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搔搔头,轻声道:“华佗先生已经为温侯祛除余毒,但是他腿脚和手臂的伤,恐怕难以痊愈。我离开北海的时候,铃铛姐姐已派人将温侯接到了高密,看他样子,似乎有些颓废。

陈宫先生目前在胶东,负责出海事宜。

而张辽将军和曹性将军则接替史涣将军,驻守于东武县,警戒臧霸兵马。

公刘将军和子义将军的兵马,都已经开始收缩,准备向东莱郡撤离……至于书院那边,郑师也已经准备妥当。只待袁绍那边点头,孟彦哥哥从许都脱身,就可以大规模向辽东撤离。”

听诸葛亮说完,刘闯不禁长出一口气。

“孔明,这次你不该来啊。”

“为什么?”

“许都的情况,如今非常复杂,你来这边,可是非常危险。

不过,既然你已经来了,就留下吧。说实话,我现在也确实是无人可用,衡若做事虽然心细,但终究不是智谋之士。你跟随郑师已多年,正好趁此机会,展示一下你这些年来所学。”

诸葛亮顿时雀跃起来。

在他看来,能够帮到刘闯,才最为重要。

本来他有些担心,刘闯会让他回去,但现在看来,刘闯对他的重视,比之当年丝毫不减。

两人在书房里闲聊,刘闯便把初十许田打围的事情,告诉了诸葛亮。

“哥哥猜的不错,这次打围,的确是曹操的试探。

我这两年来跟随郑师,却一直留意曹操,并且从文举先生等人口中,了解了很多关于曹操的事情。如今曹操拿下徐州,坐拥三州之地,奉天子以令诸侯,威名日盛,未尝没有王霸之念。只是朝廷里,尚有不少股肱之臣,使得他不敢轻举妄动,故而想借此机会,以观动静。”

诸葛亮的猜测,和刘闯想的差不太多,也让刘闯非常高兴。

算起来,诸葛亮今年,已十八岁了!

若以虚岁计算,他已经弱冠诚仁,可以独挡一面。

跟随郑玄这两年,似乎并没有变成书呆子。他的眼界,他的见识,在经过这两年的学习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隐隐有几分日后‘智几于妖’的风采,对曹操的心里掌握不错。

“那孔明以为,我当如何做?”

诸葛亮笑道:“孟彦哥哥心中已经有了腹案,又何必问我?”

“哦?”

“曹操想要试探,哥哥何尝不想趁此机会,试探曹操?

所以以亮之见,曹操即便是有王霸之念,袁绍不除,哥哥便不会有危险……孟彦哥哥乃大汉皇叔,得天子所重之股肱之臣。既然如此,哥哥又何必考虑太多,只管为天子奔走即可,曹操也奈何不得哥哥。许田打围,固然是曹操在试探他人,又何尝不是哥哥获取声望的机会?”

这个小子,竟然真的猜到了我的心思!

刘闯嘴角微微一翘,勾勒出一抹淡淡笑意,伸出大手,狠狠揉了揉诸葛亮的脑袋。

“孔明前来,我的确是可以松一口气。

既然如此,咱们如何脱身,就交给你来谋划。”

“孟彦哥哥,其实在来许都的路上,亮一直也在考虑这件事情。

哥哥身在许都,身边尽是耳目,难以施展拳脚。所以亮以为,哥哥要想脱身,第一步便是要设法离开许都。只要能离开许都,便不会再有太多襟肘,到时候如何脱身,也就更加容易。

还有,我刚才进城的时候,听衡若说,哥哥曾遭遇一场刺杀?”

刘闯点点头,苦笑道:“最初时,我还以为是曹操,亦或者刘备之流指使。

但后来我却发现,这件事和曹操刘备恐怕没有任何关系……对方的刺杀,并没有给我带来伤害,相反还给我提供了一层保护。可到现在为止,我也猜不出是何人所为,正感到困惑。”

“连哥哥也不知道,是何人暗中相助?”

