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下五千年3-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武帝拓跋焘(拓跋是姓,焘音dào)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 
统一了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 
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南朝先后换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的北魏, 
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代替。历史上把这 
段时期合起来称为南北朝。 
    宋武帝做了两年皇帝,到第三年,就病死了。武帝的儿子宋文帝即位 
以后,北魏大举渡过黄河,进攻宋朝,在黄河以南占领了大片土地。宋文帝 
派檀道济率领大军抵抗。 
    有一次,北魏兵进攻济南,檀道济亲自率领将士到济水边,在二十多 
天里,跟魏军打了三十多仗。宋军节节胜利,一直追到历城(在今山东省)。 
    这时候,檀道济骄傲起来,防备也有点松懈了。魏军瞅个机会,用两 
支轻骑兵向檀道济的宋军前后两翼发起突然袭击,把宋军的辎重粮草,放了 
把火烧了。 
    檀道济的将士虽然英勇善战,但是断了军粮,就没法维持下去,准备 
从历城退兵。 
    宋军中有个兵士逃到魏营投降,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告诉了北魏的将领。 
北魏就派出大军追赶檀道济,想把宋军围困起来。 
    宋军将士看到大批魏军围上来,都有点害怕,有的兵士偷偷逃跑了。 
檀道济却不慌不忙地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当天晚上,宋军军营里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在 
一个营寨里查点粮食。一些兵士手里拿着竹筹唱着计数,另一些兵士用斗子 
在量米。 
    有人偷偷地向营里望了一下,只见一只只米袋里面都是雪白的大米。 
    这个消息马上被魏兵的探子听到了,赶快去告诉魏将。说檀道济营里 
军粮还绰绰有余,要想跟檀道济决战,准是又打败仗。 
    魏将得到情报,以为前面来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来诱骗他们上当的, 
就把投降的宋兵杀了。 
    其实,魏将中了檀道济的计。檀道济在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 
斗斗的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盖着少量白米罢了。 
    到了天色发白,檀道济命令将士戴盔披甲,自己穿着便服,乘着一辆 
马车,大模大样地沿着大路向南转移。 
    魏将被檀道济打败过多次,本来对宋军有点害怕,再看到宋军从容不 
迫地撤退,吃不准他们在哪儿埋伏了多少人马,不敢追赶。 
    檀道济靠他的镇静和智谋,保全了宋军,使宋军安全地回师。以后, 
北魏也没敢轻易进攻宋朝。 

    檀道济在宋武帝和宋文帝两代,都立过大功。但是由于他功劳大,威 
望高,却引起了宋朝统治者的猜疑。 
    有一次,宋文帝生了一场病。宋文帝的兄弟刘义康就跟心腹商量说:“如 
果皇上有什么三长两短,留了檀道济总是一个祸根。”他们就用宋文帝的名 
义下了一道诏书,硬说檀道济收罗坏人,企图谋反,把檀道济逮捕起来,要 
办他死罪。 
    檀道济在他被捕的时候,气得瞪圆了眼,愤怒的目光像要喷射出火焰 
来。他恨恨地把头巾拉下,摔在地上,说:“你们不是在毁坏自己的万里长 
城吗?”檀道济终于被杀了。这个消息传到北魏。魏朝的将士都高兴得互相 
庆贺,说:“檀道济一死,南方就没有叫人害怕的人啦!”后来,宋文帝也很 
后悔。有一次,北魏的大军打到江北的瓜步(今江苏六合)。宋文帝在建康 
的石头城上瞭望远处,很感慨地说:“如果檀道济还活着的话,不会让胡骑 
横行到这个地步。” 


