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性情张抗抗-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花坛上,音乐会或是戏剧节就设在河岸边,夜的河面上是灯光的倒影,乐声从水上传来……楚小溪这样遐想过后,会觉得自己十分可笑。她早已不再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了,这十几年来她严谨务实兢兢业业,不再会为那些无法实现的事情伤神费心……    
    楚小溪恍然觉得自己关于积木的那些想法,也许是出于她个人的原因。在她的潜意识中,抑或是企盼着一切能够从头开始么?或是希望那种溃散后的重建,能帮她删除头脑中堆积的记忆么?尽管后来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这座城市,但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与H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就像织完了网之后逃之夭夭的那只蜘蛛。她虽然已经离开了H城十几年,但这座城市仍然以残砖碎瓦、化整为零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冷不防地一次次袭击她。每次一入H城,路边的香樟树扑面而来,从那些釉质的绿叶上散发出一种难以驱除的气息,总是令她头晕目眩。    
    那个人一直就站在一棵巨大的香樟树下,他的脸被浓密的树荫遮住了。    
    楚小溪知道,只要H城还在,那个人就不会从H城消失。虽然她根本无从知道,如今他是否还活在这个世上。    
    那个夏天的傍晚,香樟树上的蝉鸣悄然止息。从隔壁的小院子里,传来匆忙的脚步声、杂乱的人声,随着一些东西被推倒的破碎声,一声声响亮的口号,像知了一样尖叫起来。    
    那家院里的香樟树有两人合抱那么粗。前一天晚上,有个老头被绑在树干上,一群人用皮带鞭打着他,那人凄厉的哭叫声响了一夜。    
    楚小溪趴在厨房的窗子上,从铁栏杆里偷偷地观看着隔壁院子的情形。她看见许多戴红袖箍的男生和女生,把那个老头从树上解下来按倒在地上;她看见白色的纸帽子、白色的面孔上白色的牙齿、帽子上黑色的毛笔字和字上黑色的XX;许多东西从房子里被搬出来,装上了卡车。一个女生走到门外,把一只锦缎的小盒子塞进了自己的裤兜。许多厚厚的书还有卷起来的画轴散落在地上,被许多人踩在脚下。有个男生弯着腰在捡拾那些书本。楚小溪看不清他的面孔,他的脸被浓密的树荫遮住了。他走路的样子很奇怪,踮着脚尖,从散落在地上那些书本里小心地穿过去,好像生怕踩坏了它们。楚小溪差点忍不住笑起来,这个动作实在有点像女生啊。他把那些零散的书画堆在一起后,就坐在门槛上守着那些东西。有一会他摘下了眼镜擦汗,楚小溪觉得这个人脸上的表情很漠然。起初她猜想这人是不是被抄家那户人的子弟,但很快她就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和其他戴红箍的男生一起走了,走到门口还回头看了看那堆东西。这时楚小溪发现他有一个很宽很亮的额头。    
    那天晚上,楚小溪一个人呆在厨房里,等着自家的大猫。大猫不辞而别好几天了,小溪特意在窗台上放了一条它最爱吃的小鱼,希望它闻到腥味儿能回心转意。小溪没有开灯,她想也许这样大猫会回来得体面些。过了一会,她听见了隔壁漆黑的院子里有响动,一条黑影翻墙而入,直奔那所房子门口的书堆而去。小溪在黑暗中拼命地睁大眼睛,心砰砰直跳。那人打开了一只手电筒,在微弱的手电光下,开始翻动那些书。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黑影悄然无声地跳到了窗台上,柔软的尾巴扫到了小溪的面颊。小溪忍不住喊了一声,一把抱住了自家的猫。猫急着去抢鱼,小溪连声哄着它。那个黑影闻声站了起来,他朝着这个窗口看了一会,朝着楚小溪走过来。    
    喂,小姑娘,你都看见了吗?他轻声说。我可不是坏人啊。    
    我看见了什么啦?我什么也没看见。楚小溪嘟哝着,啪地把厨房的灯打开了。一线光亮正好照在窗外他的脸上,小溪惊讶地发现,这人原来就是白天那个弯腰捡书的男生。


第八部分:请带我走大发雷霆

    他把手里的一本书扬了扬,压低了声音说:就是几本书嘛,我只拿了几本书,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啊?    
