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拾回春 作者:狐酒(晋江vip2014.01.23正文完结)-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自己的婚事,温华心里早就有数,嫁入颜家本就是邓家高攀,她的嫁妆若是薄了,将来在颜家过日子难免受冷遇,宋氏为她准备嫁妆是她的心意,真正占大头的还是她自己准备的嫁妆。因此在她知道宋氏决定把家里的大部分金子都拿出来为她打首饰时,便私下跟宋氏说了只要一套金头面,另外再做一个六两重的大金钱压箱底,至于做成什么样式就随宋氏的意愿了。
  定下婚期的第二天,宋氏便带着两个儿媳妇开始套棉被、裁衣裳,又遣了儿子去寻了城西有名的木匠老三,打算照着最时兴的样式给她打套家具。说起这木匠老三的来历倒还有个笑话,话说在木匠老三还不叫老三的时候,有一回他和人家喝酒,酒醉后吹嘘自己的能耐,言道祖师爷第一,他师父第二,他就只能算老三了,酒馆里众人有起哄的便真这么叫他,他倒也答应着,后来时间长了人们只晓得喊他老三,他的真名倒很少有人记得了。不过他的手艺确实好,只要能画出来的样子,他便能做出来,尤其讲究用料和线条,雕刻的花样也活灵活现,精致又细巧。
  温华看了木匠老三给了图样,半天拿不定主意,总觉得有哪里不足的,和平羽拿着图样修修改改的倒也折腾了几天,最后终于敲定了家具的样式,并且还添置了一样图册里没有的家具——梳妆台。这时候的妇人化妆,所有的用品都装在一只妆奁盒里,就像温华之前一直在使用的镜奁,妆奁盒的大小空间有限,能放的东西也有限。这几年温华陆陆续续攒起来的首饰不少,以后估计会更多,因此她就将梳妆台的下半部分设计成两排扁抽屉,每个抽屉里可以放置一套的首饰,每排抽屉又以加了锁头的铜条固定,如此环环相扣,没有钥匙根本打不开。在这些抽屉之上还有两层略厚一些的抽屉,却是不上锁的,里面放些平日常用的梳妆之物。梳妆台的上半部分做成了支架,准备在上面放上一面直径二尺二寸的大铜镜,这既是化妆镜,也可以当做穿衣镜,当然,这么大的镜子需要专门去订做,不过木匠老三说了,有他介绍的话可以加紧时间在入秋之前赶出来,价钱收得也低,只是他希望这个梳妆台的样式能允许他使用。
  温华听了平羽的转述淡淡一笑,言道要是木匠老三能把她的嫁妆做得令人满意,她自然不会反对。说实话,她没想过要靠这梳妆台来赚什么钱,毕竟这种样式并不适用于大众家庭——虽然能装很多首饰,可是又有多少平常人家的女子能用首饰装满它?那一面大铜镜价值三百多两银子,又哪里是常人消费得起的?再说了,谁能保证将来别人看到她的梳妆台后不去仿制?永远不能小瞧国人的仿造能力,这东西从外表看去一目了然,只是样子新奇些、镜子难得些而已,并没有太多的技术难度。与其在将来为它花费不必要的精力,还不如以此鼓励三木匠为自己好好打嫁妆呢。
  这一切计划得挺好,可宋氏的一番话却使她不得不改变了计划。
  “我的儿,你现在正是养身体的好时候,还有半年就要成亲了,书院那边是不是先放一放?读书识字虽是不错的,可到底还是要好好顾惜自个儿。”
  温华一时间没想明白这其中有什么关系,回道,“我觉得我身体挺好的,也没什么病痛啊。”
  宋氏让屋里的两个丫鬟退下,这才说道,“你前几个月才第一次来了癸水,不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来第二回?得找个医婆给你瞧瞧,把身体养好了,我才放心让你出门儿。”
  “啊……”温华想了想,虽然觉得的宋氏有些太过小心,不过这事儿确实马虎不得,心里不禁有些遗憾,点点头道,“知道了,那就不去了吧……不过,医婆能行吗?走街串巷的也不知道有没有真本事,要不还是找个擅长妇科的大夫吧?”在温华的眼中,医婆和赤脚大夫是划等号的。
