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岂不是要不快?

臧霸,可以死于许中郎之手,可以死于刘皇叔之手,却万万不能死于君侯之手。”

太史享听罢,似懂非懂。

“既然父亲已经有了主张,那孩儿依令行事就是……只是这样按兵不动,未免有些不太妥当吧。”

周宣笑道:“君侯可按兵不动,却不代表少将军要按兵不动。

少将军如今也算是大将军身边亲随,可是至今未有太大功劳……今君侯在此大张旗鼓,少将军可以趁机偷袭鬲国,为皇叔南征平原剪除臧霸一支臂膀。鬲国小县,人口不过万人。可若是少将军将之夺取,刘皇叔便可以免侧翼之忧,全力攻打安德。此实为少将军大功一件……”

周宣说到这里,复又向太史慈看去。

“最重要的是,少将军拿下鬲国之后,臧霸必然会兵进安德。

如此一来,待马伏波攻占高塘的时候,就算臧霸得到了消息,也无法及时作出反应……如此一来,臧霸必死于皇叔之手,而于少将军而言,拿下鬲国的功劳,更胜于夺取安德。”

太史享的年纪必经还有些小。

哪怕他之前和诸葛亮一起曾求学于南山书院,但是收获并不是很多。

论武艺,十个诸葛亮也不是太史享的对手;可论脑袋瓜子,一百个太史享,却未必能抵得上一个诸葛亮。

不过,他好歹是和诸葛亮一起求学,虽然不太明白周宣的意思,却能感觉到周宣是在帮助他。

忍不住诧异看向太史慈,却见太史慈笑道:“元复,便听周先生的主意,行事去吧。”

“喏!”

太史享点点头,便明白了周宣而今的身份。

毫无疑问,周宣已经充当了太史慈的军师,就如同诸葛亮与刘闯一样。

太史享对诸葛亮的脑袋瓜子素来很敬佩,现如今周宣既然做了太史慈的军师,他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太史享先与太史慈告辞,而后又恭恭敬敬与周宣行礼,方转身离去。

看着太史享的背影,周宣突然道:“君侯有子如此,他日光耀门楣,必在此子身上。”

太史慈闻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

太史慈兵不刃血夺取了乐陵,打开了青州北面门户。

臧霸得知消息后,又惊又怒。

“孔和坏我大事,我必不与之善罢甘休。”

臧霸在平原县府衙中破口大骂,一脚踹翻了面前的书案。

要说起来,臧霸也是个泰山压顶而不变色的人物。他若是没有一点大将之风,曹操也不会把青州的军务交给他。可这一次,臧霸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五年前,他临阵倒戈,使得刘闯身陷绝地。又是他游说了宋宪魏续等人,令魏续等人背叛了吕布,更是吕布重伤。

不过,臧霸对吕布并不害怕。

莫说吕布受了伤,就算是一个巅峰时期的吕布,他臧霸也丝毫不惧。

想当初,琅琊相萧建被刘闯所杀,臧霸趁机夺取了萧建的基业。当时,他获得了大批辎重粮饷,吕布就有意向他讨要。可臧霸和张辽高顺的情况不同,他是在吕布到了徐州之后才归降的吕布,而且盘踞琅琊,实际上是自成一系。到了他手里的东西,自然不愿意交给吕布。

吕布当时大怒,便起兵向他讨要。

臧霸硬生生在泰山挡住了吕布的攻击,甚至还打得吕布大败。

后来,他担心吕布会倾全力找他麻烦,于是主动求和,在陈宫的说项之下,吕布才没有继续征伐。

臧霸,不怕吕布!

