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此人!”

荀谌想了想,便点头道:“他若肯出山,倒是一大臂助。”

郑玄所言胡孔明,名叫胡昭,是颍川颖阴人氏,与荀谌同乡。

此人幼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典史,工于书法。弱冠之年,便以其才学而为世人称道。初平元年时,袁绍曾多次登门拜访,想要请胡昭出山。但胡昭本人,却厌恶仕途险恶,故而坚辞不就。后曹操迎汉帝迁都许昌,也曾派人前去请胡昭出山。无奈之下,胡昭只得去面见曹操,表明不愿入仕,请曹操谅解。无奈之下,曹操只好让胡昭离开,并感叹:人各有志,出处异趣。

胡昭回家后,为躲避这种辟召,便迁居陆浑山中,在陆浑山卧龙谷广收门徒。

这胡昭的年纪,比之荀彧还小一岁。

荀谌对他也非常了解,听闻郑玄邀请胡昭前来,自然举双手赞同。

“老大人既然请来胡昭,我也想为老大人举荐一人……说起来,此人也曾在老大人身边求学,名叫崔钧,字州平,不知老大人是否有印象?”

“崔州平?”

郑玄想了想,突然道:“可是安平崔州平?崔威考之子,曾当着崔威考之面,言他有‘铜臭’之崔钧吗?”

“正是此人。”

崔威考,名叫崔烈,曾官拜太尉。

郑玄说的这件事,也是一个典故:灵帝时,崔烈买官,崔钧得知以后,当着崔烈的面,说他有‘铜臭’之气,气得崔烈暴跳如雷。

“若是此人,倒也适合。”

荀谌闻听,便躬身道:“既然如此,我这就派人前去相邀。

我听说,他过些时日便要去荆州游历。呵呵,我是觉得,与其去荆州游历,倒不如让他来帮一帮老大人。此也是崔威考前些时候,派人找我相求。你知道,威考此人,素爱慕虚名。”

郑玄闻听,顿时笑了……

………………

白雪皑皑,数百里不见人烟。

一行车队沿着潍水缓缓而行,田丰坐在车中,正翻阅一册卷宗。

突然,车帘挑起,袁尚一身风尘从外面进来,“田先生,方才我射杀了两只野兔,今晚正可牙祭。”

田丰闻听,抬起头来。

看着袁尚那一脸喜色,忍不住道:“三公子,此非冀州,咱们独行于北海,需多小心,怎可为口腹之欲,而涉险离队?万一遭遇歹人,岂不是麻烦?”

袁尚原本兴致勃勃,哪想到田丰上来一阵训斥。

心里顿时有些不满,但是脸上却不敢把这种不满的情绪表露出来,还要做出一副受教的模样,轻声道:“田先生,显甫知错了。”

这旅途乏味,我猎杀些野味又能有什么错?

再说了,近千人马,行于北海,难不成还有人敢来送死不成?

这田先生,果然是古板的要命,怪不得父亲对他不喜欢,跟他在一起,简直要闷死人了。

“显甫,这一路下来,可看出什么没有?”

袁尚想了想,“北海国萧条,似乎并不兴旺。

我在都昌时听刘子和说,如今战事方止,所以盗匪横行。刘孟彦虽已命人开始剿匪,但恐怕不是短期可以解决问题。依我看,北海国似乎并无什么出奇之处,远不似别人说的那么好。”

“还有呢?”

“还有,就是刘闯似乎对大兄颇为忌惮,迟迟不肯迁治所剧县,而是滞留于高密。”

田丰听到这里,白眉一蹙。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卷宗,心里面却盘算不停。

进入北海以来,所见颇为平常。

也许是因为季节的缘故,田丰并未看到大兴屯田的场面,也没有发现传说中的蜀黍高粱。

一切,都显得非常正常。

可正是这种正常,让田丰感到有些古怪。

“显甫……”

“啊,田先生,我突然想起来一些事情,便先告辞了。

依照现在的路程,最迟明日中午,就可以抵达高密……不过今晚咱们还要宿于野外,我让人去查探一下,看看何处可以宿营。”

袁尚说完,便一溜烟的跑了。

田丰看着他的背影,白眉簇动,想要喊住袁尚,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发出一声长叹。

卷二 杀青州 第149章 群英会(二)

竖子不足与谋!