  温华这么一说,宋氏也犹豫了,考虑到医婆走街串巷,万一嘴上把不住门儿,把温华看病的事抖露了出去,被别人家知道了难堪,最终宋氏还是接受了温华的建议,只是要求到时候需拉上帘子,不能让大夫看见她的模样。
  大夫很快找来了,隔着帘子给温华把了脉,又问了平日里的起居饮食,便斟酌着写下了脉案,邓家立即便派人拿着方子买来了药。遵循医嘱一天两顿的喝,喝了几天,温华便觉得自己身上舒坦了不少,人精神了,夜里睡不着觉的情况也少了,从此便一心一意的调养起身体来了。
  八月份平羽就要参加乡试,若是能考中便是举人了,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不过这样的候补官员多如牛毛,若是没有路子,等到七老八十也未必能等到一官半职,当然,更多的人会选择等到来年二月时参加会试求取进士,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平羽除了过年的那几天暂时放下了书本招待客人,其他时候便是埋头苦读,偶尔出门也是去拜访书院的先生或同窗,交流读书心得。为此,宋氏特意嘱咐家里人,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谁也不许去打扰平羽,平日里的吃用也都将好的供给他。
  温华想到的是,颜恕也要参加乡试,乡试的时间和婚期都在八月,不知道他最近在忙什么?
  颜恕最近真的很忙。他的功课在书院里处于中流偏上的水平,这是他比别人更加勤奋努力的结果,也因为家族的支持和朋友的帮助,他知道和那些天生会读书的人相比,他并没有什么优势,但他也知道自己是幸运的,八月份他能参加乡试,这个名额是家里帮他争取的,如果考不上,不仅家人失望,更会让家门蒙羞——何况八月也是他成亲的日子,当初的诺言如果不能实现,他又有何面目站在温华面前?到时候恐怕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为了他的婚事,家里决定把他一直住着的院子修整一番好迎接新人,这事儿他本该多用些心思,无奈时间太紧,唯有读书读得疲乏之时才强迫自己离开临时居住的书房,回院子里看一看。
  匠人们正在整理房顶上的瓦片,院子里堆了不少砖瓦和石材,颜恕盯着院子琢磨了一会儿,吩咐管家说道,“等收拾得差不多了,把这些竹子都拔了。”
  “春泽!”
  颜恕转过身来,意外的瞧见安郡王府的四爷楚濂正站在院子门口笑眯眯地看着他,忙迎上去,笑道,“你怎么想起过来了?”
  “后天就要回书院了,怎么样,出去走走吧,青瓦堂这个月提前了两天出书,正好今天我还约了悯溪,一起去吧?”他笑嘻嘻地揽住颜恕,“怎么着,媳妇还没进门呢,就开始怕起大舅子了?”
  听到对方打趣自己,颜恕摇摇头,微微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这地方太乱,先去我书房吧。”
  到了书房,楚濂也不当自己是客人,懒懒的往椅子上一仰,把一册用蓝布包着的厚书丢给颜恕,“喏,给你的。”
  “这是什么?”颜恕打开来一看,发现竟是过去几届乡试前二十名的应试文章,不由大喜,“你从哪儿弄来的?我正想寻它呢!”
  楚濂得意地拿出扇子“唰”的展开摇了两下,又变戏法似从怀里拿出一本薄薄的册子,“这个也是给你的。”
  颜恕迫不及待的接过来翻开,才看了一眼就丢了回去,面色微红窘迫地瞪着楚濂,小声道,“拿这个干吗!”
  “咦?唔——原来你知道这是什么啊?”见颜恕一脸的不自在,楚濂立时笑得像只偷了腥的猫,“以前我们看的时候你不是装睡就是往外跑,我还以为你不敢看呢,原来早就见识过了啊!”

