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木彬光零的蜜月-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池律师颇显为难地继续说道:“如果生活各方面得到公司的保障,利用公司的研究设施和资材,却又为自己谋利益,这是对公司的背叛行为,无论如何是不值得赞扬的。如果信正先生利用业余的时间,协助了弟弟的研究,提供意见,那就无可非议。”

对于小池这种兜圈子的话,三郎不由得苦笑道:“我已满足了您的愿望,将这次谈话作为非正式询问了,所以您这种解释是没有必要的。谁也不能想象,经济学副教授冢本义宏在树脂化学方面,能进行前人未进行过的研究!”

“但是,他在京都时,还到过别的大学工学系讲课,获得工学系讲师的头衔。在申请专利时,就利用了这种头衔,这恐怕不是诈称的吧?”

“这……嗯……大概如此吧。”

“检事先生,请让我为信正先生的人格辩护。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值得同情的地方的——象信正先生这样优秀而卓越的人物,有了这项重要发明,如果将其贡献给公司,按理说,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公司未来的头面人物。要是这样,他会毫不犹豫地贡献给公司。然而,遗憾的是,信正先生没有在将来能被提拔的希望!”

“因为父亲和弟弟的问题吗?”

“是的……象东邦化成这样的大公司,是很重体面的,不可能将亲属中有犯罪者的人,提拔为公司领导人。事实上,公司担任技术工作的领导人,曾一度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可是,知道他的家世后,就转舵另觅佳婿了!这样,在事实的教训面前,信正知道,不管自己如何为公司卖力,也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和报酬,从而萌发了叛逆之心,这大概也是人之常情吧?至少,我从心里无法责难他!”

小池祥一的辩护确有道理。士为知己者死。前程和希望既已渺茫,焉能不离心离德?如果是因为驽钝之才,能力有限,那是另一回事啊!三郎暗自想后,便问:“明白了……那么,那个专利权的申请是在什么时间被承认的?”

“大约在两年前。正式的日期和专利番号,现在记不起来了,如果要想知道,我以后可以告诉你。专利有关的文件在我那里保存着。”

“这些文件请一定让我看看——那么,这个专利权是和哪个公司订立使用合同的?”

“嗯……是和太阳化工订立的合同。我想您是知道的,这个公司最近发展很迅速,在吸收新技术方面意欲很高。但另一方面,和东邦化成、和过去一直是竞争对手的日新化学等公司相比,它的研究班底还是相形见绌的。”

“缔结这个合同时,您当然卷入到其中去了?”

“是的。缔结合同时,由于义宏君还在京都,因而不少场合是我代表他的利益行动的。那时,作为事务性的报酬,我也得了相应的谢礼、手术费——如果对我有什么怀疑的地方,请检查合同和收据吧。”

“我们是要大致调查一下这些文件。不过,这个专利权每年得到多少利益呢?”

“条件约定是,产品出售额的百分之五。前年,因为生产还没走上正轨,记得只得了三百万元多一些;去年,产量越来越高,大概得了二千万元左右,当然,这是包括税金在内。今后,想必能得到更高的金额。”

“要是年间收入二千万元以上,那岂止是‘若干权益’,难道不是滚滚而来的巨富之源吗?请问,这大笔金钱都如何处理呢?”

“当然形式上由义宏君领取,而实际上他只不过是渠道,扣去税金之后的大部分钱,我想,大概交给其兄了。而义宏君也得到一份一定量的金额,至于他们之间如何分法,那是他们兄弟间的事情。我虽是律师,也无须过问。”

“他们分成的比例可能是一比一,平分秋色吧?您说,大部分转到信正先生手上,有何根据?”

“不,我这样推测,不是妄说。信正先生曾考虑过,要在什么时间辞去公司工作而独立。他单靠自己的力量开办一个新公司,还是有困难的。因此,必须集中几个合适的投资者或助手。他自己也打算积攒尽可能多的资金,以备急需。为此,他除了买房子外,大概不动用这笔钱。义宏君也很知道这个计划。再说,他自己也有一定的收入,很难想象,他会不支持其兄的计划,而伸手要得更多!”

“有道理……那么,义宏买桔住宅的那幢房屋的费用,是从他自己那一份里取出来的吗?”

“三百万元不过是这笔年间收入二千多万的约百分之十五,这一点钱从这笔款中取出,也是自然的。”

“信正先生说有必要和悦子谈谈,也是因为这件事吧,您昨晚去信正家谈话,是为这个问题吧?”

“是的。信正先生的意思是将事情的原委告诉悦子后,放弃继承权。但是,关于如何分配专利权的利益,希望悦子继续采用过去的方法。因为专利权实质上是信正先生的东西。我认为,他这样做是妥当的,悦子是一定能接受的。”

“但是,实际上,还没将此事告诉悦子。”

“嗯……本来约定今天早上,信正先生直接同她交底,决定让我担任从旁劝告悦子的说客……”

“请问一下,信正先生打算以后付给悦子的一份,是多少钱呢?”

“昨晚信正先生告诉我,‘扣去税金以后,将余额的百分之二十或二十五给悦子,怎么样?’,我从悦子的立场考虑,觉得这已经是够宽宏大量了,满怀信心能说服悦子同意。”

“您知道,信正先生过去得到的钱,用什么形式储蓄起来呢?”

“不知道。我想,按照常识,由于有税金和别的问题,将款分成几笔,以伪名存到各个银行吧。”

“开设公司这件事,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据我所得的印象,似乎还没进行到具体化的阶段。他经常会见各种各样的人,正在物色对象,进行筹备。这是需要筹措大量资金的,等到资金不成问题了,着手组建,起码也需要一年半载吧?”