但却不代表他不惧怕刘闯……

那刘闯有不弱于吕布的骁勇,更有吕布所不拥有的才干和智慧。

只看他从容布局,在夹缝中求生存,趁着官渡之战的时候,生生从袁绍手里咬下一个幽州。

此后,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都未能在刘闯身上讨得便宜。

相反,每一次征讨,都会让刘闯得以壮大和发展……观津之战,刘闯招引天雷火,大败曹操的消息传到青州的时候,臧霸表面上是不屑一顾,可实际上心里面却感受到无尽的恐惧。

连曹操都奈何不得刘闯,万一……

他可是非常清楚,刘闯对他是恨之入骨。

一旦他落入刘闯之手,必然是生不如死……臧霸可以肯定,刘闯或许会饶过其他人,却绝不会饶过他。因为他听人说过,当刘闯得知他临阵倒戈的消息后,曾在他一位心腹的尸体前立下誓言,会找他的麻烦。

乐陵若没有丢失,臧霸就可以从容布局。

可现在,乐陵丢失了,汉军长驱直入,进入青州,这局势也就变得不再一样。

退兵?

臧霸也不是没有想过。

但如今曹操正忙于关中战事,程昱又被诸葛亮死死牵制在冀州。若他不战而退,刘闯趁势夺取平原国,那么对整个青州的战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要知道,东莱郡还有一支汉军存在。

到时候,满宠饶不过他,便是曹操也不会善罢甘休。

臧霸内心里惶恐不安,目光扫过堂上众将,却又不敢在脸上流露出半点的情绪来……

卷四 冀州风云动 第362章 斩将(七)

“将军,闯贼兵伐青州,恐怕要有一场恶战。

那闯贼自雄踞幽州以来,手下猛将如云,战力强横。此次统兵寇境之人是太史慈,想来将军也不陌生。这太史慈乃闯贼元从老将,骁勇异常,兵法出众。闯贼这次命他前来,必然对平原郡势在必得。将军不可不防,还需有大将驻守高唐,以免那闯贼兵分两路,截断退路。”

说话之人,名叫孙观,表字仲台,也是臧霸心腹爱将。

想当年臧霸为泰山贼的时候,手下有四员大将,号四大寇。孙观为四大寇之首,依次是吴敦、尹礼和昌豨。不过,在臧霸归降曹操之后,四大寇之一的昌豨和臧霸反目,离开琅琊。

他跑去东海,后来又和刘备勾结,在东海郡作乱。

建安五年初,曹操兴兵征讨刘备,将昌豨斩杀……昔日四大寇也就剩下了孙观、吴敦和尹礼三人。

臧霸从琅琊到青州之后,把孙观三人也带在身边。

而今听孙观这么一说,臧霸却眉头一蹙。

他的确是有些畏惧,可未战便先言退,在这个时候说出这种话语来,只怕会伤了众人士气。

“仲台所言有些道理,不过也无需太过担心。

如今闯贼在凉州、冀州皆有战事,而辽东方有大乱,闯贼手中恐怕也无太多兵马。他此次寇境,恐怕更多是想要搅乱时局。其兵马必不会太多,所以不必太过担心。我投曹公以来,至今寸功未立。今日那太史慈来犯,正是我报效主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焉能言退?”

孙观的眉毛一动,“闯贼用兵,速来诡谲。

今虽有凉州和冀州之战牵累,却别忘了他而今坐拥四州,更新得了张燕百万黑山,不可以不防。”

臧霸有些不高兴了!

若不是知道孙观的脾气,臧霸说不得就要以为孙观是故意拆他的台。

“那以仲台所言,难不成便弃守平原?”

“平原当然不可以弃,不过后路还需保留……若将军信我,观愿前往高唐坐镇,以保证将军无后顾之忧。”

“莫非仲台是怕了不成?”

“将军此话怎说来?观自归附将军以来,每战必争先,何曾有过畏惧?”

