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大与最小-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秋功罪,何人曾与评说?你阎锡山可以成为一个让不明真相的山西人民喜爱的地方官。但为了中国的抗战,为了千万人民的生死流离,为了中国的千秋兴衰,请阎公为我一决!”。尧明大义凛然地说道。

同时,尧明冷冷地盯着那位以为靠肚子里的一篇“厚黑学”,就可以混迹江湖,“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梁敦厚。

阎锡山脸色大变,一阵青,一阵白。心中在打着无数的算盘。

尧明哈哈大笑起来:“中国人啊中国人。以阎公这样精研‘中的学问’的现代大儒。在考虑万民生死、国家兴亡的时候,心中却只有自己那一点权势的鸡虫得失。难道儒家都是这样的外表谦谦,却在内心里,把自身利益至于一切之上的虚伪之徒吗?”

宋美龄狠狠地瞪了蒋介石一眼,说道:“我一直叫你信基督教,你却偏偏不听。老跟我推三阻四,说什么中西结合。”

蒋介石红着脸说道:“咱们俩人不是经常中西结合吗?”。

阎锡山的谋士赵戴文情急之下,想为尴尬的阎锡山找点颜面:“蒋夫人这样的基督徒,我看也是表面功夫多。内心里,只怕蒋先生的总理位置,也要比黎民百姓的生死重要多了。”。他出言太快,既数落了宋美龄,那个“也”字,同时深深地刺伤了阎锡山。

尧明继续他的攻势:“我今天来,是代表孙中山先生的特聘国事顾问一句话”。这个“特聘国事顾问”的虚衔倒是有的,尧明这还是第一次运用。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杯酒释兵权”,尧明说道。

此言一出,满座失色!阎锡山慌张之下,额头见汗。他赶紧向另外一个谋士梁敦厚打了一个眼色。梁敦厚只好紧了紧嗓子,硬着头皮伸出一根细细的指头,表示有话要说。

“杯酒释兵权是中国皇帝宋太祖,靠一场宴席,以大富贵相许,让当初帮他打江山的功臣们交出兵权。这个故事有很强烈的封建色彩。尧先生你是否解错了?”,梁敦厚说道。

“是的,这个故事有很大的封建色彩。但它本质的含义,是以一种交换形式,让有功勋的人放下权利。现在阎公武不能保卫山西于日寇之铁蹄,文不能成就中华之工业时代。这山西的治权和军权,恐怕该交回中华民国了吧。不然的话,恐怕真的会成为梁先生说的‘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了!”,尧明冷笑道。

梁敦厚红着脸,干脆豁出去了,赤裸裸地争辩道:“在封建时代,‘杯酒释兵权’是一种不公平的交换。权力中就有富贵,以富贵交换权力,实际上是对臣民的不公。”

尧明笑道:“是的,杯酒释兵权确实不公。只是你的眼界太低了,以为权力就是最重要的东西,而没有看到本质。在封建时代,有兵权就可以与皇帝讨价还价,就不怕皇帝不高兴了砍头。兵权代表的不仅是权力,还是安全和自由。皇帝给了功臣荣华富贵,却要功臣们用安全、自由和灵魂来交换,要臣民们成为荣华富贵的奴隶。在西方文化里,只有魔鬼才会提出这样的交换条件。”

“可是在中国的儒家文化里,杯酒释兵权竟然传为千古佳话。”尧明讽刺道。

“我借用杯酒释兵权这个例子,确实是想提议交换阎公手中的权力。在交换之前,我想问问阎公,这一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真正想要什么?”

一生何求

 阎锡山眼中露出炯炯神光。虽然一时被尧明突如其来的攻势打懵了,但他毕竟是当时枭雄。他深深地吸一口气后,昂然从席上站起来,狠狠地瞪着蒋介石:“蒋公,我只想问堂堂民国,若以其他任何一人治理山西,能胜过我阎锡山吗?”。

蒋介石也被尧明卷起的这番惊涛骇浪彻底震撼住了。一开始,他还是很高兴地看到自己的宿敌阎锡山的窘迫之相的。但当尧明慨然说出“杯酒释兵权”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话不应该由尧明来说。而是应该由尧明向他献策,由他说出来。他立即感觉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威胁。

略一沉吟,蒋介石立即明白阎锡山误会了,认为今天尧明发难,是受了自己的指使。于是他也站起身来,说道:“阎公息怒。阎公治理山西,确实功绩伟大,为民国之典范。我先敬阎公一杯,表我敬佩之心!”。阎锡山脸上登时露出侥幸之色,若今日尧明不代表蒋介石,他的回旋余地就大多了。尧明的身份,毕竟只是一个外国首脑,再加一个中国国事顾问而已。

就在此时,周恩来突然奇怪地问了一句:“隆美尔将军提前来到了太原,今天他怎么没有出席呢?”。尧明笑道:“傅作义将军打汉奸部队,酣畅流利,气势如虹。隆美尔来太原后,直接就到了傅作义军中,去前线观摩学习去了”。此言一出,满座均露出恍然之色。大家都以为尧明今日发难,埋有伏笔。

只有傅作义装作一本正经,仪态从容。心中却暗骂道:“这个妖(尧)先生,还会摆他妈的诸葛亮的空城计。隆美尔到了老子军中,只是拿耳朵听,拿眼睛看,一个屁都没有放。只是山西煤矿事大,装模作样压一压阎锡山,也是蛮有趣的。”

尧明趁机哈哈大笑道:“阎公啊阎公,若论以一人治山西,我想堂堂民国,能胜过阎公的几乎没有。”,此话一出,尽皆愕然。难道要换下一个好的,换上一个更糟糕的?众人都望着他,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只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人一家之治!山西如此之战略资源要地,又怎能以这种封建式的管理方式治之呢?清朝的康熙、乾隆,其文治武功,炳耀千古。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击节赞颂。然而中华落后于世界之祸根,却也正种于当时。原因很简单,以一人一家之小治,绝了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天下大治之机!”

