记-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音绽笑启齿:“此花自无中来。”复问:“往何处去?”答:“往空中去。”如来笑道:“便叫它‘往空中去’!”抛花于空,只见它飘飘悠悠,转眼不知所在。如来道:“观世音,你看它落于何处?”观音开天眼,运神通,霎时便遥视了三千大干世界。见那枝荷花落在一片湛蓝大海中,随波浮向一个海岛。岛上乔松修篁,泉吟鹤影,清幽宜人;崖畔峻石镂洞,潮涌涛鸣,声若梵音,观音忍不住赞道:“好个去处!”如来趁机道:“此乃南赡部洲南海中之普陀洛伽山。你既喜欢,何不去彼处设一道场,传我教三宝,驱暗攘昧,教化一方?”观音失色,知其不可更改,悲戚道:”此乃恩师擢举,敢不从命?只不忍遽离莲台也!”如来道:“灵山与南海虽数万里之遥,但依你神通,来去不过三两个时辰,可常来看顾。” 
  观世音只有应了,又道:“弟子蒙师父不吝赐教,法力日增,近日修得能呈三十三应身相随缘显化,度脱众生,愿一一展示,请师父指点。”如来称善,观音便在大殿上变化。只见她倏忽持杨柳净瓶,洒点甘露,雍容大度,① 六度——佛教指由生死此岸到达涅箓彼岸的六种方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② 四摄——指大乘佛教摄受、救度信徒的四种方式:布施、爱语、利行、(利于众生的行为)、同事(与众生共同行动) 
  帔据飘逸,民间所谓“杨柳观音”;须臾又立于两扇蛤蜊壳中,如美人出浴,娇慵可爱,乃是“蛤蜊观音”;转瞬则面若少艾,双手拈莲,坐于田田荷叶之上,天真殊美,清雅纯情,是为“持莲观音”。。那观世音依次将三十三相现出。如来闪慧细细观看,油然赞道:“美哉,美哉!观世音内心空湛无碍,外相端庄妙丽,尽得我佛门风骨流韵矣!” 
  那观音便施礼辞别如来。如来不免惆怅,遂道:“你去南海,自当勤勉,然救苦救难,乃无量之事,亦应体恤自己。我着龙女为你内侍,惠岸为你护卫,二十诸天随行,听你调遣。再赐尔四方呼救、分身无术时有千手千眼,广大神通!”观音叩头谢了,趋前,如来俯身切切授了口诀。众弟子艳羡不已,道:“师父,何谓千手千眼?也让我等长长见识。”观世音果然灵慧,顷刻之间,已得了大法力。见如来应允,便跌坐莲花宝座,放亿万道光彩;面有三目,正面二手当心合掌,十六手分持金刚杵、三戟叉、宝轮、宝珠、宝印、宝铃、锡杖、莲花、杨柳、琵琶、胡琴,箜篌;又施无畏印、把绢索,洒雨露;余九百八十二千臂,如菊花之瓣叠现于瑞霭彩雾中。手手皆有一眼,明眸流眄,洞察三界。谁知这一看竟看出毛疵来了,急敛祥光道:“弟子望见金蝉子破戒后兀自烦恼,我去救他则个!”如来开慧眼也看见金蝉子正在自家莲池畔失魂落魄,唏嘘伤悲。佛祖内心惋惜,不免嗟叹,吩咐观音速将金蝉带回。观音急纵祥云去了。 
  却道金蝉在家与娘子朝欢暮爱,不知日月。这天在庭院赏花观景,为讨夫人欢心,要变满池五色莲花。却久久入不了定。内心烦躁,好容易寻到游神,归了源,因法力衰微,勉勉强强现出一朵红莲,又小又锈,随风而凋零。 
  金蝉不意五年苦修,付诸东流,大恸。娘子安慰,他道:“都怨你!”娘子委屈,去请老夫人。老夫人赶来劝说,亦无果。正悲痛欲绝间,忽闻半空传音:“金蝉子,佛祖唤你回去!”金蝉抬头见是观音菩萨,悟道:“弟子便归!”观世音即抛下一朵莲花,令金蝉子踞坐其上,一阵风摄走了!撇下娘子与老夫人,大哭小叫道:“无怪这负心郎不愿回家,原来有这等美貌女仙为伴!” 
