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大与最小-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嘴唇顺着他的胸部往下游走,尧明心跳开始加速。宋依华一直很保守,还从来没有为他做过那种形式的吻。

那柔软的双唇为他带来一种要将心带出胸腔的感觉。他忍不住发出了低低的呻吟。

情欲在黑暗中熊熊地燃烧着。今夜,她似乎特别大胆,做出了很多出格的动作。也许是出于一种特别的兴奋吧,尧明只觉得肌肤相接时,感觉有一些不一样。她今天似乎特别的柔,带着一种柔若无骨的娇媚。

在尧明的情欲燃烧得快要忍无可忍的时候,她终于端坐在尧明身上,让他进入了她的身体。尧明只觉得她的身体很紧,而她也似乎有些紧张,动作很不熟练。只不过尧明的情欲已经高昂到了极点,他只顾奋力挺身,让自己失落在情欲的陷阱中。

她似乎有些吃痛,张口吃力地呼吸着空气。尧明却理会错了,只以为她是因为害羞,压抑着呻吟。尧明开始让自己的情欲任意驰骋。终于,在强烈的痛苦中,一阵莫名的感觉捕捉住了她。她身不由己地颤抖起来,在黑暗中,将自己完全地交付给了尧明。

在那富有吸引力的爱的漩涡中,尧明也全然地爆发了,用自己的爱,深深地浇灌着她。

“依华,把我解开,让我好好地抱抱你。”,尧明说道。

她却似乎吃了一惊。害羞地赶紧把脸别了过去。她迅速地穿好衣裙,却只将尧明的手解开了一只,就急急忙忙地逃走了。等到尧明自己解开另一只手后,被子上,只留下了她淡淡的幽香。那是宋依华惯用的香水味道。

第二天一大早,尧明听见了敲门声。他打开门后,却看见宋依华似笑非笑地站在门口。他心中感激,抱着宋依华,大大地吻了一口。

“你没有刷牙!”,宋依华皱着眉头抱怨道,脸一侧,躲了过去,把他略略推开。

“瞧你这样子,一个晚上没给你,就急色成这样。今天晚上等红玉睡着后,你到我房间里来吧。”,宋依华脸红红地说道。

尧明听她说完,顿时疑云大起。“哎哟!”,他大叫一声,冲进了浴室,将门关上。

果然,宋依华习惯性地帮尧明收拾被子,大声喊起来:“尧明,你受伤了吗?为什么床单上有血迹?”。

尧明只好一狠心,拿起浴室里的刮胡刀,在大腿上划了一个大口子。

两广事变

 在太原,蒋介石正在与阎锡山具体协商,处理如何进一步治理山西的事情。尧明并没有过于参与。在军事上,他只是建议了调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彭德怀,在太行山脉上,建立类似于原时空朝鲜战场的坑道式防御工事体系。

尧明滞留在了山西,却一直在与孙中山和沙赫特联系。与美国的经济合作方面进展很大,为了走出1930年代的大萧条,拉动美国的出口,美国对来自德国的各种订单,一律毫不犹豫地接纳。但对于是否用美元结算,罗斯福小算盘打得很精明,他宁愿由美国向德国提供大笔贷款,也不愿用马克结算。

沙赫特的回招也很简练,对等贸易。德国向美国出口各种精密加工的零件。当初人狼公司的储备开始体现优势。自动化机械加工使得德国的零件加工能力不受高技术熟练工人数量的限制,美国的商人也很快地把握到了德国零件质量好,成本低的优点,大量进口德国零件。

当然,这只是双边经济合作的主流,实际上,双方的合作内容非常广泛。德国毕竟元气初复,对美国的依赖很大。比方说石油、大型机械产品等,均要从美国进口。德国正在大规模发展造船工业,但目前的商船订单主要还得靠美国人,只是其涡轮增荷发动机由人狼公司提供。

