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受读者喜爱的100篇情感文章-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我看见你的卡里还有多少钱了。别让我着急了,咱俩其实是互相成全。
好了,把你的卡给我吧。”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

我的饭卡里存有200 元钱,足够他这20 多天用了。那之后,当我去食堂买饭,
偶尔遇到往高三售饭区走的程海,我都会向他做一个“V”型手势,鼓励他努力


吃,努力学。

高考来了。

高考又走了。

程海到学校来找我,郑重地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我也找出他的
饭卡,笑着说:“我的任务完成得不赖,你可不如我。你看你,还是这么瘦!”程
海说:“其实我长肉了,偷着长的,老师看不出来。” 

很快,高考成绩下来了,程海考出了628 分的好成绩。作为关爱着他的老师和关
注着他的朋友,我就像自己又经历了一次金榜题名一样高兴。

临近放假的一天,我到食堂去买饭。我把饭卡插进打卡机,显示屏上居然显示出
了160 元的字样!我一下子懵了。我把饭卡抽出来,到储款机那里去查询,结果
是这张饭卡近期没有储过款!也就是说,在高考前的20 多天里,程海仅仅花去
了他“自己”的那40 元钱!

我捏着那张饭卡,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我看着冷清的高三售饭区,想着那个几乎天天来食堂都要“迟到”
的又瘦又小的只买半份菜的男生。我惊问自己:是不是,我在无意中
伤害了这个十分十分要强的孩子?

此刻,如果程海出现在我面前,我将对他说些什么?我想我可能会说:孩子,穷,
本不是你的错,不要用自己羸弱的身体去给“穷”这东西殉难,它不值得。如果
一个人,表示愿意和你并肩迎击困难,你自然可以分析他(她)的用心是否真纯;
而当你明白地知晓他(她)原是惴惴地揣了一颗善心,并希望用这颗善心给你温
暖的时候,你就应当赐给他(她)一个机缘。在这个世界上,钱永远不是最要紧
的东西,如果你以为惟有清算了钱才不至于亏欠他人,惟有捍卫了钱才不至于辜
负他人,那你就错了。要知道,有人会把你欣然领受一份善意看成是对他(她)
的至高奖赏。他(她)期待着你幸福地体察到他(她)的良苦用心,他(她)也
期待着你日后同样成为慷慨地赠予他人温暖的人。

孩子,说真的,我今生将能挣来无数个160 元钱,而从这无数之中拿出一份喂饱
你一生中最不该饥馑的日子,这该是件多么让我欣慰的事!可惜,你没有给我机
会,你也没有给自己机会。我们之间曾发生过一个美丽的故事:你给了我一篇作
文,我将它敲进了电脑,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份有价值的记忆。相比之下,如今被
我捏在手中的这张饭卡是多么的不幸,它本是想殷勤地编织一个动人的故事的,
岂料却留下了一处败笔。

