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其实不懂经济学-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购买商品是为了以更高的价格转手卖出,而不是自己使用时,其对损失和赢利就有明确的衡量,就不会有禀赋效应,如购买股票。可一旦人们得到可供自己消费的某物品,人们赋予该物品的价值就会显著增长。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常常会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而且这种现象并不会随着交易者交易经验的增加而消除。

禀赋效应最大的影响就是对科斯定理提出了质疑。科斯定理指出,只要交易成本足够低,无论初始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都会通过市场交易达到最优。可是禀赋效应却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禀赋效应还能使我们明白实际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就是为什么股票价格和房价往往会出现追高杀跌的现象。由于人们非常害怕损失,股票拥有者在承受股价下跌时,往往会为了避免损失而愿意冒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继续持有股票,希望有朝一日股价能重新上涨。房地产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从而造成了股票或房地产的价格越低其成交量反而越低,这种与传统经济学的需求曲线相悖的奇怪现象。

28。用脚投票:走是硬道理

古人说“好马不侍二主,好女不嫁二夫”,所以对古人来说第一次选择非常重要,因为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所以第一次当然要选个好归宿。但问题是没人能保证第一次选择就是正确的,于是造成有人占了便宜,有人吃了亏;占便宜的得意洋洋,吃亏的无可奈何的问题。

如今不同了,婚前可以先试试,合则结,不合则分。如今流行骑驴找马,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因为重新选择的机会随时有。这就是“用脚投票”。

用脚投票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提出。因为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每个州的政策各有不同,人口流动又不受限制,有段时间出现了人口大量频繁流动的现象。蒂伯特总结后得出结论:在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辖区政府、辖区间无利益外溢、信息完备等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各地居民就会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来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于是就会出现大量居民从某地区迁出,而迁入另一地区的现象。

简而言之,用脚投票即居民们用自己的脚来做决定,从对自己不利的地方走到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去。用来比喻人们对某事、某地的失望或抵触,从而选择离开或放弃。

就经济领域而言,股市是用脚投票体现最明显的地方。投资者在购入某一股票后,拥有随时将之卖出的权利,所以当他认为该股票不能再为自己贡献利润时,就会毫不犹豫地用脚投票——卖掉股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都走向了市场化,“用脚投票”几乎适用于任何领域。农民种田,整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结果大丰收了,粮食跌价,而歉收了,价格也不涨。总之一个汗珠摔八瓣,也没摔出毛儿八分的。于是放下锄头,坐上小公交,进城盖楼去,两三年下来就能盖新房、娶老婆。农民用脚投票的结果是弃田进城,变成了农民工。

过几年,经济危机席卷城市,楼盖不动了,国家出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农业补贴,保证粮食价格。于是农民工卷起铺盖,坐上小公交,回到空气清新的老家,农民工用脚投票,又变回了农民。

三十年前,中国经济落后,头脑聪明的人想尽办法出国。学生的身份最容易出去,于是用自己的学识做后盾,办个博士留学。出去后学习不学习不是最重要的,就是刷盘子也要想办法留下,因为那里生活优越,不用饿肚子。人才用脚投票,变成了游子。

三十年后,中国经济崛起,社会安定和谐,工作机会满地皆是,欧美经济危机,找工作难如登天。于是曾经的、如今的博士们,或拖家带口或孑然一身,渡过重洋,回到祖国的怀抱。游子们用脚投票,得了一学名——海归。

在选择权充分的今天,再也没有谁死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老观念吊死在一棵树上。在我们所熟知的任何一个领域,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大到国与国的博弈,几乎都是在用脚投票。而在经济领域,用脚投票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真理。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存在着双向选择,用脚投票就会起作用。如今它所表达的已不仅是对某事件、某现象、某局面的不高兴、不满意、不认同,同样也可以表示对某事、某现象的认同、喜欢、满意。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既可以是走过去,也可以是走过来。

29。51%原则:多一分胜算就出手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两难问题,即非此即彼,二者必须择其一,且二者几乎有着相同的吸引力,但你不得不放弃其中之一。为何有两难?为何要两难?这不仅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因为人世间的一切资源如土地、财富、时间、空间都是有限的,所以不得任意妄为,所以不得不选此即弃彼。那么,在面临选择的岔路口,要以什么为依据进行抉择呢?聪明的人会秉着“51%原则”来采取行动。

所谓51%原则即多1%的胜算就出手,就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为什么要如此果断地进行抉择,难道不能等到情势更明朗、胜算更大的时候再进行选择吗?如果能够有60%、70%甚至90%的胜算再进行选择,当然更容易也更不会后悔,这时进行选择自然是好的。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因为许多并不清晰的因素而患得患失,即使当时认为选择是正确的,也很难说以后此选择就一定优于彼选择,并因此而陷入两难的选择中犹豫不决。

