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6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闯是皇叔,而天子北上,镇守国门,他暂领朝政又有何妨?

在这种态势之下,诸葛亮于关中突然起兵,兵进武都,虎视汉中。

汉中太守张鲁大惊失色,急忙命他的弟弟张卫兵驻阳平关,试图阻挡汉军南下。

同时,张鲁还派人前往西川,恳请刘璋出兵援助。

刘璋最初,是准备出兵救援……可是在谋士张松的劝说下,刘璋最终改变了主意。

“主公万不可妄动。”

张松生于益州蜀郡,身形短小,放荡而不治节操。

按道理说,似他这样的人,本不该被重用。只是张氏乃西川望族,张松的兄长又是刘璋的心腹。所以,张松虽长得丑陋,却得以被刘璋所重,委任为益州别驾。

不过,此人相貌虽丑,却有真才实学。

他劝说刘璋道:“今刘皇叔迁都洛阳,总揽朝堂,有中兴汉室之意。

张鲁此前曾出兵攻打刘皇叔,而今刘皇叔不过是顺天而行,讨伐不臣……若主公冒然出击,必然会被冠以逆臣之名,与主公并无益处。况且,西川地形险要,又是天府之国。主公到时候只需守住剑阁,派一大将坐镇葭萌关,便可自成诸侯。

这个时候,主公可以派人前往洛阳,向刘皇叔提请要求。

主公不是一直想要做司空吗?今刘皇叔为丞相,必不会吝啬于一司空之职……到那时候,主公领司空之位坐镇西川,进可攻,退可守,便刘皇叔也奈何不得与你。可若这个时候出兵相助张鲁,只怕凶多吉少……还请主公,三思而后行。”

刘璋的性子有些软弱,而且已经过了野心勃勃的年纪,早就没有了当年奔走之士的锐气。

能够偏安一隅,做个逍遥诸侯似乎也不错。

他思忖良久,便开口问道:“却不知子乔以为,谁可坐镇葭萌关?”

“我荐一人,可令葭萌关固若金汤。”

“却不知何人?”

“便是那江陵校尉,孟达孟子敬。”

“孟达?”

刘璋听罢一怔,旋即轻轻点头。

他倒是听人说过孟达这个人,知道此人颇有才华。

而今张松既然举荐此人,相信必有可取之处。

刘璋思忖良久,最终还是同意了张松的主张……不过,他除了命孟达为葭萌关守将之外,又派遣大将霍峻为副将,协助孟达守卫葭萌关。在安排妥当此事之后,刘璋又询问张松,“子乔,我有一事想要辛苦你一遭,请你代我走一趟洛阳。”

张松闻听,连忙躬身道:“主公若有差遣,松焉敢不从?”

不过,他停顿了一下之后又劝说道:“主公所欲者,为司空一职。

但仅凭松一人前去,恐怕难得刘皇叔所重。今二公子尚年幼,不得离开父母。主公何不命大公子为正使,松愿为副使一同前往洛阳。相信如此,更容易的刘皇叔看重。”

刘璋膝下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偱,次子刘阐。

刘偱尚武,且通晓兵法,却不得刘璋所喜。更重要的是,刘偱的丈人庞羲,原本是洛阳人,最初辅佐刘焉,而后又跟随刘璋,在西川颇有威望。庞羲好权势,为巴西太守,平日里招合部曲,令刘璋颇为忌惮……刘璋还没有坐上大司空,还没有当够诸侯,更不愿意早早把权柄交给刘偱。偏偏刘偱为人豪爽,喜欢结交名士。在庞羲的帮助下,刘偱如今屯兵雒城,声望越来越高,被许多人称赞。

自古以来,这父子因权力而反目成仇者多不胜数。

刘璋也是这样,他对刘偱格外忌惮。

听张松这么一说,他心里也不由得一动。

若是趁此机把刘偱送去洛阳,倒可以少了一个心腹之患……

于是,刘璋沉吟片刻后便点头道:“子乔所言颇有道理,偱已长大成人,正当为西川百姓效力。”

