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灰雾尽头 作者:酱油铺老板(晋江2013.6.18完结)-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妈,我们现在去哪里?”小塞米尔又打了一个喷嚏问。
  “去旅馆。”瓦奥莱特笑着说。
  月黑风高。我以前学到这个词的时候是和刑事案件联系在一起的。老师也说过晚上没事不要出门。瓦奥莱特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手无缚鸡之力,她还带着两个三四岁的孩子。我是一个看着像吃黑面包长大的矮个子,而且还没有成年。我们在一起就是一个弱势群体。浑身上下好像写着,“你来抢我们吧!你来欺负我们吧!”的字样。
  (黑面包是德国战争时期的口粮…黑不溜秋一股霉味但容易存放…)
  在我们离开车站寻找旅馆的时候,我感觉背后似乎有人。排除了后邪恶生物跟随的原因是听见了脚步声。我忍不住转头看了眼,一个高大的身影正跟在后面,他穿着立领外套还带着帽子,整个人都躲在了阴影中让人看不真实。也许是我太过大的旅行箱引起了他的注意,也许看我们都不能反抗的样子,我有些恐慌的加快了脚步拉了拉瓦奥莱特的袖子。然后我绝望的发现她也是一脸的惊慌。那瞬间,我特别想哭。我快速的环顾了一下四周,因为我们单独留下来买了票子所以大部队都已经走光了。现在是午夜时分,大街上空空荡荡的。只有路灯孤独的站在街边,然后就是我们了。就算打算求救了也不一定有人来。我们就是一块唾手可得的肥肉了……
  我看他越跟越紧,脚步也越来越快。再这样下去他大概就要下手了!我吞了吞口水,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想着要先发制人。从那晚之后,我发现我的胆量在无限增长。换做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我停住了脚步,松开了塞米尔的手,我拍了拍他的小屁股,“快到你妈妈那里去。”
  转过身面对跟着我们的人。“先生……你也看到了……我们也只是逃难的。如果你想要钱,我可以给你,但请你放过我们。看在上帝的份上。”我双手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了我的钱包。我不知道是天气太冷了还是我太害怕了,手抖得厉害。有两次差点把钱包掉在地上。
  “不,小姐,你误……”
  “请你放过我们!”我打断了他的话,就生怕他说出恐怖的话。
  我把钱包丢给了他,然后和瓦奥莱特几乎是逃命似的走。不再理会后面的男人,好在他没有再跟上来,但愿他满足了。
  “你为什么要把钱包给他呢?接下来你怎么办?”瓦奥莱特好气又好笑的的问我。“我原本打算再走一段看看前面有没有人能帮我们的。就算没有人,我们两个人的话应该也不会太吃亏。”
  “反正我也没有在钱包里房钱的习惯,我的钱都放在琴盒里面的,钱包里也就五十克朗。”我哭丧着一张脸,“都快吓死我了,我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了!”
  其实可以料想,大批量的人从车站下来找旅馆,我们动作又慢。等我们最后找到旅馆的时候就只剩下了阁楼,而且还是非常破旧的那种。经过了刚才一吓,我觉得很提神,折腾了很久都没有睡着。我躺在破旧的床上看着对面睡得很熟的母子不由得想起了莲卡舅妈。要是让莲卡舅妈知道的话,估计就会被逼跟着哥哥学一点防身术了吧。
  ****
  第二天在别人很早就醒来去排队买票的时候,我们悠哉悠哉的吃了早餐后才去了车站。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检查证件和车票后。一个漂亮的乘务员用甜美的声音说着流利的法语,“欢迎大家来到法国,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法国境内。请大家好好的享受这次旅程,感受美丽法兰西的魅力!”