“可是仲台现在,便有些畏惧。”

孙观闻听大怒,刚要站起来争辩,却感觉到身边有人拉扯他的衣服。

扭头看,是尹礼在拉扯他。孙观心中正有些疑惑,却见尹礼站起身道:“将军息怒,仲台绝无畏战之意,他也是为将军着想。不如这样,由子厚前往高唐坐镇,末将与仲台愿往安德,阻挡贼军兵马。”

子厚,便是吴敦。

此人是四大寇之一,曾为利城太守,与臧霸素来交好。

更重要的是,吴敦和臧霸是儿女亲家,臧霸的女儿便嫁给了吴敦之子,两人的关系极为亲近。

论才干,吴敦比不得孙观。

但是论关系,臧霸无疑会更信任吴敦一些。

臧霸听了这话,目光随之一缓。

他倒不是不同意增兵高唐,而是希望派一个他更相信的人坐镇高唐。

相比之下,吴敦无疑更让他放心一些。只是这话有孙观挑起,臧霸就无法排遣吴敦前往。而且他也知道自家这个亲家的脾气,不喜欢争执。所以让吴敦跳起来说话,显然不太可能。所以,臧霸唯有逼迫孙观,让孙观改变主意,然后他才好排遣吴敦。只是孙观显然没有领会他的意思,险些和臧霸争执起来。也幸亏尹礼看出了端倪,否则臧霸还真不知如何是好。

“仲台,你善于用兵,是我最为信赖的人。

你与公直镇守安德,我才能更加放心……至于高唐,正如公直所言,由子厚前往最为合适。”

孙观皱了皱眉,心里有些不快。

不过既然话说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不好再开口拒绝。

只是这心里好像有一根刺似地,令他感到非常难受……当下,他和尹礼躬身领命,转身离去。孙观和尹礼走后,吴敦才慢慢站起身来,走到臧霸身边低声道:“宣高,你心思乱了。”

“啊?””

“未战而心先乱,可是兵家大忌。

仲台和公直对你都是忠心耿耿,你今天这个做法,的确是有些伤人。

不过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这件事情,你最好还是和仲台解释一下。多年老兄弟,莫闹得不愉快才是。高唐那边,你只管放心就是。闯贼而今恐怕是兵力不足,估计也无力渡河而击。”

臧霸点点头,叹了口气。

“还是子厚知我,请子厚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妥善解决。”

吴敦呵呵一笑,便不再赘言。

曾经为朝中官员,做过太守的职务,吴敦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臧霸的智囊。不过,毕竟是当过官的人,这眼力价不同于孙观等人。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绝不会激怒臧霸。

只是这心里面,也有一些些的忧虑。

刘闯这次命太史慈攻占平原,可是来势汹汹,显然是冲着臧霸而来。

对于臧霸和刘闯之间的恩怨,吴敦也是心知肚明。想当初,臧霸临阵倒戈的时候,吴敦也曾经劝说过臧霸。你造反就造反,你背叛就背叛,却何故冲在最前面?这简直就是遭人恨。

刘闯和吕布如果不死的话,肯定不会放过你。

你何不固守开阳,任由他们去打生打死?左右这功劳,少不了你的就是。

可是臧霸当时不肯听,执意要从背后攻打刘闯。结果就是,虽然击败了刘闯,却也激怒了刘闯。

只是这些话,现在却不能说。

臧霸心里是什么想法?吴敦更心知肚明。

让自己守住高唐,还不是想留一条退路?目的……哼哼,让孙观和尹礼去安德送死而已。

出平原王都大门,吴敦上马回家。

才一进家门,就见他的夫人迎上来,轻声道:“老爷,家里有客人。”

“客人?”

吴敦心里一动。

老妻随他多年,最知吴敦的心思。

如果是普通人前来拜访,老妻绝不会亲自过来告知,更不会是这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老妻这样做,也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来人身份不寻常。这个时候的不寻常,那只可能是……

吴敦面无表情,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

他和老妻回到后宅,便在老妻的带领下来到一座偏僻的跨院里。

只见跨院里站着一名男子,看年龄大约在三十左右,相貌清癯,颌下短髯,颇有几分书卷气。

“先生从何而来?”

吴敦也不客套,便开门见山问道。

那男子微微一笑,“在下刘广,平原国高唐人氏,特来拜见吴将军。”

平原国高唐?

吴敦上下打量来人,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