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放心,忠定会做好准备。”

刘闯在楼烦停留了三日,便动身前往幽州。

他自冀州脱险,又收服了张燕的消息,早已经在幽州传开来。

原本有些动荡不安的幽州局势,突然间稳定下来。哪怕曹操占居邺城,在幽州人眼中也不足为惧。而今,刘闯已经成为幽州的定海神针。只要他活着,就足以让那些心怀不轨之辈,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就在刘闯离开雁门,进入代郡的时候,司马懿突然传来消息。

呼厨泉,死了!

据说那呼厨泉是死于一场意外,当他得知刘闯活着回来的消息后,也是惊慌不已。为了证明自己对刘闯忠心耿耿,这家伙便想出一个主意,准备去雁门拜见刘闯。哪知道,当他离开美稷之后,却遭遇马贼偷袭……呼厨泉虽说带了不少人,可是那马贼强悍,竟无一人生还。

呼厨泉死后,虎泽匈奴首领秃瑰来立刻率部进驻美稷,美其名日主持大局。

这秃瑰来得了司马懿的暗中支持,很快便稳住了局面。

呼厨泉膝下并无子嗣,而刘豹被杀,也使得于夫罗一脉没有了继承者。而得到刘闯支持的秃瑰来,便顺理成章的成为继承人。一来他兵强马壮,二来秃瑰来这么多年也结交了不少盟友。呼厨泉的手下虽然强烈反对,奈何秃瑰来有备而来,几乎没有费吹灰之力便接掌南匈奴大单于之位。从呼厨泉被杀,到秃瑰来成为大单于,前前后后不过二十天的时间……

而杀死呼厨泉的马贼究竟是什么来历?

伴随着秃瑰来接手大单于之位,似乎也渐渐被人遗忘。

建安七年八月,刘闯抵达燕京。

卷四 冀州风云动 第329章 冀州之战(二)

建安七年八月,刘闯抵达燕京。

一座新城,拔地而起。

按照刘闯的总体规划,而今的燕京才不过完成了五分之一的工程。已经完成的城市面积,大约三十平方公里大小。这和后世唐代长安的面积相比,甚至不到长安的一半。不过,若算上总体规划,燕京面积近一百平方公里,其总面积绝对超过后世唐代长安的城市面积……

不过,燕京的人口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由于才建成不久,所以人口才堪堪过三万人,与规模宏大的燕京城相比起来,根本不足一提。

好在,伴随着冀州之战拉开序幕,大批流民开始向幽州迁徙。

新任燕京令黄珍向刘闯介绍道:“荀中郎已经开启流民迁徙计划,麋家、苏家、甄家和张家,会从中原招拢大批流民向幽州和辽东迁徙……据辛军师估计,来年开春后,燕京人口将会增至六万,到明年底,人口总量会突破十万。按照目前燕京的规模,十万人口正好。”

想要修建出一座可以容纳百万人口的城市,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以目前幽州的底蕴而言,修建一座十万人口的大城不是难事,可若想要达到长安或者洛阳的规模,的确是比较困难。

毕竟,幽州人口总体不多。

虽则四大商贾预计可以为幽州招拢两百万人口,但大部分需要填充于边塞城市。

比如代郡,比如上谷,比如云中……三大郡城面积广袤,可人口加起来也不过十万左右。刘闯之所以要招拢这么多的流民,就是为了加强汉人在边塞的力量,同时稀释胡人的比例。

所以,流民抵达之后,边塞郡城才是重中之重。

同时,伴随着辽东开始兴起,也需要大量人口的填充。

刘闯可不希望他辛辛苦苦打出来的地盘,到最后因为人口的原因,又要拱手相让。再加上并州也需要填充人口,粗略计算下来,哪怕算上张燕手中的一百万黑山军,也远远无法满足刘闯对人口的需求。

“想要完全控制并州和幽州,占居主导地位,至少需要向这边填充六百万人……

可现在,就算一百万人口都会非常吃力。主公倒也不必太过着急,这人口数量最好还是慢慢增加才是。”