  然后我听到了隔壁包间内发出的欢呼声。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大概是庆祝终于离开狼窝的话语吧。瓦奥莱特抱着两个孩子激动的开始掉眼泪,我觉得我能理解她。作为一个柔弱的女性,孤身一人照顾两个孩子,能逃出来真的是很不容易。在这种时候说一句实话,我很嫉妒蕾哈娜和塞米尔,同时又觉得很庆幸。我嫉妒那两个孩子有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我只能一人。但我很庆幸我能跟着瓦奥莱特,尽管我们俩在一起反而成了不小的目标,但她教会了我怎么一个人旅行,怎么在一个人住旅馆的时候应付多疑、态度恶劣的前台。还激起了我的民族情怀。如果不是瓦奥莱特,我说不定会错过好多火车蹲在车站哭鼻子。
  能认识她真的很幸运。在她即将到站下车前,我们交换了联系地址。我们约定好一定会写信。我看着她带着两个孩子缓慢的下了火车,她的丈夫焦急的在人群中等待。我看到了一个金发的高大男人用力的抱住了瓦奥莱特和两个孩子。我有点羡慕,不知道爸爸妈妈是不是也会在车站等待,虽然这不太可能啦!我收回了视线叹了口气,翻出了这个月才收到的信。上面有联系地址,他们大概只知道那晚上的暴动事件,不一定知道我已经来投奔他们了。                    
  作者有话要说:算是过度吧,拉快了进度,然后伏笔的男人出现了大家可以猜猜他是干嘛的,当然我赌一毛钱你们是绝对猜不出来的哈哈哈哈哈哈


☆、灰雾:六

  巴黎二区,位于塞纳河右岸,有和平街、黎塞留街、胜利广场、意大利大道、法国国家图书馆、全景廊街等著名景点。
  我翻出了母亲寄来的一封信,上面的地址就是二区一个叫罗亚走廊的地方,那也是个全景廊街。在好心人的指引下,我坐上了一辆巴士,在巴黎兜兜转转了大半天后才来到我的目的地。我拎着行李下了车,惊奇的看着眼前的建筑物。
  所谓的全景廊街就是全透明,用玻璃围起来的街道。巨大的,像是一把保护伞一样的玻璃建筑下躲着许多小商铺。就像是一个微型的小世界,在全景廊街里面不需要撑伞,抬起头就能看见雨点打在玻璃上激起的水花,这是由玻璃和钢精结构撑起的漂亮小世界。我之前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东西,觉得十分的惊奇。
  我就像童话中的爱丽丝,来到了这个不可思议的地方。我慢慢的走着,一边打量着与德国硬朗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周围穿着时髦长裙打扮很有优雅的女性自信骄傲的踩着五六公分的高跟鞋和同样优雅的男士在街头约会。就连抱着孩子的妇女身上都萦绕着一股淡淡的香水味。不知道这里是廊街还是气候的问题,这里的十一月并不是非常寒冷,我穿的大衣显得有些臃肿。
  最后我在其他人的指引下终于来到了我的家。在罗亚走廊正中央,与其他店铺一样。挂在一块牌子,门口装了一个小提琴的铁艺灯。在门口的橱窗里展示了不少的乐器,没有复杂精美的装饰,只是简简单单的在乐器下面铺了一块白色的毯子,标上了价格。和那些门口摆着鲜花、贴着漂亮装饰画的店铺相比,逊色很多。简单到了极致,说实话一点也不吸引人。但这才是爸爸的风格。
  我推开了门,门口小小的风铃清脆的响了起来。
  “欢迎光临。”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我看见爸爸正百般无聊的坐在柜台上看报纸,连头都不太一下。我嘴唇抿了抿刚想说话,门就又开了。一个身穿着黑色衣服背着一个鼓囊囊布包的邮递员走了进来,“贝纳先生,有您女儿的来信。”
  “哦?”爸爸摘下了眼镜把视线从报纸中移了出来,他抬起头,这才发现了我的存在。
