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下五千年3-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讨伐杨骏。 
    楚王玮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贾后有了楚王玮的支持,就宣布杨骏谋 
反,派兵围了杨骏的家,把杨骏杀了。 
    杨骏被杀之后,汝南王亮进洛阳辅政。他想独揽大权,可是兵权在楚 
王玮手里。两个人之间就闹起矛盾来。贾后嫌留着汝南王亮也碍事,就假传 
晋惠帝的密令,派楚王玮把汝南王亮抓起来杀了。 
    楚王玮本来是贾后的同党,但是贾后怕他连杀两王之后,权力太大。 
当天晚上,又宣布楚王玮假造皇帝诏书,擅自杀害汝南王,把楚王玮办了死 
罪。楚王玮知道上了贾后的当,大叫冤枉,已经没有用了。 
    打那以后,朝廷上没有辅政的大臣,名义上是晋惠帝做皇帝,实际上 
是贾后专权。 
    贾后掌权七八年,骄横跋扈,胡作非为,名声坏透了。太子司马遹(音 

yù),不是贾后生的。贾后怕他长大起来,自己的地位保不住,就千方百计 
想除掉太子。 
    有一回,贾后事先叫人起草一封用太子口气写的信,内容是逼晋惠帝 
退位。贾后把太子请来喝酒,把他灌得烂醉,趁太子昏昏沉沉的时候,骗他 
把那封信抄了一遍。 
    第二天,贾后叫晋惠帝召集大臣,把太子写的信交给大家传看,宣布 
太子谋反。大臣们怀疑这封信不是太子写的。贾后要大家核对笔迹。大家一 
看果然是太子的亲笔,不敢再说。 
    贾后就把太子废了。 
    朝廷大臣对贾后的凶狠本来十分不满,现在见她废掉太子,背地里十 
分气愤,议论纷纷。掌握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想起兵反对 
贾后,但他又怕让太子掌了权,也不好对付,就在外面散播空气,说大臣正 
在秘密打算扶植太子复位。贾后听到这个谣传,真的害怕起来,派人毒死了 
太子。这样一来,赵王伦抓住了把柄,派禁军校尉、齐王司马冏(音jiǒ 
ng)带兵进宫逮捕贾后。 
    专门玩弄阴谋的贾后,这一下也中了别人的计。她一见齐王冏带兵进 
宫,大吃一惊,说:“你们想干什么?”齐王冏说:“奉皇上的诏书,特来逮 
捕你。”贾后说:“皇上的诏书都是我发的,哪里还有什么别的诏书!”贾后 
大叫大闹,指望惠帝来救她。赵王伦把她抓起来杀了。 
    赵王伦掌握了政权,野心更大。他当了相国还不满足。过了一年,干 
脆把晋惠帝软禁起来,自己称起皇帝来。他一即位,就把他的同党,不论文 
官武将,或是侍从、兵士,都封了大大小小的官职。那时候,当官的戴的官 
帽上面都用貂(音diāo)的尾巴做装饰。赵王伦封的官实在太多太滥了, 
官库里收藏的貂尾不够用,只好找些狗尾巴来凑数。所以,民间就编了歌谣 
来讽刺他们,叫做“貂不足,狗尾续”。 
    各地的诸侯王听说赵王伦做了皇帝,谁都想夺这个宝座。这样,在他 
们之间就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厮杀。参加这场混战是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 
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音yóng)、长沙王司马乂(音yì   )、 
东海王司马越。加上已经被杀的汝南王亮、楚王玮,一共有八个诸侯王,历 
史上称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前后延续了十六年,到了公元306年,八王中的七个都死 
了,留下的最后一个东海王越,毒死了晋惠帝,另立了惠帝的弟弟司马炽(音 
ch),这就是晋怀帝。 
    ì 



                       114 李特的流民大营 



    西晋的腐朽统治和混战,给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加上接连不断 
的天灾,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粮吃,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成群结队到别的 
地方逃荒。这种逃荒的农民叫做“流民”。 
    公元298年,关中地区闹了一场大饥荒,略阳(治所在今甘肃天水 
东北)、天水等六郡十几万流民逃荒到蜀地。有一个氐(音dī)族人李特和 

