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10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众人共饮了几碗酒水之后,赵石向时刻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的阿勒察薛坛微微点了点头。

阿勒察薛坛微微垂头以示敬意,然后才正容而起,整理了一下袍子,又捋了捋大胡子,这才从身后一个跟随他而来的千户手中接过一卷羊皮。

随着他的动作,帐篷中的声音立即低了下去,许多人都明白,终于等到收获的一刻了。

阿勒察薛坛迈步来到大帐中间,向赵石和不颜昔班依次行礼,这才缓缓展开羊皮卷。

羊皮卷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这是阿勒察部第一次施行自己的职责和权力,作为阿勒察部的主人,他分外的慎重和仔细。

一个个名字,从他口中念出,被念到名字的人,立即离席而出,跪倒在地上,直到叙功完毕,颁出赏赐,这才叩首磕头,喜滋滋的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回到自己的座位,一如汉人钦差宣旨的情形差不多。

战利品的分配,有多有少,不过阿勒察薛坛准备的无比充分,叙功之时也说的明明白白,又有赵石,不颜昔班在那里坐镇,自然无人敢于口出怨言。

不过就算有多有少,这一次征伐乃蛮部所得,也是丰厚的令人无法想象,各部所得,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大批的奴隶,更是各部强盛的根本,其实只这一样,也不会有多少人心存怨尤的。

鞑靼人贵族心满意足,脸上笑的都分外的灿烂,降顺的乃蛮人所获也是丰厚无比,同样高高兴兴,虽略有失落,却对未来满是憧憬。

当然,这里还有一项最为重要的赏赐没有颁下,那就是乃蛮人留下的大片草场……不过也不用太过急切,那样广阔的草原,相信自己最终所得到的,一定不会让人失望就是了。

羊皮卷分外的冗长,直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各部分配已经基本结束,接下来,一个个汉人的名字终于出现在羊皮卷上。

这一部分,却是由不颜昔班亲自主持。

汉人将校的赏赐,一样是羊群马匹以及羊群,这是秦人将校头一次得到这样的赏赐,许多人都感到很是稀奇,琢磨着这些东西自己要来干嘛?

其实,这根本不用他们来考量,这些在草原上显得珍贵无比的东西,并不愁去处……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084章 中心

颁赏一过,帐篷中的喧哗笑闹声渐渐大了起来。

数月征战,不论是谁,都会感觉到疲惫,兴奋头一过,多数人的神经接着酒肉便松懈了下来。

所有人都带着喜意,这次出征,所有人皆有收获,可谓是皆大欢喜,喝酒吃肉的功夫,除了轮流向几位尊贵的人敬酒之外,就是大家相互恭喜畅饮了。

大帐中的胡人贵族们如今大致分成了几部分。

以不鲁黑台,阿勒察薛坛为首的鞑靼人贵族,这个人数最多,自不用提。

以鲁乌尔阿拔为首的乃蛮人新贵,比之从前,底气也足了起来,看上去意气风发,从前的沮丧和忐忑也已没了踪影,乃蛮人毕竟雄踞漠北数百年,即便这些降将如今看上去还很弱小,但乃蛮人虽然战败,但底子其实还在,只要假以时日,他们壮大的速度绝对不是鞑靼人可以比拟的了的。

而忠诚于乃蛮汗帐的各大部落被击破,在将来也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机会,草原上的新旧交替,就是在这样的战争中来完成的。

今日年轻的鲁乌尔阿拔,从前普通的乃蛮人将领,将来未尝不能成为一个英明的草原汗王,虽然他的血脉并不如何尊贵,虽然他有着投靠于敌人的污点,但这并不能阻止那些分裂的乃蛮部落投靠于他,因为他占在了胜利的一方。

