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寻欢-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途中常有一些路牌写着非常直白的村名。杨司机说,这里人的耿直从取名上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凡有温泉的地方,都叫热水;有的乡村位于朝阳的山坡干脆就叫冬不冷。我忽然领悟到:对呀,我们要去的山叫青山,哪里不是青山呀!你说当地人耿直,反过来也可以说他们很懒呀,起个名字也不认真。杨司机比我年轻七岁,对农作物和花草要比我懂得多。他告诉我,漫坡遍野的白色花丛,开的是荞麦花,瞧那浩浩荡荡的阵势今年丰收看来没什么问题;远处那片黄色的田野上开的是芥花,芥末油就是用它榨的;立秋过了,地里星星点点还有些西瓜,黑皮的叫黑旋风,绿皮的叫金钟挂龙……    
    聊得高兴,到该拐弯的地方忘记了拐弯,好在迷途不远。抵达青山下,哪有什么人影,连收门票的都躲在屋里过他的小日子去了。我们将他找出来,很守规矩地买了门票。杨司机说,我跟你一起登山吧。要走1999级台阶,你不怕累?虽然我心里巴不得一路上有人给我壮胆,可是嘴上还想证实一下这个喜讯是否真实可靠。瞧你这么瘦都不怕,我这么壮实还怕啥!    
    他的大话说得早了点,攀登起来,他根本不是我的对手。什么叫身轻如燕啊?什么叫气喘如牛呀?一路上我经常停下来等他,还要拿话刺激他。坐在石阶上休息时,看到一对山蚂蚁明目张胆在我们眼皮底下做爱,觉得违反了人类的道德规范,就各捡了一根小树枝,将它们拉开。瞧着这一对情侣不情愿地各奔东西,我们又觉得自己极无聊,居然破坏它们的好事,该让它们咬一口解恨才是。    
    秋天的阳光不算强烈,可是没有清风送爽,汗水流得连背心都让人嫌,脱了,能拧出水来。我猜杨司机该懊悔陪我上山,他挣70元犯不着流这么多汗。没见他抱怨,遇到他晓得名字的花草,他仍然会主动告诉我。紫色的铃铛花、金黄的扫帚梅、白色的鸽子花都是他一路上教我辨识的植物。我夸他像个职业导游,他笑笑,嗯,我不怕下岗了。    
    毛主席在庐山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搬到海拔1574米的青山上照样适用。“九缸十八锅”是当地人对青山冰臼群最形象的描述,这些形似古代用于舂米的臼的玩意儿,只有科学家才会作出第四纪冰川捣鼓而成之类的解释,老百姓更愿意相信这是天兵天将的粮食加工厂。如果你跟他们说,三百万年前这里是冰川,水流汹涌,携砂漂砾,对下层基岩进行冲蚀和磨蚀形成了这些大小各异的洞穴,小心他们拿石块来砸你。现在骗人的东西太多,连他们深信不疑的种子都可以是假的,这三百万年的地质变化在科学界还争论不休呢,怎么能让他们相信是真的。    
    好在我不是来科考的,探奇而已,不必为理论所累。青山冰臼群数量上远不止“九缸十八锅”,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壁及底部都很光滑,据猜测,可能是冰川漩涡式的运动才磨出这样的圆臼。我所见到的最大冰臼口宽有五六米,深度三四米,也有小的冰臼口径才十厘米左右。不少冰臼都盛着水,那是天然的雨露积聚而成的。兼有水土的冰臼很神奇地生长出各种草木,这样壮观的天然盆景让人相信奇迹。冰臼群间一座不知建于何年的山神庙更平添了这里的诡秘色彩。    
    杨司机真是一个好人,冰臼分布毫无规律,他就在山野里帮我探路,寻找到冰臼就喊我过去拍照。我们两人独霸山顶一小时后,有另一批游客上来了。我只顾着拍照,也没跟他们打招呼,他们瞧我背着双肩包,一身户外运动者的打扮,又一声不吭地拍摄风景,还以为我不会说中文呢。有好事者跟杨司机打听,我是不是老外。由于专注于景观,我没太在意他们的长相,只觉得他们挺热情的。看到好的景,也会招呼我过去摄影。我拍到一个大得离谱的马粪菇,就是他们发现后叫我的。杨司机开始催我下山了。累了吗?没有回答。下到半山腰,他才告诉我,这批游客中有一个肯定是坐过牢的,因为他的背上有几处刀伤,而且神情里潜藏着凶残。听得我后脊背发凉,你别吓我。他说他看人很准的。看你是好人就是好人。    