他兄弟李庠、李流,也跟着流民一起逃荒。一路上,流民中间有挨饿的、生 
病的,李特兄弟常常接济他们,照顾他们。流民都很感激、敬重李特兄弟。 
    蜀地离开中原地区比较远,百姓生活比较安定。流民进了蜀地后,就 
分散在各地,靠给富户人家打长工过活。 
    益州刺史罗尚,却要把这批流民赶回关中去。他们还在要道上设立关 
卡,准备抢夺流民的财物。 
    流民们听到官府要逼他们离开蜀地,想到家乡正在闹饥荒,回去也没 
法过日子,人人都发愁叫苦。 
    流民们向李特诉苦,李特几次向官府请求放宽遣送流民的限期。流民 
听到这个消息,感戴李特,纷纷投奔他。 
    李特在绵竹地方设了一个大营,收容流民。不到一个月,流民越聚越 
多,约摸有两万人。他的弟弟李流也设营收容了几千流民。 
    李特收容流民之后,派使者阎彧(音yù)去见罗尚,再次请求缓期遣 
送流民。 
    阎彧来到罗尚的刺史府,看到那里正在修筑营寨,调动人马,知道他 
们不怀好意。他见了罗尚,说明了来意。罗尚对阎彧说:“我已经准许流民 
缓期遣送了,你回去告诉他们吧!”阎彧直爽地对他说:“罗公听了别人的坏 
话,看样子恐怕不会饶过他们。不过我倒要劝您,不要小看了老百姓。百姓 
看起来是软弱的,您若逼得他们无路可走,众怒难犯,只怕对您没有好处。” 
罗尚假惺惺地说:“我不会骗你,你就这样去说吧!”阎彧回到绵竹,把罗尚 
那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李特,并且对李特说:“罗尚虽然这样说,但是我 
们不能轻信他,要防备他偷袭。”李特也怀疑罗尚的话不可靠,立刻把流民 
组织起来,准备好武器,布置阵势,准备抵抗晋兵的进攻。 
    到了晚上,罗尚果然派部将带了步兵、骑兵三万人,偷袭绵竹大营。 
    晋军进入李特的营地,李特故意镇静自若躺在大营里。晋将自以为得 
计,一声号令,叫兵士猛攻李特大营。 
    三万晋军刚进了营地,只听得四面八方响起了一阵震耳的锣鼓声。大 
营里预先埋伏好的流民,手拿长矛大刀,一起杀了出来。这批流民勇猛无比。 
一个抵十个,十个抵百个。晋军没有料到流民早有准备,心里一慌,已经没 
有斗志,被流民杀得丢盔弃甲,四散逃窜。两三个晋将逃脱不了,被流民们 
杀了。 
    流民们杀散晋军,知道晋朝统治者不会罢休,就请求李特替他们作主, 
领导他们抗击官府。 
    李特和六郡流民首领一商量,大家推李特为镇北大将军,李流为镇东 
将军,几个流民首领都被推举为将领。他们整顿兵马,军威大振。过不了几 
天,就攻下了附近的广汉,赶走了那里的太守。 
    李特进了广汉,学汉高祖刘邦的样子,宣布约法三章,打开了官府的 
粮仓,救济当地的贫苦百姓。流民组成的军队在李特领导下,纪律严明。蜀 
地的百姓平时受尽晋朝官府的压迫,现在来了李特,生活倒安定起来,怎么 
不高兴。民间编了一个歌谣说:“李特尚可,罗尚杀我。”罗尚表面上派使者 
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 
战败牺牲。他的儿子李雄继续率领流民战斗。公元304年,李雄自立为成 
都王。过了两年,又自称皇帝,国号大成。后来到李雄侄儿李寿在位时,改 
国号为汉。所以历史上又称“成汉”。 

