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机可透露 作者: 曾鹏宇-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后,我总结了几点,专供丢了手机后想找回来的兄弟姐妹们参考: 
        1)不要急着停机,让他打,只要他往外打了电话,马上报案,那他就跑不了。虽说多数人拿了你手机就会关机换卡,但是想占小便宜的人多了,咱挖个坑,把他埋了。 

        2)买手机时最好买有锁闭SIM  卡的机器,我丢的这台就有,除了我的卡别的卡必须输入密码,密码不对就锁机。对方换上自己卡后发现用不了,多半会把你的卡再插上,如果这时候你的卡没停机,难保他笨贼一箩筐就会打一下。哈,咱这坑又挖得大了些。 

        3)经过了这些事情,我发现警察真是这世界上最NB 的人,比记者牛多了。 
        这就是我的贺岁片:《手机》。 
        江湖匪气 
        反正这个世界,如果你不做伪君子,多半就得做真小人。 
        某天跟偶像、棍表姐一起吃饭,棍表姐就发表看法:“我发现,你认识的人都有种江湖气。”———估计她有这想法已经不只一天两天了,每当我的BLOG 
      上出现奇人异事的时候,她就会说,你怎么老碰上这么希奇古怪的事。 
        也是,我觉得自己碰上的好多事都比较江湖,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自己身上也多少有点江湖气———当然这种江湖气是有气质、有品位的,而没气质、没品位的那种,其实是“匪气”,出类拔萃的刀少怎么会沾上“匪气”? 

        分析起来,江湖气在我身上的体现,首先就是高举“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大旗———有气质的江湖气是不会主动害人的,但也不想被别人害,所以慕容家的功夫一定要发扬光大。 

        这也是在一场场惨痛教训中才得到的真知灼见。大学时,曾经被一老师的前女友借过500块钱,一而再再而三地就是不还,后来才知道这女人吸毒,骗了很多人的钱,后来干脆跑了。那时候我一个月才200块生活费,都快沦落到借钱过日子的地步了。一怒之下,某个中午踢开她家的门,把里面所有能搬的东西都拿到学校附近的跳蚤市场及废品收购站,卖了300块钱,好歹弥补了一些损失。 

        临走的时候,看见床下的尿罐,里面金银满堂,想都没想就撩开床上的铺盖,稀里哗啦倒将进去,然后把铺盖原样铺好,想象着丫半夜溜回来钻进被窝的情景,就觉得解气。后来快毕业再碰上她,她还是躲着我。 

        像这个女人,就属于存心想害人的,对她不用客气,也不用沿袭什么“好男不和女斗”的破烂规矩。这个世界这样的人一多,就容易不安,就容易出事,而对付这种人,保留一点江湖气是必要的,至少让她知道,既然出来混,就是要还的。 

        遵循这个道理,我一步步提高了自己的修炼等级,在火车上怒喝一声留下了即将被“误拿走”的包,在街上掐着小偷脖子抢回了钱夹,以及演一出戏让拿了我手机的人乖乖送回来,等等。 

        要让江湖气有气质,还需要修炼另一门功夫,就是火眼金睛。世界里最可怕的不是骗子,也不是强盗,而是那些披着人皮的狼,即“伪君子”;更可怕的是,这个世界里的伪君子还很多,远多过华山一派。 

        先说等级比较低一点的伪君子。大二那年,学校里忽然传闻自习室里出现了“色狼”,专摸女生大腿。我开始以为不过是一个传说。大三的夏天,终于在自习室里碰见,是一女生仓皇求助后我才对上号。那厮是隔壁大学的学生,看上去非常斯文,居然还架着一副眼镜,走在路上绝对是一标准的倜傥学子。 

        不过那么轻易就暴露心魔,这兄弟的“伪君子功”级别还是不高,所以被轻易打败———我用一词典砸在了他脸上,他流了鼻血,居然也不敢说什么。 
        后来我陆陆续续碰到一些“伪君子”,就像那个盗用我名字的熟人那样,做的事情见光死。他们顶多算中级“伪君子”。这么多年里,高级伪君子我只碰上了一个。我跟他认识很偶然,不过却比较有缘。做调查记者这几年,极大地锻炼了我察觉蛛丝马迹、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结果他的君子剑,最后刺在了自己身上。 

        当然这样一来,以后我们连普通朋友都做不了了。不过这无所谓,反正在伪君子的世界里,要保持个性就得随意,不用顾虑那么多,谁知道哪天谁又风起云涌呢。反正这个世界,如果你不做伪君子,多半就得做真小人。等到某一天完全浸染了,也算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 

        先说清楚成吗 
        我妈对这一点很佩服,她总说:“我就拉不下这张脸。” 
        那早上还没起床就接一电话,一久没联系的朋友打来的,不咸不淡地说两句后拐到了正题:“借我用下你的车吧。”我说有什么事;他说他老婆从国外回来,行李多,觉得公交麻烦打车贵,所以想借我的撅撅接老婆去。 

        我说那咱先说好,如果车出了问题,磕了碰了你得负责修理,另外必须当天借当天还。没想到就这一句话,那边有点不高兴:“我开车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会出那样的问题?你放心吧。”我说:“我不是不放心你,只是觉得事先说好免得麻烦……” 

        朋友答应了。车借给他了一个下午,晚上完璧归赵时,他说:“就因为你那句话,我开的时候特小心,生怕蹭了碰了,跟以前借车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我一看,本来有灰的车身已经洗刷一新,油箱也给加满了。嗯,靠谱! 

