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9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当李圃将谋划已久的关于袭爵之制的改动放在成武皇帝面前,请求陛下御览的时候,成武皇帝早有预料般略略看了一遍,便淡淡的以稍后再议为由,给压了下来,甚至没有给出什么提示。

这个时候,许多人才明白,陛下的支持并不意味着一切,也许能够对陛下有求必应的,只有一位,那就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大将军,其他人再受信重,也不会如赵大将军一般,让陛下言听计从。

而远在草原的赵石,对于朝堂上这些风波,并不知晓,也并不在意,他要的时间其实也并不多。

对鞑靼人卡勒部的这场征伐,其实很简单,而鞑靼人的内乱已经持续了数年时间,在这内乱之中,鞑靼人的实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经差不多失去了立足于草原的根本。

作为鞑靼人内乱的罪魁祸首,卡勒部,背靠实力雄厚的乃蛮部,虎视云中,云外草原,看上去风光无比,事实上,便如许多鞑靼人诅咒的那样,他们已经不配称作为鞑靼人了。

他们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汗王,背上了背叛者的名声,之后又为乃蛮部征战,有了乃蛮部走狗的称号,尤其是他们借助乃蛮部的力量,击破麻里部这样的鞑靼人大部的作为,也给他的名声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大多数的鞑靼人,已经不将卡勒部认为是他们的同族,背信弃义的名声一旦背负起来,想要拿掉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卑鄙这两个很少用在豪爽直接的草原人身上的词,却实实落在了卡勒部的头上。

甚至于卡勒部内部,都已有了分裂的迹象,像忽难这样卡勒部部落首领,可不是一个两个,对于卡勒部王帐的失望情绪已经在这些部落首领的心中积蓄,就算秦人铁骑没有来到草原上,照这么下去,卡勒部分裂的日子其实也已经不算远了。

在卡勒部王帐中坐着登上鞑靼人汗位的美梦的卡勒兀儿图以及他的长老,亲信们并未认识到这一点。

他们对于权力以及财富的野心和贪婪,更贴近于汉人,他们也许在一次两次的投机取巧中,可以获得丰饶的战利品,但在这朔风呼啸的草原之地,说实话,用权谋手段来获取的东西,注定是要被别的人夺走的。

尚自沉浸在合纵连横,少有壮大自己的心思的卡勒部首领们,做梦也想不到,危机来临的会这么快,这么的突然。

当得知一支大军沿着额拉姆河向王帐横冲直撞而来时,许多人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甚至于很多普通的牧民,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哈哈一笑,觉着今天的玩笑开的好像有点大,不在意的继续过自己的平静日子去了。

当消息陆续传回来,秦人大军逼近王帐几十里,催马疾驰,用不了几个时辰的时候,整个卡勒部王帐所在才好像猛然醒悟了过来。

部落首领们才陆续涌入王帐之中,向英明睿智的大王讨主意,在这个时候,甚至没有一个人知道,即将来临的敌人到底有多少人马,来自何方,所以虽然匆忙,却并不慌张。

卡勒部王帐,也就是卡勒部的主部,是一个拥有着上万部众的真正大部,当然,相比从前,他们现在膨胀的太多太多,他们占据着许多富饶的草原,放牧着无数的牛羊马匹,虽然名声已经一塌糊涂,但来投靠他们的鞑靼人部落,一直不曾断绝过。

这样的大部落,就像草原上的狮群一般,没有什么天敌了,所以他们并不惊恐,随时能够凑出数千青壮战士的卡勒部,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轻易的招惹的。

甚至于一些将军,已经急不可耐的想向大王请求带兵出击,将冒犯王帐威严的家伙们砍下脑袋,让他们的尸体和鲜血,成为牧草生长的肥料。

和赵石料想的大相径庭,反应过来的卡勒部王帐,并没有掉头逃跑,而是选择了迎战,甚至于,他们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享受了太久的平静的卡勒部,在骄矜自大上,并不下于那些演义小说上所描述的刚愎自用的汉人将军们。

在这场针对于卡勒部的战争中,赵石准备的很充分,策略在大同的那个冬天中就已经成型,也许是北上一路连克太原,大同两座雄城给了他太多的信心和经验,闪电战这个词语,被他坚定的拿来用到了冷兵器战争中。

效果嘛,马马虎虎,也算是机缘巧合,才让他顺利的拿下了太原,大同两座边镇雄城,但用在草原上,效果可就比汉人地界强的多了,地形决定了,这里本就是骑兵的天下,闪电战这种以高速移动为核心的战术,用在消息并不畅通的冷兵器时代,效果是非常之完美的。

不过当他想放人一马的时候,卡勒部的自大让他的打算差点落在了空处。

三千多人的卡勒部战士,迎着草原的春风,向敌人迎了上来。

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赵石也侧了侧头,好像有点不敢相信,秦军的精锐斥候陆续撤了回来。

已经改为大军前锋的木华黎,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和赵石的反应截然不同,他兴奋的一边命人报给大帅,一边下令,所有骑军各部,摆开作战阵型,严阵以待。

卡勒部的骑兵来的很快,当又一万人组成的秦军前锋所部堪堪摆开阵型的时候,他们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秦军将士的视线之内。

隔着很远,木华黎好像就已经看到了这些卡勒部的骑兵们错愕甚至于惊悸的神情,没有到达冲锋的距离,但木华黎毫不犹豫的将战刀指向前方,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秦军骑士们,高声呼啸着,催动战马,就像一堵墙,一堵从地平线上不断向前移动的城墙。

从小跑,到疾驰,如同不可阻挡的山洪般宣泄而出的秦军大军,自从来到草原,第一次向成规模的敌人发起了冲锋……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950章 残酷

