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口气读完二战史-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为期8天的会议上,三巨头商定把战后德国划分为几个占领区,批准了《关于德国占领区和管理“大柏林”的协定》,规定苏军应占领德国东部,英军占领德国西北部,美国占领德国西南部。苏美英三国军队共同占领“大柏林”地区;其中,“苏军占领大柏林”的东北部,美英军队占领其西南部。根据丘吉尔的建议,三国同意把德国的一个地区让给法军占领。该地区将从英国和美国占领区中划出。并将邀请法国政府参加盟国对德国管制委员会。会议还规定,战后德国必须解除武装,解散德国总参谋部,拆除德国的军事设备和军事工业,惩办战犯。    
    关于德国赔款问题,苏联代表主张,应根据“谁对战争胜利贡献大”、“谁遭受的损失多”的原则,来分配德国的赔偿。苏联的建议是,德国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一半应归苏联。丘吉尔认为不应重蹈第一次大战后赔款问题的覆辙,赔款数额和分配方案应该在计算出德国的实际负担能力之后再确定。罗斯福声称,美国除了没收德国在美国的财产外,不要德国的任何赔偿。由于丘吉尔与斯大林争论不休,三国没有达成协议。最后,三巨头决定在莫斯科成立一个赔偿委员会,进一步研究该问题。    
    在雅尔塔会议上,几乎每天都讨论到波兰问题。苏联与英、美对波兰边境西移问题、战后组建波兰政府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前夕,苏军已经解放了全部波兰领土,苏联支持的波兰临时政府已开始接管国内行政权。美、英代表在雅尔塔会议上对波兰问题已无能为力。后来,波兰问题基本上也是按照苏联政府的意图解决的。    
    罗斯福出席雅尔塔会议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请苏联参加对日本作战。为了把苏军在远东的行动纳入美国进攻日本的总战略计划之中,美、苏两国将中国的权益当成了政治交易的砝码。2月10日,斯大林、罗斯福2人邀请丘吉尔共同在秘密的雅尔塔协定书上签了字。协定全文如下:“苏美英3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2个月或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其条件为:    
    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个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大元帅的提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三强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此外,在雅尔塔会议上还讨论了联合国问题,就安全理事会的表决程序达成了协议,并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以便成立联合国。会议还决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是苏联、美国、英国、中国和法国。    
    1945年2月12日,雅尔塔会议结束后,公开发布了《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    
    精彩旁白:结束会议,彼此分别的时候,三巨头都非常高兴。罗斯福说“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丘吉尔以抒情诗的调子谈到“未来和平与幸福的阳光洒满荒原”;斯大林虽然还是那么沉默寡言,但是也同样感到兴奋。苏联《消息报》的社论说:“为了和平、民主与进步,怎样在一些最复杂的问题上取得谅解,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个新的范例载入史册。”    
    ——(法)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部分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3月底,苏军完成了进攻柏林的战役准备。在200多公里的战线上,苏军部署了250万人,配备7500架飞机、41600门大炮和迫击炮、625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    
    但是,柏林之战很不容易。这个纳粹大本营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建筑物、桥梁、运河构成了天然的抵抗阵地,地下铁道和地下桥梁、涵洞为德军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机动空间。希特勒在柏林城周围构筑了3层防御圈:最外一层沿着当地的湖泊、河川构成,距离市中心半径为24至40公里;第2层利用郊区的森林筑成,距离市中心12至20公里;第3层沿着柏林的环城铁路构筑。并将柏林市区划成9个防御区,分兵防守。    
    柏林外围的德军兵力约有100万人,市内还有近20万人的守备队,装备有3300架飞机、10400门大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00多万发火箭炮弹。    
    毫无疑问,苏军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1945年4月16日,是列宁诞辰75周年纪念日。苏军决定在这一天发起攻势,以实际行动纪念伟大的革命导师。4月16日凌晨5时,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柏林正东的奥得河地段开始炮击。5时半,苏军发起冲锋,迅速突破了第1道防线。下午,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出动两个坦克集团军在泽劳弗高地与德军展开一场恶战。经过4昼夜的激战,苏联突破了3道防线,逼近了柏林防御圈。    
    4月20日,苏军首次炮击柏林市区,向柏林倾泻了25000吨炮弹。当天是希特勒的56岁生日。他在地下室里举行了寿宴,曲终人散时,党羽们挥泪而别。希特勒自知来日不多了,他要求德国士兵和柏林市民“死守柏林直到最后一人”,与第三帝国共存亡。    
