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亮军刀-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之后经常又带回来一队人过来。

也有带了枪过来投降的,帽徽一扯,找班长认领一下,就成了解放军。

还有好多参加了以后的战斗,战死的时候还穿着国军的军服。这样战死的不在少数,但那也是咱解放军的英雄。

等到了半夜,就放地方的小曲。对面听得眼泪哗哗的,谁不想家啊。不放小曲的时候就拉空袭警报,反正整宿整宿地不让你睡觉。有国军官被这种心理战折磨得彻底崩溃了,端着冲锋枪冲出阵地就往这边扫射,这边开枪还击,被打死的倒在雪地里,没一会儿就冻硬了。

团里的劝降工作非常成功,很快累计有一个多团的国军士兵跑过来投降,而且大部分是带着武器过来的。陈锋让武鸣挑挑拣拣,从中间挑了四百多人补充到团里。

现在团里人员空前的齐整,变成了四四建制,原一营的副营长段云楼提拔为四营营长。由教导队抽调出一部分老兵补充到四营当班长、排长。新解放过来的战士,也补充了一部分到教导队。

1949年的新年,团里在严寒中度过了。

新年刚过,一月二日,粟裕将军下达了对包围圈中的杜聿明集团发动总攻的命令。陈锋团跟随三纵、四纵、十纵、渤海纵队、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第三旅组成的东集团,由宋时轮将军指挥,向陈官庄以东地区进攻。

一纵、九纵、十二纵队组成的北集团,由谭震林将军指挥,向陈官庄以北地区进攻。二纵、八纵、十一纵组成的南集团,由韦国清将军指挥,向陈官庄以南地区进攻。以六纵、七纵、十三纵、鲁中南、两广纵队为外围拦截部队,准备歼灭可能突围之敌。

一月六日下午三点三十分,我军轻重火炮以绝对优势火力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炮火准备,炮声刚停,三路突击集团向杜聿明集团发起冲击。战至七日,李弥兵团大部被歼,残余部队撤往邱清泉兵团防区。九日晚,华野的兄弟们趁夜色发动强攻。国军很快出现指挥混乱,建制被打垮打散。至十日下午四点,杜聿明集团全部被歼。

逐鹿中原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整个战役历时六十多天,我军在兵力、装备劣势的情况下,以十余万兄弟伤亡的巨大代价,一举歼灭国军五个兵团、五十多个师,共计歼灭五十余万人。

国军的战略主力至此基本被消灭殆尽,解放大军刀锋所指,饮马长江。

第一百零九章 袭破长江防线

淮海战役结束后,陈锋团一路向南,一口气打到长江北岸,此时下来命令,暂停进攻。

一月下旬,蒋介石宣布引退,李宗仁任代总统,国共两党重新和谈。陈锋团和其他兄弟部队一起,和国军隔江相望。而此时的长江防线,国军集中了一百多个师约七十万大军,由上百艘水面舰艇和几百架飞机提供支援,沿长江从宜昌至上海,设置了长约一千八百公里的坚固防线。
长江,一条千百年来养育我们的母亲河,此时呜咽着泪水看着儿女在自己秀美的身躯上捉对厮杀。

为了避免巨大的伤亡,我军开始同国民党举行谈判,争取和平。四月十五日,国共双方和谈代表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商定于二十日签字生效。但和平的曙光最终被国民党政府的阴云笼罩了,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我军为了结束战争,预定于二十日晚发起渡江战役。

战役打响前的十二日,上级首长找到陈锋团,让团里组织精干力量,对江对岸的国军防区进行侦察。

陈锋接到命令后,由团直属警卫连楚建明负责带队,团警卫连一排排长丁三为副队长,从警卫连抽调骨干组成侦察分队,于十二日夜渡长江进行侦察。

之所以选择警卫连来组成侦察分队,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警卫连基本上由以前团里起义前的老底子组成,比较熟悉国军的布防、岗哨设置方式。此外,警卫连配属的为汤姆逊冲锋枪,和国军美械部队装备一致,容易蒙混过关。而丁三是老兵了,熟悉装备情况,而且通过这么多年的认字学习,也基本上能写能画。

