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Ⅱ-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杉矶时报》则说:“实属壮举,一群勇敢无畏的人,美利坚向他们致敬!”

……

事件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有些超出了黄历的预计,他心中暗自窃喜之余,也开始加强戒备。整个军队都进入了一级战备,防备日本人的报复。虽然他选择的时间很巧妙,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要为根据地内的所有军民负责。

但显然,日本人已经来不及报复了,太平洋战场上的形势变化如此之快,令日本人措手不及。

“我们完了”这是日本天皇手下的一个顾问在得悉塞班岛遭到攻击的消息后发出的惊呼。然而,这只是开始,随后的八个星期将给日本陆海空军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军事灾难。

美国发起的毫无任何限制的潜艇战历经两年,经过鱼雷的改进,以及指挥官的换血和学习德国潜艇的战术,开始展现出越来越大的效果,给予日本的海外运输沉重的打击;英国军队和中国军队在缅北发动反攻作战,并粉碎了日军对英帕尔的战略反扑,使日本第15军遭受重大损失,不再具备一个战役兵团的作战能力;尼米兹率领太平洋舰队开始了代号“奇袭行动”的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目标是攻克塞班岛和它附近的提尼安岛与关岛,并在随后的菲律宾海战中使日本联合舰队遭到了灾难性的失败;麦克阿瑟心急如焚地亲自飞往檀香山,说服了罗斯福总统同意他的进攻吕宋岛的计划,并马上开始布置占领哈尔马赫拉岛的计划,为进攻菲律宾准备好最后一块跳板。

“我们完了”在坤甸的司令部里,川口清健对着藤原黯然地哀叹道。

第059章 最后的攻势

藤原望着墙上巨大的太平洋地图,默默无语,增兵膺惩铁血青年军的计划被无情否决。西婆罗洲既无油田,又无重要战略物资的出产,在太平洋战场上捉襟见肘的日军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甚至连极有限的十几架飞机都调走大部,只剩下勉强能飞的侦察机。

是的,不光只是西婆罗洲,据藤原所知,整个婆罗洲的日军防卫力量都被大幅削弱,只能保证最低限度的配置,以增强其他可能遭到美军攻击的重要地方。

针对美军不同的攻击方向,日军参谋本部制定了“捷”号作战计划。“捷”字取“报捷”“胜利”之意,共分为四号:捷一号——菲律宾;捷二号——南九州、冲绳、台湾;捷三号——日本本土、小笠原群岛;捷四号——北海道、千岛。

“捷一号”计划最为重要,日本将动用联合舰队的全部残存舰艇和菲岛、台湾、冲绳等基地的全部飞机,投入保卫皇国的最关键一战。

当然,藤原知道菲律宾的重要性,美军想采用中间突破战术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切断日本掠夺南洋战略物资的海上运输线,为盟军进攻日本本土创造条件,这当然是西婆罗洲所不能比拟的。

每一级将领考虑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战场指挥官同参谋部军官想的也不一样,军人同政治家想的更是两码事。川口和藤原焦虑于自己占领区的安全,以及越战越强的铁血青年军的威胁,而日本参谋本部则要着眼于整个太平洋战区的局势来调兵遣将。

“阁下,我们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藤原小心翼翼地说道:“如果在菲律宾能取得胜利,就有兵力来收拾敌人了。当然,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坚守住所占领的区域。或者——”停顿了一下,藤原咬了咬牙,继续说道:“或者可以再次收缩防线。”

川口阴沉着脸盯着藤原,好半晌没说话,藤原却觉得象是背生芒刺般难受,汗流了下来。

“我们要知道敌人现在的确切实力。”川口清健低沉地说道:“宪兵队那帮废物,向敌占区渗透侦察,就那么困难吗?”

