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贾宝玉新传-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可是天赐良机,贾宝玉的近二十万兵马都被困于京师一带,而豫亲王的大军也正好打到了徐州城下……”多尔衮恢复了其意气风发之态,就着作战地图说道:“只要豫亲王抓住时机挥师北进,便可以切断贾宝玉、南撤之路,与山西、关外两路军马一起形成夹击之势!六十万大军,看那贾宝玉如何能逃!”

“摄政王英明!”众人无不诚心赞佩……能把撤兵回援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多尔衮还真不是一般地有才。

当然,多尔衮的分析的确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真的能依照他的战略构想,在明军攻破北京城之前完成对明军的包围,北伐的明军也只有被包饺子的下场……满清豫亲王多铎可不比洪承畴,人家打到现在,手下也有四十余万精兵,根本用不着玩什么特别的战术,一力直冲也无人能抵其锋!

“有本事你就一直在这儿攻着,不要走!”多尔衮转向城外王燃所在的方向,颇有些扭曲的表情表露出他对王燃的愤恨。

“王爷放心,贾宝玉此次北伐最大的目的就是攻取京城,在得知豫亲王大军回调之前,他是不会放弃的……不过,就是他知道,想走也来不及……回撤的路已然被四十万大军堵死!”龚鼎孽说道:“自您决定调回豫亲王的那一刻起,贾宝玉的好运气就到头了!……风水轮流转,也该轮到我们了……”

……………………

龚鼎孽的话在很短时间内就得到了验证。

首先是多尔衮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这主要源于城下明军的配合……对于多铎主力被调回的消息,明军似乎还被蒙在鼓里。明军依然保持着自包围北京以来的常规动作,不停地炮击、不停的袭扰,看架势准备用这种小股袭扰的方式将守军耗个干净。

接着山西方向也传来了好消息,在山西援军的不断努力下,终于突破了真定府的防守,正往保定府推进,按路程计算,如无意外,一天便可抵京……虽然山西援军没有在多尔衮规定的五天时间内达到目标,但多尔衮显然不会因此而有所责罚。

“好!”多尔衮高兴地叫道:“让我们在豫亲王到之前先给贾宝玉来个下马威!”

多尔衮虽然找了一个大面儿上讲得通的理由调多铎回援,但心里也憋了一肚子火,并非心甘情愿。如果山西援军先一步赶到,便等于给了多尔衮一个机会表现一下自己的神勇,多尔衮自然兴奋。

“想办法通知山西援军,让他们千万小心,”多尔衮吃了若干堑之后,终于长了一智:“不要再中了贾宝玉那厮的诡计!”

说实话,北京城的守卫力量已经不足以探出城下明军的真实力量,也只能提醒山西援军小心了。

……………………

不过这个提醒还是慢了一步,没有上过明军当的山西援军还没有形成很强的防范意识。多尔衮派去提醒的人还没到,山西援军已然被明军困在了保定城至泳州之间的狭长地带。

“山西援军有十万,”多尔衮虽说一直想要提醒山西援军小心明军的诡计,但从内心却非常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得多少人才能包围我十万人马?……贾宝玉哪弄这么多人去?”

……………………

“这个笨蛋,连账也不会算!”王燃淡淡地笑道:“山西援军打了这么多天的攻城战哪还有十万?我四万守军尚且损失了小一万,他十万人马只就能剩个六七万!还都只是些疲惫之师!……再说,围住这个根本没有什么实力的北京城,一万五千人足已!……北京城下抽出七万人,加上原本防守真定府剩下的三万余人,再加上从山东调拨过来的原阎应元部的四万人……十四万人马还对付不了你?!”

王燃没有刻意隐藏这次重兵包围山西援军的军事部署。事实上,作为满清施号发令的中心,这种消息很难完全瞒得住北京城。

王燃原本时空中的现代战争讲的是夺取信息优势,其目的是达到自己想知道的就能知道、想让对手知道的就让对手知道、不想让对手知道的就不让对手知道这样的境界。但无数次实践证明,战争迷雾的存在使这一问题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自古至今,对阵的双方没有哪一方可以完全控制住敌手的情报,那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长时间的积累、储备……王燃原本时空中,以美国在情报领域的绝对优势,不提攻打伊拉克时对大规模杀伤武器的错误情报,便是著名的拉登大叔,美国至今也没能控制住其一脉的活动……而在这个时空也有很近的例子,当年皇太极重兵包围北京城,但崇祯皇帝还是很快地将求援信送到了袁崇焕的手上。

但话说回来,信息优势毕竟是战场制胜的法宝之一,经过现代信息战洗礼的王燃对这一点自然清楚。因此,对自己实力有着比较清楚认识的王燃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采取的措施是“严密保护自己,半放开敌人”……也就是对己方部队的行踪与部署严格保密,避免外泄,但对清军内部的情报通传则采取能管就管,不能管也不勉强的态度……应该说,这个策略符合王燃部的当前利益。

王燃在此次北伐中的作战指导原则就是“以多打少”,只要保护好自己地情报。便足以完成秘密调动、隐蔽设伏等部署,而战斗一旦打响,只要自己的动作够快、够狠,即便对手内部实现了情报通传也无济于事。

更何况,在很多事情上,王燃还是希望清军内部消息顺畅的。否则他怎么可能在自己预定的时限内调出清军的各处援兵?……原山海关守敌、山东洪承畴部、山西援军、关外援军,还有那位正准备往回调动的豫亲王多铎部。

……………………

“不用担心……贾宝玉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三四万人马。想吃掉我山西地七万人谈何容易?”北京城内多尔衮已经从最初得知这一消息的吃惊中恢复了过来,嘴角挂着他一如惯常地不屑:“即便他能吃掉,也起码是一两月后的事情了……而那时,豫亲王早已大兵杀回!”