诸葛亮眼睛一亮,沉吟片刻后道:“若真如哥哥所言,这件事倒好办了。

哥哥也不必去费心猜想是什么人在暗中相助,相信对方也一直在关注哥哥,等待哥哥做出行动。所以我估计,在哥哥没有离开许都之前,对方绝不会出面和哥哥主动联络。但是只要哥哥你离开许都,他一定会设法与哥哥联系,到时候是什么人在帮助哥哥,也就一目了然。”

是啊,诸葛亮所言不差!

刘闯而今身在许都,周围到处都是曹操的耳目,就算有人要帮助他,恐怕也会心存顾虑……

嗯,孔明说的不错!

对方一直没有和他取得联系,并不是说不想联系刘闯,而是担心露出马脚。

其实,这恐怕也是一次考校。

如果刘闯连从许都脱身的能力都没有,那么对方绝不可能在帮助刘闯。可如果刘闯能够从许都脱身,也就算是完成了对方的考题。到那时候,不必刘闯费心,他一定会找上门来。

刘闯看着诸葛亮,突然间长出一口气,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

果然是身在局中不自知,而诸葛亮,更不愧是诸葛亮,能够从那些许蛛丝马迹,便推断出来了答案。

看起来,诸葛亮的到来,的确是及时雨。

他才智过人,而且年纪也不大,不会惹人注意,的确是目前态势下,最佳的谋士人选。

“孔明,从今天起,你就跟随我身边。”

刘闯沉吟片刻,便做出了决定,“还有,府中管事杜畿,我颇为看重。

给你一个任务,帮我收服此人……我希望我离开许都的时候,他能够随我一同离开,你可能做到?”

诸葛亮闻听,顿时精神一振。

他喜欢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更享受刘闯给予他信任的欢快。

“孟彦哥哥放心,我一定会让那杜畿归附哥哥。”

………………

诸葛亮一行人的到来,使得刘闯脱身变得更加麻烦。

人多,目标也大,想要离开,必然会更加困难。但必须要承认,诸葛亮的到来,也使得刘闯感到轻松不少。两者相比较之下,刘闯更喜欢这种轻松的感觉,至少不必再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曹操,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不过在弄清楚诸葛亮等人的身份之后,他也松了口气,没有放在心上。

一个十八岁的小娃子,又能有什么大用处?想必是刘闯家人担心,所以才派诸葛亮前来许都。

所以,他根本没有去关注诸葛亮,甚至对刘闯的戒备,也放松不少。

刘闯自然乐得曹操小看诸葛亮,要知道,他越是小觑诸葛亮,那么诸葛亮的作用,也就更大。

许田打围的日子,一天天在逼近。

而刘闯的生活,却变得越来越逍遥……

诸葛亮来到许都之后,刘闯也就不必事事费心。他甚至把所有的事务就交给诸葛亮去处理,自己则全力准备,即将到来的许田打围。正如诸葛亮所言,他需要在许田打围之中,获取更多的好处。既然他现在已经披上了汉室的光环,那么索性,就把这光环发挥到极致才好。

“伯侯,我有件事想要拜托你。”

“请皇叔吩咐。”

“司空命人将家父坟茔从洛阳迁回长社。

按道理说,我应该前去迎接。然则自古忠孝难以两全,我现在一时也脱不得身,只好拜托你辛苦一趟,代我前去长社迎接家父棺椁。此外,我还要在长社为我母亲重建坟茔,和家父合葬。这是大事,就拜托你走一遭长社,代我把这些事情安排妥当,不知你可愿意前去?”

这是人之常情,杜畿并没有太多疑问,于是立刻答应下来。

见杜畿同意,刘闯也非常高兴。

不过他前脚送走杜畿后,后脚就唤来了夏侯兰,“衡若,这次你和杜畿同去颍川,还有一桩要事托付。”

“请公子吩咐!”