                        130 说实话的高允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人。在东晋初年,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 
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公元 
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立北魏 
王朝以后,任用了一批汉族士人当他的谋士。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数崔浩。 
    崔浩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立了很大功劳,受到北魏三代皇帝的 
信任。到魏太武帝即位以后,他担任司徒,掌握了朝政大权,还派了几十名 
汉族士人,担任各地郡守。这样,他和鲜卑统治者之间就发生了矛盾。 
    魏太武帝派崔浩带几个文人编写魏国的历史。太武帝叮嘱他们,写国 
史一定要根据实录。 
    崔浩和他的同事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 
魏国的国史。当时,皇帝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但 
是崔浩手下有两个文人,偏偏别出心裁,劝崔浩把国史刻在石碑上,让百官 
看了,也可以提高崔浩的声望。 
    崔浩自以为功大官高,没有什么顾虑,真的花了大批人工和费用,把 
国史刻在石碑上,还把石碑竖在郊外祭天坛前的大路两旁。 
    国史里记载的倒是史实,但是北魏的上代文化还十分落后,有些事情 
在当时看来,是不体面的。过路的人看了石碑,就纷纷议论起来。 
    北魏的鲜卑贵族认为这一来丢了皇族的面子,就向魏太武帝告发,说 
崔浩一批人写国史,是成心揭朝廷的丑事。 
    魏太武帝本来已经嫌崔浩太自作主张,一听这件事,就发了火,命令 
把写国史的人统统抓起来查办。 
    参加编写的著作郎高允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得到这个消息,着急得不 
得了,把高允找到东宫(太子居住的宫),跟他说:“明天我陪你朝见皇上, 
如果皇上问你,你只能照我的意思答话,别的什么也别说。”高允不知道是 
怎么回事。第二天就跟随太子一起上朝。太子先上殿见了太武帝,说:“高 
允这个人向来小心谨慎,而且地位比较低。国史案件全是崔浩的事,请陛下 

免了高允的罪吧。”太武帝召高允进去,问他说:“国史都是崔浩写的吗?” 
高允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不,崔浩管的事多,只抓个纲要。具体内容,都 
是我和别的著作郎写的。”太武帝转过头对太子说:“你看,高允的罪比崔浩 
还严重,怎么能饶恕呢?”太子又对魏太武帝说:“高允见了陛下,心里害 
怕,就胡言乱语。我刚刚还问他来,他说是崔浩干的。”太武帝又问高允:“是 
这样的吗?”高允说:“我犯了罪,怎么还敢欺骗陛下。太子刚才这样说, 
不过是为了想救我的命。 
    其实太子并没问过我,我也没跟他说起过这些话。”魏太武帝看到高允 
这样忠厚直率,心里也有点感动,对太子说:“高允死到临头,还不说假话, 
这确是难能可贵的。 
    我赦免他的罪就是了。”魏太武帝又派人把崔浩抓来审问。崔浩已经吓 
得面无人色,什么也答不上来。太武帝大怒,要高允起草一道诏书,把崔浩 
满门抄斩。 
    高允回到官署,犹豫了半天,也没有写出半个字来。太武帝派人一再 
催问,高允说:“我要求再向皇上面奏一次。”高允进宫对太武帝说:“我不 
知道崔浩还犯了什么罪。如果仅仅是为了写国史,触犯朝廷,也不该判死罪。” 
魏太武帝认为高允太不识好歹,吆喝一声,叫武士把他捆绑起来。后来太子 
再三恳求,太武帝气消了,才把他放了。 
    事后,太子埋怨高允说:“一个人应该见机行事。我替你告饶,你怎么 
反而去触怒皇上。我想起这件事,真有点害怕。”高允说:“崔浩做这件事私 
心重,是有错误的,但是,编写历史,记载帝王活动,朝政得失,这并没有 
错。再说,国史是我和崔浩一起编写的,出了事,怎能全推给他呢。殿下一 
我救心,我是十分感激的。但是要我为了活命说违背良心的话,我是不干的。” 
魏太武帝到底没有饶过崔浩,把崔浩和他的几家亲戚满门抄斩。但是由于高 
允的直谏,没有株连到更多的人。据太武帝自己说:要不是高允,他还会杀 
几千个人呢。 
    公元452年,魏太武帝被宦官杀死;过了一年,宋文帝的儿子刘骏 
即位,这就是宋孝武帝。 



                      131 大发明家祖冲之 



    从宋孝武帝即位之后,宋王朝很快就衰落了。在这个时期,却出了一 
个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 
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 
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 
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 

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 
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 
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 
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 
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 
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 
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 
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 
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 
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 
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 
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 
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 
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 
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 
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 
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死后,他的儿子祖暅(音gèng)、孙儿祖皓都继承了祖冲之的 
事业,刻苦研究数学和历法。据说祖暅在研究学问的时候,全神贯注,连天 
上打响雷也听不到。他常常一面走路,一面思考问题。有一次,他在路上走, 
前面来了个大官僚徐勉。祖暅根本没有发觉,一头就撞在徐勉身上。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