“虽然总能遇到愚蠢的敌人,但作为领兵之人,要切记不能有半点骄敌之心,再愚蠢的敌人,也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予你致命的一击。”

赵石策马向前,一直如影随形,跟在他身边的李之问用唾液沾着毛笔,不停在记着什么,这是随军书记应该做到的事情,而且长安国武监那边送来消息,要一份大将军随军纪略,以充国武监书室。

这是要留名千古的事情,虽然大将军赵石本人并不算太在意,但李之问却激动难言,不敢有半点怠慢,尤其是出征草原这样在他看来,对于南方汉人来说,确定能够流芳百世的机会,更是不容有半点错过。

汉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代表着汉人对北方胡人一次意义非凡的胜利,为后世之人所铭记,但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春秋战国,北方诸国皆与匈奴激战不休,到得前秦,蒙恬大将军更是率兵驱逐匈奴千里方还。

而到得盛唐之时,大将李靖率兵北征,之后大突厥帝国,被大唐骑军打的四分五裂,再也无法恢复昔日之荣光。

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汉人名将,皆于草原立下绝世之功勋,但能被后世家喻户晓的名字却有几个?

不是他们立下的功劳不够大,而是没有过多的文字流传下来,盛事总要以文字记之,才可流传下去,而能随军北来草原的文人又有几个?

在这个上面,身为读书人的李之问想的是很清楚的,而作为新降之人,这样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又怎能不尽心竭力,他算不得正经的文人,但毕竟读过些圣贤文章,文人之所求,不过名声二字罢了,而这名声,又无过于留名青史者。

以大将军事,而闻名于后世,他又怎能不尽自己所能以成如此美事,且在他知晓国武监为何之后,这种心思就再也不能克制了,大将军赵石之后所言所行,他并无一丝放过,也无多少乔饰,多数都是完完整整记下,小心翼翼保存,以为回去之后整理,传回长安国武监之用。

不提他这一番心思,如今在赵石周围,一群年轻的国武监领兵将领认真的听着,并牢牢将这些话记在心里,作为国武监生员出身的他们,能在如今近的距离,聆听大将军的教诲,是不可多得之机会。

对于将来无论处置公务,还是临机处断之能都是一个很好的提高,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资历,足以让其他人羡慕的眼睛发红的资历……

不过毕竟是身临战事,说了短短的几句,赵石便挥手道:“各自回去领兵,卡勒部王帐就要到了,之后虏获必多,记得我的吩咐。”

众人齐声应是,心里满是遗憾的纷纷掉头而去……

赵石不管那许多,探马报过来的消息让他有些吃惊,就像他方才所说的那般,敌人有些过于愚蠢了。

对方就像等不及行刑,非要刽子手尽快下手的刑囚,上赶着过来送死。

一些草原大部的实力他还是清楚的,当年他到汪古部的时候,汪古部主帐,就能派出八千人的骑兵,都是部落里的青壮战士,如果真要全部动员的话,数万人的大军也不是不能凑出来,当然,这里要有一大部分老人,女人和孩子。

草原人的战争动员能力,是很可怕的,如果一个草原大部陷入绝境,临死前的反扑,足以给任何强大的敌人造成大量的伤亡。

如果让一个大部整个动员起来,用全民皆兵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所以他不想将卡勒部彻底的逼入绝境,给他们留下宽裕的逃命的时间,逃跑的敌人,无论如何与背水一战的敌人在可怕程度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卡勒部显然在不知道他们的敌人底细的情形之下,就派出了自己的骑兵,甚至探马回报,他们根本没有派出游骑,就这么鲁莽的冲了上来。

赵石有点怀疑,是不是这些家伙有什么埋伏,但随即就压下了这个念头,草原上,永远是不会有埋伏这一说的,再迟钝的人,也能在数里之外听见大队骑兵奔驰而过的马蹄声,从而有着足够的反应时间。

再者说,大军斥候环绕左右,大队人马根本不可能逃过斥候的眼睛,那么就是敌人太过愚蠢这一个解释了,也许他们根本未曾想到过,有什么人能够威胁到他们的主帐……

实际上,不用再纠结什么了,汉人兵法中以奇辅正的规则,在草原上并不算适用。

……

碧蓝的天空之下,黑压压的秦军骑兵向对方发起了冲锋,额拉姆河的河水,在这个时候都被一阵阵来临的震动弄得翻腾不休。

士卒在冲锋之际,纵声狂呼,以壮声势,狂野的呼啸声,随着草原的春风,扶摇直上,响彻天际。

战马在尽情奔驰,战士在马上纵情狂呼,这就是战争的旋律,狂野而又令人闻之悚然……

潮水般向前的秦军骑兵在奔驰之间,已经散开了距离,层次分明,队列井然,这在草原上,是难得一见的情景,所带来的声势,也是草原骑兵所未曾见识过的,这是汉人军伍最强大的地方,时隔数百年,再次于草原之地出现……

许多卡勒部的战士已经被吓的脸色苍白,身下的战马也在不安的嘶鸣扭动,想要带着身上的主人掉头就跑。

卡勒部虽然在鞑靼人中一直很强大,但他们从来不以善战而著称。

千夫长,百夫长在声嘶力竭的呼喝着,为部下打着气,其实自己的面色,并不比属下的战士强上多少,他们万万不会想到,来犯的竟然是这么强大的敌人,心中的绝望已经开始蔓延……

太轻敌了,也太鲁莽了,这也注定了他们的命运。

带领骑兵而来的千夫长,也是卡勒部无敌的勇士,他举起手中的弯刀,大喊着,天神赐给我们战死的勇气,催动了战马,无畏的向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