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扶苏攻略手册-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微微一愣,睁开了眼睛,牢牢的盯着他:“真人要离开咸阳?”

云鹤归起身作揖:“方外之人,本不可久留宫中,入宫几日已是破例,请陛下恩准。”

皇帝重新闭上眼,顿了一会,倒是笑了:“我道你为什么今日让箫太医过来看你施针,毫不保留就把这一套针法教了出去,原来是急着回去。”顿了顿,又道,“此事容后再议,真人现在还请继续施针罢。”

55。第55章

云鹤归离开之后,箫太医却留了下去,皇帝此时已经从床上坐起来,目光锐利的盯着眼前跪着的人:“今日去诊脉了,可发现了什么?”

箫太医躬身道:“宛歌姑娘的确中了‘九天寒月’只是似乎被什么压制住,现下没有发作。   ”顿了顿,观察了一下皇帝的神色,又添了一句,“调理一些时日对子嗣之事并没有问题。”

皇帝似乎没在意最后他添的,只是皱了皱眉,声音沉了一些:“你确定她中毒了?”

箫太医肯定:“却是‘九天寒月’脉象明显,不可能断错。 ”

听罢,皇帝闭了闭眼,手指收成拳,紧紧拽着身下的被褥,他吸了一口气,抬手让他下去。



今次,宛歌去华阳宫时,在半路发现了不少来往的方士,嘴里念念有词,模样看起来颇为奇怪。后来听太皇说起,才知道原来是因为陛下头风一直不好,就想借助这些鬼神之力。然云鹤归今日不在,此事就有卢生着手办了。

鬼神之力不能说不存在,但妄图通过它治病就太可笑了,始皇帝不到五十岁就死了,也不知是不是和频繁服用那些丹药有关系。宛歌那时正若有所思的想着,外头正好来了人,说是给宛歌请脉。

华阳太皇看向宛歌,笑了笑:“这太医可是陛下身边老资历的太医了,好好调理一番,想是来年便好了。”

宛歌仔细看着过来的眼前太医,确认是昨日才见过的那个,她一边疑惑的把手伸出来,一边道:“昨日不是来看过了么?”

华阳太皇一愣:“昨日?”

宛歌只当华阳太皇忘事了,昨日的话有些尴尬,她咳嗽一声,含糊解释:“太皇昨日找这位太医给宛歌诊过脉,今日过来的时候,已经服药了。   ”

华阳太皇和身边的刘姑姑对望一眼,确认昨日并没有让箫太医外出,但宛歌又言之凿凿的说见过,她微微一颦眉,便去问箫太医:“昨日长公子让你去给宛歌诊脉?”

箫太医本以为太皇召他过来是给自己诊脉的,没想到却是宛歌,昨日皇帝才刚刚让他诊过,今日华阳太皇又接着请她过来。加上宛歌身上的毒来的蹊跷,箫太医看了看她们,想了片刻,直接隐去此事:“昨日陛下确让老臣给宛歌姑娘诊脉。”

华阳太皇依旧皱着眉:“陛下?”

宛歌也有些诧异:“是陛下让你来给我诊脉的?”

昨日既然诊过,今日再诊也差不了许多,箫太医只是按昨日的医嘱再嘱咐了一边,便提着药箱告退。宛歌只觉得奇怪,皇帝向来对她不怎么关心,倒是华阳太皇会操心扶苏的……子嗣,连带操心他。于是皇帝这时候忽然想起来,莫非也觉得扶苏倒了该成家的年纪了?

一想到这里,那时华阳太皇提到的江姑娘,又重新占满她的心扉。宛歌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该不是皇帝觉得她身体不行,不能生育,借此让扶苏快些娶正夫人好绵延子嗣?

一想到这里,她的心就猛然一沉。

这厢还未缓和过来多少,忽然感觉到衣角被一个力道扯着,她偏了偏头,就发现晏榕不知什么时候进来,坐在她身边,似乎对她挂在腰上的玉如意有了兴趣,拽在手里摸索。

宛歌这几日闲着无聊,就编了一些流苏,把玉如意绑住,挂在腰间当腰佩来。

现下,晏榕显然对这个玉如意起了兴趣,拿在手里把玩。宛歌看着他模样有些专注,只是宛歌即便没有记忆,也能感觉到这玉如意重要,便小心把玉如意从他手里扯了回来,塞了一个柑橘在他手里,柔声道:“这个不能玩,橘子要不要吃?”

晏榕没有反手,一点点摸索到玉如意的边缘,停在当中的某一处:“……有字。”

晏榕说的是她腰佩上刻着的字,宛歌一直不知道是什么,见晏榕提起,心口一颤,然后反应过来便微微一笑:“榕郎君认识?”

晏榕终于放开手:“……这个字,琴里,见过。”

阿榕这个话说的明白,是在琴里面见过这个字。宛歌顿时有些疑惑,一开始还没想太多,只当是哪张琴的琴铭刻了这两个字,刚想继续问,华阳太皇已经紧紧皱着眉,反问了一句:“琴里?”接着就去问晏榕身边跟着的侍女,“阿榕说的琴,可是长公子送的那张?”

侍女摇头:“那时婢子没有进去,只小公子和榕郎君在。后来进去的时候,琴已经坏了……不得而知,之后陛下就让人来收拾了。”

华阳太皇皱着眉,追问:“你们都没见过那张琴?”