  接下来就是典型的相遇模式,我放下了手里的行李箱,爸爸从座位上弹起。我们来了个世纪大拥抱,爸爸几乎都快要勒死我。邮递员惊讶的举着信站在一边不知所措,相信他被吓了一跳。向来优雅稳重的爸爸也会像个小少年那样慌慌张张的。妈妈说过,当时生我的时候他也是这样慌慌张张,差点把刚出生的我给摔出去。
  我收下信,艰难的掏出二十法郎给他。
  这一路过来,很艰难,我也觉得很委屈。特别是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在见到爸爸的时候我特别想哭。但现在我的眼泪缩回去了。我很无语的看着这封信,日期是九月。
  “快三个月了…法国人的办事效率真的不怎么样。”
  “他们经常会罢工嘛。”
  经…经常?!我开始怀疑在这种浪漫但是慢吞吞的国家中,我应该可以适应吧……
  ****
  对我来说,只要和父母相聚了,一切就都好办了。妈妈在见到我的时候,做出了和爸爸一样的反应。我笑着写了下来,“他们两个像两个傻瓜一样。”
  爸爸和妈妈就是在法国相遇之后才结婚的,所以在我小时候他们就教我法语,在爸爸觉得有危机的时候就带着妈妈跑到法国来了。对我来说只是换了个地方上学而已,并没有其他不适应的地方。妈妈反而还给我买了许多颜色亮丽柔软但很薄的裙子。也许是她在这个浪漫鲜明的国家呆久了,居然认为我的衣服都太老气,给我带上了颜色鲜艳的蝴蝶结发夹。我看着镜子里经过妈妈打扮后的我,已经和这个国家的其他少女没有区别了。一股的粉色…过多的装饰…一股的少女情怀……
  这个时代还没有彩色照片,要是彩色照片回去,哥哥看到了一定会说怎么穿的这么像一颗圣诞树。我给莲卡舅妈写了信。鉴于法国的速度…我恐怕也不能在圣诞节前到达了,所以我干脆在信里祝莲卡舅妈圣诞节、新年、复活节全部快乐!我们拍了照片一起寄了回去。当然,也给瓦奥莱特写了信。
  由于快要到圣诞节了,学生们也都放寒假了,我入学的申请只能等到来年的二月份。这段时间我就完完全全的呆在家里熟悉环境熟悉语言。大多数时候我会呆在店里,看看报纸,或者在练琴房练习一段。店里基本比较空闲,除了来买琴的,也有不少来学琴或者是借琴房练习的。店里一共三个练琴房,每个隔音效果都非常好,有时候也会被我占用一个。那些来借琴房的大多都是学生,有想要努力更上一层楼的,也有突击应付考试的。我有时候也会向她们搭话问哪个音乐学校比较好,答案各不相同。因为她们在不同的学校学习,A说B的学校比较好,师资力量好。但B说A的学校好,学校条件设备优越。
  后来我决定去奥比利艾,虽说是个寄宿制的学校,但不远就在93省圣丹尼斯省。法国很奇怪,它圣诞节不会下雪,这个国家下雪的日子在四月份。我还是第一次过了一个没有雪的圣诞假期。值得一提的是在圣诞节前,我收到了瓦奥莱特的回信,毕竟我们两个比较近。也是在她的推荐下我打算去奥比利艾,因为她也是在那里毕业的。
  在第二年春天的时候,爸爸送我去学校参加考试。虽然出了点小状况,不过还好,被录取了。同年的四月,我第一次收到尤菲的来信。她是把信寄去了德国,然后莲卡舅妈发现后又给我寄了过来。内容大概内容就是生活已经安稳下来之类的。莲卡舅妈的信中还提到了哥哥,他已经升职做了个副官。
  但是九月我就听到了德国开始侵占波兰的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没过几个星期苏联也学德国开始侵占波兰!两个国家把波兰给瓜分了!尤菲她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我根本就不知道!是在德占区那里还是在苏联那里?!更令人绝望的新闻无疑是来自德国对波兰的暴行。报纸的头版头条永远是在不远处的波兰战场上发生的悲剧,犹太人,许多犹太人,无辜的犹太人被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