袁谭失于刻薄,袁尚略显轻浮。

这两个人,怎么看都不是理想的嫡子,可是袁绍却没有其他选择。

他低下头,继续看手中的卷宗。

越看,他就越感到好奇;越看,他对刘闯的兴趣就越浓。如果从卷宗里看,刘闯在北海国所作所为,似乎并无出奇之处。但如果仔细考虑,就会发现正是因为没有出奇之处,才是最大的出奇之处。

从刘闯攻占东武,击溃萧建之后,几乎每一步都是谋后而动。

入高密,借夷安,夺淳于,占领胶州湾……哦,对了,刘闯把不其、壮武和黔陬三地称之为胶州湾,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但看得出来,在刘闯夺取黔陬的时候,已经定下了移民屯田的大计。再往后,刘闯与吕布结盟,击败陈珪之后返回北海国,已彻底稳住了北海局势。

随后,他兵发东莱,驱逐彭璆。

看上去似乎是运气好,但实际上,每一步都早已安排妥当。

就是这样不声不响,甚至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之下,刘闯便坐拥两郡之地,成为青徐两州不可小觑的诸侯。

至于被袁尚推崇备至的般阳之战,在田丰看来,倒是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如果当时郭祖或者王营能多一些小心,亦或者说他们能够胆大一些,说不定刘闯就难以成功。

只可惜,王营疏于防备,而郭祖又太过担心,以至于成全刘闯威名。

袁尚因此,对刘闯极为推崇。

但在田丰看来,刘闯兵行险招,过于危险,绝非正道。

不过,田丰也必须承认,若非刘闯的胆大心细,济南国之战到最后,也不晓得会是怎生局面。

在看罢所有卷宗之后,田丰靠在褥子上,陷入沉思。

刘闯其人究竟如何?

看他步步为营,绝不会是如同袁谭袁尚所说的那种贪婪骄横的莽夫。

这个人,很有意思……

………………

高密县城,张灯结彩。

伴随着刘闯婚期将至,县城也变得越发热闹起来。

刘闯忙得是不可开交,他发现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越忙,就越忙!

先有左伯左子邑,依照刘闯所言宣纸制造之法,历经近一载光阴,终于造出令刘闯满意的纸张。

随后,诸葛玲与费沃反复商讨之后,先后完成曲辕犁,也就是短辕犁的成品,以及活字印刷术。这两项技术,尚算不得完善,但已有雏形,将很快形成规模,故而刘闯自是喜出望外。

不过,这两项技术刘闯都没有立刻拿出来,而是吩咐步骘,严密保护。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刘闯认为还不是拿出这两项技术的时候……同时,费沃在经过无数次失败之后,成功打造出三百口百炼钢刀,更是让刘闯万分惊喜。他没有想到,费沃的锻造技术,竟然会如此高明。三百口百炼钢刀不算多,却是一个极好的开始。相信不久之后,随着费沃的锻造技术进一步成熟,百炼钢刀就可以批量打造,并且对部曲进行大规模的装备。

“陈先生,真没有想到,你会赶来。”

在中堂客厅里,刘闯颇有些惊异的看着陈宫道:“温侯而今安好?那陈登在广陵,是否老实?”

陈宫笑道:“陈元龙虽智谋过人,但在而今态势之下,也不敢轻举妄动。”

“那刘备呢?”

