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卦英侠图/翡翠如意珠 作者:作者:张宝瑞-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斑侯仔细端详一番,说道:“这是古月轩的烟壶,当然算为上品,得之不易。这是官窑带款的内用烟壶,流传极少。因为官窑每次烧制虽为百只,但选定后,照例须将其余的打碎。这种烟壶以松鹰的瓷画为最好,但有真假之别。真品鹰在地上回头望月,假壶是松上落鹰。松鹰与‘高亮赶水’、‘王婆子骂鸡’共称烟壶彩篇三绝,‘王婆子骂鸡’假壶鸡在壶面,真壶鸡在壶底,是一奇观。再有青花白地的‘独钓寒江’,以左钓为名贵。另有一老翁独钓,牧童于牛背拾落帽的。青花白地还有‘七十三八十四歪毛淘气’、‘踏雪寻梅’、‘九莲’、‘十二莲’等,珍品非常之多。御用烟壶以吉样颂赞语为主,如彩篇五只鸡,取名‘五霸强’;白地抹红的‘文武判’;梅花上有三十二只喜鹊,是为‘三十二喜’等,不可胜数,以多为盛有‘梁山泊一百单八将’、‘金陵十二钗’等。”

  端王赞道:“你这武教头值得的东西真不少,我再问你,这烟壶都有多少种类?”

  杨班侯毫不迟疑地回答;“鼻壶的种类很多,原料也不一样,以形状分:上下一般组成圆筒状的为‘爆竹筒’壶,大爆竹筒为武壹,小爆竹筒为文壶,肩粗底小的为坛子形壶,大坛子壶多半用做墩壶,小坛子壶珍品颇多,此外还有茡扁壶。以质料分:有瓷壶、洋瓷壶、玛瑙壶、水晶壶、玉壶、料壶、药瓶壶等。瓷壶最为普遍,讲究窖口和画篇。洋瓷壶的铁胎上挂瓷釉,相传由朗士宁传入中国,所以上面画篇多是西洋人物故事。洋瓷壶由内务府造办处承造,外面私造的几乎没有。壶口和壶盖是凿铜口,外人仿造不了。玛瑙壶以巧做见长。随着玛瑙原来的颜色,雕成各种花纹图案,尤以雕刻水虫最为名贵。水晶壶晶莹剔透,是内画壶。画这种壶最难,笔无法进入壶中,只能用竹蔑削尖蘸颜色画。相传发明此法的是吸鸦片烟的人在烟榻上想出来的,所以画这种画,必须躺着才能画。玉壶以玉皮子最佳,玉皮子有烧猪皮式烟壶,很是名贵。讲究玩鼻烟壶的人除了瓷壶以外就是料壶,有辛家坯料、袁家坯料等不同名目。料壶以有无光泽又分为‘亮地’和‘呆地’两种,另外还有透亮地料。料壶以颜色分成:西湖水料壶、蛋黄料壶、套红料壶、套蓝科壶、套三彩料壶、鼻涕地料壶、藕粉地料壶等数十种。药瓶壶又名温都纳烟壶,形似小瓶。相传是乾隆爷时期大军征金川时,内廷颁发的上方珍药的药瓶,图形式美观,班师后用作鼻烟壶。此类壶以宝蓝地洒金点的最好。此外还有翡翠壶、雕漆壶、紫晶壶、白料壶、玻璃壶、珍珠壶、扇贝壶等,不过太少见了。”

  端王听了杨班侯如数家珍般介绍了这些鼻烟壶后,连连惊叹,忙把手中的松鹰瓷烟壶递了过去:“杨教头,你既然说出了鼻烟壶的奥妙,那我就把这只瓷烟壶赏赐给你。”

  杨斑侯接过鼻烟壶连忙叩头:“谢王爷恩赐。”

  这时,一个丫环慌里慌张闪了进来:“王爷,奶奶唤你去呢!” ’

  “哪个奶奶?”端王不耐烦地问。

  “是四奶奶。”丫环怯生生答道c

  “不,是大奶奶。”又有一个丫环闪了进来。

  “真他娘的热闹,好,我回去。”端王大步走了出去,丫环们也鱼贯而出。

  “翠花刘”刘凤春正在房上所得热闹,忽听杨班侯在屋内喊道:“‘翠花刘’,你又惦记上我这松鹰瓷烟壶了吧?还不快下来!”

