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神对话3-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惧是你所不是的。恐惧是那看起来如真的假像。恐惧是爱的反面,是你在你的实相中创造出来的,好让你去体验你是什么。
 在你存在的相对世界中,情况就是如此:如果没有你所不是的,则你所是的。。。。。。,也就不是(不存在)。
 
 是了,是了,这已经在我们的对话中说过好多次。但你似乎忽视了我的抱怨。我是说,对于我们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爱)是如此的迂阔,以致几乎没有回答任何问题。你说它是所有的问题的答案,我却说它一个都没有回笞更不用说「婚姻应当是开放的吗」这个特殊的问题了。
 
 如果你真的认为如此,那是因为你还不知道爱是什么。
 
 那有人知道吗?人类自从时间之始,就在想把爱搞清楚。
 
 时间并不存在。
 
 我知道,我知道。那只是一个说法。
 
 让我想想看…能不能用你们的「说法」来解释爱是什么。
 
 太棒了!
 
 我第一个想到的形容词是「没有限制的」。一个东西如果是爱,它就不是有限制的。
 
 这跟我们刚刚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时说的一样。我们在团团转。
 
 团团转是好的。不要贬抑它。继续转。继续围着问题转。转,没什么不好。反复是好的。再说、再看,是好的。
 
 我有时候会变得不耐烦。
 
 有时候?真好玩!
 
 好吧,好吧!请继续说。
 
 爱,是那没有限制的。它没有始,也没有终。没有前,也没有后。爱永远是(存在):现在是,过去是,未来是。
 所以爱也是永远,它是永远的实相。现在回到前面用过的另一个词:自由。如果爱是没有限制,是永远,则它就是自由。爱,是那完全自由的。
 在人类的实相中,你们会发现你们一直在寻求去爱,寻求被爱。你们会发现你们总是渴望着爱是不受限制的。你们会发现你们总是希望能够自由的表达爱。
 在每次爱的经验中,你们都寻求自由、不受限制的永恒。你可能未能总是获得,但却一直寻求。你们寻求它,因为这就是爱,在你们内心深处你们知道;因为你们就是爱,借着爱的表达,你们在寻求去认识和体验你们是什么,是谁。
 你们是生命在表达生命,爱在表达爱,神在表达神。
所以,这些字眼都是同义词。它们都是同一个东西:
   神
   生命
   爱
   没有限制
   永恒
   自由
 凡不是其中任何一个的,就不是其祂任何一个。你们是所有这些东西,你们会寻求去体验自己是所有这些东西;只是早晚而已。
 
 什么意思「早晚而已」?
 
 看你们何时摆脱恐惧而已。我已说过,恐惧是显得真实的假相。它是你们所不是的。
 当你们透过了你们所不是的体验后,你们将寻求体验你们所是的。
 
 谁想要体验恐惧呢?
 
 没有人想要;但你们被教导要恐惧。
 小孩不知道恐惧。祂以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小孩也不会觉得缺乏自由。祂以为祂可以爱每个人。小孩也不认为自己缺乏生命。孩子们以为自己可以永远活下去而那像孩子一样行动的人,以为没有什么可以伤害祂。小孩也不知道什么是邪恶的一直到祂被大人教导什么是邪恶的以后。
 所以,小孩可以光着屁股跑来跑去,见到人就抱,完全没有想到这有什么不对。如果大人们能够如此,多好!

 不过,这是孩子,祂们这样做有天真的美。大人不可能再回到这种天真状态,因为「光着屁股」总是跟性有关。
 
 是啊。当然了,神禁止天真而自由的去体验那「跟性有关」的事。

 确实!神禁止这样。亚当、夏娃光着身子在伊甸园中快快乐乐的跑来跑去,一直到有一天,夏娃吃了树上的果子善恶知识之树的果子。于是你就惩罚我们走入我们现在的状态,因为我们都带有那原罪。
 
 我没做这种事。
 
 我知道。但是我必须在这里挖苦一下建制化的宗教。
 
 能避免就避免。
 
 好,我会。建制化的宗教人士满缺乏幽默感的。
 
 你又来了。
 
 抱歉。
 
 我是说。。。。。。,你们想要体验爱的没有限制、爱的永恒与自由。婚姻制度是你们想寻求永恒的方式。借着婚姻,你们协议成为终身伴侣。却很少能造成那「没有限制」和「自由」的爱。
 
 为什么?如果婚姻是自由选择的,那不是自由的表现吗?不跟你的妻子以外的人有性,以此来表明爱,这不是限制,而是选择。选择不是限制,而是自由的展开。

 当那仍旧是选择时没错。

 哼,必须是。因为那是承诺。

 这就是麻烦开始之处。
 
 请说明。
 
 你看,有时候你会想在跟人的关系中体验很高的特殊性。对你来说,并非某人比别人更特殊,而是你选择此特殊的方式表达对某个人的爱你的爱原是对一切人、对生命的深沉的爱。
 你对某个人将此爱表达出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你不可能对两个人用完全相同的方式表示爱。因为你是原创性的造物,也是原创性的创造者。你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原创性的。任何的意念、言词和行为,都不可能是重复的。你无法重复。你只能原创。
 你知道为什么没有两片雪花相同吗?因为不可能。「创造」不是「重复」,创造者只能创造。
 这是何以没有两片雪花相同,没有两个人相同,没有两个意念相同,没有两个关系相同,没有任何两个东西相同了。
 这宇宙以及其中的任何东西是以独特的样子存在;无物与之真正相像。