十三日晚,楚建明和丁三带着一个排趁夜坐两艘小船顺利渡过江。他们身上穿的是从国军俘虏身上扒下来的军服,楚建明和丁三身着少尉军衔,其他兄弟都是士兵军衔,乍一看上去,和国军的一个排级规模的巡逻队差不多。到达对岸之后,兄弟们把船在江边上藏了起来,七手八脚地拿树枝树叶挡上。然后沿着江防沿线像模像样地开始巡逻。

这次侦察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实际地形侦察,要根据地图把部队登陆后抢滩的滩头阵地的地形进行详细的侦察,包括江防工事数量、火力、兵力、武器装备、射角射界,等等。

另一个是要想办法抓获一到两名俘虏,最好是军官,这样通过审讯可以得到更加详细的情况。

侦察分队白天从小路分别对宽约十公里的预定抢滩阵地进行了侦察。在这段江防防线上,共有炮台三座,分别部署了七门一零五口径榴弹炮。此外还部署了机枪火力点二十七座,表面工事分为梯次三排纵深,分别用坑道、战壕连接。每隔一百多米就是一个大型工事,江边还埋设了防止抢滩的木桩工事和钢梁支架。整个工事耗资巨大,国民政府在民不聊生的今日,还在负隅顽抗,整个工事堆的都是民脂民膏啊。

晚上,侦察分队悄无声息地撬开江防工事的一个观察哨,俘虏少尉军官并哨兵五名。通过审讯得知,在坚固工事的后面,布防着国军约一个师并炮兵约一个团。兵力使用上,主要是一线布防少量部队,主力集中在二线阵地,随时准备通过反冲锋对滩头阵地进行反扑。

侦察分队通过步话机将情况报告给团部,陈锋接到情报后,立刻上报了上级首长。这个情报在整个战役中挽救了多少兄弟的生命,可能直到今天都无法估量。

上级首长首先充分肯定了侦察分队的成绩,同时要求侦察分队暂不回到江北,而是留在对岸,伺机破坏国军江防工事的通讯、指挥,以配合主力部队渡江。

1949年4月20日晚,渡江战役打响。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这是饱经战火的中国人心中的呐喊。

结束战争吧,我们需要自由,我们需要和平。

任何和平都是以将士的鲜血为代价的。

杨棋的一营是团里攻击的第一梯队,在隆隆的炮声中,向着对岸进发。与此同时,敌后的楚建明和丁三带着人连续炸倒了长达五百多米的野战电话电线杆,敌方通讯顿时一片混乱。

举目望去,百舸争流,千帆向前。对岸的岸防火炮不断在江面上炸出冲天的水柱。有些帆船被炮火打中,船身炸成碎片。即使是掉进江里的将士,就算是游,也要游到对岸去。
为了和平,为了自由,陈锋团的兄弟们,无数英勇的兄弟们不屈地战斗着。
杨棋站在船头,整个身子几乎都被水花溅湿了。等到快要抵达对岸的时候,船身已经被好几发弹片击中,船舱严重进水。杨棋指挥船上的兄弟冒险跳进水中。子弹嗖嗖地飞过,有些兄弟刚刚游了几米远就被打中了,无力地被江水带走,奔腾着流向远方,流向大海的怀抱。
为了兄弟作战,为了全中国的兄弟姐妹作战,活着的人跌跌撞撞地扑向江岸。
当他们浑身是水从江边的淤泥中站起来的时候,对岸的国军似乎被这种顽强惊呆了。有些兄弟步枪进了泥沙无法射击,那就冒着弹雨冲过去投弹。
从工事密集扫过机枪子弹,杨棋拉着一个负伤的兄弟,一发重机枪子弹打过来,把那个 兄弟拦腰打成两截。紧跟着巨大的爆炸气浪把杨棋掀翻在地。等他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看着兄弟的遗体,顿时泪如雨下。他集合起冲上滩头的兄弟,重点用轻重火力压制敌方火力点,然后组织爆破队冲上去。子弹纷飞,打得地面的泥土四溅,团里的兄弟们在毫无遮蔽的滩头阵地上冒死拼杀。
爆破队靠着掩护从两侧包抄到滩头的工事前面,五个炸药包,整整五十多斤的炸药被放在敌方工事下面。担任爆破组长的周正,刚刚点燃了导火索,炸药包的木制丁字架就被侧面的机枪打断了,周正冒着子弹扑过去想找根木棍重新把支架绑好。这时几发子弹打在他的身上,身体顿时开始脱力,胸口的血呼呼地喷射出来。他用残留的最后一点力气抱着炸药站了起来,紧紧地用身体将炸药包抵在工事的混凝土外壁上。

