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下五千年3-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这样做,是谁带的头?”官员说:“全国的人都恨透你这昏君,哪 
儿是一个人带的头!”隋炀帝这才无话可说,他自己解下巾带交给官员。这 
个作恶多端的统治者就这样被勒死了。统治中国三十八年的隋王朝宣告灭 
亡。 
    隋炀帝死后,东都洛阳还在隋朝的东都留守杨侗(炀帝的孙子)和大 
臣王世充手里。王世充把杨侗立为皇帝,继续打着隋朝的旗号,对抗起义军。 
    东都周围本来是瓦岗起义军活动的地区,李密曾经多次打败隋军,但 
是因为李密骄傲自满,跟将领们互相猜忌,在跟北上的宇文化及人马打了一 
仗之后,力量渐渐削弱。王世充看准李密的弱点,发起一次袭击,打垮了李 
密大军。李密带着残兵败将,逃到长安投靠唐朝。 
    王世充赶跑了李密,自以为力量强大,把杨侗废了,自立为帝,国号 
叫郑。 
    这时候,唐军已经削平了西北的几个豪强割据势力,稳定了后方。公 
元620年,唐高祖派李世民统率大军进攻东都。李世民大军一出关,河南 
许多州县纷纷投降,很快就把东都包围起来。 
    李世民不但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用人。他从原瓦岗军和别的割据势力 
的降将中,收留了一批人。像有名的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尉迟是姓, 
尉音yù,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有一次,李世民亲自带了五百骑兵在阵地 
上巡视,被王世充发现,发动一万多步兵骑兵突然围上来,王世充的大将单 
雄信冲到李世民身边,用长矛直刺过来。李世民后面的尉迟敬德飞马赶上, 
大喝一声,把单雄信刺下马来。尉迟敬德保护李世民突出包围,两个人又带 
着骑兵转过身在郑军阵地来回冲杀,吓得郑兵不敢阻挡。接着,后面的唐军 
源源不绝地上来,把郑军打得一败涂地。 
    从这年秋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唐军把东都越围越紧,日夜不停地攻 
城。王世充在城里严密防守,不断用石炮、弩箭袭击城外唐军。日子一久, 
唐军将士也感到疲劳,有人向李世民建议暂时停止进攻,回长安休整后再打。 
    李世民说:“现在四周各州都已经投降,洛阳成了一座孤城,迟早可以 
攻下,怎么能半途停下来。”接着就向将士发出命令说:“不攻下东都,决不 

退兵。”王世充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派人偷偷地出城,赶到河北向窦建德 
求救。 
    窦建德领导的起义军是河北一支强大的力量。王世充自称郑帝以后, 
窦建德也自称皇帝,国号叫夏,攻占了唐军许多土地。他接到王世充的求救 
信,一面带领三十万人马,水陆并进,援救东都;一面派出使者给李世民送 
去一封信,要李世民退回关中。 
    唐军许多将军都被夏军的强大兵力吓得害怕了,主张暂时离开东都。 
但是有人认为王世充兵力还很强,缺少的是粮食。如果让窦建德跟王世充两 
军会合,用河北的粮食接济东都,那末胜利就没有希望了。 
    所以,一定要把南下的窦建德大军堵住。 
    李世民接受了这个意见,把李元吉留在东都继续围攻王世充,自己带 
三千多精兵北上,扼守武牢关(就是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 
    窦建德大军到了武牢关,被唐兵拦住,夏军发起几次进攻都没成功, 
李世民却派轻骑兵抄小路,把夏军的粮道切断了。 
    窦建德认为自己兵力强大,不怕攻不下武牢关。他拒绝了他部下和妻 
子的劝阻,命令全军出动,摆开阵势,鼓噪着冲了过来。 
    李世民上高地观察了夏军的阵势,说:“窦建德没有遇到过强大的敌 
手,从他的阵势,就可以看出他骄傲轻敌。我们只要按兵不动,等待他们兵 
士疲劳的时候,一举出击,一定能打败他们。”夏军兵士摆开阵势,准备交 
锋。但是,从早上到中午,还没有见唐军出来交战,兵士们又疲劳,又饥饿, 
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到河滩上舀水喝。李世民一见时机已到,就命令将士渡 
过汜水,直冲窦建德大营。 
    窦建德正和他的将帅在大营聚会,听到唐军骑兵突然冲来,赶忙指挥 
骑兵应战。双方发生了激战,阵地上尘土飞扬,箭如雨落。 
    李世民乘夏军不防备,带领一支队伍猛插到夏军阵后,举起了唐军的 
大旗。夏军将士回头一看,以为唐军已经占领大营,没有心思再战,争先恐 
后地逃散。窦建德在混战中受了伤,被唐军俘虏了。 
    窦建德失败后,李世民再回兵围攻东都。王世充还想突围,将士们说: 
“现在夏王已经失败,我们就是突围出去,也没有用。”王世充眼看大势已 
去,只好向唐军投降。 
    窦建德被送到长安,不久就被杀害,他的部将刘黑闼(音tà)率领河 
北夏军,继续和唐军作战。唐军又花了三年时间,才把河北地区稳定下来。 
公元623年,唐统一中国的战争基本结束。但是,唐朝皇室内部的矛盾却 
尖锐起来。 