当时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刚刚开发出用煤制造尼龙化纤产品的技术。尧明一直在思索中国工业起飞的契机,第一时间就由人狼公司以100万马克的“天价”从杜邦公司买下了专利,并委托德国的一批化学公司加大研究力度,争取量化生产,并生产各种混纺类型的派生产品。当时中国的纺织工业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再与以煤为本的化纤技术结合,一定能为中国打开国际市场。当然,化纤产品的第一市场就是美国和德国。

当第一批尼龙产品在巴黎和纽约的时装展问世的时候,一件西服竟然要数千美元。就连一双长筒袜,也要上百美元。人们被尼龙化纤舒展、均匀、柔韧、高强度、亮丽的特色完全征服了。在当时的技术下,没有任何一种天然纺织物,包括中国的丝绸,在外表的奢华上,能超过尼龙这种化纤产品。

当然,尼龙制作的服装很不透气,穿起来并不舒服,还经常捂出一身臭气。尧明对此并不担心。当时人们对这一缺点并不了解。那些虚荣的阔太太,只要外表看起来光鲜,身上被捂得再臭,都可以靠香水遮掩。而且这种事情是羞于出口的,尼龙这么时髦和昂贵的东西,怎么会把身体搞出臭味来呢?若向他人交流,肯定遭人白眼,认为是在为天生体臭找借口。

尧明用尼龙产品在西方的上流社会导演了一出现代的“皇帝的新衣”的闹剧。当然,这样的闹剧也是有代价的。尧明后来每次与烽火的那些粉丝们聚会的时候,都能从那些贵夫人浓烈的香水味中,闻到一股体臭。也不知道真的是有这种臭味,还是心理作祟。搞得他每次见到“高贵”的女士时,都先往下面打量,看看对方是不是穿了长筒尼龙袜。烽火的残存意识很郁闷,为了维持形象,不得不经常跑出来,帮助尧明把眼睛往上翻。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孙中山、宋庆龄趁机在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揭露日本侵略暴行的活动,并得到了美国的华侨大力支持。迫于舆论以及从德国滚滚而来的订单的双重压力,华盛顿开始疏远与东京的关系。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正式提出,减少对日本石油和其他战略资源出口的配额。

日本谋划侵略中国,是这个岛国的当权者们,不知道哪一代就开始做起来的黄粱美梦。中日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场大战。尧明有自知之明,不认为自己能通过国际政治,制止这场战争的爆发。但他一直希望逼日本签订日内瓦公约,减少战争中,人民受到的伤害。

日本的军国主义者迟迟不愿意签订日内瓦公约。一方面是他们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与讲人道主义的日内瓦战争公约相冲突。另一方面,则是他们歧视中国人。他们一直视中国人为劣等民族,是东亚病夫。他们认为在与中国人作战的时候,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根本不想受任何约束。

由于苏联方面态度松动,关东军加紧了侵略中国的准备。在得到绥远战场上,伪军失利的消息后,他们立即蠢蠢欲动,组织了一支3个师团约7万多人的部队,准备再次入侵绥远。当时整个关东军的人数也就才5个师团,十多万人,与鼎盛时期的四十多个师团,上百万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关东军的目标并不是全面侵华,而是夺取绥远和山西。

日本东京的军国主义大本营内,占优势的侵略中国派与逐渐式微的侵略苏联派,也正在为日本军国主义屠刀的指向,作最后的角逐。日本开始大量征兵,并准备将更多的部队开赴中国东北和华北。尽管两派争执不已,但由于汉奸的出卖,尧明“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已经为日本军事决策层知晓,两派均一致同意必须尽快占领山西,夺取山西煤矿资源。

******

“南京急电!”,就在尧明和蒋介石都认为与阎锡山的具体谈判已经结束,可以离开山西的时候,电讯员送来了一份急报。

“两广事变!”,蒋介石看完电报后,倒吸一口凉气。

“广东的陈济棠,联合了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组成了抗日救国军。陈济棠任委员长兼总司令,李宗仁为副总司令,出兵30万,飞机100架,内河舰艇20多艘,出兵湖南。”,蒋介石一边看电报,一边急匆匆地向尧明解释道。