“困难是有,但我想应该可以克服。”藤原谨慎地回答道:“在整个婆罗洲的兵力都严重不足,想请他们调兵不太可能。而且北婆罗洲的游击队也闹得很凶,中婆罗洲和南婆罗洲驻扎的皇军人数更少,东婆罗洲的皇军要护卫油井,也无法提供帮助。而爪哇岛——”

川口清健烦躁地摆了摆手,陆海军不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战争形势的恶劣,更加剧了这方面的矛盾。作为荷属东印度经济最发达,人口最聚集的爪哇,确实需要更多的皇军守卫。而西婆罗洲的地位,恐怕已经列入了可以放弃的名单。在与铁血青年军作战之初,如果向上司请求联合围剿,即便不能彻底消灭敌人,也绝不会令其坐大。为了自己的颜面,丧失了机会,这杯苦酒也只有自己喝下去了。

“乡土义勇军已经达到了四千人,该是他们起点作用的时候了。”藤原不失时机地提醒道:“派出皇军顾问,让他们与敌人厮杀,胜败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花了那么多钱,配发了那么多武器,就让他们无所事事地混日子吗?哪怕是十个换一个,也是对敌人的打击和消耗。”

川口清健轻轻点了点头,要说组织印尼的亲日伪军,以西婆罗洲最为积极,这也是形势所迫。用占领婆罗洲时缴获的英荷美联军的武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西婆罗洲已经建立了四支千人规模的乡土义勇军,从人数上来看,确实是一支不可小视的武装力量。但实际的战斗力,川口清健和藤原都很清楚,不过是皇军的炮灰而已。

“我们当然不能全靠那些印尼猴子,如果他们能让敌人露出破绽,皇军也应该有趁隙而入的准备。”川口清健阴沉地说道。

“是的,阁下。”藤原犹豫了一下,咬了咬牙说道:“如果放弃西婆罗洲南部的防卫,皇军还能抽出两千的机动兵力。”

川口清健的目光再次移到地图上,半晌之后无奈地摆了摆手,说道:“藤原君,就照你的意思去布置吧!”

从整个抗日战场的形势来说,日军都基本处于收缩防守的阶段,由于美军压倒性优势的海空优势,也使得日军无法破解美军所采取的越岛战术。一旦被分割在孤立的岛屿上,没有海空军的支援,随着物资的消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可想而知。

藤原走后,川口清健坐在桌前苦苦思索。抛开目前在西婆罗洲的战局,他为日本深深地担心。尽管自从神武天皇以来,外族入侵者从未征服过日本列岛,但现在的形势却要使这可怕的事情变为现实了。一想到此,川口便感到深深的苦痛。明治以来的七十六年中,日本人在亚洲四处侵略,攻陷城池,杀人抢掠,与亚洲各国结下了血海深仇,甚至美国人也在叫喊着实行“最严厉的报复”。体面地退出战争,这个希望越来越渺茫,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

面对着西婆罗洲日军的调兵遣将,铁血青年军也开始进行总动员。虽然时间比黄历计划中的反攻时间提前了,但计划没有变化快,日本鬼子终于忍耐不住铁血青年军在乡村的蚕食和渗透,要孤注一掷采取攻势,那铁血青年军也不会示弱,而把胜利果实拱手相让。

从日军的兵力调动分析,黄历和参谋人员知道此次表面上敌人的主力是印尼伪军,但印尼伪军的战斗力使他们无法胜任这样的重任,而日军才是铁血青年军要重视的对手。

将印尼伪军调至前线,在农村与铁血青年军进行争夺,这是可以预见到的鬼子的意图。尽管印尼伪军只是炮灰,或者是诱饵,铁血青年军依然决定对其实施猛烈的打击。一战寒其胆,这些印尼猴子应该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军队。