诸葛亮当然清楚刘闯对人口的渴求。

但他同样清楚,冒然增加大量人口,非但不会给幽州带来益处,反而会造成许多麻烦。所以,在犹豫一下之后,他还是向刘闯提出了建议,建议刘闯不要太过急于向边塞填充人口数量。

毕竟,几百万人迁入,也会给管理造成巨大的压力。

刘闯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他好像确实有些着急了,也忽视了很多具体的问题……没办法,曹操给他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眼见着一场大战又将要拉开序幕,他若是不能早作准备,到时候必然会承受更大压力。

人口,人口……

在两千年后,华夏因人口过剩而头疼。

可如今,刘闯却要为人口不足而烦躁……

十万人口的燕京,已经是幽州的极限。而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燕京的确不适合成为一座百万人口的都城。

“既然如此,便暂缓燕京外城的扩建吧。”

既然不准备修建百万人口的大城,再按照原计划修建城市,显然会劳民伤财。

诸葛亮忍不住松了口气,他是真有些害怕,刘闯会好大喜功,强行建造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

“兄长,为何非要在幽州修建一座如此规模的王城?”

诸葛亮总觉得,幽州地理位置偏僻,环境也不甚好,甚至可称得上恶劣。道路交通的情况,同样不是特别出众,在这里修建大城,似乎没有必要。

可他又怎能理解刘闯心中的帝都情节?

“中原繁华富庶,却太容易消磨人的锐气。

幽州朔风强猛,乃苦寒之地,更能够磨练人的性情……我一直渴望,把我大汉打造成为一个‘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铁血王朝。建造燕京,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唯有直面刀锋,方能磨练出不畏艰险的胆魄和性情,也唯有此,我大汉王朝方能够延续千秋万代。”

所谓千秋万代,只是一个口号。

这一点,刘闯非常清楚。

但他既然想要向那个王座发动冲击,自然希望国祚延绵。

在骨子里,刘闯颇有些大明情节。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不管后人如何评价明代,可这个王朝的帝王的确是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刘闯对明代的帝王,颇有些敬佩。内心里,他始终对和亲这种历史上频繁出现的词汇极为反感。一个强盛帝国,绝不是靠着和亲能够长久。不管后世如何评价那些和亲的女子,但是在刘闯看来,那始终是一个帝国的耻辱。

“不割地,不纳贡?”

诸葛亮愣了一下,有些疑惑。

不和亲,他能够理解。

有汉以来,和亲的事情频发,并不在少数。可是这割地、纳贡……诸葛亮心里虽然不是特别理解,却没有再去追问。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刘闯这十个字,让他内心激荡不已。

诸葛亮似乎有些明白了,刘闯为什么如此重视幽州的建设。

也许在刘闯的眼中,这幽州就是关系到大汉死生存亡的地方,这里更是大汉江山的门户……

回到燕京,已有两个月。

转眼间,便是暮秋。

军都山满山枫叶红透,远远看去景色极为壮观。

不远处,麋缳带着几个孩子,在诸葛玲几女的陪同下漫步于枫红之中。

欢声笑语传来,也让刘闯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他示意诸葛亮徐庶黄珍和徐邈四人跟上,登上军都山顶,眺望居庸烽火,心中陡然间豪情万丈。

“对了,郭嘉情况如何?”

