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誉-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斗机分散部署到一些民用机场,躲避中国导弹的打击。这种办法虽然使得飞机逃脱了被击毁在地面上的厄运,但也给机群完成编队增加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更何况是日军大批早期预警雷达和航空调度中心被摧毁的情况下。

这十架‘F…15J’在从广岛西空港起飞后不久,中国军队的导弹打击便开始了,处于混乱中的日军航空幕僚监部根本无法和各作战机群取得完整的通讯联系。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在一片混乱之中,而中国军队又对整片战区进行了大规模、高强度的电子压制。

唯一的一架预警机是从入间基地起飞的中部航空方面队…航空管戒管制团的一架‘E…2C’预警机,由于基地遭受打击,混乱中起飞的日军机群正纷纷与空中管制单位联系,在中国空军电子战机的电磁压制下,此时这架‘E…2C鹰眼’由ARQ…34高频数据链、ARC…158超高频数据链和ARC…51A超高频通信电台构成的通讯系统正处于饱和使用状态,根本无暇顾及到、也根本没有办法顾及到整个空中的情况。

所以当这十架‘F…15J’懵懵懂懂的从宇部上空进入九州上空之后,立即遭到了8000米高度上扑下来的中国空军三个大队的‘歼…10E’战斗攻击机的拦截。

杨叶带领的‘天雷’编队位于最左翼的位置上,由西向东,接下来是‘飞狼’、‘天鹅’两个大队,当‘捕猎者’的拦截命令下达后,三个大队立即抛弃副油箱,直扑过去。处于最左翼的‘天雷’编队最先发起拦截,一上来,便是几招重拳。

“天雷1,发现目标,开始攻击”杨叶迅速的锁定目标,‘歼…10E’上挂载的‘PL…12’中距空空导弹开始预热。

“天雷1、2、3、4、5、6攻击,7、8…、9、10、11、12机掩护”杨叶猛的拉起机头,脱离编队,五架‘歼…10E’紧随而后,斜飘而出,尾喷口处拉出的灼热尾焰炙烤着寒冷的冬夜。

“一号、二号发射”杨叶默念着口令按下了发射键,两枚‘PL…12’中距空空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从机翼下呼啸而出。

另外三架‘歼…10E’也同时发射出了导弹,八枚中距空空导弹拉出尾迹,如同流星样的迅速消失在深沉的暗夜之中。

发射完导弹的‘歼…10E’立即做一个高速下滑侧转,脱离攻击状态,这个时候相信日军的空空导弹也已经呼啸而出了。

一个目标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干的漂亮,尽管大过载、高G机动将杨叶牢牢的压死在座椅上,但看着雷达屏上消失的脉冲信号,杨叶还是颇为得意的咧嘴笑了笑,干掉了一架‘鹰’。

与此同时,日本人发射的‘AAM…4’中程空空导弹也呼啸而至,一颗颗飞弹就如同流星样的在夜空中飞射。

“天雷3,拉起来,甩开它。”一架架战斗机尖啸这在空中作出各种机动动作,竭力的摆脱咬尾的导弹,电台里一片嘈杂,叫骂声不断。夜幕下飞舞着星星点点的红外诱饵弹。

突然而来的导弹袭击使得‘F…15J’在被干掉四架的同时,也被打乱了编队,由于躲避呼啸而来的‘PL…12’,‘F…15J’机群不得不散开规避,重新占据发射阵位。没等到日本战机重新进入发射位置,‘歼…10E’机群已经呼啸而至,围住‘F…15J’开始群殴。

“天雷11,注意躲避”

“飞狼6,他在你后面”通讯频道里吵成一团。

在高速逼近日军机群的时候,‘F…15J’率先先下狠手,十余枚‘AAM…3’格斗弹拖着死亡的尾焰高速扑来,夜空中满是飞弹的尾烟。

杨叶连续的做了两个桶状横过,摆脱‘AAM…3’的攻击,妈的,太近了,一枚‘AAM…3’格斗弹近在咫尺的从杨叶的头顶舱盖外飞过,杨叶似乎都能够感觉到那份灼热。妈的,鬼子的飞行员也不是鱼腩,看样子还有两下子。