刘闯突然想起来,这半年来,几乎没听到太多关于刘备的事情。

陈宫一怔,“公子只管放心,刘备在沛郡很老实……他如今情况并不是太好,听说袁术有意出兵征伐,他是自身难保。”

刘闯闻听,不禁微微一蹙眉头。

看得出,这半年来吕布过的似乎不错,甚至包括陈登在内,都有些过于松懈。

“对了,我此来还有一件事,想要请公子帮忙。”

“请讲。”

陈登露出赧然之色,轻声道:“我听人说,今年北海丰收,余粮颇丰。

而徐州却经历连番变故,如今粮食有些匮乏。温侯有意请公子多多帮衬,能否卖我们一些粮食?”

粮食?

刘闯恍然,徐州今年的变故,确实不少。

他想了想,“不知温侯需要多少粮食?又打算如何购买?”

“市价谷物一石220钱,我们就依照这个价钱,向公子购买十万斛,不知可否?”

刘闯闻听,顿时笑了。

他这一笑,让陈宫也感到有些赧然,脸微微发红。

220钱一石?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

在刘闯记忆中,陶谦没死的时候,粮价就已经是220钱,如今已经过去三年,徐州连番经历战火,220钱,恐怕只能买半石粮食。估计,陈宫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懦懦不知如何是好。

刘闯想了想,沉声道:“220钱便220钱,既然丈人开口,我怎能拒绝?

不过我可要先说好,我这粮食,多为蜀黍……所以我会按照谷物计量,还请公台莫要责怪。”

东汉末年,一石谷物和一石粟米,区别不小。

一石谷物,约折合13…15斤左右,而一石粟米,差不多是17…20斤上下。

两者之间的计量单位差距不小,在四五斤左右。刘闯既然同意已220钱卖于吕布,即便是按照谷物计算重量,吕布依旧占了老大便宜。陈宫又怎能拒绝,连连点头,并向刘闯道谢。

毕竟是一家人,刘闯果然爽快,浑不似那袁术,非但斤斤计较,而且价格忒高。

有这十万斛粮食,也就是一百五十万斤蜀黍,足以帮助吕布,渡过来年开春之后的难关。

陈宫和刘闯又寒暄几句,便起身告辞。

刘闯把他送出大门,看着陈宫的背影,不禁露出凝重之色。

“孟彦哥哥,何以如此紧张?”

刘闯回身,轻轻揉了一下诸葛亮的脑袋瓜子,“刘备是一个歼雄。

此人最善两面三刀,口蜜腹剑的招数。吕布而今放松了对刘备的警觉,我担心弄不好,会被此人所害。”

“既然如此,何必提醒他?”

刘闯苦笑道:“而今吕布志得意满,恐怕我就是提醒了,反而会被他怀疑。”

这个,需要寻找机会才成。

刘闯想到这里,突然问道:“对了,袁绍使团,抵达何方?”

“昨夜已绕过淳于,估计今天正午时分,便会抵达。”

“驿馆可安排好了吗?”

“哥哥放心,已安排妥当。”

刘闯点了点头,“这两日,高密恐怕会有些动荡。

你这几日不要出门,以免受到波及……明天曹操的使团就会抵达,我倒是很想知道,他又有何诡计。”

说实话,刘闯对曹操,的确是有些忌惮。

前番刚派了郭嘉前来试探,如今又再次派出使团。

这说明,曹操对刘闯,是越来越关注……越是如此,刘闯就越是要谨慎,更不要说还有一个田丰,在一旁虎视眈眈。

一想到要来这么多人,刘闯就感到莫名头痛。

………………

正午时分,袁绍使团抵达高密。

刘闯率陈矫步骘太史慈等人出城在十里亭迎接。

远远的,就看到一队人马缓缓行来。

“刘公子,别来无恙乎?”

袁尚远远看到了刘闯,便催马向前紧走几步,在距离刘闯还有十几步的时候翻身下马,与刘闯见礼。

“三公子,你怎地来了?”

刘闯做出一副惊喜模样,紧走几步。

袁尚笑道:“前次刘公子在于陵助我退兵,我却未能与刘公子当面道谢。

听闻刘公子大喜,故而才斗胆向父亲恳求,与田先生一同前来,一来是道谢,二来则为讨一杯酒水。”

袁尚话语间,透着几分亲热之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