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色部落 肖克凡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砂堆里便躺满了已经凝固了的透红铸件。这是火龙的僵尸。
  沈茂先从天车里伸出头向我挥手。铁水映红了他的小白脸儿。我们这拨人中,唯独他没有在黑土地上落脚,而是飞上天当了一名随班天车手。
  车上抛下一个纸团儿。沈茂先在纸上对我说:完了活你领杨实强到废品库去,等我。
  他的字写得很好,好得透出一股女气。
  魏丘凑上来看,低声说:“他也约了我。”
  好象沈茂先要组织反革命暴动。
  章立国干完了自己的活儿并不去歇着,而是帮着浇铸工起吊砂箱。汗水,湿透了他的脊背。
  远处一群人又唱起了一支歌谣。姜德力扯着嗓子领唱,声音干燥:
  鸡啄西瓜皮麻子,
  狗啃老玉米麻子,
  雨打沙滩地麻子,
  钉鞋踩烂泥麻子,
  光着屁股坐炕席麻子,
  炕儿深坑儿浅你知道几尺几!
  章立国脸膛上没有一颗麻子。不知为什么他却涨红了脖子,继而愤怒地隆起两侧咬肌。“你们的心太坏啦!”他冲人群高声喊道。
  “心坏?肝儿是五香的就行,照样儿下酒。”姜德力在魁梧的章立国面前毫不示弱,鼠眼一眨嘻嘻笑着,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我便暗暗猜想:一准有一个满脸大麻子的人,是章立国心中的圣者。
  “章立国想入党都快想疯啦!小兄弟,千万别让他传染上你”姜德力小声对我说。
  三
  车间头儿丁大铆脸黑心却红。
  冲天炉前召开全车间大会,司文治以党支部书记的身份讲罢,丁大铆就扯了扯裤腰站在一个砂堆上,捻灭烟头儿开了讲。
  “抓革命促生产,就得讲团结。在一块做伴儿干活儿,人心换人心。有能耐你娶个漂亮媳妇来,拿人家新来的杨实强开什么心?尤其是姜德力,你少哼哼几句没人拿你当哑巴卖了。还有,往后不许唱什么四大累四大软的!要不是缘着都是干翻砂的,定你个反革命还有跑呀?往后大伙儿要注意加强阶级友爱”
  我身边的杨实强听了,悄悄抹泪儿。
  姜德力蹲在下风口,小声攻击丁大铆:“那你就快跟仓库的那个娘儿们去加强阶级友爱吧。”
  杨实强扯扯我的袖口,低语:“得好好干,得好好干”
  丁大铆讲到激动之处就想摸火点烟。司文治立即插话:“还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很不好。积极进步要求入党是好的,可有的人每天来找我或丁主任,一天一次能谈出什么新情况?动机要纯,要做长期接受考验的思想准备。”
  章立国坐在铁锭子上听着,面不更色。
  杨实强似乎受到鼓舞,又加重语气对我说:“得好好干”
  于是就好好干。
  领着我们干活的师傅姓侯,是个一身“好里肌”的精瘦老头儿。他是个无寒无暑的人物,常年顶着个汗渍斑斑的瓜皮帽。他吸烟,外号“没烟头儿。”
  侯师傅点燃一支烟,吸到半截子,便掐灭;再吸时,掏出一支接上那半截子。依此循环下去,焉有烟头弃之?当然也有走神儿吸过站的时候,便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烟袋来,将烟头儿按入烟锅儿,叭哒叭哒全化成烟儿。
  老翻砂工的财迷,是以自身挖潜为特征的,不谋外财。
  我和杨实强跟着侯师傅干活儿。
  据说早年华北一带铁工厂里行帮之风很盛。艺高者中有“三个半翻砂匠”之说,就好比《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隋唐演义》里的十八条好汉。这个侯师傅,就是那“半个翻砂匠”。年轻时他耍手艺浪迹天下;日本的下关、朝鲜的汉城以及大西北的首府迪化他手艺极好,脾气极坏,整天郁郁寡言又怒气冲冲。
  不知何故,一有停闲他就蹲在黑砂堆儿里闭目养神,面静若水,身定如石。
  逢这种时候,杨实强就退到一旁静静看着师傅,满脸神圣的表情。
  “翻砂苦,哪流了哪儿堵,翻砂苦,哪破了哪儿补”一段古老的行板竟从入定的老者那微颤的唇中滑出,似静诵真经。
  杨实强在一旁听了,一脸迷惘,惶而又惶地看着我。我也惶惶,又不愿碎了一个圣像,就小声说:“师傅睡着了说梦话呢”
  魏丘蹲在一旁往地上画着一辆独轮小车,时不时伸手撸撸自己那凸出的喉结。
  “翻,翻砂这一行有这么坏吗?”杨实强伸出溺水者的双手死死抓住我,急声问:“那咱们可怎么办呀?那咱们可怎么办呀?”
