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治世经典-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氏并请李侃在城上对贼兵说:“项城父老,决不投降叛贼,只有全力死守,你们得到我城,也不足显威风,不如早些离去,免得失利又无好处。”
  贼寇都笑了,忽然一枝箭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就退下来,杨氏说:“县长不在城上,谁肯尽力?与其在家调养,不如为守城而死。”
  李侃裹伤之后,再率他的兵众,趋赶上城,忽然城上有人有弱势的弓,射出一箭,正中敌帅,坠马而死,恰巧是敌将李希烈的女婿!贼兵声势为之
  涣散,纷纷散去,项城得以保全。
  刺史上奏称扬李侃的功劳,朝廷越级升迁李侃为绪州太守。
  534 活命法
  梁太祖朱全忠元贞皇后张氏,贤明能干,又精力充沛,言行举止都合于礼法,太祖虽然刚烈暴躁,有时也怕她。太祖常以国事询问,张氏所言多能切中。太祖时常暴怒杀人,张后却设法救护,许多人常赖以活命。
  有一次太祖外出检阅军队,只到半途而止,张后以为不妥,乃派人去敦促,终于完成检阅。
  郴王友裕攻徐州,大破朱瑾于石佛山,朱瑾仓皇逃走,友裕竟没追赶,太祖大怒,就夺回他的兵权,友裕恐惧被杀,急忙率数骑逃亡山迥。过了一段时间,藏身于广阳,张后闻知此事,暗中派人去教导友裕脱身自归的方法。
  有一天早晨,友裕跑来见太祖,拜跪在庭中,哭泣请死,太祖不饶恕他,而且大发脾气,命左右抓出去斩首。
  此时张后在后面听到,来不及穿鞋子,赤脚走到庭中,拉着友裕的手,哭泣着说:“你只身束手来归请罪,难道不是想要表明你不是反叛吗?”
  太祖听了此话,已明白其中意思,就免掉友裕的死罪,并重新任用。
  535 不打百姓主意
  五代刘智远(后汉高祖)至晋阳,讨论要用百姓财富犒赏战士。
  夫人李氏闻知,立刻建议说:“陛下是藉河东之地创大业,还没有恩惠给人民,却先夺取百姓求生的资财,这不是新天子拯救人民的本意,请把军中所有的钱财,慰劳辛劳的军人,虽然不算丰厚,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刘智远听从李夫人的意见,军人和百姓都非常欢喜。
  536 拒听劝阻而覆灭
  五代汉隐帝(刘承佑)与郭允明,计划杀杨邠、史弘肇等,事情决定之后,入宫告诉太后。
  太后说:“这是非常重大的国事,应当与宰相商议。”
  李业从旁插嘴说:“先皇平生谈朝廷大事,从来没有问过书生。”
  太后以为不可学先皇帝的做法,汉隐帝摆一摆衣服就走了,并且说:“何必与女人商量呢?”
  后来杨邠等死后,周高祖(郭威)起兵攻击京师,慕容彦超又被刘子陂打败,汉隐帝决定亲临作战。
  太后禁止儿子率兵出征,说:“郭威本来是自家人,如果不是有什么危难疑虑,怎么会这样的行动呢?现在如果按兵不动,并以诏书晓谕郭威,郭威必会有适当的解释,那么君臣的关系,应该可以保全。”
  汉隐帝又不听从太后的劝谏,终于遭到祸难。
  537 机智立太子
  金宣宗病重的时候,已是夜晚了,近臣都已出去,只有前朝资明夫人郑氏因年老侍奉在侧。
  金宣宗知她可以负托重任,就告诉她说:“赶快召太子来主持后事。”
  话刚说完,就去世了。
  郑氏隐秘此事,不让任何人知道,当晚后妃们都到寝阁请安,庞妃阴险狡猾,又机警聪慧,曾因她的儿子英王守纯年长却不能立为太子,怀恨在心。
  郑氏担心她忽起变乱之心,就骗她说:“宣宗帝正在更换衣服,后妃们可以先到其他房间略为休息。”
  等她们进了房间,趁机把后妃锁在里面,急忙召大臣,传遗诏立皇太子守绪为王,也就是哀宗(完颜守绪,公元 1124 年)。事情办完,才打开门,放出所有后妃,正式办理宣宗丧葬事宜。