徐庶连忙道:“郭先生那边一切正常,并无任何异动。

自得主公吩咐之后,我时常去拜访郭先生。此人果然如主公所言,智计百出,不愧鬼才之名。不过,他似乎对天下局势并不感兴趣,庶几次试图与他讨论正事,他都不肯回应……”

郭嘉自从被刘闯俘虏来燕京之后,便被刘闯安置于车骑将军府中。

由于徐庶也是颍川人,和郭嘉是同乡,故而刘闯便安排徐庶与郭嘉进行接触。

刘闯手下,而今也不泛颍川人。

他丈人荀谌,以及后来投效的辛评,全都是颍川人士。论身份和声名,都远远高过徐庶。可这些人的身份过于敏感,刘闯也不想太过刺激郭嘉。徐庶的才学也颇为不俗,所以让他和郭嘉接触,相对容易一些。事实上,郭嘉对徐庶的确是很赞赏,也愿意和徐庶进行交流。

可正如刘闯所猜测那样,郭嘉被俘虏之后,虽然没有反抗,确始终不肯接纳刘闯。

他是打定了主意,要身在汉营心在曹,不肯为刘闯出谋划策。风花雪月,他不介意与徐庶讨论,甚至还鼓励徐庶去追求蔡文姬,更为徐庶出谋划策。但一谈到大势的问题,便闭口不言。徐庶为此也吃了好几次闭门羹,到后来也看出了郭嘉的心思,便不再讨论曹刘之间的问题。

听得出来,徐庶对郭嘉极为赞赏。

刘闯忍不住摇头苦笑,轻轻叹了一口气,“奉孝果然是执拗的性子,看起来他对曹操的确是忠心耿耿。如此才干却不得为我所用,实在是一桩憾事……不过,也罢!人各有志,既然他不愿意为我效力,元直便不要再谈论这些事情。你们的私谊归私谊,不妨与他多些交流。”

“喏!”

张燕方面,已经正式和刘闯展开合作。

在中秋之后,位于中山国治下的黑山军约十万之众,已正式纳入刘闯治下。

这是一次试探,刘闯也非常重视。

在和荀谌进行商议后,他并未立刻迁徙这十万黑山众,而是下令就地登记户籍,安置于广昌到平舒之间的地区。这一个地区,也是一个人口稀缺的区域。十万人填充进入后,可以极大程度上加强幽州和中山国之间的联络,为日后向代郡迁徙人口创造条件。同时,刘闯下令在平舒和广昌地区烧荒,以准备为来年开春垦荒屯田做好准备。刘闯深知,他和曹操的对决已迫在眉睫。在广昌屯田垦荒,也是为接下来与曹操之间的对决,提前做出安排。

畅游军都山后,刘闯便带着家人在山下军寨中歇息,准备第二天返回燕京。

夜色,笼罩军都山。

燕山秋月,格外妩媚,在夜幕中别有一番风情。

麋缳诸葛玲等人在游玩一整天后,都有些疲乏了,故而早早歇息。

而刘闯和诸葛亮徐庶三人则在大帐之中,翻阅从燕京送来的公文,进行批注。

三人或是低声交谈,或是提笔书写。

眼见着已过戌时,刘闯见天色不早便起身让诸葛亮和徐庶去休息。

就在他三人要离开大帐的时候,忽听大帐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帐帘一挑,李逸风行色匆匆走进来,“主公,燕京急报。”

刘闯一怔,连忙坐直了身子,沉声道:“带进来。”

李逸风转身出去,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带着一个小校走进大帐。

那小校看上去风尘仆仆,脸上还残留汗渍。他走进大帐,便匍匐地上惶恐道:“启禀皇叔,奉荀中郎之命有急报呈上。”

“呈上来!”

小校从身上取下一个竹筒,由李逸风递到刘闯面前。

那竹筒上押着火漆,上面有一个印章,正是荀谌的印章。刘闯打开竹筒,从里面取出书信,就着灯光看了一遍后,脸色也顿时大变。

“主公,发生何事?”

刘闯放下书信,扫了诸葛亮和徐庶一眼,半晌后道:“马腾,死了!”

卷四 冀州风云动 第329章 冀州之战(三)

听到这四个字,诸葛亮和徐庶激灵灵一个寒蝉,猛然抬起头看向刘闯,脸上露出骇然之色。

上个月还传来马腾开头山大捷的消息,可怎么一转眼就死了?

马腾的死,意义极为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