而他本身便是乃蛮贵族,比鞑靼人更容易被乃蛮人所接受,草原上关于忠诚的另类解读使草原人正朔观念并不如汉人般强烈。

所以,乃蛮降将们在乃蛮部没落的今日,却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另外一群人,便是已巴勒塞合忽难为首的鞑靼人了,他们多数都曾归属于卡勒部,如今巴勒塞合部完全取代了当年卡勒部在鞑靼人中的位置,他们也便聚集到了巴勒塞合部的战旗之下。

实际上,这一部分人才是如今鞑靼人中最强大的一部,他们有着卡勒部的底子,在巴勒塞合忽难的率领之下,顺利的完成了新旧交替,并坚定地站在了那个最强大的人的身边。

其在与乃蛮部交战当中,倾尽全力,损伤虽然不小,但收获却也是最丰厚的一部,只这一部,便几乎占据了战利品的两成还多。

聪明而睿智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草原上恐怕又要多出一个强盛的部族了,没错,就是部族,已经渐渐脱离了鞑靼人的巴勒塞合部,虽然还流着鞑靼人的血,但独立之势已经分外明显。

他们拥有了巴勒塞合这个名字,而且具有了那个尊贵的人的姓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向汉人朝廷请求一个汗号,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许多鞑靼贵族看着这群人,都在嫉妒的想,卡勒部的家伙果然都很狡猾……

还有那么几个人,坐的离天神的使者很近,他们是以西克烈部王子图撒合为首的蒙古人,若是从前,蒙古人是不受这里许多人欢迎的人。

但如今谁都知道,这位王子的父亲,是尊贵的大将军的安达,他的妹妹,则将要嫁给尊贵的大将军,照这样看来,这些蒙古人将来一定会在草原上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如果他们的鲜血中再加入天神使者的血脉。

他们将成为草原上最尊贵的那些人之一……

而许多人也都听说,东克烈部在这一年的战争中,收获并不算小,东边失去了乃蛮汗帐率领的乃蛮部,在克烈部的攻击之下,毫无还手之力。

加上那些如同鬣狗般游荡在草原上的蔑儿乞人,塔塔尔人的投靠,西克烈部在迅速的壮大着自己的实力,他们的势力正在向西向北急速的蔓延。

虽然鞑靼人,乃蛮人向来瞧不起这些穿着破袍子,满脚带着泥巴的蒙古人,但不可否认的,蒙古人,尤其是克烈部在草原东部是有着鞑靼人无法企及的威名的,被成吉思汗铁木真打败的部族们,很愿意聚拢在这样一个可以和成吉思汗抗衡的部落战旗之下的……

当然,这里最显眼的还是秦人的将领们,他们多数都很强壮高大,即便是谈笑之中,你也能清楚的感觉到他们与草原人性情的差异。

不过现在他们也都很高兴,一般来说,他们的赏赐要等朝廷下旨或者由大帅来决定他们的军功。

但这一次明显有些不同,他们得到了一些牛羊和马匹,加上过后计算军功,顶算是得了双份的奖赏。

虽然他们还有些弄不清楚,自己与部下将校士卒得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又如何处置,但有终归比没有好不是,再者说了,这次赏赐下来,也能多少清楚自己所立下的军功到底有多大。

这次随大帅北上草原的大军人数并不算多,军功是实打实的,相比那些留在河东,河中的同袍,他们却明显先行了一步。

官场之上,先行一步也许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国武监已经出了那么多显赫的将军,自己这一步走下去,说不定将来就能在军中比同窗们高上一头,跻身于显赫之列,这样的机会得了便是得了,没能来的,以后也没了这样的机会。

而今他们也能感受的到,草原战事即将告一段落,也许南归就在今明两年,想到能在同袍之前,炫耀一番,而且还能加官进爵,北上草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也就算不得什么了,这时候他们的心,只有比这些胡人更加炽烈……

更何况,等到鞑靼人的大汗不颜昔班颁赏过后,便有人悄悄告知,这些羊群马匹,可以用来换取奴隶,可以换取毛皮甚至金银细软。

当听到这个,这些秦人将领们虽未笑逐颜开,但心里却已经满足的很了,几个没耐得住寂寞,娶了胡女的将领,更是琢磨着,是不是送给岳丈一些,或者让他们代为处置了……

而更多的人,则在想,男儿征战,为的是什么,荣华富贵自不必提,娇妻美妾,仆从如云,才更显男儿权势。

草原上的奴隶是什么?