“我是飞狼1,有人被击落吗?”通讯频道里传来询问声。

“天鹅4被击伤”看来还是有损失

“干掉狗日的”杨叶低吼着拉起机身,机头直指开始慌乱撤退的‘F…15J’。日本人开始见识到了‘歼…10E’出色的机动性能了。头盔瞄准仪加‘PL…9’先进格斗弹,使得‘歼…10E’在缠斗中更占优势。

一个大角度爬起,收油门,压舵,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几乎没有费多大气力,杨叶便轻而易举的锁定了自己的目标…一架正在做破S脱离动作的‘F…15J’战斗机。

很显然这架‘F…15J’的日军飞行员是被雷达告警器那凄厉个怪叫给慌乱了手脚,不知所措的做出一些徒劳的机动动作。冷眼看着那架拼命做着各种脱离动作逃命的‘F…15J’,杨叶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在自己通过切半占据了对这架‘F…15J’战斗机的机尾具有攻击性的位置之后,基本上也就宣判了这架‘F…15J’的死刑。

杨叶闭眼微微轻点发射键,随即作了一个急转,一枚‘PL …9C’近距离格斗飞导弹拖着橙红色的尾焰脱离‘歼…10E’战斗攻击机机翼下的发射导轨,呼啸着一头扎进那架拼命挣扎着的‘F…15J’的机身中段。

剧烈翻滚中的‘F…15J’猛然的炸成一团明亮的火球。极速的掠过火光中纷纷而下的战机残骸旁,杨叶微微哼声到“确认目标击落。”

空战进行的时间很短,不到四分钟,中国空军便以一架‘歼…10E’被击伤的代价,击落了十架‘F…15J’战斗机。

此时,完成编组的日军战机群也正高速扑了过来。而由300米低空突入的八架‘F…35闪电Ⅱ’战斗攻击机与前来拦截的十二架‘歼…11F’战斗机爆发出一场激烈的先进战斗机之间的对决。

第四章节

作为有着“世界战斗机”之称的先进战斗机,‘F…35闪电Ⅱ’在面世之初,便完全是以一种全新的战机理念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当五角大楼提出的“通用低成本轻型战斗机”和“联合先进攻击技术”的新概念在洛克希德…马丁与公司研制的X…35上初现的时候,美军便选中它并命名为F…35联合打击战斗机(JSF)。2000亿美元的研制经费、8个国家的参与合作,预估市场有4000架需求意向,一切的一切都给‘F…35闪电Ⅱ’太多的光环。

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同时采购了‘F…35闪电Ⅱ’最为自己的打击力量的构成部分,空军以购买了1763架F…35/CTOL常规型,海军则购买了480架F…35/CV海军型,而海军陆战队则采购609架F…35STOVL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作为第二大采购国的英国皇家海军、空军也分别购买60架和90架‘F…35/STOVL’。

作为JSF研制参与国之一的日本,在2010年也购买了100架‘F…35/CTOL’来充实自己的航空力量,以保障自己在东亚地区的空中优势。

而在去年的大陆战争中,‘F…35闪电Ⅱ’曾与中国空军交过手,尽管技术处于全面先进,但美国海军和陆战队的‘F…35闪电Ⅱ’机群最后还是被淹没在中国空军的机海之中。

但正是‘F…35闪电Ⅱ’在战争中的表现使得中国军方痛定思痛,在战后立即加快了国产新型战机的采购、装备速度。‘歼…14’、‘歼…10C’、‘歼…10E’、‘歼…11F’这些之前只是少量装备部队或是刚刚定型投产的先进战机立即成规模的大量生产,并且成建制的装备到空军、海军航空兵各一线作战部队。

从成军到形成战斗力,中国空军和海航只用了不到六个月就完成了这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武器换装。这是在整个人类武器装备史上从来都没有过的速度。这种奇迹的创造很大程度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当美军的‘F…22猛禽’先进战斗机全面进入东南亚的时候,当日本空军西南、西部航空方面队的‘F…35闪电Ⅱ’开始准备‘东海有事’的时候,中国军方感觉到了两肩之上无比沉重压力。