    楚小溪瞪大了眼睛说:什么书那么神秘呀?你给我看看啊?    
    他犹豫了一会,后退一步,举着书说:喏,你看好了,这不是坏书。    
    楚小溪一眼就看清了封面上的几个字《静静的顿河》,板着脸说:谁知道那是不是封资修的书啊,你半夜里来偷书,肯定不是好人。    
    那个男生宽宽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子。他结结巴巴地说:你怎么能……这……这样武断呢?你怎么能这样……武断呢?不看一看,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封资修啊?    
    好了好了。楚小溪没有耐心再同他扯下去。她说:嗳,这样好不好,假如你看完后,肯借给我看看,这就是我们两个人共同的秘密了,我肯定就不会告诉别人了。    
    可是……他犹豫着说。你……你看这样的书,还太早啊……    
    我已经上完初一了。我看过很多书啊,不骗你的。    
     他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勉强点了点头。又叮嘱一句:那你千万不能给别人看,连家里的人都不能让他们知道,好不好?楚小溪赶紧告诉了他自己家的门牌号码,并叮嘱说,从他站着的这个小院,得绕一个大圈儿,才能到达楚小溪家住的那栋楼房。    
    很久以后,杜仲告诉楚小溪,那天晚上回去后,他想来想去,觉得这个女孩要么是出于好奇;要么就是由于无知,竟然自愿成为他的同谋;她几乎不假思索,就想出个好主意把他从尴尬的情境下解脱了。换了他自己,肯定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那么她至少应该还算得聪明。无知而又聪明的女孩儿,对那些自以为是的男孩,常常是会有些吸引力的。    
    学校已经停课,楚小溪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小溪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员,没有历史问题也没有现行问题,她的生活太平静了,心里特别希望发生一些不平静的事情。那以后差不多有一年时间,时断时续的借书还书、再借再还,始终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她至今还记得,杜仲借给她的书,有《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罪与罚》,还有《战争与和平》什么的。杜仲通常都是白天来送书,拎一只菜篮子,面上放着几棵青菜,书就放在青菜底下。杜仲送书来的日子,小溪家就会吃青菜。其实那些书小溪基本都看不懂,人名太长了,书里的故事离眼前的生活也是天差地远的,她通常只是翻一翻也就放下了。不过她真是喜欢这种“地下工作者”似的感觉,敲门要对暗号,紧张令她兴奋,读什么书倒不重要了。只有一本《鲁滨逊漂流记》,小溪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看得晨昏颠倒就像吃了过多的酒酿一样。有一次杜仲对她说起,其实他家里有一套俄文版的《静静的顿河》,一直到他搞到了那套中文版之后,才明白父母为什么不让他看《静静的顿河》了。杜仲告诉楚小溪说,葛里高利这个人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而真正自由的心灵注定是没有归属的。当时他激情澎湃地说了有大半个小时,可惜14岁的楚小溪只记住了这一句话。    
