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一)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一般出选择题或分析题)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此知识点在1996年理科多选题第17题考查过)这三个基本方面是有机的统一,其中,实事求是是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1)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认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问题的策略问题而去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    
    (2)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要做到实事求是,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不仅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的原理、原则,更要把握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另一方面,要对中国的实际有深入、透彻的认识和了解;不仅要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一般情况,更要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况和特殊规律。然后,用马克思主义的“矢”,去射中国革命之“的”。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超越已有的结论,确定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反对主观主义,特别要反对一切从书本出发的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    
    (3)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就是调查研究。    
    毛泽东非常重视对社会实际的调查研究。早在1927年,毛泽东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成为党内开展调查研究的典范。1930年,他在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基础上,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毛泽东不仅把调查研究看作是工作方法的问题,而且把它上升到认识论的高度: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对实际情况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就是获得真实全面情况的基础性环节。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获取对客观实际正确认识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调查研究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一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毛泽东的“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论述,实际上说的是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度。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非常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做好调查研究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向群众调查实际材料,这就把调查研究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二是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要有满腔的热情、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群众小学生的精神。经过延安整风运动,调查研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都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制定了正确的政策方针。在1956年以后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和党中央仍然反复强调继续保持和发扬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要求,即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有术语,成为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灵魂和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①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克服了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人们的思想从这种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中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②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路线。    
    ③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惩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我们党能够领导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坚持和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总之,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革命法宝,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党和人民在“实事求是”的旗帜下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的成功,我们的胜利,无不得益于实事求是。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新时期的拨乱反正和全国改革。20多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道路上,每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都是实事求是的结果。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高举的旗帜,这是我们党八十多年来最为宝贵的历史经验。江泽民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只有做到这三个“解放出来”,才能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般出选择题或分析题)1.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1)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群众观点,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和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这样四个方面。具体说,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党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共产党员思想与行为的最高准则,一切为了群众,还必须正确处理对人民群众负责和对领导机关负责的关系。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判断党的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一切依靠群众,首先要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要尊重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既要反对命令主义,又要反对尾巴主义。一切依靠群众,还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    
    一切依靠群众,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一些传统模式;要在新形势下努力创造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的新方式和新方法。群众运动的方式,在革命战争的特殊情况下,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是,群众运动往往容易超出法制的轨道。董必武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尖锐指出,革命的群众运动是不完全依靠法律的,这可能带来一种副产物,助长人们轻视一切法制的心理,这也就增加了党和国家克服这种心理的困难。认为不搞群众运动,就不是实行群众路线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群众运动只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惟一的方式。形式主义的群众运动,超越法制的群众运动,违反群众意愿的所谓“群众运动”,不仅不能真实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而且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最终损害群众的利益,损害群众的积极性,也损害党的威信,损害社会主义事业。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要讲的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明确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