孩子,你在大学还好吗?买饭的时候,别总去得那么迟,早一点去,可以买到热
一些可口一些的饭菜。


孩子,你那边有雨/韩文友

一天夜里,就要熄灯睡觉时,我突然有些想家,想念千里之外年迈的父母。我拨
通了那串解密思念的数码,接电话的是父亲,他着实为我的深夜来电吃了一惊:
出了什么事儿?我赶紧说没事,刚才突然想家,想说说话。说什么话,深更半夜
的,你妈睡着了。威呢?是不是也睡了?父亲肯定还是怪我的来电不合时宜,但
言语中掩饰不住意外的惊喜。
其时,我的妻威也已甜甜地睡了。我和父亲怕惊动各自的妻子,像两个淘气的孩
子,小声小气地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父亲说家里很好,他和母亲身体都挺好。
要我别惦记这边,好好照顾威,好好工作。我说我俩也很好,都比刚结婚时胖了,
过几天我们打算照张相寄回去。最后我说,时间不早了,爸,你撂了电话,睡觉
吧。父亲停顿了一会儿,我猜一定是抬头望了一眼那座老钟。是不早了,你也歇
吧,对了,你们明天上班带上伞,你那边有雨。你怎么知道呢?偶然从电视上看
的,说你那边有雨。
放下电话,我怎么也无法睡着。千里之外,父亲却时刻关注着我这边的阴晴冷暖。
记得我上大学临行前,母亲放心不下,又是棉衣又是药物地往包里给我塞。父亲
说,不用挂念他,他不是孩子了。说归说,我走以后,父亲却每天都要到车站转
上一圈。
结婚后,我和妻住在一间平房里,有一天卧室钻进了很多煤烟,妻子反应强烈,
住进了医院。父亲得知后没几天,居然一个人拄着手杖背着包,坐了一天一宿的
火车来了。我接过包感觉很重,打开一看,竟装满了斧子、瓦刀、泥板子之类的
工具。父亲说,我来给你们拾掇拾掇暖气和炉子,尽冒烟哪儿能行。
年届七旬、胃被切除四分之三的父亲可能一路也没舍得吃一片面包,坐下来一口
气吃了两大碗面条。妻在厨房里看着那堆粗糙的维修工具禁不住落泪。我安慰妻
说,老爷子一辈子了,就这样。去打个电话告诉家里,爸平安到了。
与父亲深夜通话的第二天,原本明朗的天空,转眼乌云密布,果真下起了雨。全
单位只有我一个人带伞,大家感到非常惊奇。我站在窗前,窗外大雨如注,我不
知道父亲那边下雨还是天晴,但我知道,他一定站在老屋窗前翘首望着我这边。
父亲老了,不能再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空,但千山之远,万水之隔,父亲仍能为我
和妻送来一把温暖的伞,在这个宽厚如昔日父亲臂膀的伞下,我们的每一个日子
都晴空万里,灿烂如花。

保姆/陶靖

浙西山区有一个地方叫胡家岙,自清末以来就以出勤劳能干的保姆著称。那一带
山深路险,土地贫瘠,山民们生计艰难,这大概是造成当地妇女大量外出,到沿
海一些富裕地方给人家当女仆、女佣直至现在称之为保姆的主要原因。


胡家岙的保姆除了勤劳能干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对主家忠心耿耿。

胡林香,胡家岙小溪村人,家境十分贫穷。她20 岁那年丈夫在出山卖柴途中失
足坠崖身亡。当时她已有身孕,但因过度的悲伤和操劳而不幸流产。她孤苦伶仃
地在家熬了两年后,终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走上外出给人家当保姆的路。

她的第一个主家是浙东某市的一个大富商,她在他们家一呆就是十年,带大了富
商家的一个小姐和两个少爷。胡林香自己没有儿女,她将自己的全部感情都给了
这3 个孩子,给他们分别起小名叫大林、二林和小林,对他们百般疼爱和呵护,
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她的勤劳能干和忠诚也赢得了富商夫妇的信任,他们
将家中的许多事务都托付与她,把她当作家中的一员看待。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到解放前夕,富商夫妇突然决定要举家逃往台湾。临
走前他们与胡林香商量,请他留下来保管一批财物,说此去吉凶难料,他们要在
家乡准备一条退路,万一将来有什么意外,也好回来靠着这批财物重振家业。他
们留下的财物包括大量的银元、金条和一些珍贵的珠宝首饰。富商夫妇说这些东
西十分珍贵,眼下时局混乱、人心险恶,只有让她来保管才可放心。胡林香含泪
接受了主家的重托,她发誓为大林姐弟,自己就是舍命也要守住这些东西,绝不
让他们有丝毫的损失。富商一家走了,胡林香像是被人摘走了心肝,守着那座深
宅大院痛哭了一场。后来她记起了主家的重托,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相信自己只
要守住了这些财物,就会有重见孩子们的那一天。于是,她用厚实的布做了一条
宽腰带,将那些珠宝首饰都密密地缝在腰带里,再紧紧地捆在自己的腰间。那批
银元和金条她分成几次悄悄地运回到胡家岙,全部埋在自家房中的床铺底下。

