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性之心-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林随手翻开一本册子,里面都是对他的暖房里的各种作物的观察资料,每种植物的特征都被详细地列出来,然后按照这个世界通行的植物学体系进行分类。大部分常见的药材还好,那些左林自己培育出来的特殊品种,则有更为详细的观察资料,按照分类法则分入某纲某目之后,只有名称一栏空着,上面用铅笔淡淡写着左林对这些东西习惯性的称呼。
    另一本册子里则是两个暖房昼夜不停的温度湿度等等的监控资料,他们完全按照左林所说的方式来给暖房浇水施肥,按照同样的方法来开启或者关上暖房的塑料顶棚,在还没有理解调节暖房的小气候原理之前,他们选择了亦步亦趋,不犯错误。可这些记录,和这些认真对待所有数据的人,终将掌握这个或许算不上什么的技术。
    厨房倒是没什么变化,箱子里有米,冰箱里有菜,桌子上的调料什么反而更加丰富了。看看灶头边上堆积木柴和煤饼,可想而知在这里工作的那些学生老师们这些天没少享受农家乐。
    碗橱的角落里,左林自己做的一个小泥罐还在。左林一阵窃喜。这个小泥罐才是左林最喜欢的厨具。这个小罐子就是用很普通的粘土做的,烧制的过程也很粗糙。可是,这个小罐子伴随着左林好多年了,尤其是跟随着孙老开始学习之后,几乎所有烧制草药的工作都是用这个小罐子来做的。久而久之,小泥罐仿佛是浸透了药性,无论用来煮什么,都会散发出淡淡的草香味。而用来煮饭更是一绝。迁徙几千里左林都没舍得扔掉这个其貌不扬的小泥罐,对这东西的喜爱可见一斑。
    装好了米和水,努力点燃了烧煤饼的小炉子,加上小泥罐,左林想着在家里吃上一顿饭。估摸着用掉这些米,那些大学生研究生什么的应该不会太计较。
    饭还没有煮好,林京华倒来了。在不到7点就出现的理应9点上班的公务员和理应在俱乐部宿舍里却正在煮饭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互相之间看了看,却像是理所当然似地,没有任何惊讶的表示。
    “什么东西,那么香?”林京华抽动着鼻子急不可耐地问。
    “刚烧上呢,煮了点饭。不知道你那么早就来了,可能有些少。”
    “饭?什么饭能香成这个样子?”林京华一脸不可思议,跑到小炉子边上看着那个其貌不扬的小泥罐子。“还真没看出来,这个小罐子是这么用的。都以为是你用这个给你爷爷煎药的,大家琢磨了半天没敢扔。”林京华呵呵笑着。
    左林奇怪道:“这些天你都在这里?你们安置办不上班了?”
    “于老师来头比较大,主任知道当年于老师带过我,就让我专门配合于老师的这个研究队的工作。市里的经费还在打报告,这些天都是拿着燕老给的一笔经费在折腾。我也就跟着在这里混吃混喝,比在安置办工作自由多了。”
    三言两语,林京华就将事情交代了个清楚。随后,他就死瞪着那一小罐饭,像是要从那小泥罐子的坑坑洼洼的表面看出什么端倪来。
    20多分钟后,饭煮好了。小泥罐一开封,香气立刻布满了整个房间。两个人淅沥呼噜没两分钟就将一小罐子饭吃完了。
    看着左林将泥罐子洗干净之后用渐渐熄灭的炉火烘干,又拿了几张复印纸将小罐子包好,放进桶形包里,林京华皱着眉头问:“左林,这是做什么?”
    “你看看?”左林的嘴朝着外面的大房间撇了下,说:“估计你们要在这里呆上一段日子了。踢上了球,虽然我还是觉得在地里干活实在,不过你觉得真的还有可能回来种地吗?住在俱乐部,再要回来也不是那么方便了。”
    左林的确有些不满。才离开了几天,家就变得这个样子了。他不能怨恨。因为周围的这些人都是出于种种目的在帮助他。于平彰虽然弄出了这套鸠占鹊巢的戏码,但当初于平彰鸠说得很明白,这套东西出来,首功是必定要记在他的名下的。
    对于家,左林的感觉很复杂。他不知道现在哪里算是家。究竟是几千里外的水线之下,还是这里的几间平房。家的地理意义对他来说完全没有意义。而现在,父母在更远的数万里之外工作,爷爷住在淀山糊边上的疗养医院里,这几间平房就更没有了家的意义。可是,左林心里对于一个温暖亲密的家庭的期待却与日俱增。
    带走这个小泥罐子,只不过是又要从一个居所迁徙到另一个居所的某种再简单不过的表示而已。纵使俱乐部的宿舍实在算不上是个太理想的居所,这个微不足道的小泥罐子是不是能用的上还是个问题。
    林京华理解地点了点头,说:“也是吧。不过这些天累积下来不少问题,你今天来了正好问你。以后估计也还有不少问题,你就没什么联系方式?”
