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初,詹才芳调中南军区工作,杨梅生任军长,萧全夫任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曾雍雅任第二副军长兼第一三六师师长。

1951年1 月,第四十六军奉命进驻粤东,执行保卫粤东海防的任务。

1952年9 月17日,四十六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接替第四十二军西海岸防御任务。此时军长萧全夫,政治委员吴保山。在此之前,第一三三师调入,原辖之第一三八师调出。在朝鲜战场,第四十六军先后参加三次攻打马踏里战斗,以后又担任西海岸守备任务和“三八”线临津江北岸的防御任务。

1955年10月,从朝鲜回国。

四十六军在三年半的抗美援朝作战中,战绩辉煌。仅在后半年的防御作战中,就歼敌1。4 万(其中美陆一师6639名,英联一师2720名,土耳其旅893 名),击落敌机193 架,击伤敌机155 架,击毁敌坦克51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六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光荣岗位上,经受了各种锻炼和考验,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涌现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田广文、纪士信等11人;涌现出“白老虎连”等一些著名英雄连队;涌现出二级战斗英雄马玉臣、栗学福等英模人物近万人。

十纵(第四十七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第四十七军所属各师,在编入该军建制之前,各有不同的战斗经历。该军第一三九师的前身,是1930年在湘赣边根据地成立的红军独立第一师。 1932 年10月,该师编入红八军并改称第二十二师。1933年6 月,该师编入红六军团,改称第十七师,师长由红六军团长萧克兼任,蔡会文任政治委员。十七师先后参加了保卫湘赣苏区、红军突围西征、回师东进、转战湘黔以及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该师改编为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 1937 年9 月,随第一二○师开赴抗日前线(第七一八团和师直留守陕甘宁边区),先后参加了收复晋西北七城战役,灵邱、广灵阻击战、邵家庄伏击战和上、下腰涧等战役战斗;配合一二○师主力粉碎了日军多路围攻。1939年9 月,奉命返回陕西绥德地区,担负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1940年底,为打破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进至南泥湾开展举世闻名的大生产运动。1944年11月,第三五九旅先后分两批组成南下支队,向华南敌后挺进。1945年8 月,南下第二支队(刘转连任司令员,晏福生任政治委员)奉命北上河南孟县地区。10月,进至辽宁辽阳地区,扩编后恢复第三五九旅番号,直属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抚顺及北满剿匪、三下江南、夏季攻势等战役战斗。1947年1 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师。 1947 年9 月10日,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建制,改称第二十八师(师长贺庆积,

政治委员晏福生)。该军第一四○师的前身,是1945年8 月以曹里怀等率领的冀鲁豫军区、第三五九旅先遣队和太行区的部分干部为骨干扩编成立的长春公安总队,曹里怀任总队司令员,刘居英任政治委员。总队成立后,主要战斗在长春、吉林附近地区。曾先后参加了北满和西满剿匪及解放长春、三下江南、夏季攻势等战役战斗,共歼敌近万人。 1947 年9 月10日,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建制,改称第二十九师(师长刘转连,政治委员卓雄)。

该军第一四一师的前身,是1947年2 月1 日在吉林省桦甸县桦树林子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东满独立第一师,赖传珠任师长,唐天际任政治委员。该师成立后,归东满军区指挥,主要活动于东满地区。曾先后参加了吉林以东地区多次战斗、东北夏季攻势和吉林、长春以南地区等战役战斗。1947年9 月10日,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建制,改称第三十师(师长方强,政治委员孔石泉)。1947年9月10日,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梁兴初任司令员,周赤萍任政治委员)成立后,立即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向国民党军发动的秋季攻势。参加大小战斗19次,攻克了北吉林、德惠、中固等敌据点。 1947 年底至1948年初,第十纵队参加了冬季攻势,攻克了开原等城镇。

1948年9 月,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第一刀就插向了敌人的致命处——东北的门户锦州。蒋介石急令华北侯镜如兵团东进,沈阳廖耀湘兵团西进,企图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能否拿下锦州,关闭东北大门,关键在于能否阻住这两路援军了。在塔山一带阻击华北东进兵团的任务,由四纵、十一纵等部队承担,而阻击廖耀湘西进兵团的重任就落到了十纵的肩上。

在东野主力攻锦前后,十纵奉命从开原昌图地区出发,并指挥一纵第三师、辽南独立第二师和蒙古骑兵师,进至新立屯以南地区,组织运动防御。

总部命令十纵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截击住廖耀湘西进兵团。

10月12日,廖耀湘兵团进至彰武、新立屯一线,十纵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顽强地与敌扭打纠缠,成功地迟滞了该兵团的西进;有效地保障了我攻锦部队的侧后安全。10月15日我军攻克锦州后,蒋介石再次强令廖耀湘兵团全力西进,与侯镜如兵团东西夹击,重新夺取锦州,以将东北兵力回撤关内战场。而东野总部的目光也盯上了廖耀湘兵团,决心发起规模空前的辽西会战,将这股东北国民党军的精锐,聚歼于辽西平原。

