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赶尸家族 part1-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四四节回到苗寨 (2)

  老道一见苗人们打开寨门往下来接林国余,便说了声:“唉,总算是把你送来了。我老道也要告辞了。咱们后会有期吧。”

  林国余急道:“金道长,刚刚到了苗寨,你怎么便要走?”

  金其子笑了笑:“老道陪了你这些日子,已经是赔了本,难道还要再赔下去啊?阿猫,阿狗,你们把担架交给这些苗人,咱们走吧。”

  林国余心中好生感激,老道嘴里一向斤斤计较,可是为人却不象他口舌一样,不然也不会出手相救了,只叫了一声:“道长……”,后面的话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川东二怪将担架交给了几个苗人,老道拿起简板,在道筒上又敲了几敲:“有道是:老道昆明天师会,阿猫阿狗来相陪。来来去去几买卖,——唉,通赔!”晃着身子,领着川东二怪下山去了。

  这几个苗人由六福带了头,抬着林国余。一面走,六福一面问道:“林兄弟,你这是怎么搞的,受了很重的伤了吗?紫菀姑娘她怎么样了?”

  林国余便慢慢的给他讲自己如何被抓进司令部,如何的逃出,这一路的经过,到了寨子里不远,昌九和阿剖也都出来,阿剖抓住了林国余的手:“余哥,你怎么了?”

  阿剖光滑细腻的手,和一声亲切的‘余哥’让林国余不禁又想起了紫菀。昌九道:“阿剖妹子,先别着急问林兄弟,等把他抬回老司家再说吧。”

  这些人又将林国余抬到了老司家的二楼,先前林国余曾经住过的那间房间,把林国余放在床上,盖好被子。林国余又从头给讲了一遍。

  阿剖听到紫菀被五仙散人捉走,吓的跳了起来:“菀姐姐她,会被捉走?”

  昌九连忙道:“阿剖,你急什么。菀儿姑娘那么历害,又有金蚕护身,那几个什么五鬼,绝对奈何不了她。更何况降头术与蛊术本来同出一门,那五鬼会的功夫,紫菀姑娘也一定会。不用有事的。”这几句话是冲着阿剖说的,却是说给林国余听的。

  第二四五节寻找医书 (1)

  第二四五节寻找医书

  阿剖也道:“就是就是,菀儿姐姐比余哥哥还要厉害呢,她又聪明又伶俐,那个什么狗屁五鬼,当然不能把她怎么样。余哥,你不必担心哦。”

  林国余躺在担架上微微一笑,知道众人只是安慰自己,紫菀虽然聪明,可是落在了那几个降头师的手里,谁又知道会怎么样呢?而且那几个降头师又擅长于采阴补阳,也不知道会对紫菀如何。

  林国余又转而向昌九问道:“昌九哥,这么天你们找到老司的下落了吗?可有关于他的情况?”

  昌九道:“仍是一无所获。林兄弟说老司是被日本人抓走的,可是这一代虽然有日本人出没,却并非是日本人的势力泛围,他们抓了老司怕也转移到了别的什么地方。”

  林国余道:“是。我也听赵族长和金其子道长讲过,有日本人在滇缅边境一代,所以猜测不知道他们是否是抓了我阿爸和老司去了那里。只是我现在这样子情况,想去到边境,自己怕是都走不到,骑马也骑不了。听紫菀说那天你们为了救我,约好三更时候在卢平县城门口会合的?”