刘闯沉吟一下,轻声道:“我要你到颍川之后,帮我打听一个人……”

卷二 杀青州 第194章 射鹿(四)

东汉末年,作为中原腹地的颍川,可谓人杰地灵,贤才辈出。

从最初的颍川四长,荀氏八龙,个个都是一等一的人物。到了三国时期,在荀彧之后,又涌现出一干寒门士子,成为当时的翘楚。其中,郭嘉算得上是寒门代表。但除郭嘉之外,更有‘诸葛四友’,享誉天下。

这诸葛四友,分别是崔钧崔州平,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以及徐庶徐元直。

而其中,除了崔钧不是豫州人之外,孟建是汝南郡人,而石韬和徐庶,都是颍川人……

也许,在后世许多人不了解崔钧、孟建和石韬,但说起徐庶,想来许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

三国演义里,新野大破八门金锁阵的战绩,让许多人对徐庶耳熟能详。

其后曹操计骗徐母,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终其一生不为曹操献一计,更成为后世人口中美谈。

不过据刘闯所知,三国演义中虚构成分太多。

徐庶之所以投靠刘备,的确是因为徐母被曹操所获。但并不是曹操让程昱模仿徐庶字迹,骗徐母身入曹营。史书记载,刘备兵败长坂坡,徐母被曹操抓获,徐庶不得已向刘备告辞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就是靠这方寸之地。如今已失老母,方寸乱了,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这方寸之地,指的是徐庶的心。

刘闯一直觉得,徐庶之所以离开刘备,恐怕也有对刘备的不满。

否则他大可以离开,不必带着石韬一同投奔曹操。

那石韬,和徐庶关系极好,历任郡太守,典农校尉,后为御史中丞……

“衡若,你到了颍川之后,为我打听一个人。

此人名叫徐庶,此前曾名徐福。我记得他在中平年间,曾因为人报仇,被官府捉拿……后他弃剑读书,折节向学。大概是在初平年间,中原混战,徐庶南行前往荆州。你到了颍川之后,为我打探此人。他如今可能不在颍川,但他的母亲一定在颍川,我要你帮我把她找到。”

夏侯兰愕然,确点头答应。

“另外,这个人和颍川郡石韬交好,虽则石韬石广元如今不在颍川,但也是一条线索。”

“公子放心,我必为公子,将此人找到。”

“慢,你打探到徐庶母亲的消息之后,不要上门打搅,只需暗中照拂即可。”

夏侯兰有点不太明白刘闯的意思,但既然刘闯这么吩咐,他自然领命而去。

“孟彦哥哥,这徐庶很厉害吗?”

诸葛亮在一旁听罢,忍不住开口询问。

厉害吗?

我不知道……

三国演义里的那些故事,很多都不可信,所以刘闯也不太清楚,徐庶究竟有多大的才干。不过既然能在史书留名,想来也不是个简单角色。更何况,诸葛四友……如今崔钧崔州平在南山书院读书,而且和诸葛亮是同门,都在郑玄门下求学。既然有了一个崔州平,刘闯就想要把这‘诸葛四友’找来,陪伴诸葛亮。在原有历史上,诸葛四友应该是诸葛亮成长阶段中,极为重要的人物。虽然他现在在南山书院也有不少朋友,可刘闯却不想让他缺失这么一个过程。

“此人,颇有才干。

孔明虽然才智过人,但终究是一人之力,难以面面俱到。

徐元直的年纪比你大,早年间好任侠击剑,后来弃剑读书,经历坎坷,说不得能为你拾遗补缺。如果我能把此人找来,我希望你能够好好和他相处。莫因他出身低微而有轻视之心。”

哪怕到现在,刘闯都在担心,诸葛亮会走上鞠躬尽瘁的老路。

他不希望诸葛亮去鞠躬尽瘁,只要他能为自己把控全局即可……而徐庶这些人,将来一定能成为诸葛亮的好帮手,相信当这些人在一起之后,诸葛亮可以爆发出比历史中更为强大的能量。

诸葛亮瞪大了眼睛,露出迷惑之色。

他不明白,刘闯为什么要找来这么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