可不就是奴仆吗?胡人奴仆,也许还有异域美人,换一些回去,可不就羡慕的旁人眼睛发蓝……

帐篷中的人很多,却显得泾渭分明。

这两年,是草原格局变化极为剧烈的两年,在这间帐篷中,便能显示出草原格局的变化,可以说,这里渐渐已经成为中部草原权力的中心。

鞑靼人,乃蛮人,蒙古人,中部草原上最强盛的部族首领都聚集在了这里,毫无疑问,当乃蛮汗帐覆灭之后,这间帐篷中的人,便是中部草原最具权势的一群人,也许他们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决定无数部落的兴衰,无数草原人的生死……

坐在赵石侧后的种七娘拉着蒙古少女的小手,笑着说着什么,旁边棕发碧眼的西域女奴不紧不慢的做着翻译。

这个组合虽然算是隐在角落里,却也十分的显眼,不过没人敢向这里多望上一眼。

种七娘虽然在说着话,但眼角余光却在帐篷中逡巡,渐渐变得若有所思起来。

草原上虽然要什么没什么,但威加猪胡,抚有草原之功,却向来是能够名垂青史之大功,可惜,种家这些年虽元气略复,但……还是慢了一些,不然北上草原,便不会没有种家子弟的身影……

不过来日方长,草原之战也许算是告一段落了,但将来这里不会放着不管,种家的目光是不是要放的长远一些,在草原上安插一些人手呢?

看来回去之后,要跟大哥还有父亲商量一下了。

不过转过眼珠儿,看到蒙古少女笑颜绽放的小脸儿,除了有些嫉妒这丫头的年轻之外,却也知道她为何如此高兴。

她自己在为父兄打算,眼前这位蒙古少女何尝不是如此?

想到这个,心中不由暗叹,女人啊,终归还要娘家争气,心里才能安稳,前些日子,这丫头可还可怜巴巴的呢,完全是一副委曲求全的小媳妇模样,这会儿可是高兴的和什么似的……

这时,赵石终于举起酒碗,稍稍示意,帐篷中顿时为之一静。

“经此一战,草原略定,坐在这里的,都是英雄豪杰,草原的朔风,也必将将我们的威名,传遍草原之上,两载征战,浴血杀敌,终成此功,诸位辛苦,来,我敬你们一碗……”

帐中众人,早已端起酒碗,见赵石一饮而尽,纷纷笑容满面,恭敬的将酒喝了。

随即,赵石抹了抹嘴巴,接着道:“草原部族众多,又是如此辽阔,今日虽胜,也许明日便败,所以,还望诸位能今后能同心协力,再铸辉煌……”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085章 商人(五)

大营之外,三三两两的毡帐已经立了起来,这些多数都是一些仓促赶来的贵族们随从暂住的地方。

大军刚刚回转,汉人行军打仗时的规矩还没有解除,闲杂人等不经允许是进不了大军营地的。

这样的军规戒律让许多人很是恼火,也产生了不少争执,但只要守卫营门的汉人军士操着生硬的鞑靼语来上一句,这是大帅的吩咐,便也没有人再敢口出不逊了。

经过一个冬天的整饬,再加上之后与敌人作战,鞑靼人和乃蛮人的骑兵也终于有了些样子,起码知道守规矩了,大军营地立下之后,往日乱糟糟的情形已是不见,多出了许多的威严肃穆出来……

实际上,这也正是秦军南归的征兆,只是少有人能想到这一点罢了。

离大军营地不远,一处不小的营地正在逐渐成型,人也不少,来来往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