卷六 千骑卷平岗 第405章 子义归天

一场绵绵细雨,迎来了建安十一年。

洛阳城被朦朦雨雾笼罩,恍若仙境之中。

刘闯站在高台,凭栏而立,鸟瞰洛阳城。这座自董卓之乱后,便陷入困苦灾难的都城,而今已焕发新颜。建安十年十一月,刘闯迁都抵达洛阳。随后,他在正月初一,代汉帝行祭天大典,昭告天下,预示着汉室江山,由此而重新崛起。

如今,刘闯官拜丞相。

而他的丞相府,就是此前南宫所在。

洛阳是一座古都,早在周朝便已经确立。此后,西汉、新莽皆在洛阳建造宫室,道建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5年,汉光武帝定都雒阳,至董卓之乱历经165年。

汉代洛阳,近于长方形,南北合九里,东西合六里,俗称九六城。

城中的街道,也颇有意思。雒阳的主干道共二十四段,每条街道宽约20…40米不等。分三道并行,公卿尚书走中道,而普通人则走左右道,显得颇有章法。城中,分为南北两宫,中间有复道相连。南宫始建于秦,为东汉时议政的所在。而北宫则始建于汉明帝,面颊大于南宫,是天子与嫔妃寝居之地……不过,在董卓西迁的时候,南北二宫化为废墟。而今的宫城,则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又建造。

刘闯还没有抵达洛阳的时候,麋竺便建议刘闯,把丞相府设立于南宫。

原因嘛……倒也简单。

唯有南宫,才能够符合刘闯而今之地位。

哪怕汉帝没有北上,也无法再主持朝政。如此一来,刘闯的丞相府,也就变成了议政之地。既然是议政,那就必须要展现出足够的气魄。既然如此,干脆把南宫作为议政之地。

刘闯在询问了众人的意见之后,决意采纳麋竺的主张。

不过,他下令将南宫的规模减小,只保留却非、崇德和平朔三座宫殿,取消中德和千秋万岁殿。中德,刘闯不喜欢这名字;而千秋万岁殿,则略显不妥。刘闯拆了这两座宫殿之后,便宣布将南宫更名为丞相府。同时,又下令加快北宫的修缮速度。

洛阳北宫,规模宏伟。

早在董卓之乱以前,仅一个德阳殿,就能够容纳万人。

如此规模的宫城,绝不是短期之内可以修建起来。而且,刘闯对洛阳宫城的规模也不甚满意,在抵达洛阳后,便下令在北宫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预计需耗时五载,方能够完成……反正汉帝去了燕京,这辈子休想再返回中原。

“伯苗,陛下而今到了何处?”

“回禀主公,文长前日传信,已过了邯郸……按照他们的脚程,再不济此时也该抵达中山……估计再过几日,就会进入幽州。”

卢毓而今在尚书台做事,大部分时间不在刘闯身边。

于是,邓芝和羊衜便渐渐从卢毓手中接过了丞相府大部分的事情。重置丞相府,便预示着要重置十三曹。这将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机构,好在刘闯如今并不缺少人才。

于是,曹氏旧部开始进入丞相府。

如荀彧、荀攸、董昭等人,也逐渐开始担当重任。

不过,刘闯并没有忽视了那些老部下的期盼。十三曹中,刘闯旧部便占据了七人之多。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刘闯的旧部,依旧担当着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夏侯惇、夏侯渊等人也被纷纷委以重任。或许在短期之内,刘闯不会委以实缺,但至少给曹氏旧部了一个希望。新旧力量的平衡,刘闯必须要掌控得当……为此,他专门请教了荀彧贾诩等人,更命人前往燕京,向沮授等人请教。这其中的度,一旦不能把握好,很可能会引发两部人马的相互倾轧,从而影响到大局。

刘闯后世也看过不少历史书,对于这其中的奥妙,倒也不算陌生。

听邓芝说罢,刘闯不由得冷笑。

“陛下,终究是柔弱了些……不过是去燕京督战,何至于如此磨磨蹭蹭,忒不痛快。”

邓芝笑道:“主公所言极是。”

“好了,不提这件事。”

刘闯摆了摆手,转身便回到书桌后,“孔明那边,进展如何?”