  昌九道:“那天因我们的功夫都不行,去了也是累赘,所以紫菀姑娘和旱魃让们的等在城外接应,我们一直等到二更过后,就听到卢平县城内大乱,枪声大做。人叫狗咬不绝于耳,我们担心紫菀姑娘反倒出了什么差错,于是进入县城。结果一直到了司令部,发现司令部大门大开,里面有了十几具尸体,死的非常的惨,个个都是肢体不全。那个司令千金还有一口气,本来也不想理她,只是后来找不到你,又想她也没有做过什么太坏的事,只不过有一个坏父亲罢了,于是把她唤醒,我们也就不再理会她。一直找到快要天明,我们才离开了卢平县,回到寨子,这些天一直都派人出去打听你们的下落,真没想到你又回来了。”

  林国余道:“昌九哥,你们见到那个崔副官的尸体,有没有在他的身上搜一搜,他抢了我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应该一直随身携带。”

  昌九一愣:“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尸体都翻过来,都看过正脸,不过林兄弟你笑话,我们就是很担心你或是紫菀姑娘会遇到不测,可是却并没有那个崔副官的尸体,若是真的让我找到了,管他死不死,我也得给他补上几刀。”

  六福也道:“嗯。那个崔副官并不在司令部内,我们几个还说,怎么这小子命这么大,司令部里死了那么多人,就他一个人逃了出来。”

  第二四五节寻找医书 (2)

  林国余唉了口气,心道:难道是旱魃和紫菀看错了,那个崔副官并没有死,又醒来以后逃跑了?想想也是如此,崔副官对付自己的手段如此的狠毒,在他的手中居然会有传说中的几种异虫,又懂得用阵法来困住自己,他自然不应该是个普通人,至少是会些法术的。可是他又为何会委身在一个小小的卢平守备司令部里呢?难道还有什么阴谋?

  阿剖道:“昌九,六福,你看余哥哥都这么累了,你们怎么还要向他问这问那的,还不快点去给余哥哥准备吃的。”

  昌九笑道:“你看我这脑子,林兄弟这一路上一定受了不少的苦,是应该准备点好吃的补一补了。”

  林国余道:“昌九哥,不要忙了,我现在身体不行,只吃一些米粥就可以了。”

  昌九道:“这你就要用操心了。阿剖,咱们一起下去吧。”

  阿剖一撅嘴:“是叫你们去忙,你们叫我做什么?余哥哥一路上累了,我要陪他多呆一会儿,不然谁照顾他啊。”

  阿剖的任性脾气一上来,任谁都没有办法,昌九只好和六福下去准备饭菜。阿剖就坐在林国余的床边,一面给林国余盖被子,一面给林国余擦额头的汗。搞的林国余都感觉自己就好象是女人做月子的感觉一样了。连忙拉住阿剖的手道:“阿剖,行了,我又不是什么大病号,只是内息紊乱而矣,你不用这样‘照顾’我的。”

  阿剖正色道:“要的,要的。我先前见爷爷给人看病,也是这样子的。爷爷医术精奇,如果能找到他的话,或者会治好你的。”林国余心道:“若是真的能找到我阿爸老老司,就算治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法力尽失,可是金其子也说过,过些时日,行动便不受影响了。大不了做回普通人罢了。”

  阿剖这样一说,忽然跳了起来:“哎呀,爷爷还应该有许多的苗医书籍吧,我虽然看不懂,但是估计你能看懂一些的,没准还能对你的身体有好处呢,你等一等啊,我这就去给你找过来。”

  林国余本想说:你们苗人的医书我哪里看的懂,话还没出口,阿剖早就跑着下到楼去。林国余在楼上就能听到阿剖在楼下扑通扑通的翻箱找书的声音。

  第二四六节苗字传说 (1)

  第二四六节苗字传说

  阿剖在楼下找书的声音震天响,林国余心中想道,这丫头任性和风风火火的脾气一直不改,先前粘着自己,后来和昌九的关系有些好转,可是这次看起来又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如果换做别人在楼下这样吵,恐怕她早就冲上去,大嚷几声,让人家安静了。

  过了不多时,阿剖抱了厚厚的一大抱书回到了楼上,丢在了林国余的床边,呼呼的喘了几口气:“余哥哥,这些书你先看着,爷爷的书柜里还有书呢,我再给你抱来。”不等林国余发话,又蹬蹬的跑下楼去,抱了一大抱上来。