远处的兄弟们看到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巨大的爆炸声中,敌方工事被炸开一个宽约四米的缺口。

周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钢铁之师中的一条汉子,在全国解放的前夕,用自己的身躯,为兄弟们打开了进攻的缺口。

兄弟们踩着周正的鲜血冲了上去,兄弟,你拿命给大家铺了条通向生的道路啊。

兄弟,打完了仗,我一定来看你。等打完了仗,等我娶了媳妇,生个大胖小子,一定抱到长江边上让兄弟看看。

兄弟,来生我们还是兄弟。

一营从缺口冲了上去,利用表面阵地顽强阻击住了国军后续部队的反冲锋。

一场恶战。

枪声停下来的时候,杨棋疲惫地看着自己的部下,好多人呆呆地坐在地上,有些人呜呜地哭。

没有人会说那些留下眼泪的不是汉子,为了自己阵亡的兄弟而哭,不丢脸!

长江边上,倒着一具又一具兄弟的遗体。号称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被不屈的百万铁血男儿撕成了碎片。
二十二日下午,国军开始整体撤退。
二十三日,南京被解放。古都回到了百姓的怀抱。
至此,国民党对中国长达二十二年的腐朽统治被陈锋、丁三这样的铁血男儿推翻。
五月三日,三野解放杭州。五月七日,二野占领贵溪、上饶、金华等城,控制住浙赣线。
五月十二日,血战上海。二十七日攻占上海全境,汤恩伯集团大部被歼。
六月二日,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胜利结束。
渡江战役我军以伤亡六万多人的代价,共计歼灭国军约四十余万人,一举打垮长江防线,解放了京、沪、杭广大地区。
胜利即将到来。

第一百一十章 横扫西南
渡江战役结束后不久,陈锋团配属给了四野。同时配属四野的兄弟部队对四野的作战方式非常不习惯。四野强调大机动大兵团作战,三点一面的打法非常普遍,尤其是行军速度快。所以兄弟部队天天都在不断行军,从一个地方狂奔到另一个地方,刚刚驻扎下来,新的命令就来了,接着又得跑。
但陈锋团历来强调部队的高度机动性,所以训练上也始终朝着强化急行军方面倾斜。所以配属四野之后倒是没什么不适应的。
配属到四野之后,由于陈锋团一直是独立团建制,所以算不上是什么主力,团里没有打什么大仗,基本上作为战斗预备队和掩护部队来使用。
四野系统打仗比较凶,用东北话讲,那枪声一响,个个打仗嗷嗷的猛。渡江之后,国军主力基本上被完全击溃,所以部队一路狂飙,刀劈雄关,席卷向大西南。
陈锋团一直跟随着主力后头,除了行军速度太快之外,其他都没什么。而且这段时间吃得特别好,部队到哪儿,后方的支前民工就跟到哪儿。吃的都是大白米饭,猪肉、牛肉什么的,顿顿管够。
到了五月底,陈锋团一路高歌,打进了湖南境内。
这天下午,上级首长指示陈锋团,要求十二个小时内,强行军三十五公里,切断国军一个整师的退路。全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