虽然‘歼…10A’、‘歼…11A’战斗机作为国土防空已经足矣,但要想真正的走出去,拒敌于国门之外,就必须有一支真正强大的空中力量。不仅仅是立足于国土防空而且还需要发展成为一支进攻型的空中力量成了中国军方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遭受到连续不断的弹道导弹打击之后,日本空军所装备的‘F…35闪电Ⅱ’已经所剩无几。这次为了能够取得局部的短时间空优,掌握一定的制空权,掩护九州守军的撤退,在军部的协调下,航空幕僚监部咬咬牙,投入了十四架‘F…35闪电Ⅱ’,从低空直插九州,试图给予中国空中力量以突然袭击,配合高空突防的‘F…15J’战斗机和‘F…2’支援战斗机群打破中国空军在北九州上空的绝对空优,从而确保九州守军的安全撤离。

虽然‘F…35闪电Ⅱ’在研制之初便定位了隐身的性能,但其雷达隐形被设计成只在I/J 波段有效,也就是能有效地对抗战斗机火控雷达和机动野战防空系统雷达。但在‘KJ…2000S’预警指挥机的波长更长的分米波波段…L波段,JSF是根本无法遁形的。而且与‘F…22猛禽’先进战斗机一样,‘F…35闪电Ⅱ’在红外波段是根本不具备隐形性能的。由预警机或高性能地面雷达引导,或使用被动射频传感器定位,任何三代战斗机都可以迅速的发现并捕捉到‘F…35闪电Ⅱ’的踪影的。

在接到‘KJ…2000S’预警指挥机的拦截指令之后,代号为‘猎隼’的空2师3团1大队的十二架‘歼…11F’战斗机迅速的扑向拦截空域。面对这些低空突袭的鬼魅,气势汹汹的‘歼…11F’一上去便是对着‘F…35闪电Ⅱ’拳打脚踢。数十枚‘PL…12’如同死亡之花一样的绽放,劈头盖脸的迎着‘F…35闪电Ⅱ’机群呼啸而去。

‘F…35闪电Ⅱ’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可以为飞机提供全向、宽频的保护。嵌入主翼的前、后缘和水平尾翼的后缘的6 个低可视度电子战天线成了‘F…35闪电Ⅱ’保护伞的组成部分,一个天线能够识别敌方雷达的工作模式,还有两个天线则可以确定敌对雷达辐射电磁波的入射方向,而另外三个电子战天线是为四通道宽频电子战接收机,这样组成方式使得‘F…35闪电Ⅱ’能够从容不迫的面对来袭的导弹。

埋置在机身四周的不同的部位上六个红外传感器,配合代替普通战斗机上的平显功能、视场范围是 40 度×30 度的先进头盔综合显示器(HMD)让‘F…35闪电Ⅱ’飞行员在面对呼啸而来的‘PL…12’空对空导弹时,能够迅速的作出反应。

与机身设计融合在一起的AAQ…37光电分布孔径传感器系统(EODAS)为‘F…35闪电Ⅱ’的飞行员提供了一个围绕飞机机身的360 度无死角全景视野。这样在躲避导弹时,飞行员就无需紧张的左右环顾,便可发现尾随或是从侧面袭来的导弹。

几乎在同时,‘F…35闪电Ⅱ’联合打击战斗机上装备的拥有众多的对空和对地工作模式的‘APG…81‘ 有源电扫相控阵雷达也迅速的锁定了中国战机群的方位。战场态势迅速的通过战术数据链系统在整个‘F…35闪电Ⅱ’编队之间完成共享,这一点是JSF最大的优势。

功能强大的综合核心处理机(ICP)迅速完成了数据计算,内部武器舱打开,‘AIM…120阿姆拉姆’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脱离挂钩,下落、发动机点火,身材修长的‘AIM…120阿姆拉姆’挟烟带火的飞向迎面扑来的‘歼…11F’机群。

和以前战斗机座舱不同的是,‘F…35闪电Ⅱ’座舱内的仪表盘和各种仪表甚至是平显都被一块大型的彩色数字式触摸式大型平板液晶显示器给取代,界面十分简洁。四种显示模式,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