    下山只花了一小时,杨司机身上已经有两处在打颤:一是小腿肚子,二是大腹肚子(饿的结果)。我也有一处打颤,那就是心。杨司机说,那个歹徒模样的人就爱跟我套近乎。在青山冰臼群公园的小卖部里,我们各吃了一大碗热腾腾的方便面,各喝了两听冷冰冰的饮料,将自己喂得饱饱的,回城。    
    青山冰臼盛满的是岁月雨露,纯净而圣洁;而我们肚子里盛满的却是连美味都算不上的食物。让我深感欢欣的是,今天我拥有了一个蒙古人的友情。    
    旅行提示:    
    青山冰臼群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新井乡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30公里,保护区总面积9200公顷。    
    沿着306国道可以直达青山脚下,只是目前正在修路,路要难走许多。等到路修好了,搭车只要半小时就可以抵达了。青山冰臼群海拔较高,旅行者对登山的艰辛要有思想准备,山上没有任何旅游设施,饮料和食品必须自备。建议带一条毛巾用于收集自己的汗水。    
    


石头记巴林石天生娇媚

    从锡林郭勒盟向克什克腾旗一路走来,竟有时光倒流的感觉。阿斯哈图石林和青山冰臼群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的杰作,而到了巴林右旗,面对色彩斑斓的巴林石,当地人居然告诉我这是一亿多年前侏罗纪晚期火山运动的产物。忽然明白遥远是多么缥缈虚空的概念。    
    呵呵,这些摆在大板镇查干沐沦街地摊上的石头曾跟恐龙、始祖鸟互相遥望过,不禁多摸了几把。据史书记载,最早给巴林石高度评价的是成吉思汗,他端起一个巴林石碗时不禁赞叹了一句:“真乃天赐之石啊!”如今巴林人已经将此金口玉言当作广告词了。我曾在承德避暑山庄看过康熙皇帝的一枚印章,它是用巴林石中的极品——鸡血石雕刻的,印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红光照人。没有玩赏于手,就已滋生怜惜之情。    
    在巴林石集市边上,有一座康熙行宫式的建筑,上书“巴林奇石馆”五个镏金大字。这座青砖灰瓦的三合院落,收藏着数以千计的巴林石珍品。而镇馆之宝——鸡血石王,据说是世界之最,重达34公斤。此石质地为牛角冻,其上色泽有朱砂、血红,晶莹透亮,墨赤分明。海外珠宝商给它估了3800万元的天价,很让一些贪财者眼红,终有四个人经不起财富的诱惑,策划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盗石案。案件没几个小时就告破了,其中有人被杀了头,以污血祭鸡血,这块鸡血石王又平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石痴者总喜欢神化石头,关于巴林石的传说就有五六种版本,一会儿是女娲补天之遗石,一会儿是仙女之化石……他们形容巴林石时,不惜用各种华丽的辞藻,说它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颜色妩媚温柔如发嗲之貂蝉,石质滑嫩似浴后之玉环,等等。在科学家眼里,那都是扯淡。巴林石不就是叶蜡石吗。那些被历代文人爱得死去活来的寿山石、青田石,统统都是叶蜡石的不同化身,都是由酸性火山凝灰岩经热液蚀变来的。当然,相对而言,内蒙古的叶蜡石矿要稀罕一些,因为中国的叶蜡石矿床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以福建、浙江最多。叶蜡石中色泽、质地好的用来作雕刻原料,更多的是用来作耐火材料、陶瓷材料、涂料等。    