  我说咱们该吃中午饭了。
  他大为不悦:“你躲着实的说虚的。”喘口气他又说:“往后咱们实打实,不兴动虚。”
  我无言以对。他就自语:“姜德力姜师傅挺爱干翻砂,可他偏偏又爱拿我开心,这为嘛?”
  我说姜师傅还没有媳妇呢。
  他眨眨丑眼看着我:“这话说得实在。”
  这车间里的老翻砂工们,入三条石学徒的时候就让人家治惯了。如今也不善发号施令。全凭自己疼自己。我们便倍加自觉地继承尊师传统,挎起提盒为师傅们去食堂打菜。翻砂工每天能吃上一份津贴菜,国家的钱。
  魏丘于我们后边走着,他爱耍单儿,就使我觉得生活中好象没有魏丘。虽说我俩同住一间单身宿舍,但我总觉得对面床上躺着的是一团清气,紧紧裹着一个打呼噜的灵魂。
  魏丘吃饭很素,像个六根全净的业余和尚。食堂里他总是买一份刷锅水做成的汤,泡上六两米饭,天天虐待自己的胃口。好在他的胃口很本份,从来不以大出血的方式来抗议。
  便有人说“善哉”,魏丘继承了老翻砂工们的优良传统财迷篓子。
  车间里《四大财迷》的歌谣,我听姜德力这小师傅在厕所吟诵过:
  屎里择豆儿,
  尿上撇油。
  咬死个虱子当吃肉,
  捡一张月经做红绸。
  纸
  就连丁大铆这个当主任的有时兴发了,也泡在车间澡塘子唱,那是另外一首四大财进》。我总觉得内中含着翻砂人的里哼《旷达:
  一粒米你想吃一锅儿,
  一滴酒你想喝一桌儿,
  一袋烟你想抽一年呀,
  一家子用一只骨灰盒!
  但有人搓着脚气对第四句提出质疑:“那是好事情哩!人都死了还热乎乎住在一块,美!”
  于是有人唱起《四大美》。
  车间的澡塘子是个“民主塘”,不分长幼尊卑——脱光了屁股人人平等。澡塘子有澡塘子文化。我甚至这样想:“决不会有人在这里萌动自杀念头的。只要你是个地道的翻砂工。”
  杨实强跟腚虫似地随着侯师傅去了咸菜柜台。侯师傅审视着一样又一样的咸菜,然后问:“哪个最咸?来一分钱的”
  柜台里说:“我还是卖给您一分钱大盐吧!”
  比人的胃口大上几千倍的食堂里,售菜口早早就被人肉糊死伸胳膊撞肩展开了激烈的挤肉比赛。这是求食的竞争。
  尽是别个车间的“白领”工人。姜德力冲人堆儿大喊:“闪开,蹭你们一身黑呀!”
  见来了又黑又臭的“翻砂小鬼儿”,人堆儿顿时松动这是洁身自好的表现。
  我在姜德力的掩护下冲了过去,把个提盒往窗口一塞:“来二十份肉丸子烩白菜!”