  刘凤春一听,吓了一跳,险些跌下房来。

  尹福参加了马维祺的丧仪后,回到肃王府已是下午,刚到豪杰斋安歇,有个侍从走进来告诉他,皇上又派人来催了,令尹福尽快破案,寻回翡翠如意珠。来人还说,珍妃娘娘自从丢失宝珠后,魂不附体,夜不能寐。尹福听了,心内又添了几分烦躁,一歪身躺在炕上呼呼睡了。

  睡至晚上,尹福感到有人用手捅他,睁眼一瞧,是个侍从。侍从说:“肃王请你去喝酒。”尹福心里纳闷儿:肃王平日总是与家眷饮酒用饭,今日如何请我喝酒,这里面必有原因。

  尹福随那个侍从来到珍肴堂,只见堂内案上摆着几瓶北京黄酒,俱是银白色瓷瓶盛装。酒菜别有新意,有花生仁、辣白菜、豆鼓豆腐、拌豆腐丝、虾米豆、玫瑰枣、老腌鸡子、拌海蜇、格炸盒、冰黄瓜、芥末白菜墩、醉蟹、熏黄花鱼、鱼冻、香椿豆、鲜藕等,还有一碟白杏惹人眼目,剖为数块,杏核都破为两半,伴与融融碎冰。

  肃王身穿一件宝蓝底色缀碎银的袍子笑吟吟走了进来,他朝尹福招呼道:“今晚我请教头喝个一醉方体,请坐。”

  尹福随肃王坐下,肃王抄起酒瓶,倒了三个小扣碗,递到尹福面前,自己也斟满三个小扣碗,用五个手指捏住,然后与尹福一碰,一饮而尽。尹福也一饮而尽。

  肃王咂了咂嘴,连声赞道:“这是北京黄酒,护国寺西口外柳泉居的,号称‘五泉佳酿’,酒味香醇。”

  尹福附和道:“味道确实不赖。”

  肃王为尹福夹了一只醉蟹:“来,尝尝鲜。”

  尹幅心里翻江倒海,王爷今晚怎么了?如此盛情请我喝酒,必是有求于我。

  酒过三巡,肃王醉醺醺,又开了腔:“教头,王爷待你不薄吧?”

  尹福点点头,一字一顿地说:“不薄。”

  肃王斜着眼睛又问:“我待你与先王爷待董公哪个更厚一些?”

  尹福心想:这叫我如何回答,不如瞒过去,于是硬着头皮答道:“您更厚一些。”

  肃王道:“知恩不报,非君子。”

  尹福显出视死如归的样子,缓缓说道:“思将仇报,是小人。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仆为主死虽死犹荣。”

  肃王显出高兴的样子,口水从嘴边淌了下来,连声赞道:“说得好!说得好!”

  尹福心想:我应付他几句,他反倒当真,看他狗嘴里能吐出象牙。

  肃王道:“如今皇上闹着变法.老佛爷岂肯干休?老佛爷可不是一般女人,她在颐和园内不会整日吟花赏月,而是目光炯炯盯着紫禁城。我看这天下要乱,天下一乱就要闹他个鸡犬不宁,这肃王府的防务就全仰仗你了。”

  尹福将一块酥鱼吞下肚,应酬道:“好说!好说!王爷尽管放心。”

  肃王将声音放低,嘴几乎贴着尹福的耳根:“可是王府里近日出现一件奇怪的事情……”

  “什么事情?”尹福也睁大了眼睛,心口怦怦在跳。

  “那个西域来的金貂公主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

  “不会吧,我看她与从前—样。”尹福小心地说。

  肃王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想说她现在怎么不听使唤了,又伯被尹福看破,于是改道:“她的武功怎么一下子强了数倍,好像变成了一个野女人。教头,她的功夫全是你教的吗?”

  尹福道:“她天性聪颖,一教就会功夫自然大长。”

  肃王疑疑惑惑地道:“昨日她—反常态,变得疯疯癫癫,胡言乱语不知是怎么回事?”