    4月21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东面、北面,乌克兰第l方面军从南面和东南面冲入柏林市区。4月24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柏林的东南侧会师,切断了德国第9集团军和德国第4坦克集团军与柏林市区的联系。4月25日,白俄罗斯第l方面军和乌克兰第l方面军又在柏林西侧的波茨坦会师,完成了对柏林市区的包围。    
    到4月29日,战斗已发展到市中心。在激烈的巷战中,德军野蛮地拼死作战,苏军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代价,一个个攻占了市内的建筑群。4月29日下午,苏军战士在炮火声中把一面红旗插在了德国国会大厦的圆顶之上,迎风招展的红旗宣告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苏军官兵涌向国会广场,跳起欢乐的舞蹈,庆祝以鲜血赢来的胜利。    
    这时,希特勒所统治的地方就只剩下了几百平方米的总理府地堡了。29日夜晚,这位元首同35岁的爱娃•;布劳恩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4月30日上午,希特勒与他身边的人凄惨地一一握手告别。下午3时许,在总理府地下室里,希特勒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与新娘子一起自杀了。按照希特勒的嘱托,他们的尸体被浇上汽油焚化了。当时,苏军已经打到了500米之外。    
    5月2日清晨,德军柏林城防司令下令停止抵抗,柏林市内的战火逐渐平息下来。在16个昼夜的战斗中,苏军共消灭和俘虏40多万德军。    
    根据希特勒的遗嘱,海军元帅邓尼茨被任命为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5月7日,邓尼茨指派约德尔前往西方盟军司令部所在地——法国的兰斯,向盟军投降,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签署了所有战线的无条件投降书。    
    对于兰斯的投降仪式,斯大林很不满意。他认为苏军是战胜德国的主力,柏林是苏军攻克的,投降仪式应该在柏林举行。苏联政府与美英政府商讨之后,于5月8日24时,在柏林正式举行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仪式由朱可夫元帅主持,英国空军上将泰德、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将军和法军总司令德•;塔西尼出席仪式。陆军元帅凯特尔、海军上将弗雷德堡和空军上将什图姆普弗代表德国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此后的几天里,在各地战场大约400万德军向盟军投降了。在一些地方岛屿上,德国守军直接向他们看守的盟军俘虏进行了投降。至此,欧洲战场终于以盟军的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    
    精彩旁白:1945年5月,在致盟军官兵的感谢信中,西方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写道:人们必然会争辩哪个国家、哪支部队打赢了这场欧洲战争。但是,我不想参与这类无益的争吵。参加欧洲战争的每个男人、每个妇女和每个民族,都按照自己的能力尽到了职责,对最后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我们要记住这一点,以此来向每一座光荣的坟墓表示敬意,向未能活着看到这一天的战友们的亲人们表示慰问。    
    ——(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著《远征欧陆》


第三部分纳粹屠刀下的犹太人

    犹太民族源于古代西亚的一个游牧部落。公元前18世纪中叶,犹太人迁徒到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被当地人称为“希伯来人”,意即“河那边来的人”。后来,他们又迁徒到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东部,公元前1250年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11世纪末建立希伯来王国。    
    公元前926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兴起于西亚的亚述帝国所灭;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巴比伦王国所灭。此后,巴勒斯坦地区又先后被波斯王朝、希腊帝国、罗马帝国所征服。公元135年,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起义被镇压后,开始流散到世界各地。    
    在将近2000年的流散生活中,犹太人不断遭受来自居住国的各种歧视和迫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来已久的欧洲反犹排犹活动发展到了极至,大约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的屠刀之下。    
    至于犹太人为什么会遭受反犹排犹主义的迫害,各种解释不一而足。有人说因为耶稣基督是被犹太人出卖而遭杀害的;也有人说因为犹太人从事遭人仇视的高利贷生意。总之,在近2000年的历史岁月中,欧洲人心目里犹太人不是奸商就是守财奴,就连大文豪莎士比亚也对犹太人存有偏见,他笔下的夏洛克成了犹太人的代表。    
    犹太人虽然世世代代饱受歧视和迫害,但是,他们有着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因此,往往自强不息、聪明能干,尤其擅长经商,在科学界、新闻界和文艺界人才辈出,民族地位低下而个人处境却比较富裕和优越,这就更加容易成为嫉恨和仇富心理的攻击目标。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德国处境屈辱而又困难,很多种族主义分子便习惯性地把怨气和不满归咎给犹太人。希特勒也是这样认为的,在《我的奋斗》中,他公然声称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该对各个民族所蒙受的一切灾祸负全部责任,因为犹太人无论在哪里定居下来,都是为了在那里造成灾祸,谋求私利而像害虫一样从内部吞噬世界,所以只有把犹太人这个邪魔彻底清除掉,德意志民族才能获得权力。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为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