第060章 矛盾

相对于前几次的扫荡进攻,此次日本人所能动用的兵力看似不少,但论实际的战斗力却是不敢恭维。在铁血青年军坚持不懈的“零打碎敲”下,西婆罗洲一天伤亡三四个日本鬼子看似微不足道,但一年下来,便几乎有一个大队的鬼子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耗干净,两年呢,据战后铁血青年军的统计,光靠这种冷枪、冷炮、地雷、陷阱等招数的袭击,在整个抗战期间,便毙伤了三千二百多鬼子。

小消耗变成了大消耗,战果是出人意料的,而伤亡的代价却是微小的,相当于一个大战役的胜利,却只损失了两百多人,这个对比结果确实令人惊讶。而就在这种模式战斗的锻炼下,一批优秀的狙击手脱颖而出,而原来无名的战士孙忠宏以狙杀二百零九人的成绩被授予特级战斗英雄,并取得了黄历设立的重奖,XM101重狙击枪。

狙击活动本身并不新鲜,德军、苏军、日军和美军在二战时都干过这事。但作为一种主要而非辅助的、带有某种战略性行动色彩的作战形式,铁血青年军这还是首创。这已不仅仅是少数狙击兵的活动,而是整个战线所有步枪、轻重机枪优秀射手有组织的群众性的狙击战斗活动,还包括在临时发射阵地上的单炮或多炮对敌暴露目标进行的突然的炮击。这种争取战术、战役乃至战略主动权的积极战斗行动,一直活跃到战争结束。

“西婆罗洲南部的日军在陆续撤出,只留下了所谓的乡土自卫义勇军在维持治安。西婆罗洲中部的锡拉特至桑高的区域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占领这广大的区域。”作战参谋在沙盘上将最近的敌我状态标记完毕,带着欣喜的神情向黄历报告。

面对几乎是唾手可得的地盘,黄历短暂的欣喜过后,却还保持着几分冷静。日本鬼子收缩防线后,兵力比以前有所集中,并且也有了一支机动力量。把战斗力低下的印尼伪军摆在前面,是想当炮灰使,还是另外有其他的目的?反过来说,铁血青年军占领这广阔区域后,反倒显得兵力分散。再者,这里已经是平坦地带,从公路的状况以及运输工具的情况来分析,鬼子在机动性上还是超过铁血青年军的。

黄历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矛盾,提前反攻肯定要损失军力,可要安稳地等到日本人战败投降,再轻松地接收政权,便要使历史上的西婆罗洲大屠杀变为现实。尽管在战争爆发后,自由党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动员西婆罗洲有抗日倾向、有名望的华人侨领富商向山区进行转移。但依然有很多心存侥幸,眷恋家产的华人犹豫不决,最终被困在了敌占区。而截止到目前,日本鬼子已经进行了两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

1943年2月13日的夜晚,在坤甸的日本当局,以欢庆节日设置圈套,邀请荷兰殖民政府滞留下来的官员,以及许多社会头面人物,包括一些华人侨领与商贾老板,前往皇后戏院参加庆祝。等到大批鬼子突然出现,在场的印华知名人士,尚未醒悟过来,便全部被早已埋伏多时的日本鬼子,一个不漏地用卡车把他们押走了,被秘密杀害。这是第一次被屠杀的人士,据估计约有三百多人。有包括坤甸土王在内的王公贵族、宗教领袖、社会贤达、医生教师,甚至连能工巧匠都不放过。

1943年9月(阴历8月13日),在这明月当空的中秋夜即将到来之时,日军在西婆罗洲又再进行了第二次大逮捕,覆盖面则不限于坤甸,而是更为广泛了,波及整个西婆罗洲华人中小企业的“头家”与商店老板,有抗日嫌疑的华人,以及与荷兰人有过关系的华人。总计约有两千人下落不明,虽然日军当局也放出消息,说被捕人士,己押往沙捞越,等审查完毕,不日便可完毕,不日便可归来。但黄历知道,这些人已经葬身万人坑,任凭家里人望穿蓝天,却是“白云千载空悠悠”。

而最为残忍、最大规模的第三次屠杀也隐隐露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