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冥判-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梦生擦去了眼泪,回过头看见是落雁峰的山神惊问道:“是落雁峰山神啊,敢问山神可曾看见过我师傅吗?”

落雁峰山神心有余悸的抬头看了看天,愣了一会才说道:“那个老头好凶啊!我看见他将你的师傅打的半死不活,还要派人在山上找你。我看那几个人他们都气势汹汹的样子,就知道他们要对你不利了所以我就将你藏在了乱草堆里。用幻影之术把你的行迹都隐藏了起来,他们找了半天没找到你就带着你师傅飞上天了啊。你是不知道啊,你都昏迷了三天了啊!”

“啊……”陈梦生没有想到自己被元始天尊的掌心雷震昏后是落雁峰的山神救了自己,料想她是没有看过元始天尊和四大力士,要不然她救了自己无疑是在自寻死路啊!

落雁峰山神见陈梦生满脸尽是惊恐,知道那老头定然是大有来头急问道:“你怎么了?脸色如此的难看,那老头是谁啊?他们又为什么来抓你啊?”

陈梦生尴尬的说道:“那个老头便是我师傅的师傅元始天尊了啊,你在落雁峰就不知道那四大力士看守朝阳峰的事吗?”

落雁峰山神脸色刷的变成了煞白,战战兢兢的说道:“四大力士看守朝阳峰的事我是知道的,可是像我们这种土地山神的四大力士才不会显身相见呢。你说那几凶神恶煞的人就是四大力士?那个老头是元始……天尊?……”落雁峰的脑子里顿时间就被陈梦生的话吓的空白了,元始天尊乃是道家第一尊神啊就是玉皇大帝见了他都是毕恭毕敬的。自己小小的一个山神,要是被元始天尊知道了坏了他老人家的事。自己的小命也算是到头了……

陈梦生瞅着说话都不利索的落雁峰山神道:“此事我不想再连累了你,我这就要飞上太华山南天门去。山神多加珍重,我先告辞了。”陈梦生说完话就腾身而起从太华山的南峰一直向东而飞,转眼间就消失在了云海之中了。

陈梦生想明白了眼下已经是走投无路了,去昆仑山玉虚宫估计是还没见到师傅就会被师尊元始天尊给灭了自己。去南海找观音大士只会让佛道两家积怨更深,只能是上南天门去找玉皇大帝求情让他出面斡旋将师傅放出来。南天门是神仙面见玉帝的唯一通路,有佳梦关魔家四兄弟看守着。自己在天庭之时还与魔家四兄弟有过一面之交,希望他们能念及旧情放自己去见玉帝。

飞到了南天门就看见有着十二根粗大的巨灵石柱撑住山门,在山门里面魔家四兄弟分立两边。南方增长天王名魔礼青,长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须如铜线。手持青锋宝剑,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若人逢着此刃,四肢化为齑粉,若论火,空中金蛇缠绕。遍地一块黑烟,烟掩人目,烈焰烧人,并无遮挡。以“锋”谐音“风”。

东方持国天王,名魔礼海,用一根枪,背上一面琵琶,上有四条弦,也按‘地、水、火、风’,拨动弦声,风火齐至。以琵琶之义谐“调”。

北方多闻天王,名魔礼红,手持混元伞,以伞之义谐“雨”,伞上有祖母绿,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四字“装载乾坤”。这把伞不敢撑,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晃动。

西方广目天王,名魔礼寿,用两根鞭。囊里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花狐貂”,放起空中,现身似白象,肋生飞翅,食尽世人。谐音“顺”。

陈梦生大步就往里走却被佳梦关魔家四兄弟给喝住了:“何人如此大胆?不经传召就擅闯南天门,你是活的不耐烦了吧!”青锋宝剑就势一扫直劈陈梦生而来,陈梦生闪身避过跳出了战圈向魔礼青施礼,笑吟吟看着魔家四兄弟。

魔礼青大喝道:“你是什么人?敢笑我们四兄弟,我看你是想自讨苦吃!”魔礼青举着剑就要劈杀陈梦生,魔礼红手持混元伞挡开青锋宝剑直勾勾的看着陈梦生。

魔礼红怪叫了一声道:“这小子我看着挺眼熟的啊?小子你是哪路来的毛神啊?来此有何事?”

陈梦生大笑道:“昔日你们四兄弟在下界助纣为虐大肆杀戮周军,后来你们被我师弟黄天化所灭。封神为南天门守将的时候,不是我们见过面吗?”

魔礼海大吼道:“我想起来了你是赤精子的徒弟吧?当年的事还去提它作甚?你小子不是被你师傅收进封神台了吗?怎么来我南天门了?”

魔礼海一收根枪笑道:“他没多久之前已经被玉帝派下人间去做什么判官了,听说还做的很不错啊!下界的皇帝都为他邀功请赏了呢,要不是他犯了色戒早就回天庭位列仙班了。”……

陈梦生看着他们四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没吧自己当回事。趁着他们在争论不休的时候赶紧要往里走,却不料被广目天王魔礼寿看见了。魔礼寿双鞭一打出就拦住了陈梦生的去路喝道:“你小子现在还未被传召,这么闯进去我们兄弟四人可是吃罪不起啊!”

“你来这里到底是要干什么?再不老实说休怪我们不念旧情了啊!”(W//RS/HU)魔礼青瞪着陈梦生道。

陈梦生郁闷道:“只因是我师尊抓了我师傅,我才斗胆上南天门想求玉帝为我师傅去求求情。四位天王都是道门中人,我想总不能是见死不救吧!”