        来北京以前,我基本是个没什么警惕性的人,所以借钱给人被骗过,借书给人丢失过,老出这样的小事情。1999年新闻学院快毕业的时候,我准备攒台电脑,还差1000块钱,向一朋友借。那朋友很爽快地答应了,然后问我:“什么时候还?”还没借就说还,这让我有点窘:“两个月后吧,给你写张借条。” 

        说也奇怪,这之后我总惦记着这事,两个月后钱还给了朋友才放下心来。后来我把这招学了去,谁管我借钱,不靠谱的当然不借,靠谱的也会事先说好还钱的时间,借条也是必要的。这样借出去钱大概四五次,对方都按时还了;有两次忘了说,结果就拖到我亲自开口要才拿回来。 

        像借车这种事,除非是过命的交情,否则是不干的。但就算是这样,该说的还是得说。差不多两年前,一时心软把车借给了另一朋友,结果蹭了一块漆,他却不承认,最后搞得很不愉快,这次之后我就发现,借车跟借钱差不多,该事先说清楚的一定得说。 

        我妈对这一点很佩服,她总说:“我就拉不下这张脸。”我说这有什么拉不下来的,既然是帮别人,就得知道有的时候该帮,有的时候就不该帮。像按时归还、出了问题负责这种要求,是再正当不过的,要连这你都不答应,那我凭什么帮你啊?对方明理的倒还好,要是不明理,麻烦多了去,我可受够了,所以养成了习惯,无论我帮人还是别人帮我,都先划下道儿,这是责任问题。 

        中国人吧,特奇怪,有时候明明是原则问题,不说出口就经常不把它当回事。 
        撮合婚姻 
        要是现在,结个屁的婚,想玩就玩,想跟谁就跟谁。分居?别逗了,在一起都能搞一夜情呢! 
        那天电话回家,老太太接的,问她干什么呢,她说:“给人当参谋呢。”我马上叫她打住:“您别再害人了成吗?”老太太特不服气:“什么叫害人啊,我这是造福于人类。” 

        我揶揄她:“是,您之前造福过两次人类,结果人类都灭绝了。”一句话过去,那边不搭理我了,往事不堪回首,老太终于沉默。 
        我妈跟我爸,都属于热心的老实人,但就是这种热心的老实人,经常好心办坏事。这几十年他俩可没少撮合,结果大多数都没成,好不容易成的两对,后来都离了。所以我掌权后定下的第一条家规就是,不准他们再去撮合别人的婚姻,这种事情不容起哄! 

        先说第一对。那时候我还小,正上小学。我爸是从农村一步步读出来的,家境贫寒,初中时的老师对他极好,帮了他很多,我爸一直记着老师的好。 
        在80年代,我父母工作的航天系统还是不少人羡慕的铁饭碗。三线企业青工多,且男多女少。我爸老师家孩子也多,老三是个漂亮姑娘,师范毕业,当时还没有对象,我爸就有心帮她物色一个。 

        那时候我家邻居也是一个大家庭,5个孩子,其中两个男孩都没对象,小儿子那时候不过18,我爸的目光就放在了大儿子身上。说实话,这大儿子吧,长得倒还成,就是性格太闷,偏家里还特宠,这种闷着宠的,多半都有点神。但那时候谁知道啊,我爸还觉得人家那叫老实呢,结果就介绍了。 

        三姑从老家来了,花儿一样的姑娘,邻居家一看就不得了了,当天就愣没让她回我家住———后来我妈曾多次否认这个细节,说我那时候小,记错了;得了吧,这种事儿我能记错?笑话! 

        没几个月就开始筹办婚礼。后来我妈说,三姑虽然有学历,但是毕竟家在农村,当时多少是有借助这个婚姻来到城市生活的目的,无论哪个朝代这种事情都很正常。不过,不正常的事情后来发生了。 

        结婚后邻居家并没有想方设法地让三姑调来,一年过去,三姑生了一个儿子。后来三姑就发现,每次她一个人来厂里探亲的时候,得到的欢迎并不热烈,而她要抱着孩子去,那简直就是女皇。 

        最可怕的是,那家的大儿子越来越闷,几乎不说话,跟三姑也不说。那家是山东人,一家人吃饭得男人先吃,然后女人才吃,咱四川女性怎么能容忍这种落后风俗,三姑不搭理,结果那家的姐姐妹妹就开始使坏,丈夫没话说,儿子还小,工作又在外地,三姑后悔了。 

        这一后悔不打紧,我爸急了,开始找邻居家商量,你说这种事情有我爸什么事啊,结果这一商量两家关系就不好了,最后三姑在孩子两岁左右跟那家的大儿子离婚了,邻居家想要孩子,三姑说了一句,做梦,就彻底断了关系。 

        虽然三姑父亲并没说什么,但是我爸从此就觉得对不起他的恩师,进而痛恨起那家邻居,从此我家他家再无往来。因为这件事情的影响,那家大儿子后来一直没结婚,小儿子直到30岁才成家,好像感情也不好,而且多年不育,我觉得那都是被我爸给“方”的。之后差不多有20年没见三姑,听父母说她后来又结婚了,现在那孩子应该也快20岁了。 

        这次失败的教训让我爸暂时退出了媒公之路,我妈登场了。这次男方人特好,是我妈老上级的儿子,女方是我妈舅舅的大女儿,如花似玉。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进行得很顺利,无论男方女方都觉得很合适,唯一不美满的是,跟前一桩一样,大姨工作在外地,也希望调到城里来。 

        更奇怪的是,男方家本来调个人不是什么问题,可不知道怎么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