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追捕外逃贪官纪实-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案最后结局,新华社发了通稿
  新华社以《河南金融第一案〃一审宣判 鲸吞公款2亿巨贪被判死缓》报道了本案的最后结局。

  新华社郑州3月28日电 被称为〃河南金融第一案〃的原中国工商银行郑州市分行解放路支行黄委会分理处主任马江平和郑州城市合作银行郑汴路支行行长董亚光联手鲸吞公款近2亿元一案,26日经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主犯马江平犯贪污和挪用公款罪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力终身;董亚光犯职务侵占、挪用公款和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力5年。两人分别被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二犯当庭表示服从判决。其他涉案人员也分别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经法院审理查明:1995年以来,马江平利用担任中国工商银行郑州分行解放路支行黄委会分理处主任的便利条件,伙同郑州城市合作银行郑汴路支行行长董亚光,违反银行有关规定,以郑州合行郑汴路支行的名义,先后在马江平所在的工商银行黄委会分理处开立了3个账户,两人可以从这3个账户中任意转账和支取现金。马江平还违规私自控制工商银行印鉴齐全的空白定期存单150份。马江平、董亚光还利用职务之便,分别以中国工商银行和郑州城市合作银行的名义大肆对外吸储、拆借,并将吸储和拆借来的资金非法转入他们控制的账户,疯狂地贪污、挪用和非法侵占。  

  1997年初,豫港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找到马江平存款1。4亿元,要求年息18%,马江平私自填写进账单后,将此款全部转入自己控制的账户内。1998年5月,马江平又将河南仰韶集团销售公司存入工商银行黄委会分理处的2000万元资金,直接转入自己控制的账户中。对上述款项,马、董两人随意支取挪用。1997年7月,马江平、董亚光到江苏盐城购买股票,一次挪取资金2413。6万元;1997年至1998年间,董亚光先后将2690万元转入他岳母为法人代表的河南建海国际保龄球娱乐有限公司,还挪用公款759万元,以其个人的名义在内蒙古海拉尔投资办了一家农牧公司,进行非法盈利活动。

  案发后,马江平、董亚光分别携公款40万元和30万元潜逃。韦一峰、董亚宏、郭华岩等人明知马、董两人负案在逃,仍千方百计帮助和资助两人逃匿。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窝藏罪分别判处韦、董两犯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郭犯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服刑中的董亚光和马江平
  2003年9月,我委托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的同志回访了正在狱中服刑的董亚光和马江平。

  董亚光在河南许昌监狱服刑,马江平在河南开封监狱服刑。

  许昌监狱坐落在许昌市区的清翼河畔。上午10点钟,检察官们在监狱的提审室见到了董亚光。董亚光今年45岁,长得白白净净,戴一副近视眼镜,显得很斯文。他是1999年10月投 
  劳的,被判刑期是二十年,其中职务侵占罪判十五年,挪用资金罪判十年,挪用公款罪判十三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二十年。

  董亚光现在是犯人入监教育队的教师兼犯人大组长,用他自己的话说,入监教育队就等于是部队的新兵连,新犯人入监的头三个月在这里接受狱规狱纪教育,他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管教干部对这些新入监的犯人进行管理和教育,犯人在这里接受三个月教育后再分到各个车间劳动。由于董亚光改造得好,去年上半年他已得到减刑一年半的奖励。提起以前所犯下的罪行,董亚光说,我早就后悔了,现在,我什么也不想,只想着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看上去他精神很轻松,谈到生活条件,他说,虽然监狱里生活不能和我以前当行长的时候比,但也很好,不仅仅是能吃饱,而且每星期还可以改善两次伙食,管教干部对我们这些犯人也很好,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犯人讲课,在讲课中净化自己的灵魂。

  开封监狱又叫河南省第一监狱,马江平现在监狱严管队任统计员。马江平出生于1965年3月30日,现年38岁,他个子不太高,四方脸,也戴一副近视眼镜。与董亚光相比,马江平的刑期判得较重,他以贪污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以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法院决定合并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我们见到马江平的时间是下午4点。他显得很稳健,说话声音爽朗。他说:〃我之所以犯下这么大的罪行,一是由于我对自己要求不严,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违规操作;二是受大气候的影响,觉得别人都在搞,我搞一点也没啥?没想到就犯下了这么大的罪,判了这么重的刑。〃

  马江平是1999年9月8日投劳的,一开始,他的思想包袱很重,但慢慢地就想开了,这中间,他的妻子起了很大的作用。马江平的父母都已是七十高龄的老人,马江平夫妇只有一个爱女,尚在年幼。在马江平案发前,他为了使妻子免受牵连,夫妇俩已经办了离婚手续,但在他投劳后,他的妻子多次带着孩子来看望他、安慰他,两人经过几次深刻交谈,唤起了这对结发夫妻的恩爱之情。为了幼小的孩子,为了年迈的父母,他的妻子毅然于2000年又与他办理了复婚手续,这对重刑在身的马江平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家有贤妻,替他上赡老人,下抚幼女,这不但使马江平能够安心服刑,也几乎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从那以后,马江平的心态渐趋平稳,他在监狱里学习了《刑法》、《监狱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对自己所犯罪行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和忏悔。现在,他的家人每月来监狱看望他一次,有时是他的哥哥来,有时是他的爱人领着孩子来,隔一段时间,他的父母也来看他一次。他不忍心让年迈的父母跑这么远的路来看他,但父母爱子心切,还是时不时地来看他。对此,他既感到欣慰,又觉得对不起家人、他说,我已经犯下了的重罪已无可挽回,现在,我不能再给自己添麻烦,更不能再给家庭增加负担。我要安心服刑,积极改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争取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