  尹福心中有数,装作半信半疑地说:“怎么可能呢,您带我去看看她。”

  肃王带尹福来到银狐公主的住处,猛听得一片咿咿呀呀之声。但见银狐坐在床上,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吁吁,口中念念有词:“天灵元地灵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哪吁三太子,四请常山赵子龙,五请山东秦叔宝,六请燕山小罗成,七请钟馗来打鬼,八请宗保穆桂英,九请华陀来治病,十请托塔李天玉率领天朝十万兵,丁当当,轰隆隆,惊天动地真威风。天塌地陷震四野,女蜗补天也不灵;哈哈,嘻嘻,气死玉皇老儿精,惊动金銮宝座椅,茫茫大地真干净!”

  说罢,又哭又笑,扯下纱帘就咬,抄起玉皿就摔。

  尹福悄俏对肃王道:“她定是练功入魔了,快去请郎中,让郎中开个药方。”说急叫丫头木莲唤来自己的贴心侍从,尹福与侍从耳语一番,侍从应诺而去。

  不一会儿,一辆马车停在肃王府门前,侍从领一位郎中勿匆而入王府,来到银狐的住处。

  尹福扯过郎中,低头耳语一番。郎中来到银狐公主面就上前就要摸脉,没料想,银狐伸手一掌,把郎中打了一个踉跄。

  尹福急忙上前点了银狐的后丸,使银狐动弹不得。

  郎中上前摸脉,一会儿说:“这娘子练功入魔,一时难以还原。”

  肃王急得跺跺脚,连声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王爷不必着急,我有一方,定可使娘子恢复原态。”郎中不紧不慢地说。

  肃王忙问何方。

  郎中徐徐说道:“京城西南有一古刹,唤作法源寺,唐时所建,是消灾避祸之地,娘子若在此寺隐居三年,魔法自退。王爷有没有听说这么一句话:‘魔高一尺,佛高一丈。’佛法定能战胜魔法。”

  肃王听了,心疼得冒出汗来,暗自想:再过三年,这朵娇花还不凋谢,但事到如今,只好如此。

  尹福在一旁劝道:“王爷不必过虑,公主三年后还要复归王府,天下奇美女子如云,何足吝惜。”

  肃王皱着眉头叫道:“尹教头,你可不知道,这金貂公主乃是香纪再世,是人世间罕见的美娘子,身有异香,是我掌上明珠,这叫我如何舍得?”

  尹福劝道:“王爷,治病要紧,你就忍耐三年吧。”

  尹福令侍从备了一辆香车,让丫环木莲陪银狐上了车;自己与郎中上了一辆马车,两辆车朝法源寺驶来。

  马车内,郎中对尹福笑道:“尹兄,我这场戏演得不错吧?”

  尹福笑得合不拢嘴,原来这郎中正是马维祺的徒弟叶潜大夫。昨日尹福与叶潜定计演出了这场闹剧。

  不一会儿,两辆马车来到法源寺前,只见朱红山门,两侧各有一尊石狮,门额上大理石雕携着金色的“法源寺”三个大宇。

  法源寺是北京城历史最久的名刹,唐太宗李世民为悼念东征阵亡将士,于贞观十九年下诏在此立寺,后来唐高宗李治又下沼修建,直到武后万岁通天元年才完成建寺工程,并赐名悯忠寺。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寺庙东南隅建塔,明正统二年改名为祟福寺,清代雍正十二年,赐名法源寺。元代诗人张翥曾写诗赞道:“百级危梯溯碧空,凭栏浩浩纳长风。金银官宫阙诸天上,锦绣山川一气中。事往前朝僧自老,魂来沧海鬼犹雄。只怜春色城南老,寂寞余花发旧红。”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亲自临幸,并赐御书“法海真源”匾额,又赐一首御制诗:“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沧桑已阅久,因革率难穷。名允法源称,实看像教祟。甲寅创雍正,戊戊葺乾隆。是日落成庆,初春瞻礼躬。所期资福力,寰宇屡绥丰。”

  因为叶潜事先已与法源寺住持宝掸法师说明,宝禅法师闻讯后带领众弟子前来迎接尹福、叶潜、银狐、木莲等人,尹福让那辆香车先回府,留下马车等侯,然后随宝禅法师进入寺庙。

  进入山门东西为钟、鼓二楼。宝禅法师指着鼓楼前一株文宫果树说:“这可是株奇树,当时扬州八大怪之一的罗聘曾来此庙,为这株奇树题诗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