  观音解金蝉子回到如来面前。如来叹道:“可惜了一条罗汉身!”金蝉慌得五体投地,央求:“世尊恕弟子破戒之罪!”如来正色道:“戒为无上菩提本,岂可冒读!既忤犯了,该堕阿鼻地狱,入七重铁城,受风刀解身、火灸斧研之苦!”金蝉闻言,泪如雨下。观音不忍,代他求情道:“金蝉子破戒,理应受罚。姑念其迫于母命亲情,不得已而为之。愿我师慈悲,令其灭度,我将他带到南赡部洲、中华之土,寻个好人家托生了,叫他吃斋念佛,世世修行。地狱少一个冤鬼,世间多一个善男,何乐而不为!” 
  如来听了,微笑点头:“好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便依你言。” 
  问金蝉子:“你愿寂灭,随观音菩萨转生东土么?”金蝉知可避地狱之苦,欢喜不已,连声应承,顶礼拜谢了。遂离大殿,去僧房沐浴毕,结跏跌坐,入定调息,吐纳渐微。少顷,已坐化了,观音见金蝉子游魂无着无落,被阴司夜叉追得乱跑,遂挥杨柳枝抽了一下,赶走夜叉,袖了金蝉。辞别如来及众佛子,令诸天开道,龙女惠岸殿后,纵起祥云,浩浩荡荡往东土而去。 
  观世音菩萨一行离后,如来沉忖良久,抬眼看座下,黯淡无色,开口道: 
  “观世音一个女子家尚自立门户,文殊、普贤,尔等法力不凡,更应另辟丛林,广传弟子,壮我释门声威!”便令文殊菩萨去东土清凉山①,普贤往光明山②,即刻起程,赴彼再造伽蓝③。二菩萨哑已吃黄连——有苦道不出,也是自作自受,只有诺诺退下,收拾行装,辞佛祖而去。如来见他俩去了,稍觉舒心了些,重开法会,与诸弟子谈经说法不提。 
  要知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① 清凉山——即五台山。 
  ② 光明山——指峨眉山。因其昼有“佛光”、夜有“佛灯”,一片光明,国人附会 为普贤道场。 
  ③ 伽蓝——梵文音译,原意僧园,泛指寺院。    
第二回 傲来国石猴出世 小昆仑弘一收徒    
  傲来国君王病危,借仙石镇邪祛病。心怀叵测。御弟焚石。惊天动地,灵猴出世。。痛定思痛,“国师”出海学武艺;漂泊数年,石猴逼弘一拜师。。 
  诗曰: 
  孕身坎良自不凡,降生离火烈焰间。 
  便有九窍立坤川,又习百艺藐乾元。 
  瑶台紫府郁抑日,碧海青山逍遥天。 
  世上多少不平事,愿借尔棒扫幽怨! 
  话说南赡部洲东方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外有个傲来国。都城三面环水。 
  西南近海上耸峙一座奇山。初无名。因山中多果木,春时繁花似锦,秋令果实累累,附近傲来国的渔夫舟子便称它作“花果山”。那山奇峰叠翠,飞瀑扯练,宛如仙境。巅崖之上有一块大石头,状若人首,又像巨卵,其色血红。 
  那石朝云暮雨后,常放虹霓彩,月黑星黯夜,多闪赤珠光。傲来国人皆以为异,称为“仙人石”。海上遇风雨,辄于船首遥拜,是否灵验,不得而知。 
  时逢国君不豫,近臣莱公公进言道:“陛下若得海上仙石置于掖庭,能呈吉祥,镇妖邪,祛沉疴!”国王也是病急乱投医,便令莱公公督两千壮士,驾巨船出海。莱公公贾旨,率众壮士渡海登花果山。人马乱哄哄上了岛,吓得满山猴子黄羊鹿獐狍狼四处躲藏。那仙人石原在百仞悬崖上,无路可通,便援古藤冒死攀登。不知摔死多少人,才爬上一个,抛下绳梯,上去五百人,齐心协力,小心翼翼将仙人石移至金镶银嵌宝箱内,外覆数层锦毡护表;使碗口粗大绳捆牢了往下绽。下面五百人张巨网以防仙石中途滑坠。好容易将石头落到地下,另外五百人使备好的滚棒、撬杠,轮番喊着号子,把宝箱运到海边。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上船。刚要扯篷行舟,忽然风雨大作,船摇晃颠簸得像个醉汉。众人大惊失色,皆道:“仙人石不愿挪窝儿,方有风雨!”莱公公恓惶,扑通拜倒在盛仙石的箱子面前祷告:“仙人老爷患怒! 