“首先以抗战之艰巨任务,山西军权,必须供全国统一调度。山西物资财富,在抗战中也必须能为民国有偿征用。”

“山西煤矿资源,必须迅速开放,吸引投资,大力开发,以促动全国经济。山西的地方主义势力,绝不能成为全国抗战和经济建设的绊脚石。”

“阎公可知,现在(1930年代)美国石油工业为世界之首,其产量居全球第一,石油输出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在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拥有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占据了整个美国石油工业的80%以上。洛克菲勒家族对美国石油工业的起飞有着巨大的贡献。然而在1911年,美国法院以一纸判决书,就以反垄断法拆散了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奇。сom书,形成了34个能相互竞争的大型石油公司。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尧明补充说道。

“从洛克菲勒的案例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自由资本主义的精神:垄断能源资源以求暴利,实为现代文明之公敌!”。尧明淡淡地说道。

在座者一片惊讶,为今日激烈的话题和新颖的观念深深地吸引住了,全都陷入了沉思之中。阎锡山面上目瞪口呆,心中却如翻江倒海。

看到时机合适,尧明开言道:“阎公,我们还是回到一个人一生何求的话题上吧。阎公之治理山西,毕竟也有很大的功绩。我若不能替阎公解一生何求之疑,又如何与阎公交换呢?难道非得向日本关东军那样,挥军山西,直接虎口夺食吗?”,尧明说的也是大实话,若阎锡山不痛下决心,将权力交回国家,山西必成日本人囊中之物。

席间一片沉默,良久,阎锡山叹息道:“若我不接受尧先生的劝解,只怕真的会成千古罪人了。尧先生请讲。”

“一生何求?,茫茫尘世中,碌碌一辈子,世间多少人,扪心能自知?在我讲一生何求之前,请允许我先讲一个西方的故事。”,尧明说道。他的语调中,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低沉。

“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前,有一个叫亚历山大大帝的统治者。他聪明睿智,从师于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好战勇武,立誓作‘荷马史诗’中的战神。他生平征战无数,无一败绩。灭国众多,逞威环宇。敌人惧之如豺狼见猛虎,人民畏之如羔羊见牧人,士兵敬之如勇者见战旗。在短短十二年间,他征服了横贯地中海,跨接欧亚大陆,越过波斯湾直达印度的广大的疆域,建立了当时最伟大的文明帝国。”

“遗憾的是,在他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就因为不明的原因暴毙了。关于他的死因,历史学家有很多猜测。其中一个说法是他期望渡过恒河,继续他的远征。但他的部队都已经非常厌战,拒绝跟随他。他三次纵马,跃入恒河的波涛中,又三次无奈地返回。因为战士们远远地呆在恒河边观望着,没有再像往日那样,以生命追随着他前进。”

“当夜,他就去世了。他叮嘱人们在存放他的遗体的时候,在棺木的两侧各开一个洞。让他的手能伸出来。”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尧明突然停顿下来,笑问道。

大家思索了一阵,都提起了好奇心,想知道亚历山大大帝究竟想干什么。只有宋依华红着脸,小声地冒出了一句:“他在想念他的爱人,还想拥抱她。”,众人都笑了。

“他只是想告诉世人,亚历山大大帝一生纵横,征服无数疆域,建立庞大帝国。到死时不过两手空空!”,尧明感慨地说道。

“一生何求,多少贤人哲士、英雄豪杰、帝王将相,无不在追寻这个问题,而因为茫然不知答案,郁郁而终。西方文化却以高度的抽象概括,总结出人之一生,所求者无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社会关系的需求、自尊需求与自我实现五个需求层次。”,尧明说道。

所有人登时耳目一新,都侧耳倾听。

“第一个需求层次是最基本的,是人的生理需求,衣食住行,若我再加一条,还包括性。阎公当代大儒,知道克己复礼,不齿于物欲沉迷。傅公‘布衣将军’,蒋公效法日本武士之节俭朴素以锻炼意志之道,周公以民之疾苦为己任。公等中华姣姣人物,在物欲方面,均善知足,甚至克己奉俭,实为国人之大幸。当然,有些中国军阀豪强,追求吃山珍海味、衣绫罗绸缎、住豪宅别墅、行名马香车,玩弄无数女人,这实际上是一种对物质刺激的病态追求。我想在座诸位,都不屑为之。”

尧明说完后,大家都点点头。阎锡山叹道:“谢谢尧先生赞我。世人均爱积攒金钱。然而我所需者,不过一日三餐一张炕而已。”

“第二个需求层次是人的安全与自由。”,尧明说道,“在没有安全与自由的时候,人不论有多少富贵,就如西晋之石崇,只为爱一个美女绿珠,便招杀身之祸。”

“其实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人人自危。就连九五之尊的皇帝,还要整日担心人谋权夺位,心不能安。”,尧明一边说,一边看着阎锡山的表情。其时民间早有传说,说阎锡山周旋于蒋介石与日本人之间,为保一地方势力,如鸡蛋上跳舞。

“尧先生此言差也,战乱之中,何得个人安全?”,阎锡山的谋士赵戴文自以为抓住了尧明话中的漏洞。

“为保得一国人民之安全,置自己生死于度外!即便今日战死,心中也坦荡平安。这就是抗日义士所求的安全。”,周恩来立即严正地反驳道。

“边患之处,人民确实没有安全感。所以才有热血男儿,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家卫国。”,尧明说道。

“但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