  马江平在监狱里不仅负责严管队的统计工作,还协助管教干部给犯人宣讲法律,除做这些管理工作外,还参加一些小型手工生产劳动。由于他在改造中表现突出,每年都被评为监狱级改造积极分子,2000年,还被评为省级改造积极分子,2001年8月17日,监狱根据他的表现,上报法院判决:马江平被由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改判为无期徒刑。

  失去了自由的马江平才真正感到了自由的珍贵,他说,我现在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与家人团聚,都在盼望着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能够随时随地呼吸新鲜空气。

  这两名主犯虽然都在安心改造,但他们都不愿过多地谈起那不堪回首的一幕。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场永远抹不去的噩梦;对于河南人民来说,那是一笔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第十二章 逃亡路尽头枪声响
 
  高层领导催办人民银行系统〃第一贪污大案〃
  主持会议的河北省任丘市委书记董广恒眉头紧皱,神色凝严峻。

  见此情景,奉命而来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进友和市公安局领导预感到,任丘出了大事!

  董广恒扫了一眼两位下属,严肃地说:任丘市人民银行出了一起大案,请检察机关、公 
  安机关通力协作,尽快侦结此案。

  紧接着,该市人民银行行长连荣光简要介绍了一下案件发现经过:6月3日下午,市人行会计科例行核对联行账目,发现微机程序被人改动,进而发现账凭、账卡不符,差额人民币有1500万元之多。行长赶到会计科细查此事,在找员工谈话时,平常伶牙俐齿的会计杨淑华这时不但语无伦次,还神色紧张,极不自然,一再说〃可能是电脑串户倒错了〃,不会有别的什么问题。

  6月4日上午8时上班后,杨淑华却没有到单位,行里马上派人到她家里去找,但杨淑华和她丈夫都不在家。后来经过多方查寻得知,杨淑华和她的丈夫李晓路前一天就乘车离开了任丘市。人行领导深感此事重大,随即向上级作了汇报。

  〃9764〃专案组宣告成立。侦查行动方案初步敲定,一是请上级银行派金融专家来协助专案组查账,弄清账目的来龙去脉;二是专案组迅速行动,尽快将杨淑华抓捕归案。

  杨淑华贪污1500万元畏罪潜逃的报告,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北京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有关领导机关迅即将这一全国罕见的特大贪污案件向国务院主要领导作了报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熔基做出指示:严肃查办,尽快办结。

  很快,公安部向全国各地和边境口岸发出了对杨淑华和李晓路的通缉令。

  应〃9764〃大案专案组之邀,河北省人民银行连夜从全省各专业银行调集20多名专家赶赴任丘,配合检察机关查账。银行办公楼的大会议室里彻夜灯光通明,专案组干警和云集于此的金融专家们联手工作,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8天8夜过去了,由于专案组和金融专家们辛勤细致的工作,杨淑华贪污1500万元的真相清晰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核查表明:从1994年1月11日到1995年11月29日,杨淑华利用担任联行复核员的便利条件,采取各种手段先后作案11次,窃取银行资金1500万元,其中最大的一笔达500万元之巨,最小的一笔也有7万元。从作案时间上看,那时正值华路贸易公司衰败之际,很明显,杨淑华贪污的资金都用于经商了。

  对各方面报来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判断,确定他们极有可能逃往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北、广东、海南等地。

  从6月13日开始,各追捕追赃小组奔赴上述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追捕工作。

  转眼,近百天过去了,各追捕组陆续返回了任丘。干警们虽然历尽艰辛将杨淑华汇往外地的巨款大部分追回,但一直未发现杨淑华、李晓路的踪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追捕杨淑华、李晓路的工作一时受阻,但市检察院检察长李进友、副检察长郑炜光认为,专案组的前段侦查方案是正确的,将杨淑华盗用的1500万元追回来近千万元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专案组对前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针对杨淑华夫妇已经逃到泰国的传言,专案组分析认为,两口子跑到国外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他们潜逃时匆忙,身上带的钱不多,没有足够的资金,他们是不敢迈出国门的。目前踪迹难寻,主要是他们刚刚逃出不久,近期内肯定比较警觉,隐蔽较深。专案组动员参战干警坚定信心,并对下阶段的侦查策略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要造成一种内紧外松的形势,使杨淑华、李晓路产生错觉和麻痹,趁其不备再收法网。

  冰天雪地大海捞针找出一条新线索
  1997年11月初,一条重要线索引起了检察官们的注意。

  据一位与李晓路熟悉的人讲,李晓路在办华路公司时,曾聘过一个哈尔滨男青年霍玉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