尧明也吃了一惊。在原时空,两广事变是有的,只是发生在1936年6月到9月之间。他仔细一想,继而恍然大悟。阎锡山带头交出了军权和治权后,蒋介石开始向其他军阀政权提出了五条建议:第一,取消独立或半独立状态;第二,接受中央安排的地方行政长官;第三,原地方政权人事管理属中央。在地方卸任的高级行政人员可以到南京赴任,或者由中央出资,出国考查;四,地方军事人员由中央统一任命;五,取消地方货币,使用中央统一发行货币。各路军阀开始感到危机,自然想搞点动作。

“这帮混蛋,竟然打着抗日的旗号!那个xxx的李宗仁和白崇禧,日本人的武器没有少要,日本的教官没有少请,现在却xxx的打着抗日的旗号,来搞内战。”,蒋介石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宋依华委委屈屈地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宋美龄把脸别了过去,对蒋介石这种上海滩小流氓的嘴脸,深以为耻。

其实蒋介石骂得是有道理的。军阀们把他们的那一点封建权势,看得比什么都重。嘴里却尽管喊冠冕堂皇的口号。立足广西的新桂系一直与日本勾勾搭搭,大肆购买日本军火,聘请了很多日本教官进行军事训练。白崇禧却对外宣称,这是“胡服骑射”等等。

1936年,新桂系首领李宗仁首先喊出了所谓的“焦土抗战”理论。且不说这种以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代价,赤地千里的抗战理论是否是一种好的战争策略,就其出发点来说,却是逼他人赤膊上阵,自己却想在后面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坐收渔利。

尧明对蒋介石的愤怒深有同感。这种在背后拆墙角,随意挑起内战,荼毒人民的军阀,有时候比那些直接在前面当汉奸的家伙还要差劲。

只不过在女士面前破口大骂,未免有失文明。尧明赶紧将蒋介石拉到一个密闭的会议室,两人关起门来,随心所欲地将那些军阀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番。尧明的国骂比蒋介石那简单的一句“xxx”强多了,骂得淋漓尽致,让蒋介石深为佩服。

等到心中的怒火发泄殆尽,蒋介石这才悻悻然地说了一句:“这么大的事情,自然是要发电报请示孙总统的了。”

孙中山的回电很快,实质内容不多,华丽词藻不少,深显其“孙大炮”特色:“介石吾弟,时国患当头,天下忧患国事者实多也。彼陈某及李白二公,皆因抗日之故而举义旗。虽属不伦,其心可悯。望吾弟以抗日之重任为勉,精诚为国,则大事无不成。凡天下一家,无分满汉,吾昔日举辛亥革命之义旗时,……(略去为自己歌功颂德之废话数千言)。彼虽偏安两广,也我中原之邦。望吾弟裁决之,或与其一战,或委屈求全,均以国家及苍生为念。”

蒋介石拿到电报后,迅速地在电报上扫了一遍,就兴冲冲地对尧明说道:“你看,这废话连篇的电报,说来说去,也就‘望吾弟裁决之’六个字有用。深怕大家忘记了他的功劳,偏偏要说那么多废话。灌了这么多洋墨水,全用来做文章了。”。

蒋介石说道这里,心中不忿,还补充了一句:“偏偏宋家三姐妹中,最漂亮又最有性格的(宋庆龄),却让他娶走了。”。

尧明也将电报扫了一遍,笑道:“只怕还有几个字是有用的:‘均以国家及苍生为念’”。

“依你这个国事顾问看,这件事情该怎么解决呢?”,蒋介石故作深沉地问道。他对尧明既崇拜,又有很深的顾忌。

尧明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