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源塔里木河、孔雀河水道的变迁,主要是统治阶级的破坏造成的,决不是纯
自然因素。罗布泊位置本身不会变动,完全取决于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河
道的流向,因此,古代和解放几十年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历史上和现在的罗
布泊都不是一个神秘的游移湖。(《谁说罗布泊是游移湖?》,载《新疆大
学学报》,1982 年第1 期)王育民赞同此说,认为据中科院实地调查分析, 
罗布泊洼地是受西北和北东向等数组断袭构造的控制,湖泊两岸线较稳定, 
而湖泊东岸则遗留有一圈圈古湖岸痕迹。可以断定在这片洼地里,历史上曾
散布着许多湖泊和沼泽,当径流丰富时,它们可以造成较大的湖,干旱时又
重新分散或消失。文章认为罗布泊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始终只在湖盆内进
行着涨缩的变化,湖水从未越出湖盆范围以外,从而证实了罗布泊是游移湖
说法的谬误(《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从目前已出版的书籍和发表的文章看,以上两种说法似乎各占其半,势
均力敌,但从说理上看,“游移湖说”显得力据不足,而“非游移湖说”则

论证详尽,并说明罗布泊水量变化的原因,或许在不久将能真正揭开这个谜
底。
(王天良) 
杭州西湖是怎样形成的?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也”(田汝成《西湖游览志》),然足
与“秀色掩古今”的美女西施相媲美的西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至今学术
界仍聚讼纷坛。
筑塘成湖为第一说。
西湖本与海通,这是古今比较一致的看法,自刘宋文帝时钱唐县令刘道
真在《钱唐记》所记东汉时钱唐郡议曹华信为防止海水侵入,即招募城中士
民兴筑了“防海大塘”,及成,“县境蒙利”,因之便连钱唐县治也迁来了, 
这就是今日杭州市的前身,西湖从此与海隔绝而成为湖泊,此说为历代学者
所承袭,流传至今。
火山爆发,岩浆阻塞海湾而成为第二说。
此说为1909 年日本石井八万次郎先生以地质学者的眼光提出西湖的形
成原因(见《浙江杭州附近地质调查概报》)。1921 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
桢先生通过详细实地调查研究,主张西湖原是一个泻湖,此为第三说。竺先
生以科学原理来解释西湖的成因,否认了石井八万次郎先生的推断(《科学》
第6 卷第4 期,1921 年)。1924 年章鸿钊先生撰文基本同意竺可桢先生的观
点,但又作了补充修正(《科学》第9 卷第6 期,1924 年)。其后诸如高平, 
(《地质汇报》第25 号,1935 年)、朱庭祜(《建设》第2 卷第1 期,1948 
年)等先生也都认为西湖本为海湾,后由于江潮挟带泥沙在海湾南北两个岬
角处(即今吴山和宝石山)逐渐沉淀堆积发育,最后相互连接使海湾隔绝了
大海而形成为泻湖。陈吉余先生从1947 至1964 年先后发表的四篇文章中, 
也都相继以D·W·约翰逊的海岸发育理论来支持泻湖说(《浙江学报》第1 
卷第2 期,1947 年;《地理学报》1964 年第2 期)。浙江省水文地质队1977 
年在今断桥一带钻孔取样分析后,也主张西湖原先确是一个泻湖。汪品先等
推断西湖进入晚泻湖阶段,则“始于2500 年前”(《海洋与湖沼》1979 年
第4 期)。
魏嵩山先生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东巡会
稽,“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可见当时(杭州
附近)的钱塘江水面仍相当辽阔。而《汉书·地理志》所载“武林山,武林
水所出,东入海”,则更清楚地表明直到西汉时期西湖仍为海湾,杭州市区
尚未成陆。魏氏确信刘道真《钱唐记》所载华信筑大塘之事,认定西湖与海
隔绝成为内湖,“其时当始于东汉”。(《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 年)林
华东先生对众多研究者主张的西湖是因为东汉华信筑塘成功后才形成的说法
提出商榷,认为倘确有华信筑“防海大唐”,其功能应是防御海潮冲击吞没
陆地的捍海塘,如同1983 年7 月在杭州江城路立交桥所发掘的五代钱氏捍海
塘的功能一样,说明东汉华信筑防海大塘时,内侧地带早已成陆,然因常受
潮患,故在海潮冲击要害处“立塘”,保护陆地不被海水吞没。并不能理解
为华信在吴山与宝石山之间,筑起一条如同建造水库时的拦洪蓄水大坝后, 
从而促成西湖的形成。林氏主张至迟在东汉之前,西湖早已形成。(《浙江