魔礼海怒道:“回去,现在的天庭已经不是你那时候的天庭了,我们四个不再是道教之人了。我们现在是佛教的护法,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你在下界犯的事天庭之中已经是乱成了一团,就算是玉帝想要帮你也是有心无力了啊。”

陈梦生不解的看了看魔家四兄弟,心里暗暗的想道:“这到底是怎么了?天上的神仙都是无欲无求的修行之人,怎么也会像人世间纷扰争斗了啊?”

魔礼海也不去跟陈梦生多啰嗦了摘下后背的琵琶是拨动弦声风火齐至,将陈梦生弹的头昏脑胀其他三人架起了陈梦生一把就扔出了南天门。陈梦生头痛刚止正想再进去时,南天门已经被魔家四兄弟给紧紧的关上了。任凭着陈梦生用尽无虚之招去击打山门都是枉然……

就在陈梦生万般无奈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个细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要想救出你师傅快去大罗天玄都洞八景宫,去求太上老君才能有一线希望啊!”

陈梦生四处看了看却没有半个人影,但是听声音好像是个女人啊。在南天门外哪里来的女人啊,莫非是观音大士在暗中帮着自己?可是声音有不像她啊,既然是有人在暗中帮自己就去趟大罗天玄都洞八景宫吧。太上老君是元始天尊的大师兄,没准还真的能化解这场灾劫……

陈梦生也不去多想了,飞身就往大罗天玄都洞而去。那是太上老君在下界修行的地方,反正自己也进不了南天门只能是去碰碰运气找太上老君了。可是暗中帮自己的人说话的声音竟然是那么的熟悉,偏偏就是自己想不起来她是谁了……

第321章:避而不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将这个道字诠释为顺应天意,任何人都不能去逆天而行所有的争权夺势皆是荒唐的行径。就像是水一样甘愿往低处流趟,即便遇上了最弱的阻碍也不去做出反抗。然而水又是无敌的,不论是再强硬的石头都会被水穿石穿,修道之人就该是应该这么清心寡欲,不为私念而乱其根本……

陈梦生在一路上都是念叨着太上老君教诲之言,可是能做到不去争那虚名实在是没几个。太上老君在道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相传太上老君为天地所生,又有人说是其母怀了他在腹中过了七十二年后才生下了一个满头白发的故而被称老子……

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也没有什么可去推敲的,但是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始终。道成化身蝉蜕度世,成了太清太上老君。常居太清境太极宫,闲暇的时候也会去离恨天兜率宫烧丹炼器。哪个神仙要是能有幸得到太上老君炼制的神器法宝的话,那是莫大的荣幸啊!

太上老君他绝对是个与世无争的大好人,在道教之中他是元始天尊的师兄。可在三清排位里却是屈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之下,第三位才是太清道德天尊的太上老君。也正是老君谦和在人世间香火旺盛,在民间很多道馆之中主要是信奉太上老君,并以他的《道德经》为修炼法门。

大罗天玄都洞八景宫那可不是一个寻常人能去的地方啊,想当年鸿钧老祖在人间挑选合适之人,以自身元神化身其中,历人间疾苦,做转世之修。一日,竟有一大弟子转世之凡人,名唤老子,天纵奇才,仙心泛滥,有如江水滔滔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竟能一气化三清,从其元神真身中分别修出“太玄清气”、“玉玄清气”和“上玄清气”三种不同的境界,隐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玄清气”推陈出新、发扬光大。更创出一门派别——名唤道教。而大罗天指的不是地方。乃是道教所称三十六天中最高一重天。三界之上,犹有四梵三清,然后至于大罗。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在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为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并在人间嵩山中为太上老君修筑了大罗山八景宫。

陈梦生满怀着对太上老君无比的期望,急冲冲的赶到了大罗天玄都洞。可是乍眼一看心都凉了大半截了,玄都洞八景宫都荒废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整个山洞外连块宫匾都没有,除了塌陷下来的土石挡在了路前面根本就找不出半点活气。这可如何是好啊?南天门的魔家四兄弟肯定是不会放自己上天庭的,再想去离恨天找大师尊太上老君定然是枉费心机。

陈梦生一想到自己的师傅被师尊元始天尊带上了玉虚宫肯定是凶多吉少了,与其是在这里耗着倒不如是上昆仑山向元始天尊去领罪救出师傅。陈梦生转念一想自己在南天门时有个熟悉的声音,偏偏又想不起来是谁的人指点自己来这里那就一定是有着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在发生。上玉虚宫无非是用自己的命去换师傅的命罢了,但是在大罗天玄都洞难道会有一丝的转机吗?

陈梦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该上昆仑山还是留在这里等天上老君的出现,就在陈梦生左右为难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听见有人在山中念诗。起初是听不清楚,到了后来陈梦生运起了师傅教过自己的无虚之招借助着山里吹来的徐徐微风终于是听清楚了……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陈梦生听了这几句心里是一阵的狂喜,那是太上老君的清静经啊!顺着念诗的声音就一路循声飞去,在大罗山的山腹之中看见了一个手上捧着本书正在研读的中年人。陈梦生急忙飘下拜见道:“弟子陈梦生,求师尊大发慈悲救救我的师傅吧!”

读书人放下了手中书笑道:“这位小哥好生奇怪啊?为何来此拜我?我不过是嵩山之中的读书人罢了,不是你的师尊。你想必是认错人了吧?”

陈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