  待我拚命往外挤时,姜德力又用苏联影片的台词声援我:
  “不要挤,不要挤,让列宁同志先走”
  我借助革命导师的威望冲了出来。
  突然听到有人高喊:“大事不好啦!妖怪进食堂吃人来了”
  一个又大又薄的人圈子围住杨实强,像是在观赏一只稀有动物。杨实强无地缝儿可寻,就惊鸟似地逃出食堂躲到一个砖垛子后边去了。几个“白领”小伙追踪了上去。
  真是个诗国,他们立即口占一首,歌颂杨实强:
  丑八怪,胎里带,
  倒了胃口坏了菜,
  上街你就是杀人犯
  吓死革命新一代!
  杨实强退着,面孔急剧地抽搐:“我,我是工人家庭出身,也是革命新一代”
  “把你分配到动物园才对!”
  杨实强听了,伸手狠狠去扯自己亚麻色的头发,发出自戕的尖叫。
  我把二十份肉丸子统统扣到那群年轻的混蛋脑袋上。脑袋们立即成了“浇汁儿大丸子”。姜德力赶上来对“浇汁儿大丸子”
  说:“我是你姐夫”
  杨实强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侯师傅木木地看着,说:“哭!孬种”
  杨实强立即止住了他的哭声。
  从此杨实强不进食堂。他似乎已经察觉,自己的存在骚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他新添了一个毛病:时不时抓起一把潮乎乎的黑砂放到鼻前去嗅,像一个饥馑的大男孩儿正在寻求一种可食之物。
  他还经常到清砂工房里去练习举墩子。
  四
  翻砂车间党支部书记司文治开始挨个儿找这垡新翻砂工谈话。他很有水平,采取“接力赛”形式:与张三谈了,放了回去。李四便从张三手中“接棒”进了他的办公室。如此接力下去。姜德力说话太损。他在半道上拦住我,抽一口烟儿,煞有介事地说:
  “大案子呀,你们这是轮奸司文治哟!”
  我听了差点没闭过气去。好在没有“王连举”一类人物告密,姜德力还算太平。照旧鼠头鼠眼乐乐呵呵活着。我觉得他是个奇人。
  司文治眯起一双无神无光的眼睛。他以听为主,以说为辅,从不打断说话人的话流儿。
  我突然觉得他心里的日子一定过的很累很苦。苦得他累得他一脸病相而全没了翻砂工那种精气神儿。听说他也是个翻砂工出身,只是手艺太潮,三年出师当了车间团支部书记,脱了产。
  一点儿一点儿往上升。他是这片黑砂地里土生土长的官苗苗儿。
  他听罢我冗长的思想汇报,缓缓才说:“嗯要站稳阶级立场。刚才我问了沈茂先,愿意不愿意在翻砂场上开一辈子天车。他说不愿意。这倒是一种不隐瞒思想的好做法。你呢?”
  我说能干一辈子就干一辈子吧。
  司文治开始推敲字眼儿:“怎么叫‘能’,怎么叫‘不能’呢?”
  我想了想,答道:“得有个好体格。”
  于是司文治陷入了沉思。
  他三十八岁,还没学会制造孩子的本领,属大器晚成一类。
  就连自行车也不会骑,因而很费鞋。他被翻砂工们称为“烟酒不沾不喝茶”的“三不”男人。翻砂工出身而又没有染上一点儿嗜好的,他空前绝后。他仅有一只公鸭嗓和一双空茫的目光。
  唯姜德力是光棍儿中的勇士,当面就敢拿司文治开心:“这年头媳妇的名额够紧张的啦!你还白占着一个愣是不下种儿,这是人类的最大浪费。”
  司文治总是退避三舍,不与言辩。文治也好武治也罢,最终以无治收场。
  中段
  一
  或许是从姜德力身上看到了成功的经验,真可谓“姜德力身上一声炮响,给沈茂先送来了马列主义”。沈茂先活得十分轻松,没有丁点儿怯意。他对我说过,他祟拜拿破仑。
  杨实强就以为是“拿来一艘破轮船”。
  有时车间里蓦地一静,人们便能听到天空中滚过一串响亮的歌声,沈茂先在天车楼子里引颈高歌。
  “挺好听”杨实强十分羡慕地说。
  我也觉得沈茂先的嗓子豁亮得像一条光光的小马路没遮没拦。
  姜德力一双鼠目最善发现人才。他在澡塘子里几次撺掇沈茂先下水唱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