    1967年猝不及防的转折,对于杜仲来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他的父母几乎同时被隔离审查,那时候楚小溪才知道杜仲的家世。那几天杜仲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瘦削,明亮的额头像是罩上了一层灰土,从眼睛到眼镜片,整个人都变得灰蒙蒙的。小溪的父母立即禁止她再与杜仲来往,小溪只能寻找各种借口偷偷跑出来与杜仲在公园见面。小溪知道,那些日子,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和同学,都不敢同杜仲来往了。那样孤独无助的时候,天性傲慢的杜仲尤其需要安慰。在小溪看来,杜仲那一付拒绝同情的样子多半是硬装出来的,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更渴望同情。不过小溪对杜仲并没有太多的同情,她对杜仲的好,是纯粹的喜欢,和原来对他的好没有什么区别。杜仲会给他讲许多她从来没听说过的事情,她喜欢杜仲,多少是有钦佩的因素在里头。虽然杜仲的家里倒霉了,但杜仲还是那个杜仲,跟他在一起,小溪总是觉得自己的眼睛会一次次发亮。一直到小溪去了北大荒之后,有一次杜仲在给她的信里说了一句话,让小溪明白了杜仲对她好的原因。杜仲说:在我最困难的日子,你从不让我感到你的友爱是一种施舍。小溪感动过后,又觉得这句话是过奖了,其实女孩儿天生是热衷于安慰别人的。那时小溪常常从家里“偷”来几个橘子,或是粽子和荸荠给杜仲吃,他像一只饿狼一样大嚼的时候,小溪就搜肠刮肚地给他讲笑话,想让杜仲高兴起来。    
    楚小溪至今还记得那个“笑话”,忽然引得杜仲大发雷霆。    
    小溪说:嗳嗳,你听说化工厂发生爆炸的事情了么?他们说有特务破坏,就把历史反革命沈阿三给揪出来了。许多人轮流打他,说他有定时炸弹,他被打得受不了,只好承认了。开批斗会的时候,革命群众都跳到台上,审问他究竟是怎么引爆炸弹的。哪里晓得,这些具体的问题,造反派事先忘记教他了,他回答不出,大家就打他。群众逼着他问:那个定时炸弹到底有多大?沈阿三连炸弹都没见过,想了想,臂膀朝两边一伸,说:这么大。差不多像自行车那么长。群众不满意,横眉竖眼说:不对!沈阿三把双手缩回来说:这么大。这次像西瓜那么大。群众又说:不对。沈阿三想来想去,伸出食指和拇指比划说:这么大。就是像柿饼那么大吧,群众才算满意。又有人问他:炸弹是方的还是圆的?他又答不出,忽然想起《国庆十点钟》那个电影中的马蹄表,赶紧回答说:是圆的,圆的。革命群众大吼一声说:又错了!沈阿三连忙改口说:是方的,方的……


第八部分:请带我走变得神经兮兮

    够了!杜仲两眼血红地大叫一声。你真觉得很好笑吗?这么荒唐的事情,我一点都笑不出来。那些人到我家搜查时,还问我电台在哪里,我父母是不是每天晚上给柯西金发报……    
    楚小溪被吓了一跳,泪水哗地涌了上来。杜仲手足无措地围着小溪转了好几个圈圈,掏出一块脏兮兮的眼镜布,要给小溪擦眼泪,倒惹得小溪又笑起来。    
    匆忙的约会中,他们的手里不再有书,谈论书本是需要心情的。书本里的故事很精彩,但现实却很严峻。杜仲说他们没有今天,因为今天充满了危险;他们也没有明天,明天像一条断流在沙漠的内陆河。从杜仲嘴里越来越多地蹦出来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语,让楚小溪心惊胆战。几年以后,当杜仲从她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以后,她想起16岁的杜仲当年只有一个听众的那些讲演,蓦然明白杜仲后来的结局,其实在那时就已经彰显。    
    很快,就连这样约会也不能再继续了。小溪的父母知道她依然和杜仲来往的情形后,迅速地把小溪送往了外县的奶奶家。15岁的楚小溪还不懂得怎样拒绝和逃避,再说,她开始发现杜仲这个人变得神经兮兮的,越来越难相处。楚小溪有些害怕和杜仲在一起了,跟杜仲谈天,他总是会把人的心扰乱,让对方觉得自己的头脑不如他的头脑。在小溪那个年纪,既然什么人跟她说什么她都会相信,她为什么偏偏要相信杜仲跟她说的那些话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