  春风尚冷冽

  一忙起来,时间便过得飞快,眼看着马上就要到二月了,天气虽然渐渐暖和起来,却还不至于立刻换下厚棉袄。
  温华这些日子在邓家休养,每日里就是绣绣嫁衣,看看账本,逗逗孩子们,永宁坊那边每隔几天就会将她要看的消息和账册送过去,因为有这些东西,她倒真没闲下来,这不,颜先生(颜四姑奶奶)来信推荐了一家名为“丰圆泰”的银楼,建议她可以去看看,据说那家银楼出的金器银器价钱上虽然比别的银楼稍微贵些,却是京城里的老字号,最是货真价实,其工艺之精湛在京城可谓首屈一指,而京城流行的样式在那里也几乎都能见到。
  她琢磨着是该抽空回趟城里,去永宁坊看看,再去潘府瞧瞧戴清欣。
  戴清欣和她哥哥跟着他舅舅从赫城回来,到达京城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九的晚上了,过了年她来信说潘家老太太让人将自己隔壁的院子收拾出来给了她,那里原本是她母亲出嫁前住的院子。
  温华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探望她,一是过节忙,二来她的亲事将近,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忙着忙着便将出门访友的事情给忽略了。
  今天恰好平羽也要出门,温华一合计,便决定和他一同进城。
  知道她要去找戴清欣,平羽道,“我和同窗约好了的,今天中午要在福宁楼见面,先送你去潘府,我再去赴约。”
  温华回忆福宁楼的位置,“那样岂不是绕远?你还要再返回来,还不如你在福宁楼下车,我自去找戴清欣。”
  平羽在这件事上却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行,我送你过去。先前上元节那几家官眷走失案子,京兆尹到现在还没破案呢,小姑娘在外头更得小心。”
  温华暗自吐了吐舌头,知道这事儿不容更改,便不再提起。
  然而两人没有料到今日因有藩王出京,从朱雀大街一直到明德门都戒严了,不管是出城的人还是进城的人都被堵在了城门口,两人再想改走别的城门,却因为周围人多车多太过拥挤无法掉转车头而放弃,只好按耐下焦急,又等了一个多时辰才得以入城。这下子时间上就来不及了,然而城内的街道上不允许车马快行,何况道路拥挤,即便再焦急也得忍耐着,眼看已然日上中天,离福宁楼却还有两座坊这么远,温华将车窗帘掀开一个小角,看看平羽,见他微微皱眉,便轻声招呼他道,“要不先派个机灵的小厮过去说一声?省得让人家久等。”
  平羽眉头一动,点了点头,向跟在身边的人吩咐了几句,立即便有一人驱马前行,快走几步往福宁楼赶去了。
  一行人就这么随着流动的人群不快不慢地走着,快走到福宁楼时,温华又劝道,“三哥,要不你先去会朋友吧?这里离戴清欣那儿也不算太远,又不出城,不用太担心。”
  平羽没有答应她,“那边儿都是书院里的同窗,让他们等一等就是了,耽误不了——”
  “三哥?怎么了?”
  平羽朝她摆摆手,“帘子盖上,有人过来了。”
  温华听话的放下帘子,犹豫了一下,将一块丁香色的烟水盖头用两只花钗固定在发上,覆住额头和眼睛,又将脑后水色大氅的兜帽提起来戴上,这才放下心来安坐车内。
  行了没有几步,就觉得车身一顿,停了下来,她扶着车厢侧耳听外面的动静,过了一会儿,平羽在车窗外喊了一声妹妹,温华将窗帘微微掀起一角,“三哥?”
  “没什么事。不去福宁楼了,我们先送你去潘府。”
  我们?温华犹豫了一下,“是谁来了?你们不去福宁楼,要去哪里呀?”
  平羽靠近车窗低下头,“颜六和安郡王府的四爷楚濂过来了,本来和他们约的在福宁楼碰面,这会儿那边儿不太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