                        115 匈奴人称汉帝 



    在李雄在成都称王的同一年(公元304年),北方的匈奴贵族刘渊也 
反晋独立,自称汉王。 
    自从西汉末年起,有一部分匈奴人分散居住在北方边远郡县,他们和 
汉族人相处久了,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匈奴贵族认为上代多次跟汉朝和亲, 
是汉朝皇室的亲戚,后来就改用汉皇帝的姓——刘。曹操统一北方后,把匈 
奴三万个部落分为五个部,每个部都设部帅,匈奴贵族刘豹是其中一部的部 
帅。 
    刘渊是刘豹的儿子,从小读了许多汉族人的书,力气大,武艺高,能 
够拉三百斤重的大弓。刘豹死后,刘渊继承他父亲的职位。后来,在西晋的 
成都王司马颖(八王之一)部下当将军,留在邺城,专管五部匈奴军队。 
    八王混战开始后,匈奴部落里一些贵族们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 
开会商量。有个老年贵族说:“我们匈奴从汉朝开始跟汉人结为兄弟。经过 
魏、晋两个朝代,匈奴单于后代虽然有封号,却没有自己的尺寸土地,跟一 
般百姓没有什么两样。现在晋朝发生内乱,自相残杀。这正是我们匈奴人恢 
复地位的好时机啊!”大家都觉得他的主意对,叫谁来带头呢?大家一议论, 
认为刘渊有才能,威望高,推他当单于挺合适。 
    贵族们派个使者到邺城,把大伙儿的意思告诉刘渊,请他回来。刘渊 
很高兴,就借口要回匈奴葬自己的父亲,向司马颖请假。司马颖不同意,刘 
渊只好让使者先回去,并且要五部匈奴集结兵力,向南移动。 
    后来,晋朝的并州刺史司马腾、将军王浚联络鲜卑贵族攻打司马颖, 
司马颖失败了,逃往洛阳。刘渊向司马颖要求回去带匈奴兵马来助战,司马 
颖才让他走了。 
    公元304年,刘渊回到左国城,大伙儿拥戴他做大单于。他集中了 
五万人马,亲自率领南下,帮助晋军攻打鲜卑兵。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趁这 
个机会把晋朝灭掉,反倒去帮助晋军呢?刘渊说:“要灭掉晋朝,还不是像 
摧枯拉朽一样容易,但是晋朝的百姓未必会向着我们。我看汉朝立国的年代 
最长,在百姓中影响大。我们的上代又是汉朝皇室的兄弟。现在汉朝亡了, 
我们用继承汉朝的名义,也许可以得民心。”大家听了,觉得是一个好主意。 
刘渊就宣布自己是汉王。 
    刘渊称汉王后,很快攻下了上党、太原、河东、平原等几个郡,势力 
越来越大。一些势力比较小的各族反晋力量也都来归附刘渊。 
    公元308年,刘渊称汉帝。第二年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集 
中兵力进攻洛阳。洛阳的老百姓虽然恨透腐朽的西晋王朝,但是也不愿受匈 
奴贵族的统治。所以刘渊两次进攻,都遭到洛阳军民的猛烈抵抗,不得不退 
兵。 
    那时候,八王中最后的一个王——东海王司马越还在和一批大臣互相 
仇杀。晋朝留下的一点点兵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后来刘渊死去,他儿子刘聪接替做汉国皇帝,又派大将刘曜、石勒进 

攻洛阳。洛阳的军民奋勇抵抗,但是毕竟寡不敌众。公元311年,洛阳城 
终于被攻陷,晋怀帝做了俘虏。 
    刘聪进洛阳后,杀了大批晋朝的官员和百姓,有一次,刘聪举行宴会, 
让晋怀帝穿着奴仆穿的青衣给大家斟酒。一些晋朝的遗臣看了,禁不住失声 
痛哭。刘聪看晋朝遗臣还对怀帝这样有感情,一发狠,就把怀帝杀了。 
    晋怀帝死后,在长安的晋国官员拥立怀帝的侄儿司马邺继承皇位,这 
就是晋愍(音mǐn)帝。 
    公元316年,刘聪攻下长安。晋愍帝也遭到了怀帝同样的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