犹豫不决本身也没有什么坏处,但资源的有限性使我们做出任何选择都要付出机会成本,而且越犹豫付出的成本会越大。来看看K。E。凯斯和R。C。费尔在他们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机会成本的描述:“产生机会成本的原因在于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比如时间,一天只有24个小时,我们必须在此约束下生活。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你用同样多的钱和时间所能够做的其他事情的价值;教育的机会成本是你从事其他事情的价值;假使你的邻居今天要修剪他的草坪,他就没时间带孩子去动物园,而这正是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在制定日常决策中,考虑一下机会成本是有益的。”

从机会成本的释义来看,做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而且在一定情况下,越犹豫付出的成本越高。譬如在进行是修剪草坪还是带孩子去动物园的选择时,两者重要性之间的差别也许很小,使人难以抉择,这时就很容易因为犹豫而增加机会成本。譬如一时决定先修剪草坪,但刚刚拿起修剪机,又觉得该先带孩子去动物园,可换好衣服要出门时,发现草坪实在难看,必须修剪,又决定还是先修剪草坪。如此犹豫不决、翻来覆去耽误了一个多小时,这一个多小时就成了完全没有必要的成本付出。这时,无论再做出任何决定,机会成本都已经增加了。

51%原则所要告诫我们的就是,不要增加机会成本,在两种选择之间差别不大时,多一点优势就要毫不犹豫地做出抉择,在经济活动中,尤其需要这种勇气。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手上有10元钱,商场里手套和帽子的价格都是10元,但是你手也冷、头也冷,于是无法决定是买手套还是买帽子。其实这时两者的差别并不大,如果你觉得手更怕冷一些就买手套,如果头更怕冷一些就买顶帽子,尽管很难感觉出差别,但总会有更重视的一个,这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勇敢地付出机会成本。因为,最差的选择就是等两者的差别更明显一点后再做选择,到时候可能不是手冻坏就是耳朵冻坏,甚至两者都冻坏了。

因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机会成本的现实不可更改性,有人还专门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决策模型”:把各种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一一列出,然后根据经验或经济形势,按照重要程度给每一个因素加上一个“权重”,也就是给出一个系数,再根据分析,分别给两个选择对象一个分值,权重乘以分值就是被选对象在这个因素上的得分。把各项因素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两个备选对象的总得分,总分高者自然就是最后的选择。

但无论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经济活动中,我们所碰到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复杂或模糊的,而且通常不可能用准确的数字来衡量。所以,这里所说的51%并非真的要计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只是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选择了一个,就意味着要放弃另一个,也就意味着失去了49%。既然这时的49%已经变成了零,那就应全力以赴地谋划如何把51%尽快地转化成100%。

30。搭便车理论:滥竽充数不可取

搭便车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曼库尔·奥尔森是研究集体利益和公共物品问题的,出于对公共利益的关心而提出搭便车理论。他认为因为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成员都能从中得益,包括那些没有¨wén rén shū wū¨对此作出贡献的人,所以为某些人提供了坐享其成的机会。比如,工人组织罢工,肯定不会所有人都参加,但罢工胜利以后的加薪或提高福利等好处是所有工人都享有的,如果罢工失败,承担损失的却只有那些参与罢工的工人。不公平是显而易见的,搭便车者只享受利益不承担风险。

因为好处非常明显,搭便车现象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搭便车”的祖师爷应该是我国的“南郭先生”。此人不会吹竽,却混入吹竽的队伍,摇头晃脑“表演”一番,便获得了皇帝的奖赏。从本质来看,南郭先生并未参与乐队合奏这个“集体行动”,却因为他在集体之中而获得了奖赏,这就是搭便车的好处。也是曼库尔·奥尔森所担心的问题。

曼库尔·奥尔森认为所有人其实都具备“南郭先生”的头脑,这就可能产生一个问题,即每个人都想享受公共物品的好处,却不愿为获得它出力。

当然,我们应当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即一经产生全体社会成员便可以无偿共享的物品。比如,在现代社会中的国防、不付费公路、社会福利、公共教育、法律和民主都是常见的公共物品。

曼库尔·奥尔森觉得因为所有人都是“聪明的”,所以任何人都会想方设法不为公共物品出力而坐享其成。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中国俗语所说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曼库尔·奥尔森将其称为“搭便车困境”。

美国约克镇有个故事形象地表现了搭便车困境。约克镇以盛产果酒闻名于天下。某年果酒节前一天,镇长突发奇想,想做一个鸡尾酒大派对。于是他派人在镇中心广场上放一只大酒桶,并下发通知要求镇上的每个成年人必须带一瓶家里最好的果酒,在派对前一天倒入大酒桶中。这样,在庆祝节日的狂欢派对上,大家就可以品尝到由各家果酒所调制出的美味鸡尾酒了。

彼得先生显然是个“聪明人”,当天夜里他想,就算带一瓶水倒入木桶,也不会有人发现,那何必浪费自家的果酒呢。于是,在派对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