  538 烈妇传
  元朝阚文兴从军漳州,与妻王氏同行,至元 17 年(公元 120 年),陈吊眼作乱,攻击漳州,阚文兴死于战场,王氏也被虏走,但是守义而不受辱,骗贼兵说:“等待我埋葬夫婿后,就任你们发落。”
  贼应允王氏请求,王氏于是背负阚文兴尸体回家,堆积薪林焚烧尸体,自己也投火而死。
  539 勿忘耕耘苦
  金海陵皇后名叫徒单氏。有一天海陵皇帝(完颜亮)告诉侍臣说:“昨天是太子的生日,徒单后送我一件礼物,非常珍贵特异,卿可以看一看。
  说完后,从绛囊中取出一物,竟然是农夫耕种收获的稼穑图。”
  接着说:“徒单后的意思,是因为太子生长在深宫,不知道民间种田人的辛夺,所以用此图给儿子做生日,联很高兴徒单后的贤能。” 
第十八章  防人之心(防诈类)
  [开宗明义]有的人太过忠厚,既不会推测、迎合人的心理,又没有先觉之明,终会落入口蜜腹剑者的圈套,以至于从高位跌下来。观看本篇防诈说明,则可以豁然明白如何防患于未然了。
  540 秦愚楚王
  秦昭王(公元前 306~前 251 年)派人送信给楚怀王说:
  “很早以前,寡人与大王在黄棘立约结为弟兄之邦,以太子为人质,极为欢愉。不料太子杀了寡人的大臣,不曾谢罪即逃走,寡人实在非常忿怒,就出兵大王的边界。现在听说大王把太子质押于齐,以求平息与寡人不睦之情。岂不知寡人与楚地疆界相接最近,而且有婚姻关系,彼此互相亲爱已很久了,现在秦、楚不和乐,就没有办法命令诸侯结盟,寡人愿意在武关与大王会商,当面相约结盟后,各回本国,这是寡人的意愿,不知道您意下如何?敢烦告知心意。”
  楚怀王看过秦王书信后,心中有些忧虑,想要往武关约会,又恐怕被秦王欺骗;但如果不前往会盟,又怕秦发怒来攻。
  这时昭睢建议说:“大王不要去,应该立即发兵防守边关。秦心如虎狼,不可相信,而且秦早有并吞诸侯的野心。”
  怀王的小儿子兰,则劝大王要去,说:“为何拒绝秦的友好?”
  楚怀王于是往会秦昭王。
  秦昭王派一将领到武关去埋伏,假称秦王已到,等楚怀王到时,立刻封闭武关,楚怀环得已,西至咸阳,朝见帮王于章台,像藩臣一样,秦不待以平等礼仪。
  541 吝酒被逐
  卫侯占梦。嬖人(内侍)向太叔僖子求酒,太叔僖子不给,嬖人就请卜人比告诉卫侯说:“君有大臣在西南角,不去掉他,恐怕有祸害。”
  卫侯就把太叔僖子驱逐出境,太叔僖子只好投奔晋国。
  542 父子都被骗而死
  叔孙为鲁国宰相时,位高独断,他所喜爱的童仆阿牛,也假藉叔孙命令独断行事。
  叔孙有个儿子名壬,被阿牛妒忌,想要陷害他,有一次阿牛和王去鲁君处所求见,鲁君赏赐一只玉环,王拜而收下,回家却不敢佩带,请阿牛去问父亲叔孙。
  阿牛没去问就欺骗壬说,“我已经帮你请示过了,你父亲准你佩带。”
  阿牛又对叔孙说:“有没有看到壬带玉环?是鲁君赏赐的,王已经佩带了。”
  叔孙召见壬,看到壬佩带的玉环,非常愤怒,就把壬杀死了。壬的兄长叫丙,阿牛又妒忌他,想要杀他。叔孙有次命丙去铸钟,钟铸成后,丙不敢敲击,请阿牛问父亲叔孙。
  阿牛又没去问,骗丙说:“我已经帮你问过了,你可以敲钟,以察其声音。”
  丙击钟后,叔孙听到钟声后说:“丙这孩子,不报告就擅自敲钟,真是可恶。”
  忿怒的要逐他出境,丙不得已就逃到齐国。住了一年,丙为谢父亲叔孙不杀之恩,想要回鲁国,叔孙派遣阿牛去召儿子丙回来。
  阿牛没去召丙就回来报告叔孙说:“我去召过了,你的儿子丙非常忿怒,他不回来。”
  叔孙听了大怒,就派人去把丙杀死。
  叔孙两上儿子都被杀死了,自己又有重病,阿牛想独自侍候病人,告诉左右的人说:“叔孙不想听到人的闲杂声。”
  因无人接近,不久叔孙就饿死了。阿牛密不发丧,把府库里的贵重宝物,全数偷了,投奔齐国去了。
  听信心腹的话,使父子都被骗而死,不可不知戒惧啊!