  林国余手里拿了一本线装本的苗医书,向阿剖道:“阿剖妹子,我又不是来上学的,你给我抱这么多书,我要看到什么年代才能看的完啊。”

  阿剖道:“余哥哥,这些可都是我爷爷的宝贝,别人可是看不到的。原来我想看,爷爷都不给我看。不过爷爷对你那么好,这些书你又用的着,我才敢给你搬来的。你等着啊,楼下还有。”

  林国余连忙摆手:“阿剖,好了,好了。你可别再搬了,等我一本一本看过再说吧。”

  阿剖坐下来,笑道:“好,余哥哥说什么,阿剖都听。”

  林国余翻看的只是一本苗医入门的书籍,书的首页讲道“凡人体疾病,盖分为‘经、症、翻、胎、抽、丹、癀八大类,皆因日、月、寒、暑、风、霜、雨、露形成风、寒、水、湿、火等毒素入侵人体而成。主分一百单八症,继分又可分为三十六症,七十二疾……”

  林国余摇了摇头:“阿剖,苗医虽然是极为深奥,可是用来治我这种‘不是病的病’怕也有些难度。”

  阿剖撇嘴道:“余哥哥,你都没有仔细的看,怎么知道就没有对症的药呢?所谓千年苗医,万年苗药,苗人同属神农氏的后代,虽然在流传中因为文字问题,许多的药理都流传了,但是流传下来的方子也都很管用呢。我们苗人还有句话,叫做‘世上有一个人生病了,地上就会上出一棵治他病的草’,这些书都是爷爷整理的,我相信一定会治好余哥哥的。”

  眼见阿剖在这里仿佛是个教书先生一样,盯着林国余看书,不让他偷懒。林国余也只得拿了书看下去,一面看一面问道:“阿剖,苗人从来就没有自己的文字吗?为什么你们有自己的语言,却用汉字写书呢?”

  阿剖歪着头,看了看林国余:“余哥哥,你没有听过苗人文字的传说啊?”

  林国余又歪了两页书,摇了摇头。

  第二四六节苗字传说 (2)

  阿剖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坐到了上,挨着林国余的腿,林国余向里移了移。阿剖讲道:“我听爷爷说呢,在很久很久以前呢,我们苗人是有文字的。而关于后来苗字失传了呢,一共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呢,就是说翼落写了十本书,在他临死前呢,要把这十本书分给自己的儿子。哪知道书还没有分,就被一只乌鸦给叨走了。乌鸦和八哥、鹦鹉也都是一个祖先,所以现在的乌鸦、八哥、鹦鹉也都还会说话。而余下的八本书,翼落分给了他的儿子每人四本。有一个儿子认为读书认字太麻烦了,于是他就把这本书给吞到了肚子里去,从此他的后代被没有了文字,就成了今天的苗族;而另一个儿子却把书一直流传了下来,他的后代便是今天的汉族。还有第二种传说,是翼落的这两个儿子分了书后,决定搬家,搬家要过一条大河,于是一个儿子把书咬在嘴里,另一个儿子绑在头发上,结果倒了河中来了一个大浪,咬在嘴里的那个人一慌乱,书就跑到了肚子里去,而绑在头发上的那个人书去没有丢;然后第三种传说呢,就是苗人的祖先过河,这次他学聪明了,他坐的是船,嘻嘻,船走到江中,又是一阵大风,把书吹到河里去了,结果苗人的祖先连忙下去捞啊挥,书虽然捞上来了,可是去已经湿了,苗人的祖先就把湿了的经书晒在石头上,可是他还是那么倒霉,这时候,一只该死的牛跑上来,把书给吞下肚子里去了,害的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文字。所以现在我们祭祖的时候要杀牛,而且苗语中管牛的千层肚叫做‘书本’。嘻嘻,余哥哥,你长学问了吧?”

  林国余道:“这种传说我还真的是第一次听到。不过我听阿爸说,古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