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能大致看见周围的景物了。陈野先也大略知道了在后面追赶的红巾军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尽管他的部队在仓惶逃窜了三十里地后损失很大,但他也还有足够的力量在江边组织抵抗。正如朱元璋等人所预料的那样,陈野先知道了朱元璋的底细后,就准备一边抵抗一边派人去联络其他三路元军。因为陈野先已经明白,朱元璋大胆的弃城出击,是在孤注一掷。可就在陈野先准备抵抗的时候,一个手下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道:“一股敌人已经冲到江边夺船。”    
    陈野先大惊失色,连忙问那股“敌人”有多少。那个手下可能是被红巾军打害怕了吧,竟然结结巴巴地将几千人的队伍说成是“一万好几千人”。陈野先听说有“一万好几千人”在断自己的后路,心中当然恐惧,也就顾不上什么组织抵抗了,而是赶紧命令手下道:“快,冲到江边去,把船只夺回来!”    
    陈野先当时还有不到两万人,而冲到江边去的那股来历不明的队伍只有几千人。几千人的队伍自然无法阻挡近两万人队伍的冲击。陈野先的部队很快就控制了自己的船队。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陈野先只顾带着军队抢船只逃跑了,根本没有去组织有效的反抗,这样,他的军队的损失就十分巨大。那股来历不明的武装,还有随后赶到的朱元璋的部队,围着陈野先的兵马就乱砍乱杀。侥幸上船的元军,就随着陈野先逃跑了,而未能逃上船的元军,不是被红巾军杀死,就是乖乖地做了红巾军的俘虏。陈野先当初从江南到江北来的时候,带了近四万人马,而现在从江北再回到江南时,身边已不足万人。这不仅对他陈野先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就是对集庆城的元军来说,也是一个很难补救的巨大的损失。    
    不过,对当时的朱元璋来说,还没有想到如何去攻打集庆城。因为他的注意力,已经全部集中在那个手提两把大板斧的壮汉身上了。只见那壮汉,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两把大板斧在身前身后左右翻飞,凡被大板斧沾着碰着的人,不死也得削下一层皮。朱元璋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前前后后被那大汉的两把板斧砍死的元军官兵,少说也有二十来个。    
    朱元璋问徐达道:“二弟,你见过世上还有比这大汉更勇猛的人吗?”    
    徐达没有回答朱元璋的话,而是转向周德兴言道:“三弟,快去叫那大汉过来,大哥要封他做将军呢!”    
    周德兴刚要挪步,那大汉已主动朝这边走来。大汉的身上,早沾满了斑斑的血迹。他一边朝这边走一边大呼小叫道:“谁是朱元帅?谁是朱元帅?”    
    朱元璋赶紧迎上去道:“朱某在此。敢问壮士尊姓大名?”    
    那大汉:“扑通”一声跪倒在了朱元璋的面前:“朱元帅,常某终于见到你了。”    
    原来,这大汉姓常名遇春,本是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氏,因不满元朝政府的残酷压榨,便跟着别人起来造反,可反来反去,也没有反出个名堂来,只能在当地称霸一方,后来听说了朱元璋的名头,觉得朱元璋是个有大出息的人,就想一心一意地投奔朱元璋干一番事业,但苦于不知道朱元璋的确切位置,便领着一哨人马忽南忽北地寻找朱元璋,说来也巧,就在朱元璋等人死守和州城池的时候,常遇春打听到了朱元璋的下落,于是就带着手下火速往和州城赶来,更巧的是,在朱元璋、徐达、周德兴几乎对陈野先无计可施的关键当口,常遇春带人杀入陈野先背后,从而扭转了整个战局。如果不是常遇春的到来,那朱元璋等人及和州城的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听罢常遇春的简要叙述,朱元璋连忙伸双手将常遇春从地上扶了起来,口中还深情地道:“常贤弟,我朱某正需要你这样的勇士来助一臂之力啊!”    
    朱元璋当即就以“左副元帅”的名义封常遇春为“先锋大将军”。后来,朱元璋、徐达、周德兴、汤和又与常遇春盟誓结拜。这样,朱元璋四兄弟就变成了“朱元璋五兄弟”,常遇春也就成了朱元璋的“五弟”。    
    常遇春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材。有人说,如果单以军功论,常遇春是明朝开国武臣中仅次于徐达的第二号人物,功劳比周德兴、汤和都大。如果把朱元璋比做是一头猛虎,那他得了常遇春,便等于是如虎添翼了。    
    和州城的红巾军虽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毕竟粉碎了元军的大规模围攻,从而在和州城一带真正地站住了脚,为进军江南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还有,陈野先等元军在仓惶逃跑的时候,留下了大批粮草,这些粮草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州城军民的温饱问题,但至少,和州城内的军民暂时是不会饿肚子了。跟随朱元璋出城与陈野先交战的红巾军官兵,是很难忘记他们凯旋回城的情景的,和州城内的军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还能走得动路,都一起涌出和州城外,几乎是狂热地欢迎他们,那万人空巷的狂欢场面,一个人的一生是很难遇到几次的。    
    朱元璋自然也无比的兴奋。只不过,朱元璋的兴奋恐怕比别的人的兴奋多了一项内容,那就是,郭子兴的小女儿郭惠也挤在欢迎的人群中,不仅如此,郭惠还涨红了脸挤到朱元璋的身边冲着朱元璋大喊大叫道:“大姐夫,你带两万人就打败了十万元兵,真是了不起啊。”    