侍女虽然有些诧异她为何会如此在意此事,但见华阳太皇模样看着是少有的急切,谨慎回答:“……并未见过,那时候小公子……”她顿了顿,才继续道,“之后陛下便派人来了,婢子们都不曾见过。”

华阳太皇不知想到了什么,目光失神,整个人都靠在软榻身上,手抵着额头,宽大的袖子几乎把她半张脸都掩盖下去。宛歌起先还有些不太在意,但看着华阳太皇现在这幅样子,终于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

加上晏榕还说见过他玉如意上的字,宛歌跟觉得此事定和她有关系。

华阳太皇看着有些疲惫,抬手让人暂且把晏榕带下。

宛歌连忙给华阳太皇倒了一杯茶,咬了咬嘴唇,低声开口:“太皇……”

华阳接过了茶,却没有喝下去,目光依旧落在上头,目光闪烁不已。她并没有听宛歌把话说完,破天荒第一次让她早些回去。宛歌心中十分诧异,但是见华阳太皇不像是打算解释的模样,也就没有继续问下去,若有所思的踏上马车,就着暮色,准备回府。

宛歌一走,刘嚒嚒便过来替华阳太皇揉了揉额头,低声问:“太皇怎么了?”

华阳太皇没有回答,她睁开眼睛,看向宛歌离去的方向,沉默了许久,还是摇了摇头:“……陛下这次葬琴之事太奇怪……希望只是我想多了。”顿了片刻,又问,“陛下葬琴之时,有谁在旁?”

刘嚒嚒道:“陛下只带了随身的内官,并无旁人。”

华阳太皇再沉默了片刻,淡声道:“我记得有个刚刚调到陛下身边的,找几个机灵点的去打听一下当时的事情。”



宛歌的马车在宫中行驶了片刻,忽然顿住,宛歌明显察觉前头来了人,却没有半点声息。她本来就因为方才在华阳宫的事情有些心绪不宁,如今又遇上这样的场面,自然又被吓了一吓。此时只当是陆离白又过来使了什么计谋,她从头发上拿下了簪子,就拽在手里,警惕的在车厢角落,看着外头的动静。

忽然,车帘被一双手撩开,那人手腕上有厚重的铠甲,显然不会是陆离白。

整个帘子被掀开,她终于看清了外头的场景。

并非是陆离白,而是一个军官,后头跟着几个内侍,都是生面孔。那军官对着她微微一笑,掀着车帘,显然是等待她下车。

“宛歌姑娘,陛下有请。”

56。第56章

东都外城

东都外城,方圆四十馀里。   城壕曰护龙河,阔十馀丈,濠之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新城南壁,其门有三:正南门曰南薰门;城南一边,东南则陈州门,傍有蔡河水门;西南则戴楼门,傍亦有蔡河水门。蔡河正名惠民河,为通蔡州故也。东城一边,其门有四:东南曰东水门,乃汴河下流水门也,其门跨河,有铁裹窗门,遇夜如闸垂下水面,两岸各有门通人行路,出拐子城,夹岸百馀丈;次则曰新宋门;次曰新曹门;又次曰东北水门,乃五丈河之水门也。西城一边,其门有四:从南曰新郑门;次曰西水门,汴河上水门也;次曰万胜门;又次曰固子门;又次曰西北水门,乃金水河水门也。北城一边,其门有四:从东曰陈桥门;(乃大辽人使驿路);次曰封丘门(北郊御路);次曰新酸枣门;次曰卫州门(诸门名皆俗呼。其正名如西水门曰利泽,郑门本顺天门,固子门本金耀门)。新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城里牙道,各植榆柳成阴。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库,贮守御之器,有广固兵士二十,指挥每日修造泥饰,专有京城所提总其事

旧京城,方圆约二十里许,南壁其门有三:正南曰朱雀门,左曰保康门,右曰新门。东壁其门有三:从南汴河南岸角门子,河北岸曰旧宋门,次曰旧曹门。西壁其门有三:从南曰旧郑门,次汴河北岸角门子,次曰梁门。北壁其门有三:从东曰旧封丘门,次曰景龙门(乃大内城角,实箓宫前也),次曰金水门。河道

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河上有桥十一,自陈州门里曰观桥(在五岳观后门),从北,次曰宣泰桥,次曰云骑桥,次曰横桥子(在彭婆婆宅前),次曰高桥,次曰西保康门桥,次曰龙津桥(正对内前),次曰新桥,次曰太平桥(高殿前宅前),次曰粜麦桥,次曰第一座桥,次曰宜男桥,出戴楼门外曰四里桥。   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次曰顺成仓桥,入水门里曰便桥,次曰下土桥,次曰上土桥,投西角子门曰相国寺桥。次曰州桥(正名天注:“天”误刻为“大”。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螲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州桥之北岸御路,东西两阙,楼观对耸;桥之西有方浅船二只,头置巨杆铁枪数条,岸上有铁索三条,遇夜绞上水面,盖防遗失舟船矣。西去曰浚仪桥,次曰兴国寺桥(亦名马军衙桥),次曰太师府桥(蔡相宅前),次曰金梁桥,次曰西浮桥(旧以船为之桥,今皆用木石造矣),次曰西水门便桥,门外曰横桥。东北曰五丈河,来自济郓,般挽京东路粮斛入京城,自新曹门北入京,河上有桥五:东去曰小横桥,次曰广备桥,次曰蔡市桥,次曰青晖桥、染院桥。西北曰金水河,自京城西南分京、索河水筑堤,从汴河上用木槽架过,从西北水门入京城,夹墙遮拥,入大内灌后苑池浦矣。河上有桥三:曰白虎桥、横桥、五王宫桥之类。又曹门小河子桥曰念佛桥,盖内诸司辇官亲事官之类,军营皆在曹门,侵晨上直,有瞽者在桥上念经求化,得其名矣。

大内

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栋,峻桷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悉用朱红杈子。入宣德楼正门,乃大庆殿,庭设两楼,如寺院钟楼,上有太史局,保章正测验刻漏,逐时刻执牙牌奏。每遇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