  你在此间晴遭日晒阴挨雨淋,受莫大委屈。陛下请你入宫,也是一番美意,何苦给小人过不去?——若日后委实过不惯,一准把老爷再送回来如何?” 
  说来也怪,公公祈祷一番,这风也小了,雨也止了。菜公公忙令启旋开船。两厢本来不远,不消一个时辰便到了傲来国,埠头停靠了,不知又耗了多少人力,方将仙人石运到后宫。国君虔诚,腾出隆福殿安放仙石,那石头倒也周济人,不分昼夜,刺刺地放光。王后一日三回去仙石前焚香祷告。 
  俗话说“信则灵”,自打仙石入宫,国王心里像有了底儿似的,吃得下,睡得着,原来赢弱的身子,竟一日好似一日。国王王后欢喜,却恼了一个人。 
  倒也不外,乃是御弟骠骑将军。此人自小鄙文好武,至长大,眼睁睁看着懦弱无能的长兄登基为王,心甚忿懑。见王兄染恙,久冶不愈,窃喜。因侄儿仅六岁,一旦“山陵崩”,便可以王叔身份摄政,伺机取而代之。不料莱公公这老不死的,出甚迎仙石馊主意,竟然歪打正着,使王兄之病趋痊。便恼得茶饭无心。他也有心腹走卒搭拉爪子,出谋划策道:“不如夜半堆柴薪于石上,纵火烧裂那玩意儿,坏了它的灵气。王命休也!” 
  骠骑将军闻言大喜,夜半亲执宝剑,带亲信十名,来到隆福殿前,先摸进去,把两个打瞌睡的守门军士杀了,入内阁,见满室霞云蒸蔚,五光十色。 
  御弟心惊,忙令手下将干柴、枯获、陈年芦苇,覆于石上,浇上火油,火镰敲打一阵,点着了,火腾地蹿起来,霎时整块石头火蛇翻滚。将军听石头烧得僻叭作响,心想大事成矣!带人欲逃。谁知浓烟滚滚,一时寻不到出口。 
  好容易摸到门,争相往外挤,滚成一团。 
  御弟大怒,挥剑斩了两个,手下闪出空,才刚出了内门,只听惊雷般的一声巨响,红光冲天,那仙石爆裂开来。隆福殿木石横飞,訇然倒塌,把一伙纵火者砸得死的死,伤的伤。那骠骑将军头破血流胳膊折,却还有口气,便看见赤光中一个毛茸茸的猴子跳上半空,迎风长嘶,其声沉郁粗浑,震耳欲聋! 
  这番动静早已惊动做来国君臣黎民。国王惊醒,忙令当值大监率禁军入宫巡查,至隆福殿,见烟雾袅袅,一片废墟,柱石下还压着御弟及侍从。忙抢出御弟,抬去见国王。国君见兄弟奄奄待毙,悲道:”吾弟何以遭此飞来之祸?”骠骑将军满脸羞愧,嗫嚅几声,却也不知说些甚,便口吐鲜血而死。 
  国王伏尸大哭、被王后劝起,遂传旨有司,御弟薨了,安排厚葬。忽听窗外飞檐上一声冷笑:“大王糊涂,大王糊涂!他要害你,你还哀悼!” 
  君王借着月光,影影绰绰瞧见一个猿猴状灵物踞在滴水檐上,心惊肉跳: 
  “你是何人,这般说话?”那猴嗔道:“我是你差人请来的,倒不认得了,老爷自去!”时莱公公已赶来,急奏道:“陛下,适间火燃石裂,便见此物,想必是那灵石中仙人临世,圣上还不快快挽留!”国王闻言,纳头便拜:“仙猴爷爷,多亏你救了朕一条性命。如今显化了,更是我辈造化,乞留宫中,受我供养!”百官见国君施礼,也都齐刷刷跪下。那猴儿见群臣恭敬,拍手大笑,跳下来,欣然受礼。众人三叩九拜毕,石猴道:“我原本该居于山林中,受了尔等多日香火,今日又殷诚相留,却之不恭也!——便权且小住,耍几日再走。”君王欢喜,即封仙猴为国师,拜为上宾,令内侍打扫暖香斋,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