“真希望豫亲王早点返回……贾宝玉那个混蛋也欺人太甚了!城下就这么点人了。居然还敢在外叫阵!”一旁的鳌拜恨恨地说道:“真想点齐兵马出城杀他个屁滚尿流!”

鳌拜这也就是过过嘴瘾……王燃的主力虽然都布置在了涿州一线,城下地兵马不过一万五千人。又是分散在各大城门,城内六千余人的清军八旗应该说可以出城一战。但经过这段时间地不间断袭扰,守城清军早已心神俱惫,连上城楼防御都提不起精神。更何况是要他们出城野战。

“不要着急,仗有你打的……”多尔衮笑着对鳌拜说道:“这一次贾宝玉是真的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若是集中兵力一力攻打京城,恐怕还有一搏的机会,但他却自己找上了山西援军与之纠缠……这和本王当初设想的与山西援军共同出战、拖住贾宝玉待豫亲王大军返回又有何不同?”

多尔衮分析的确有道理……山西援军即便是到了北京城,也是得让他们或出击、或协助防守,现在只不过少了城内的六千人助阵。这六千对七万,忽略不计也没什么大问题。况且人家这六千也不是什么都不干,这不还牵制了一万多人呢嘛。

“王爷,这中间是有些不同……”一旁的龚鼎孽给多尔衮浇了一盆凉水:“山西援军的粮草怕是……”

龚鼎孽的见识确实不错,老于兵事的多尔衮这几天受到的打击太大、太多、太突然,平常的军事素质也就是能发挥出来一半,他还真的把这件事给漏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山西援军由于接命仓促,根本不及预备足够的粮草,原本在攻打真定之时还可以从山西方向获得一些补给,但打破了真定后,后方补给线也随之被明军掐断,山西援军目前的态势就是被人关了门打狗,粮草也就剩下了身上携行的那部分。

其实,山西援军本来是不用为粮食发愁的……他们只要挺进了北京城,七万人的补给自然不成问题……用多尔衮的话来说就是,“库里没有了还有老百姓嘛”,毕竟这粮草不同于弹药,属于军、地共需品……现在的问题的,山西援军没能打进北京城,而是被困在了外面……山西方面的大门被阎应元部堵在了保定,总不能让京城杀进包围圈给他们送补给吧。

“依奴才计算,山西援军的粮草也能再撑上个七八天的……”龚鼎孽偷眼看了看脸再次变得黑沉的多尔衮说道。

……………………

事实情况比龚鼎孽预计的还要糟糕。

“夏将军,咱们的粮草只够两天的了……”清山西援军的中军营帐中,一个三十上下的清军将领正背着手来回踱着作思考状,一名年纪稍长的男子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再不想办法,不用对面的兵马来攻,弟兄们就先饿死了。”

这位三十上下的清军将领便是此次统领山西援军的主将夏国相。别看王燃对这个时空的许多知名将领都不熟悉,但却是知道这位夏国相。原因无它,早年读过的《鹿鼎记》里有这么一号人物,而现实与书中地记载比较一致。这位夏国相就是被后人称为大汉奸的吴三桂的女婿。

吴三桂对他的这位女婿相当器重,认为他有“相国”之才,不管吴三桂是不是从他“国相”的名字上推断而得,反正诸凡大事都与夏国相商量,包括吴三桂父母于“龙口”的秘密安葬以及最后他的起兵反清等事。让吴三桂从此功彪汉奸册的杀死南明永历帝一事,也是由他的这位东床快婿亲自执行。“遣固山杨⒄戮┫墓嗟如擞览隗髯悠拢倨涫镏<沂羲途!

正是出于对自己这位女婿的信任,在接到北京城的勤王令后,吴三桂才特地安排了夏国相亲率大军启程……吴三桂自己不能亲来,因此当时他受清豫亲王多铎辖制。需要遵守多尔衮“不要管京师、加速攻打南明”的命令。

夏国相从山西启程时统兵十万,其中有吴三桂起家地部分老本。三万经过一定稀释的关宁铁骑,还有七万则是由原驻守于山西地地方部队组成。

关宁铁骑自不用说,那是响当当的名声,而剩下的七万人马也颇具战斗力。他们的统军将官是原明廷派于驻守山西大同地总兵姜瓖,也就是刚才闯进夏国相营帐的那位男子。

姜瓖说的粮草问题也正是目前最令夏国相感到困扰的问题。对面的明军像是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窘境,因此并没有发动猛烈地攻击,而是紧紧地困着他。

当然,夏国相并没有像姜瓖影射的那样坐以待毙,他连续几天组织人马向京城方面发动了相当规模的突围战。只可惜成效不大……对方火力猛的惊人,又是以守对攻,很多山西来的援兵与头一次见识到新型战车和连珠铳的人一样,在试过它们威力之后,就不再愿意主动面对它们……经过几天的突围战,人虽然没有有损失多少,士兵的士气却被摧残到了低谷,打仗根本就不愿意往前冲,这也是伤亡小的主要原因。

当然,士气下降并不完全是战车与连珠铳的压力所造成,明军那白天、夜晚不间断的扰乱军心之举更是让士兵们了无战意……什么“明军不打明军”、“自己人不打自己人”、“不要再当汉奸、卖国贼”、“只追首恶、余者不究”等口号此起彼伏,到了晚上还有人专门在阵前来上曲山西小调什么的,成效虽然没有四面楚歌那么明显,倒也颇具杀伤力。

往前冲显然没戏,但往后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