 这又是神圣二分法了。样样东西都是独特的,而样样东西又都是一个。
 
 正是。你每根手指头都不一样,却都是同一只手。你屋子里的空气就是任何地方都一样的空气,但每个房间的又都不一样,感觉到明显的不同。
 人也如此。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没有两个相同。因此即使你想要,也无法以相同的方式爱两个人;而且你也不会想要,因为爱是对独特之物的独特回应。
 因此,当你对某人表示爱,你是以不可能对祂人相同的方式表示。你的一思、一言、一行你的回应实际上是不可能重复的。每次都不一样。。。。。。。正如你对之产生这些感受的人,个个都不一样。
 如果你想要独独对某人表示这特殊的感受,那么,就如你说的,选择它就是了。去表达,去承认,去宣示。但你的宣示要时时刻刻都是自由的,而非义务。因为真正的爱永远是自由的,在爱的领域中,没有义务存在的余地。
 如果你将你以特殊方式对唯一对象的爱视为神圣承诺,永不可毁,则将有一天你会感到此承诺是义务你将为之恼怒。然而,如果你不将它视为承诺,一言无悔,却视为随时随地所做的自由选择,则恼怒之念永不致来临。
 记住:神圣承诺只有一个:去表达、去实践你的真实相。一切其祂的承诺都是对自由的毁弃,不可能是神圣的。因为自由就是你之所以为你。如果你毁弃自由,你就像丧失了你的本我。那不是神圣,那是亵渎。



十三、只有两颗心才能宣布的事


 哟!这些话让人很难以消受。
 你是在说我们永远不该做承诺我们永远不该对任何人承诺任何事?
 
 以你们大部分人的生活而言,你们每件承诺中都含有谎言的成分。谎言在于你们以为知道明天你们对某件事会有某种感觉,或者明天会做某件事。但如果你们以反应(reactive) 的方式来过活… …你们大部分人正是如果则你们就不可能知道明天会怎么感觉,怎么做。只有那以创造的方式过活的人,才能在诺言中不含谎言。
 创造性的生命能够知道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祂们对某件事会有什么感觉,因为祂们是去创造祂们的感觉,而不只是去经验。
 只有到了你能创造你的未来的阶段,你才能预言你的未来。只有到了你能预言你的未来的阶段,你才能真的做承诺。
 然而,即使那能够创造、能够预言未来的人,也有权改变。改变,是一切生物的基本权利。其实,那不仅是「权利」,因为「权利」是被赋予的东西,「改变」却是那本是的东西。
 改变即本是(IS)。
 你即是改变。
 这不能被给与。你即是它。
 由于你是「变」,由于变是你唯一的恒常之物你就不可能有信守的去承诺你永远一样。
 
 你是说宇宙中没有恒常之物?在一切的创造行为中,没有任何东西是恒常不变的?
 
 你们所称为的生命历程,是一种再创造历程。生命中的一切都在每一个当下不断的再创造它的自身。在这个历程中,「同一」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某个东西是同一的,它就完全不能改变。「同一」固然不可能,「相似」却可能。在改变的历程中产生的结果与原先的样子相似,则是可能的。
 当创造产生很相似的结果,你们就称为同一。从你们有限而粗略的角度看,那就是同一。
 因此,以人类的用语来说,宇宙显得很恒常。也就是说,事物看起来相似,行动相似,反应相似。你们在此处看到的是恒常。
 这很好,因为提供了一个架构,让你们可以在其中思考和体验你们在物质界的生存状态。
 不过,我告诉你:从一切生命物质界生命和非物质界生命… …的视角来看,恒常的表象就会消失。事事物物都会以它们真正的样子也就是恒常在变来被体会。

 你是说,改变有时这般微妙,以致在我们不甚明察的眼光看来,它们显得没变有时显得完全一样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完全对。
 
 没有「同卵双生儿」这种东西。

 完全对。你说的很妙。

 但我们可以用非常相似的样子将自己重新创造,以致产生出「恒常」的效果。

 没错。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们可以做到这一步以我们是谁、我们如何做事为人而定。

 是的。不过,你们大部分人会发现,这很难做到。
 因为真正的恒常(这不同于看起来的恒常)违背自然律;这是我们刚刚说过的。即使要创造看起来一样的表象,也非大师莫辨呢。
 大师得去克服种种自然倾向(记住:自然是倾向改变的)才能显得同一。事实上,祂也没办法一直显得同一。祂只能显得很相似,以此创造出同一的表象。
 
 然而,那些不是「大师」的人,却一直可以显得「一成不变」。我知道有些人的行为与表现完全可以预料,你可以用性命来打赌。

 然而要有意的这样做,却极为困难。
 大师是那有意的创造出极为相似(你们称为「恒常」)情况的人。学生则是那并不一定有意的创造出恒常情况的人。
 比如,对某种处境总以相同方式反应的人往往会说:「我不得不这样呀!」
 大师永远不会这样说。
 有些人的反应即使会令人赞叹,祂们也往住会说:「哈,其实没什么。是自动的。谁都会这样。」
 大师绝不会这样做。
 因此,大师是那名符其实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祂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那些不以精纯程度做事的人,往住既不知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为何而做。
 
 这就是为什么遵守承诺这般困难?
 
 这是原因之一。我已说过,除非你能预言自己的未来,否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