黑山、大虎山乃辽西走廊之咽喉,是沈阳通往锦州的唯一通道。切断廖耀湘兵团逃路的任务,再一次落到了十纵的肩上。然而十纵所要对付的,是包括国民党军“五大王牌”新一军、新六军在内的10余万强敌(共计6 个军11个师另3 个骑兵旅)。虽然有兄弟部队三个师配合作战,但敌我兵力仍有五倍之差,更不要说该敌为东北国民党军之精锐,武器精良,火力强于我十倍了。此外,黑山、大虎山均为小丘陵地形,大虎山最高,也不过180 公尺。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防御作战,战斗之激烈和残酷程度可想而知。但是铁匠出身的梁兴初,却偏偏不信这邪。他曾先后在东野主力一纵任过师长、副司令员,坚信千锤百炼才能煅出好钢,部队的战斗作风也是靠硬仗恶仗打出来的,决心率领十纵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这次阻击战中打出军威。 10 月23日,廖耀湘兵团以12个师的兵力,在地面炮火和飞机的掩护下,向我大虎山、黑山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十纵将士依靠简陋的工事,与敌展开了顽强的激战,经过反复地争夺,粉碎了敌人多次冲击。敌军在我阵地前弃尸遍野,黄昏时被迫后撤。

当夜,东总给十纵发来一道命令:“……务使敌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

不得前进。只要你们坚守三天,西逃之敌必遭全歼。“东总的命令立刻传达到各个阵地。十纵全体指战员深感责任重大:如果因为防御失利放跑了敌人,我们将犯下历史性的错误。一日纵敌,数载为患;千秋功罪,在此一战!

十纵全军上下的共同口号是:死守!死守!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

24日9 时许,敌人又在五个炮兵团的火力和十余架飞机轮番轰炸下,投入了四个师的兵力,再次向十纵据守的阵地发起了疯狂地进攻。敌机反复飞掠大虎山上空,炸弹成串地在我军阵地上爆炸,敌重炮群也以密集的炮火向我阵地猛轰,接下来便是成群结队的集团冲锋。十纵指战员们从被炸塌的工事里爬出来,不顾烟熏火燎,重伤员不叫苦,轻伤员稍加包扎便立即投入了战斗,以密集的火力射向敌群。 24 日这一天,十纵前线部队共击退敌军连续六次进攻。

25日早晨,敌人又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出动五个师、十余架飞机、百余门大炮,向十纵全线阵地发起了更加疯狂的进攻。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坚守92与90高地的第八十二团五连,与敌展开了激烈的反复争夺战。敌先后投入了四个营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以密集队形连续冲击。该连在连续打退敌四次冲锋后,仅剩十余人了。战到中午,敌两个营又冲上来,五连官兵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随后敌又将“王牌”新六军投入战斗,将主攻方向直指101 高地。其第一六九师先后两次以两个营向我阵地进行轮番冲击,均被我击退。后又以“金圆券”收买300 多人组成敢死队发起冲锋,但也被我击退。下午,该师又以国民党徒、尉级军官组成“效忠党国先锋队”,再次向我101 高地猛冲,并同时以两个营的兵力从三面包围了高地。我守备部队终因弹尽人亡,16时,阵地失守。敌军直指高家屯一线。

101 高地失守后,纵队急令第八十九团二营由大边壕向高家屯增援;同时组织第八十二团全部及第八十四团一部,死守高家屯。敌所谓的“王牌”

新六军的第一六九师及二○七师第三旅,在高家屯弃尸遍野,却再也未能越过十纵防线一步。

26日凌晨3 时,十纵接到东野总部电令:“东进我主力已到达指定位置,敌已向东溃退。望即协同主力行动,从黑山、大虎山正面投入追击”。

二十八师师长贺庆积回忆说:“这封电报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一字千金啊!它的全部份量就在于宣布我们已经完成了艰苦的阻击任务。师领导传阅着这份急电,一个个如释重担,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梁兴初当即命令三个师从左、中、右三路,同时向正面之敌发起攻击,配合东野主力截歼南逃之敌。

廖耀湘兵团在我军强大压力下,很快陷入混乱,开始全线溃退。刚刚经历了残酷的阵地防御作战的十纵指战员们,不顾寒冷、疲劳、伤痛和饥饿,趁敌混乱之际,迅即转入追击作战。各师团对逃敌果敢实施穿插、分割和围歼,辽西平原上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到处都是冲锋号声和喊杀声。

十万余敌军在我强大兵团的围歼下,溃不成军。我军指战员也果断地转入主动求战,哪里有枪声就冲向哪里,哪里有敌人就在哪里战斗。经过36小时激烈紧张的战斗,终于将廖耀湘兵团的六个军全部歼灭。十纵在辽西会战中共计歼敌1。4万余人,其中俘虏了敌新六军军长李涛、第七十一军军长

向风武以下万余人,并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

十纵先后在阻击作战和追击作战中重创敌新一军、新六军、第七十一军等部,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作出了贡献。为此,四野在东北三年解放作战总结中,给予了高度评价:我第十纵队(军)奉命以黑山、大虎山构筑阵地坚守,阻拦了敌人的先头。他们在修了两天的阵地上孤军奋战,抗击了五倍于我的敌军精锐部队,使敌人三天的进攻未获寸进,争取了时间,打乱了东北敌‘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的作战计划,迫使敌人不得不放弃其‘西进企图’,为我军造成了辽沈平原上集中主力聚歼敌人的先决条件。

11月4 日,十纵的部分指战员再次登上101 高地,东总电影团为他们拍摄了黑山阻击战的影片。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十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梁兴初任军长,周赤萍任政治委员,方强任副军长,刘西元任副政治委员,黄炜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