“回禀主公,自去年十一月,孔明兵发武都之后,曹朋夏侯兰二人连战连捷。

如今,张鲁命其弟张卫死守阳平关,并派人向刘璋求援。”

“哦?”刘闯抬起头,沉声道:“刘季玉怎么说?”

“听说,刘璋本打算是出兵援救,却被张松张子乔劝住。

这张松原本是蜀郡豪强张氏子弟,他兄长张肃乃蜀郡太守,甚得刘璋信赖。刘璋听了他的劝说,也就罢了出兵的念头。不过据细作传来的消息说,刘璋手下一些人对此颇为不满,黄权费诗等人反应激烈,主张刘璋应该出兵,但并未的刘璋赞成。”

张松?

刘闯敲击桌案的手指轻轻一顿,眼中闪过一抹古怪笑意。

这家伙,终于还是出现了!

历史上,正是这个张松引刘备入川……却不知道,这一次张松是否还会投奔刘备?

在刘闯的记忆里,张松一直不满刘璋。

但他最初是想要投效曹操,却因为相貌丑陋,不为曹操所喜。

事实上,当时曹操虽然经历赤壁之败,可元气未伤,更当上了丞相,志得意满。他看不上张松,也在情理之中。没办法,谁让当时张松的名气并不响亮,曹操又怎可能看重他?结果,曹操赶走了张松,却便宜了刘备,更使得刘备势力大增。

这一次,刘闯是绝不会再犯下曹操当年的错误。

也不知道张松是否会出使洛阳?若他出使洛阳的话,说不得对刘闯是一个机会。

“伯苗,你在西川停留过,对张子乔这个人,可有了解?”

邓芝一愣,想了想道:“张松此人,恃才傲物,行为放荡。

但若言才学,倒是不俗……如果不是他长得有些丑陋,说不得名声会更加响亮。”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古人虽然早有警醒,但同样的错误,却一再发生。

张松这个人很重要,是夺取西川的重要棋子,刘闯当然不会忽视于他。但若说才能……刘闯倒是不太赞同邓芝的话。张松这个人,小聪明有,可大智慧嘛……他若是真有才华,也不会走漏了消息,使得刘备入川遭遇变故,更害死了庞统。

一个嘴巴不够严的人,即便是才学再好,也难以重用!

刘闯也不知道,张松是否还会如历史上那样前来出使。所以他的目光,旋即转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邓芝刚才说了好几个人,但是让刘闯印象最深的,确是黄权。

“伯苗,对黄公衡可有了解?”

邓芝脸上顿时露出敬重之色,连忙道:“西川贤才众多,黄公衡当为其中翘楚。”

“哦?”

“芝于西川时日虽不多,但是对黄权却颇为了解。

此人年青时乃郡吏,后为刘璋征召为主簿,智谋过人……”

黄权,黄公衡!

刘闯一边聆听邓芝的介绍,脑海中却闪现黄权生平。历史上,张松引刘备入川,黄权是第一个反对。结果刘璋不听,反而把黄权外放为广汉长,使得刘备顺利入川。

后来刘备夺取西川,西川各郡县望风归顺。

唯有黄权坚守闭城,知道刘璋投降,他才归顺了刘备。

在史书里,亦或者演义之中,黄权在刘备手下并不是特别出彩,为诸葛亮光彩掩盖。可事实上,黄权在刘备手下建立无数功业,其中刘备夺取汉中,也有黄权功劳。

曹操死后,刘备称帝,准备征伐东吴。

黄权自愿为先锋官,建议刘备坐镇后方,但不为刘备接受,反而让黄权去江北防备魏军。结果彝陵之战,刘备大败,道路为东吴切断,黄权无法归还,最终只得投降曹魏。可就算是这样,曹丕依旧对黄权格外看重。甚至被拜为益州刺史,迁进河南。

这是一个连司马懿都赞不绝口的人物。

后来在司马懿给诸葛亮的书信中曾提及黄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