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争杂碎-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    
      (3)禁止马城老百姓以任何形式,打着任何旗号出城。每一个黄衣教军士兵都要充分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意义,我们的口号是“马城多个人就多张嘴,多张嘴就要多消耗粮食;马城少了一粒米,我们就多了把刺向黑衣教心脏的匕首”。    
      (4)警惕黑衣教为了缓解压力,强行驱赶老百姓出城的阴谋,已经出城的老百姓,要坚决一个不留地堵回去。为了防止黑衣教军捏造我们“反人道”的谣言,尽量不要使用武力驱赶老百姓,实在不可避免的,可酌情使用武力。总而言之,一个都不能放出去。    
      (5)如果发现有围城不力,致使老百姓或黑衣教军士兵跑出包围圈的,要追究相关将士的责任,不管是谁,我们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马城跑出一个人,相关责任人判刑十年,有意放跑马城老百姓的,实行连坐法,一律凌迟处死。    
      11月5日    
      今天给方东教主写了一份关于围城的秘密报告,全文如下:    
      我们最最最最最敬爱的伟大教主,我们心中最黄最黄最黄最黄最黄的太阳东方教主:    
      关于马城之战,我们决定打一场围困战,以达到兵不血刃的目的,保护黑衣教首都的文物古迹,使它完整地回到黄衣教手中,回到您的手中。全体将士都很清楚,您从小在马城长大,对马城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采取围困马城的方法,还可以避免老百姓的伤亡,保护黑衣教和平居民的人权受到充分尊重,有力地向黑衣教军民宣传我们,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受之无愧的正义之师。我们多次进行开会动员,把围城的伟大意义传达到了每一个黄衣教军士兵,他们群情激昂,有的士兵还当场咬破手指,写下了血书,誓将黑衣教军一网打尽,不获全胜,誓不收兵,以实际行动向教主的生日再献上一份厚礼。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不让一只麻雀一只老鼠溜进马城,我们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并用铁丝网、壕沟组成了两道防线,马城黑衣教军插翅难飞。    
      事实证明,通过一个多月的围困,效果是明显的,成绩是巨大的。马城的粮食日益减少,据说人们已经开始以茶叶、树皮、纸张充饥,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的可喜局面,但这个消息并未得到证实,我会继续留心调查,一得到确凿消息就向您汇报。在围困马城期间,出现了以下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黄衣教军将士大多数是好的,是忠心耿耿的,能够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围城纪律,但也有个别人没有认识到围城的伟大意义或者说认识不到位,思想不够坚定,对黑衣教仍抱有幻想,产生了恶劣的后果。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军师马米弱朋友,他父亲马司令在激战中被黑衣教军射掉了左眼,他还不吸取教训,也不打个招呼,无组织无纪律,擅自去劝降张巡,被张巡杀死,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关于这件事,我会在以后的《马城战役总结报告》中向您详细汇报。    
      (2)如何处置要求离开马城的老百姓,考验着每一个黄衣教军士兵。在张巡的惨酷统治下,马城老百姓有集体逃亡的,也有独自一个出来的。他们苦苦地哀求黄衣教军哨兵放行,让他们离开马城,被哨兵严词拒绝后,竟跪在地上不起,有的竟然不顾人格,耍起赖来,拿着石头在哨兵面前砸自己的脑袋,以自杀要胁哨兵。更令人发指的是,有些狠毒的父母竟把不满月的孩子丢下来就跑回去了,搞得我们很被动。如何处置这些黑衣教的小孩,也请教主指示。还有一些人,为了能自己逃命,把自己的女儿、妻子主动送给黄衣教军士兵,进行性贿赂。有个马城商人竟和我们一个“十夫队”哨所商量,愿意让自己八岁的女儿侍候他们一夜,然后放他们出城。我们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地进行了“黄衣教女人是鲜花,黑衣教女人是狗屎”、“爱人就要爱黄衣教女人”等教育,提高了官兵的恋爱、做爱观。这都是马城老百姓在张巡的授意下干的,影响很不好,一些黄衣教军士兵,特别是陈家村刚参军的,思想觉悟还不是很高,把人道主义庸俗化,私下里同情他们,丧失了黑黄立场。更为严重的是,有的竟口出怨言,说咱们见死不救,还是正义与良知吗?我们目前已针对这些思想反映,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各种教育,再次重申“马城多个人就多张嘴,多张嘴就要多消耗粮食;马城少了一粒米,我们就多了把刺向黑衣教心脏的匕首”的道理,争取使这些少数黄衣教军中的落后分子早日脱胎换骨,早日成为一名真正充满了正义与良知的合格的坚定的黄衣教教徒。恶毒地攻击黄衣教反正义与良知的两名“陈家军”士兵、丧失黑黄立场和黑衣教商人八岁女儿做爱的“十夫队”哨所,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把这十二个人凌迟处死,以达到教育大多数人的目的。    
      (3)在张巡的阴谋煽动下,十月中下旬有三四千名马城老百姓跑了出来,我们坚决地执行了围城纪律,没有放出一个人,把他们一个不少地堵了回去。但张巡也不允许这批人返回马城,造成了饿死几千人的惨绝人寰的悲剧。目前,我们正在组织黄衣教将士们参观、控诉、宣传黑衣教的灭绝人性,激发了广大将士的仇恨,坚定了他们围城的决心。经过一二十天时间,这些尸体已膨胀发臭,臭味达数十里,严重影响了黄衣教军全体将士的身心健康。考虑到卫生问题,我们多次开会研究,打算派士兵们就地挖坑掩埋尸体。但我们担心的是,我们掩埋黑衣教的人,会不会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我们站错了立场,甚至认为我们是向黑衣教低头?所以,多次议而未决,至今没有拿出一套妥善处理的办法。马司令让我向您请示,我们掩埋尸体是否合适?是否会在黄衣教内部造成不良影响?怎么处理才好?请教主指示。    
      现在黄衣教左路军将领思想稳定,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有关马城之战的进展情况我会及时向您报告。    
      东方教主牛逼!牛逼!!牛牛逼!!!    