    左林愣了下,家里的固定电话成了办公用品,而左林还没有手机。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等下我出去买个手机,回头给你号码就得了。”
    林京华身上有一组名片,不过,他这样的公务员,服务的对象又绝大部分是农民,这张名片的名称就改成了“民政服务卡”。林京华抽出一张民政服务卡塞在左林手里,说:“弄好了手机打给我就行,先过来帮忙解决些问题。”
    从资料柜里拿出一个比较薄的文件夹,又拿出了速记本,林京华将这几天累积下来的问题一一提出。
    这才是左林最为熟悉的领域。在暖房的这小小一片土地上,左林才是神一般的存在。尤其是那些没有出现在任何植物目录上的特殊的植株,只有左林才能将它们的习性一一解释清楚。左林没有受过农科或者植物学方面的专门训练,他也不需要这样的训练,可是,左林能够将所有植物的特性用平实的语言解释得清清楚楚。植株之间的根系纠缠,泥土之下蚯蚓的翻滚,湿润的石头上蚂蚁的远征……暖棚里的一切居然可以这样解释,在左林平实的语言钟,恍然有一种朴素的诗意:仿佛,这个小小的世界理所应当就是这样运行着……
    自然的本身是这样可爱,可亲,而左林,不用多修饰任何东西,只是将自己所了解的事情那样娓娓道来。
    加入老师上课的时候能这样说,或者那些充满了专业术语的纪录片里能多些这样的讲解,或许大家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会更深一点。不知不觉之间,林京华的脑海里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到了8点多,在这里“实习”的学生们陆续到来。看到林京华正襟危坐地听着左林讲解着,在无数报告会上苦练出来的速记本领在全力发挥着。速记本上看起来已经有满满几页的内容了。听左林在说的,好像就是他们这些天的疑问。虽然没有任何术语,可左林的讲解是那么亲切简明,一个学生搬着凳子在边上坐了下来,不一会,陆续到来的学生们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小课堂。
    “难道这个家伙就是传说中的左林左大神?”一个学生暗自揣测,却正好猜到了事实。他们中间没人见过左林,只是约略听说那两个神奇的暖房出自一个叫左林的年轻人的手笔。学生仔细端详着左林,年轻……的确是太年轻了。这个怎么都没大学生年纪的家伙,却能将复杂无比的事情用那样诗情画意的语言阐述出来。
    然而,还没等大家听得尽兴,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门外的空地上。穿着黑色西装的一个年轻男子走进了房间,似乎还没意识到大家都听得有些出神,有些不合时宜地问:“左林在吗?”
    左林愕然抬起了头,应道:“我就是。”
    “我是燕老派来接您的。俱乐部那里说你一早就出门了,我就来这里找你了。”男子说。
    林京华意犹未尽,但他知道燕老肯定也有事情找左林,他皱着眉头说:“左林,你先去吧。回头再过来次好吗?”
    左林歉意地点了点头,说:“我从燕老那里回来之后就过来。”
    年轻男子没有太在意房间里有些敌视的目光。即使他事先知道会破坏气氛,他一样会毫不迟疑地打断这小小的“讲座”,对他来说,燕老的指示有着绝高的优先级。
    坐在车上,小牛皮的座椅的确很舒服,但左林总有些不习惯。这豪华的车子分明是把左林从一种简单的生活里飞速拖离,而现在,左林却无能为力。年轻男子似乎没有和左林攀谈的意图。而无所事事的左林只好坐在后座上看报纸。似乎是早有准备,后座上放着当天出版的几份报纸:东方早报,第一财经之类的,那些都是颇有些品味的大报,而放在这叠报纸边上的,似乎是专为左林准备的:《足球》和《大众摄影》。那本《大众摄影》正是昨天左林在球场上津津有味地看的那期,估摸着那点时间不够左林读完,车上特意准备了本。而《足球》报上“请不要让我太无聊”的大标题配上的左林的照片,让左林觉得有些好笑。看着文章,好像对自己的评价不算很差,而这,就很让左林满足了。
9.家庭教师
    从有些荒凉的农田逐渐进入高楼错综的市区大约用去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认真看着杂志的左林甚至都没注意车窗两侧的景物飞驰。
    车子在一个景致优美的小区里停了下来,一幢小高层的房子楼下已经停着燕映雪的粉红色minicooper和那辆黑色的宝马。一看,就知道燕老已经带着燕映雪在里面等着了。
    房子有些特别。会在玄关的地方一个高50多公分的汉白玉狮子作为装饰的人家无论如何都算的上极为特别。玄关的地面上铺着的不是瓷砖而是青石和鹅卵石,铺成了一条很短的小路通向客厅。客厅的陈设很有中国式的古典韵味,却又不损失现代生活的舒适。看上去像是太师椅的红木框架里装着布艺沙发的实质,但土布的套子让布艺沙发同样呈现出本土的风韵。边桌上放着青花瓷的瓮作为装饰,靠着阳台的地面上,放着几个造型美观的盆景。只有面对着沙发的墙上挂着的电视和做成小型的博古架造型的音响柜上放着的音响器材才明白宣布着这个房间还属于这个时代。
    古典是很贵的。不仅仅是这些红木材质,传统修饰,却带着现代家具特质的家具,更昂贵的则是这份用心。虽然对其中的细节不甚明了,左林也明白地感受到了这套房子的特别。
    开车带左林前来的年轻男子朝着燕老点了点头,就走进后面的房间休息去了。燕老热情地引过左林,拉着他在客厅里坐下。燕映雪正在阳台上,和一个30多岁的雅致的女子一起给巨大的鱼缸换水,燕映雪正双手捧着一小掬水,认真地看着水里金灿灿的一条小鱼,看了看左林之后挤了个鬼脸就算是问好了。
    “今天专门是为了你的事情来的,”燕北斋豪爽地笑着说,“你不是说想考大学吗?我想问问清楚,你到底是准备随便读个大学体验一下,还是准备认真准备考试,认真去读大学。”
    左林想了一下说:“当然是想认真读。我不知道上海这里怎么样,在山里,读书太难了。如果不是孙老,大概不会有什么老师愿意来我们那个村子教书。”
    看着左林恳切的表情,燕北斋点头说:“那就好。要是你只是想进个大学体验一下,不用麻烦,我随时可以找个学校把你塞进去。反正现在靠着各种名义进大学滚一圈混个资历的人不少。可是,如果真的想好好读书,你就得做好准备了。上海的高考虽然比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