    对叶蜡石知道得越多,越让人泄气。就像本来挺崇拜一个歌星,一听说她的父亲在卖茶叶蛋,她的母亲在别人家当保姆,她的兄弟在煤矿打工,你就会觉得泄气一样。因此,前人总结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阿斯哈图石林和青山冰臼群都庞大恢弘,与山体紧紧相依,无论你多么喜爱,都只能千万里追寻而来,亲自登临才能一饱眼福。巴林石的好处在于,所有喜爱它的人都可以带几枚回家,摆在案头,或雕刻成印章,即使你经常将它把玩于手掌之中,爱吃醋的老婆也不会找你算账。    
    当我们不去想叶蜡石的群体成分时,巴林石就显得格外可爱。真的鸡血石买不起,注了红色化学颜料的假鸡血石又不想买,于是我在集市上挑了几块彩石,上面有些天然的花纹,眼睛看花的时候甚至会觉得它像什么珍稀动物,一枚几十元,即使老婆看不顺眼,愤愤之下将它扔了也不怎么心疼。    
    看了内蒙古的奇峰异石,而且还能沉甸甸地带一些回家,甭提这腰酸背疼之后有多么舒畅了。    
    旅行提示:    
    从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出发,到巴林右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每天都有好几班长途车。在巴林右旗逗留两个小时就行,看看巴林奇石馆,再买一些巴林石,然后可奔巴林左旗,游览著名的辽上京遗址。辽上京的南塔精美异常,北塔旁有博物馆,收藏了不少文物。次日再坐班车到赤峰市,从这儿回北京就近了。    
    


石头记寿山石的温柔,你可以把握

    中国的成语中,凡是与石头有关的,都与坚硬、冷漠紧密相依。以“海枯石烂”喻坚贞长久,以“石沉大海”叹人走无踪,好不容易等到“石破”,却以“天惊”吓人。当然还有“滴水穿石”,可是真要滴穿石头恐怕没有百八十年工夫也甭想从石眼里看人。由此可见,古人对石头的偏见何其深矣!他们忽视了另一类石头,刀至即化,可以随意雕镂,可以随心所欲,那就是元明之后风靡于达官文人案头的印章石,这类伴以篆刻艺术的石头中又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最为著名。寿山石以质之精、色之妙、形之神、纹之奇备受上至帝王、下至布衣秀才的钟爱。帝王喜好寿山石的极品——田黄的尊贵和福寿的寓意,而穷秀才亦能从多达136种的寿山石中找到一两块让自己心醉神迷的把玩于手中。    
    古代交通不便,寿山石矿脉又蜿蜒于福州北峰的崇山峻岭之中,肯亲临那里淘石的恐怕没有几人。好在中国历朝有下级给上级进贡的习俗,官方关系网就是最好的贡品传递途径。总之,嗜好寿山石的人日益多了起来,寿山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势,主要原因不是矿少,而是限于当时开采工具极为落后,山民常常望洞兴叹,明知只要抽掉坑洞里的水,就能挖出石质透明的鱼脑冻、桃花冻、牛角冻等珍品,可是他们做不到。哪儿像现在,缺的不是工具,而是矿藏。在种类繁多的寿山石中,水坑石的珍贵程度仅次于田黄,因其矿脉很陡,易生成晶冻类珍品。随着近二三十年来开采工具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坑石继田黄之后也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奇珍了。    
    人们喜欢以柔若凝脂,嫩若春笋来形容寿山石的质润姿温,通灵剔透。寿山石被赋予女性的似水柔情,想来与文人墨客的极力渲染有关。当然,最根本的还在于寿山石确实具有“洁净如玉,柔而易改”的特性,才使历代书画名家和文人雅士为之倾心,并在其上寄寓情怀,以诗词、书画、篆刻等手法,赋予一方方寿山石以文化艺术的内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