  543 贤儿枉死
  周朝大臣君吉甫的前妻遗子名伯奇,生怕笃孝;后母想要害死他,就召伯奇到后花园游玩,事先以蜂蜜涂在发上,引来数群蜜蜂环绕,伯奇怕蜜蜂刺伤后母,以手抓蜂。后母于是告诉君吉甫,说是伯奇戏弄她,君吉甫很忿怒,赐伯奇死。
  后来领悟了,追念伯奇之死,某日,乘车出游于于田,见鸟在桑树上鸣叫,声音如泣如诉,君吉甫感动得说:“是伯奇吗?”
  鸟嘴抚翼,声音更凄切。
  君吉甫就祸颂说:“是我的儿子,就栖息在我的车上不是我的儿子,就飞走不要停留。”
  鸟寻找语声方向,栖息在车的顶盖。君吉甫于是回家把后妻射死,以谢先前的罪过。
  544 反臣能欺主
  赵国奸臣楼缓,将出使外地,恐被怀疑,辞行时就对赵惠文王(公元前298~前 266 年)说:“臣对国家虽尽力竭智,但不受信任,此次出使在外,恐怕不能再见到大王了。”(楼缓已有叛心)
  赵王说:“这是什么话?我可以写封亲笔信交给贤卿,请放心吧!”
  楼缓说:“大王没听说过公子牟夷在宋国的遭遇吗?公子难看夷是宋国公子,身份高贵;后来文张在宋国受到宠遇,中伤公子牟夷,宋国人却信心为真。现在我跟大王的关系,比不上公子牟夷与宋国的关系,而讨厌我的程度又远超过文张,所以我认为再也见不到大王了。”
  赵王说:“先生放心地去吧,寡人与先生已有誓言。”
  楼缓于是出使外国。
  后来楼缓在中牟反叛,逃入梁国,谍报人员来报告这件事,赵王却不听信,并且说:“我已与楼缓有言在先了。”
  545“贱相之计”赶走吴起
  公叔任魏国宰相,娶魏公主为妻,却猜忌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吗?很容易赶走。”
  公叔说:“怎么赶走法呢?”
  他的仆人说:
  “吴起为人,廉节而好名,先生可以先报告魏武侯说:‘吴起是贤人,而魏国领土小,又与强秦为邻,臣恐怕吴起没有留下的心意。’武侯如果问:‘那怎么办?’先生就报告武侯说:‘可以请公主试探他,吴起有留下的心意,就会忍受无礼的举动;如果没有留下的心思,就会辞行。’可用此方法试探他心意。然则召吴起同归,却命公主轻视您,吴起见公主贱视魏国宰相,必定会辞行。”
  后来吴起见公主轻贱魏相,果然辞行,又因恐惧得罪,于是投奔楚国。
  546 小人难得罪
  齐国大夫夷射,接受王的宴饮,酒醉而出,倚靠在郎门边。
  守门的刖跪请问说:“先生能不能赐些剩余的酒呀!”
  夷射说:“走开!受过刑的人,怎么敢向长者要酒喝。”(刖是削足之刑)
  夷射走开后,刖跪就泼水在郎门的接水槽中,类似小便的样子。
  天明后,王出来就呵责说:“是谁在此处小便呀!”
  刖跪回答说:“臣没有看见谁在此小便,只是昨晚中大夫夷射,在这地方站立过。”
  王因此诛杀了夷射。
  547 六百里地变六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