      黄衣教左路军战地视察官 李言实    
      东方三年十一月五日于马城郊外    
      12月10日    
      马城之战终于结束了,我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我觉得自己的日子很难过,我生活在一个不如意的环境中,但我又无力改变。我叫李言实,是东方教主派驻进黄衣教左路军的战地视察官。所有人都知道,战地视察官实际上也就是公开的特务,他主要是监视军队中高级将领的。这一使命使我疏远了所有人,他们都在提防着我。马司令也对我充满了戒心,他在和别人说话时,本来又说又笑的,我一出现,他就戛然而止,一脸严肃地站在那里,一声不吭。这让我很难受。    
      我没有一个朋友。高级将领们提防着我,下级军官怕和我说话了,上司会怀疑他们向我告“黑状”,他们私下里流传着一个俗语“防火防盗防视察官”。我不习惯这种日子,我需要倾诉,哪怕他是个哑巴,不会说话,只要他肯听我说就行了。事实上,我连这样一个朋友都找不到,人人都在提防着我。这简直要让我发疯了,整个黄衣教左路军对我而言,就是一座不见天日的巨大的坟墓。我诅咒他们每一个人,我宁愿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下一场战斗中死掉。我是在给教主写着秘密报告,监视着人们的一言一行,但天地良心,我对大部分人是非常宽容的,有许多足以让他们丢脑袋的细节我都替他们隐瞒下来了。比如在牛城时,随军“大气功师”黄大有说马米弱是“龙子”,是真命天子,我就没有报告。相反,我尽量美化了马司令,我说是马司令每到一地,主动找人勘探风水,发现了龙脉,坚决地、彻底地把它炸掉了,把动乱因素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之中。    
      我在秘密报告中竭力地美化他们,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提防我?难道他们还想让我把秘密报告发给教主之前,先请他们过目修改吗?我倒愿意这么做,但谁又敢给我打包票,左路军中难道就没有教主派来的其他特务?谁又敢肯定,没有人在秘密地监视着我?    
      每一个人都很可疑。我曾在一份秘密报告中讲了于福临阵脱逃的事,但奇怪的是,于福不但没有被处理,反而又被教主直接任命为“黄衣教经研究会”会长,享受万夫长级待遇。如果没有另外一个人拿了于福的好处,给教主汇报了其他东西,教主会这样任命吗?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很可疑。    
      我痛恨这里所有的人,包括自称是作家的裴志海,他连“写作机器中心”都没有加入,有什么资格自称“作家”?就是这样一个刚当上“将军”没几天,马城之战刚打完就被撤职的农民,居然也在躲着我!今天下午,马司令派他给我送来了一本手稿《我的当兵生涯》,是黑衣教军一个叫南霁云的将军写的。我很想和他说说话,我充满期待地看着他,他耷拉着眼皮,恭恭敬敬地把那本手稿递到我手里,面无表情地说:“视察官大人,这是在打扫战场时捡到的,是黑衣教军一名高级将领写的,马司令不敢私藏,特地让我送给您来处置。”我随手翻了翻,这是黑衣教军司令张巡手下的禁卫军大将军南霁云写的,他从自己小时候写起,一直写到了马城陷落,自己战败身亡。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写这部书稿,难道也是为了倾诉吗?我问裴志海:“你们看了吗?”他低低地说:“我和马司令都看了,这是黑衣教军的东西,为了避免‘通敌’嫌疑,马司令特地让我送给您。”我把手稿放在桌子上,给他倒了一杯水,又给他拉过一张凳子,我满怀期待地说:“你坐一会儿吧。”谁知他竟一口回绝了,他公事公办地说:“视察官日理万机,公务繁忙,小的先行告退。”说完,就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    
      没有人愿意和我说话,我没有一个朋友,我讨厌这个工作!    
      我一拳砸在桌子上,坚硬的红木桌子竟然承受不了我这愤懑一击,“哗啦”地散架了,而我的手掌也被划破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绿色的鲜血嘀嘀嗒嗒地流着,滴在了掉在地上的《我的当兵生涯》上。我把这部书稿捡了起来,百无聊赖地看了下去,我一看下去,就立刻被它吸引了,它详细记载了羊城、马城之战,记载了马城的血与火、呐喊与痛苦。看着看着,我竟然感动得流泪了:这是一部倾诉之书,作者和我一样孤独,我们需要为整个人类倾诉。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以后要好好学一学,也写一本真正的倾诉之书,这会让我的心情好受一些。    
      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看一本这样的书吗?    
    


第四部分 人吃人第32节 黑衣时代的花木兰

     张巡司令员带着我们进入了马城。马城作为黑衣教的前首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方东教主已经把首都迁往驴城,马城的老百姓也跟着走了一大半,但仍有六万多人,再加上马城的四万多名驻军,按道理讲,是可以和黄衣教军的乌合之众决一死战的。张司令骑在战马上,躇踌满志地说:“马城是我们黑衣教的粮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