    朱元璋朝着郭惠笑了笑,还挥了挥手,看起来十分地冷静。朱元璋悄悄地想道:“等我打过长江占了集庆有了一块巩固的根据地后,我就再也不会放过你了。    
    郭氏兄弟和张天祐当然不会知道朱元璋关于郭惠的某种想法。他们都承认这么一点,没有朱元璋就没有和州城。所以,他们就诚心诚意地摆了一桌还算丰盛的宴席——当时的和州城,一时间很难搞到什么美酒佳肴——为朱元璋庆功。朱元璋在席间提出:“争取二个月内打过长江去。”


第二部分第22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张天祐提出疑问:和州城被元军围得伤了元气,短时间内很难恢复过来,二个月之内就想打过长江去,恐怕不太现实,即使能够打过去,恐怕也难以在江南站住脚。    
    朱元璋言道:“江北已经很难再筹集到多少粮食了,如果不尽快地在江南开辟新的根据地,那我们就要整天为吃饭犯愁。和州被元兵围了一个月,我们确实伤了元气,但江南的元兵也伤了元气,我们抓紧时间打过长江去,元兵肯定会惊慌失措的,这样,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在江南找到一个立足之地。”    
    郭天叙表示同意朱元璋的意见,他似乎已被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征服了。他问朱元璋准备先攻江南的什么地方,又如何能弄到渡江的大批船只。朱元璋言道:“如果大元帅信得过我,这些问题就都由我来解决。”    
    郭天叙点下了头。他也很想早一点打到江南去,可怎么个打法,是否真的能在江南站住脚,他就一点把握也没有了,便只有依赖朱元璋了。    
    徐达也参加了郭天叙、张天祐为朱元璋举行的庆功宴会。宴会散了之后,徐达笑对朱元璋道:“大哥,那郭天叙现在好像很信任你呢。”    
    朱元璋也笑着言道:“他现在很信任我,我现在也很信任他。”    
    徐达接着问道:“大哥,这种信任关系还能维持多久?”    
    朱元璋反问道:“二弟,你说这种信任关系还能维持多久?”徐达先是看了看天空,四月的天空,十分明媚。然后,徐达轻轻言道:“我想,等过了江之后,这种信任关系便不复存在了。”    
    朱元璋言道:“二弟,准确点应该这么说,等我在江南有了一块地盘,一切该结束的就都会结束了。”    
    徐达又笑了,朱元璋也又笑了。俩人笑的含义略有不同,徐达是一种会心会意的笑,而朱元璋则是为即将到来的美好明天而发笑。朱元璋开始准备过江了。过江的准备大致有这么三件大事,一是攻击的方向,二是渡江的船只,三是作战的军队。朱元璋叫李善长和汤和等人负责选定红巾军过江的攻击目标,叫徐达、常遇春等人负责操练准备过江作战的红巾军官兵,自己则带着周德兴等人想方设法去弄渡江的船只。    
    选定攻击目标不是太难的事,操练作战军队也没有太大的困难,而要寻找到大批渡江的船只,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完全可以这么说,在短时间内,纵然朱元璋和周德兴都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弄到足够的船只。    
    常遇春又立了一大功。或者说,巧事又发生了。就在朱元璋和周德兴等人为船只的事情弄得一筹莫展同时又焦头烂额的当口,常遇春找到了朱元璋说:“大哥,有一个地方有一千多艘船,但不知道能不能弄到和州来。”    
    朱元璋一把抓住常遇春的肩膀道:“五弟,快说,只要有船,只要不是扣在元兵手里的,哪怕是在阎王老子那里,我也能把它们挖出来。”    
    常遇春在投奔朱元璋的路上,碰到了一支红巾军,头领叫李扒头。李扒头手下有数万将士及大小战船近千艘。常遇春因帮助李扒头打败了他的对手左君弼,把左赶回了庐州,李扒头很感激常遇春。并且常遇春与李扒头的心腹谋士廖永忠私交甚笃。但常遇春投奔朱元璋心切,婉拒了李扒头要他留在巢湖的邀请。常遇春说完了往事,朱元璋“哈哈”大笑道:“五弟,李扒头那一千多艘战船,不就是为我们渡江准备的吗?”    
    常遇春犹犹豫豫地道:“大哥,李扒头说了,他跟我们不是一路的,他那些战船,我们不一定能够弄来……”    
    朱元璋言道:“五弟,我们不是去弄,我们是去借,而且是有条件的借。”    
    朱元璋在常遇春的面前是这么说,但到了徐达的面前就不是这么说了。因为,虽然常遇春已经同朱元璋等人结拜为兄弟,但常遇春毕竟不同于徐达仨人,徐达仨人都是朱元璋儿时的伙伴,朱元璋做什么事情,他们都能理解,也都会同意,而常遇春恐怕就做不到这一点了,至少暂时还难以做到,因此,朱元璋也就暂时还不想在常遇春的面前把自己的本质暴露得太充分。反正,时间长着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遇春在朱元璋的身边呆得久了,自然就会变成跟朱元璋差不了多少的人了。    
    朱元璋设下一条妙计,假意与李扒头达成协议。协议的内容是李的水军先助朱攻打江南采石,然后朱军再助李攻占庐州,赶走左君弼。头脑简单的李被朱元璋的热情打动,同意出借舰船,他哪里知道,他自己从此踏上了一条死亡之路。公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宋龙凤元年)六月的这天下午,在朱元璋的统一指挥下,一千多艘大小战船,载着三万多红巾军将士——包括李扒头、廖永忠的一万多名水军,开始由江北向江南挺进。    
    采石镇下面的江岸地形有点奇怪,只有不到一里路的地段勉强可以靠船,其他的地方几乎全是悬崖峭壁。也就是说,常遇春要想攻进采石,就必须先从那不到一里路的地段处攻上岸。而此时,采石镇里的元军早已发现了红巾军的船队,已经派出3000多人在那不到一里路的地段处构建了一道防线。这3000多元军,大多是弓箭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