                        144 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 
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 
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 
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 
勇将。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元吉 
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 
    建成、元吉知道唐高祖宠爱一些妃子,就经常在这些宠妃面前拍马送 
礼,讨她们的欢喜。李世民就没有这样做。李世民平定东都之后,有的妃子 
私下向李世民索取隋宫里的珍宝,还为她们的亲戚谋官做,都被李世民拒绝 
了。于是,宠妃们常常在高祖面前说太子的好话,讲秦王的短处。唐高祖听 
信宠妃的话,跟李世民渐渐疏远起来。 
    李世民多次立功,建成和元吉更加忌恨,千方百计想除掉李世民。 
    有一次,建成请李世民到东宫去喝酒。世民喝了几盅,忽然感到肚子 
痛。别人把他扶回家里,他一阵疼痛,竟呕出血来。李世民心里明白,一定 
是建成在酒里下了毒,赶快请医服药,总算慢慢好了。 
    建成、元吉想害李世民,但是又怕世民手下勇将多,真的动起手来, 
占不到便宜,就想先把这些勇将收买过来。 
    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给秦王手下的勇将尉迟敬德,表示要跟尉迟 
敬德交个朋友,还给尉迟敬德送去一车金银。 
    尉迟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说:“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来往, 
对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个贪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人对太子又有什么用 
呢。”说着,他把一车金银原封不动地退了。 
    建成受到尉迟敬德的拒绝,气得要命。当天夜里,元吉派了个刺客到 
尉迟敬德家去行刺。尉迟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们不会放过他。一到晚上,故 
意把大门打开。刺客溜进院子,隔着窗户偷看,只见尉迟敬德斜靠在床上, 
身边放着长矛。刺客本来知道他的名气,怕他早有防备,没敢动手,偷偷地 
溜回去了。 
    建成、元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时候,突厥进犯中原,建成向唐 
高祖建议,让元吉代替李世民带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帅后,元吉又 
请求把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划归元吉指挥。 
他们打算把这些将士调开以后,就可以放手杀害世民。 
    有人把这个秘密计划报告了李世民。世民感到形势紧急,连忙找他舅 
子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两人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说:“兄弟 
互相残杀,总不是件体面的事。还是等他们动了手,我们再来对付他们。” 
尉迟敬德、长孙无忌都着急起来,说如果世民再不动手,他们也不愿留在秦 
王府白白等死。李世民看他的部下十分坚决,就下了决心。 
    当天夜里,李世民进宫向唐高祖告了一状,诉说太子跟元吉怎么谋害 
他。唐高祖答应等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进宫,由他亲自查问。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 
宫北面的玄武门,只等建成、元吉进宫。 
    没多久,建成、元吉骑着马朝玄武门来了,他们到了玄武门边,觉得 
周围的气氛有点反常,心里犯了疑。两人拨转马头,准备回去。 
    李世民从玄武门里骑着马赶了出来,高喊说:“殿下,别走!”元吉转 
过身来,拿起身边的弓箭,就想射杀世民,但是心里一慌张,连弓弦都拉不 
开来。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一支箭,把建成先射死了;紧接着,尉迟敬德 
带了七十名骑兵一起冲了出来,尉迟敬德一箭,把元吉也射下马来。 

    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到玄武门出了事,全部出动,猛攻秦王府的兵 
士。李世民一面指挥将士抵抗,一面派尉迟敬德进宫。 
    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人去朝见,尉迟敬德手拿长矛气吁吁地冲进 
宫来,说:“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秦王怕惊动陛下, 
特地派我来保驾。”高祖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宰相萧瑀等说:“建成、元吉本来没有什么功劳,两人妒忌秦王,施用 
奸计。现在秦王既然已经把他们消灭,这是好事。陛下把国事交给秦王,就 
没事了。”到了这步田地,唐高祖要反对也没用了,只好听左右大臣的话, 
宣布建成、元吉罪状,命令各府将士一律归秦王指挥。过了两个月,唐高祖 
让位给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 



                        145 魏征直言敢谏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 
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 
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 
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 
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 
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 
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 
不用再提了。”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 
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 
“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 
了光,这算什么规矩?”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 
“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