学刊》1987 年3 期;《东南文化》1990 年第4 期) 
吴维棠先生从西湖东岸望湖饭店地下4 米深的钻孔采样中,发现有一黑
色富有机质和植物残体的粘土层,碳—14 年代距今2600 年左右。白堤锦带
桥两侧的5。5~6 米深处的钻孔中,有一炭化程度较高的泥炭层,厚10~50 
厘米,用其上部的标本作碳—14 年代测定,为距今1805±136 年。泥炭层之
下是青灰色粉砂质粘土,富有机质和炭化的植物干枝,孢粉分析结果,有黑
三棱、眼子菜等陆上浅水生的植物,表明当时西湖已是沼泽。据此估计,西
湖在春秋时代已经沼泽化。在疏浚西湖时曾发现一些石器和战国至汉代的铁
斧,很可能是人们从事渔猎生产活动失落的,故吴氏推断:在西汉前,杭州
非但不是海湾,连海湾成陆后遗留下的残迹湖(西湖)都已沼泽化。这就无
怪乎《史记》、《汉书》、《越绝书》等古籍中,只记及钱塘县和别的湖泊, 
而没有古西湖的记载(《历史地理》第5 辑)。
徐建春认为西湖早在春秋时代就已不是什么海湾,而已成为陆地上的湖
泊,说西湖是由湾口沙洲将海湾与大海隔绝而形成的看法是不恰当的。西湖
根本不是形成于汉代或稍后的年代,它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大面积沼泽化了, 
后来的西湖乃是人工修筑而成。徐氏推测在距今7000~6500 年以前海面较高
的时期,杭嘉湖平原的西侧与山地丘陵交接处,有一从太湖往南经湖州、德
清、余杭,在杭州一带汇入杭州湾的河口湾,当时这一河口湾的宽度足以和
现在的杭州湾相比拟。后来随着苕溪、钱塘江所挟泥沙的沉积作用,特别是
钱塘江喇叭口在距今6000 年以前的形成,涌潮出现,从而使沿江比内陆高
亢,使得从太湖往南到杭州附近汇入杭州湾的河口湾变窄淤浅,因而逐段湮
废,杭州的大多数湖泊,如西湖、下湖、古荡、临平湖、泛洋湖、白洋湖等
等,都是河口湾湮废之后留下来的水体(《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 年第5 
期)。其实,杭州地处莫干山余脉,地势本身就不平坦,距今2000 年之前上
述众多湖泊是不是均与西湖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所谓足与现在的杭州湾相比
拟的另一个河口湾(杭州一余杭一临平),纯属臆测,无法得到考古发现的
证实。因之,西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虽有以上多种说法,但仍值得深入研
究。
(李金玉) 
石钟山何以因“钟”得名? 
到江西湖口县的,差不多都要去登临一下胜迹石钟山。其实岂仅今人, 
历史上的文人学士,乃至帝王将相来此游历的也颇不乏其人,诸如陶渊明、
郦道元、李白、颜真卿、李渤、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文天祥、朱
元璋、蒋士铨乃至今人郭沫若等都在这里留下足迹,他们兴会无穷,在此或
赋诗题词,或实地考察,留下不少艺林佳话。最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
都对石钟山何以用石钟命名,作了许多猜详,至今尚未有定论。
石钟山之称,最早见于汉代桑钦的《水经》:“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但人所共知,《水经》记述过于简略,没有说明何以用石钟命名的原因。北
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广泛地收集了前人有关全国水道的著作,再加上自
己游历各地山川的见闻,在《水经》原有的基础上大量地补充修订,写成《水
经注》四十卷,资料超过原书二十倍,他第一次为石钟山的命名作了诠释, 
认为石钟山下临深潭,每当风起浪涌,水石相击,发出如击钟的声音,故而

前人以石钟为山取名,但到中唐时,李渤又提出异说。李渤曾在唐宪宗元和
年间担任过江州(今九江一带)刺史,多次游历石钟山,并经实地考察,写
过一篇《辨石钟山记》,他在深潭之上发现有两块石头,用物扣击两石,南
边的石头所发出的声音有似巨钟的厚重而模糊之音,北边的石头则发出有如
巨钟的清亮的高亢之音。停止敲击,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他以为这才是石
钟山命名之由来。
宋代的苏轼曾于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 年)六月乘小船夜游石钟山, 
作著名的《石钟山记》。他所亲见之状是,原来石钟山下多穴罅,每当水波
进入这些孔穴,则“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进而在石钟山之间
发现有一块可容百人的大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故而断定“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
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他解释了石钟山之得名乃是水波入穴罅“大
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断”,又以周景王的无射钟来比“噌吰”之声, 
以“窾坎镗鞳”之声来比魏绛(庄子)的歌钟,加之他的这种结论又产生于
实地考察之后,因此一直影响着后代几成定论,即使在今日有许多有关调查
研究的文章和介绍石钟山胜迹的文字,也往往都持此说。但不为人所注意的, 
清代的彭雪琴对苏轼此说提出了异议,见之于近人俞樾的《春在堂随笔》。
俞樾的姻亲彭雪琴曾在江西为官相当长时间,多次实地探访石钟山,据
他所见,对“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提出异议。彭雪琴曾详告俞
樾: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临鄱阳湖,称上钟山;一在城东,面临
长江,称下钟山。下钟山即是苏东坡作《石钟山记》处。彭雪琴以为“东坡
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
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窾之声,何独此山为然乎?”他又见到每当冬天“水
落石出”之日,山中另有一番奇景:原来水淹处露出一座洞门,“入之,其
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
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
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
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 
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
春涨洞门关’”。据彭之口头描述,石钟山竟是中间全空,且分数层。因此, 
彭雪琴据实地所见,以为石钟山之得名,乃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
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俞樾
对彭说虽未加评议,但从行文中看是赞赏的。
由此看来,石钟山之得名,一以为得名自声音如钟,尽管苏东坡“叹郦
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看似不同,但基本出发点却是一致的。而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