“信正先生留下遗书了吗?”

“自从发生汽车事故后,他说过,‘人,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地被夺走生命的,还是得把遗书先准备好……’现在想起来,这可能是他的不祥的预感吧!”

“这么说,有关信正的遗产,没有继承人了?”

“就我所知,是这样的!”

小池祥一长叹一声。

双方都沉默了。

三郎想,在没有遗书的情况下,法定的继承人,按照日本的法律:第一,是直系卑属;第二,是直系尊属①;第三,是兄弟姐妹。另外,配偶者只有作为特殊情况也有可能被承认。

在没有符合以上条件的继承人的情况下,由家庭裁判所选任管理人,让其暂时管理遗产。在一定期间内,如再没有出现要求继承权的人,遗产将归国家所有。在美国等一些国家,有人意想不到地会得到“飞来”的遗产;但在日本,只要没有遗书,此类事情是决不会发生的。

信正既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双亲和弟弟全死光了,因此一个继承人也没有了。不动产及存款,就这样将为国家所有,这一笔遗产谁也得不到了……那么……

小池祥一似乎立刻观察出三郎在考虑什么,自言自语似地问:“检事先生,过去我一直处于激愤状态,没有细心留意,实际上,没有继承人,这是件极为奇怪的事。信正氏拥有一笔巨大的不竭之财,然而,因他的死而得经济利益者,却一个也没有……那么,作案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存在有对冢本兄弟怀着刻骨仇恨的人吗?而这类人的线索,我却一直发现不出来……”

对于三郎,在目前,这是无法奉告的谜。冢本兄弟死后,的确留有专利权这样不公开的遗产。这种每年能获得二千多万元利益的权利,可以充分成为凶手作案的动机。可是,顺藤摸瓜推理的结果,从理论上说,凶手是悦子……

“在这之前,冢本悦子果真不知道专利权的事吗?难道义宏先生生前一直没有把专利权的事告诉悦子吗?”

“我想,不会有这样的事吧。在举行结婚仪式前两三天,我见到义宏君时,曾对他说,专利权的事必须告知你太太吧?他说,‘是要告诉的,不过,话要是说得不好,会引起悦子对哥哥人格的怀疑。嗯,在新婚旅行期间,选个适当的时机,详细说给她听。’义宏大略说了这么几句,所以我想,他还没有对悦子说出专利权的事。当然,要是在几天以后,结束了蜜月旅行,那可能就和盘托出了……”

“好,我全知道了……另外,知道有关专利权的事,除了当事者冢本兄弟和您之外,还有别人吗?”

“因为毕竟是一桩事情,虽然我认为,他们告诉别人的可能性很小;但不能断言,除了我们,就没有别人知道这件事。比如,信正先生未来事业的合作者,也许听到这件事,但究竟是谁,我是无法推测的……”

“再回到原来的话题吧,信正先生放弃义宏先生遗产继承权的正式手续,办好了吗?”

“本来决定今天早上,信正先生和悦子谈妥后,写成正式文书。您知道,放弃继承权,如不正式报告,提交家庭裁判所,是不能发生效力的——我也想在明后天帮他们办手续……”

“那么,结果放弃继承权没有实现了?”

“是的。我是力所能及维护冢本悦子的利益,为此,甚至打算和国家相争,因为现在关心信正先生遗产的,大概是象大藏省这样的部门了。”

“……另外,还想问一个隐秘的问题:就凭您的观察,义宏先生从心底里对这个专利权,到底是深感麻烦,还是视为乐事?”

小池律师皱起了眉头:“是这样的。说心里话,我最初听到这个消息,很不以为然,认为这并非什么了不起的研究成果,年间二三百万元的收入,算得什么!可是,目前的成绩,已逐渐引起了产业界的注目,义宏君也从内心感到烦恼了。悦子和他认识后,总觉得他身上好象笼罩着一层奇怪的阴影,不能说,和他这种微妙的内心活动无关。”

“有道理。因为一旦被人问到技术上的细节问题,作为发明者竟然张口结舌,那不是上台容易下台难吗?但是,其兄大概还有别的方面的烦恼吧?”

“为什么?”小池律师以暗淡的表情反问。

“很简单。比如,这项发明的制品销售额一旦达到每年几亿元的时候,作为商业竞争对手的东邦化成,不能不注意它的发明者是谁。如果说,在申请了专利权,但还未产生利益时,由于专利项目繁多,没有引起东邦化成的注意,那还说得过去。而当利益一旦产生,竞争的利害关系已经明显可见,一查这位发明者,竟是和这门尖端科研技术似乎沾不上边的经营学者,其兄又在自己公司里从事这门科技的研究,难道他们不会追根究底吗?当然,这和产业特务从别的公司窃取技术情报性质不一样,是自己从自己的头脑里,‘窃’去了别人所没有的机密技术情报,所以罪过也还是轻的。尽管如此,我不理解的是,信正为什么不会预计到这一层,在申请专利两年之后,还继续待在东邦化成?”

“是的,我也简单地认为,在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之后,必然立即辞去原职;但是……”

“不,不,我的看法是:获准专利权后,第一年姑且可以留在东邦化成;第二年,制品销售额已达目前这样的程度,自己的平均月收入已超过一百万元,他应该理所当然提出辞呈。可是,直到今天他仍未提出辞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