藏好了那些珍宝财物之后,她在家中整整等了9 年。她节衣缩食,俭省得一根咸
菜也要吃上两天。每天一有空闲她就坐在门口向东眺望,口中反反复复地念叨:
“大林二林小林,你们在哪里呢?”有好心人劝她再找个婆家,不要太苦了自己,
她谢绝了;也有人劝她再出去投一个主家,她也托病谢绝了。她在一心一意地等
着大林姐弟们回来。直到后来她自己的积蓄都用完了,为了不动用主家托管的财
物,这才不得不锁上家门,又一次走上了外出给别人当保姆的路。

她的第二个雇主是浙东某军分区一个姓周的参谋。正巧军分区司令部就设在原来
富商家的那个大院里,胡林香因为思念孩子,又走进了那个大院,在周参谋家当
了保姆。

她在周参谋家整整呆了28 年,周参谋从军分区参谋一直升到军分区司令,期间
多次调动搬家,夫妻俩一直舍不得让胡林香走。她带大了他们的5 个孩子,接着
又帮着带周司令的两个孙子。28 年来,她只求周司令办过一件事,就是托人关
照胡家岙乡政府照顾好她的家,她说自己以后还要回胡家岙去,别让人毁了她的
那两间茅屋。

1988 年,周司令退休要回青岛,夫妇俩一再劝她一起走,到青岛去共度晚年,
说青岛的条件和气候都比南方要好,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但是她却一直在思念着
大林姐弟,一直没有忘记富商夫妇临走时的重托。她谢绝了周司令夫妇的盛情邀


请,说自己要留下来等大林姐弟们回来,不见上他们一面她死不瞑目。

周司令一家走后,她回到了胡家岙,用几十年的积蓄翻盖了她家的那两间茅屋,
因为茅屋已经相当破败,她怕一旦倒塌就要危急埋藏在屋里的那些财物的安全。
翻盖好房屋后她又在家中等了3 年。此时她已经72 岁高龄,多年的积蓄都已经
在翻盖房屋及后来的几年中用尽。于是她决定回到军区大院的附近。那里是大林
姐弟们的家,她坚信只要他们回来,就肯定会到大院里去,自己只要在那里等着,
就一定能够和他们重新相见。

军分区大院的门口依然笔直地站着两个哨兵,进出大院的人和车辆也仍然川流不
息,但是时过境迁,如今已经没有人认得她就是3 年前周司令家的保姆了。此时
她除了腰中缠着的那些珠宝外,已经身无分文。白发苍苍的她再也不可能去给人
家当保姆了。为了维持生活,她只得一手拄着一根竹竿,一手拿着一个压扁了的
饭盒,过起了乞讨的日子。白天,她席地坐在大院门口的街道旁边,饭盒就摆在
她的面前。每天能要上多少钱她并不在意,只要天天能在这里守着,她就觉得踏
实。傍晚时她收起饭盒里的几角零钱,买两个馍到郊外的一处庵堂里,与庵中的
那个老尼为伴。

她就这样每天仅靠两个馍一碗水,在那里一座又是5 年。5 年来,她望穿了眼流
尽了泪,不顾严寒酷暑,天天像石雕铁铸般地坐着,盼着3 个孩子归来。无论什
么时候,走近她身边的人都会听见她在反反复复地念叨:“大林二林小林,你们
在哪里呢?”城里人好奇,常有围观的人问她大林二林小林是谁,她就说是自己
的孩子;又有人问他们现在怎么了,她就伤心得不再回答,接着又自顾自地念叨:
“大林二林小林,你们在哪里呢?”

时间一长,大家都说她疯了,想孩子想出病来了。哪里有正常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