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性之心-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没有人知道他们赖在上海做什么,但以这几个人的身价,想必不会是纯粹来租个办公室烧钱的吧。
    更有传闻说左林和国安方面关系相当不错,甚至和国内最为神秘的机构——特种事务局——的关系都很好,很有可能左林本身就是个修道者。
    当汤秩面对那么多情报,一时之间居然无法对左林形成一个定性定量的判断,他不知道左林有多少钱,不知道左林到底有什么背景什么后台,不知道左林和其他人的关系有多深,除了左林是三峡移民,来到上海基本上算是偶然之外,汤秩居然不知道还有多少内容是可以确定的。到底是不是要对左林下狠手教训一下,他也拿不定主意了。
    汤秩的愁眉苦脸一点也影响不到左林。现在的左林,开始有另外一个爱好了:看照片。保莱塔最近一阵又跑去非洲拍照片了,而现在,他洗出来的照片必定给左林寄一份,让左林看看他的旅程。实际上,整个德鲁依议会,以摄影师身份掩饰自己整条朝着非洲,北极南极,朝着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跑的,远不止保莱塔一个。光是行动处现在的编制里就有7个人是国家地理的签约摄影师。而还有些人,则是反过来,利用德鲁依亲近自然的天性来拍摄关于自然生态的记录片。在英国BBC里,居然有一只6个人的记录片分队里有4个德鲁依和两个侍从,而就是这个小组,近年来拍摄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画面来。
    除了保莱塔在象牙海岸拍摄的那些照片,左林还收到另外一叠照片。那是正玩得高兴的金晓华和燕映雪从云南寄来的。由于一旦进入三江并流地区,手机信号——无论是联通还是电信——都变得极不可靠,最近他们都只能在金晓华和燕映雪还有现在被整的苦不堪言仿佛整天在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的小于在一些小城镇、乡村落脚的时候找固定电话联络。
    看着那些生趣昂然的照片,左林很是开心。而夹在信封里的类似游记的东西更是让人看得心动不已。三江并流地区果然是很好玩的。但金晓华在信里提到一个超级强悍的生物学家,在荒山野岭遇到的这个生物学家,居然比她们料想的还要渊博。他将整个三江并流地区的动物植物的习性娓娓道来,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更为神奇的是,只要这个家伙说,我来找个实物来给你们看看,他总能找到那些被他拿来举例的种类。他总有一套悄悄接近观察的方法,神奇无比。有了这个生物学家带队,整个在三江并流地区游玩学习的时间一闪而过。而在这样的专家的指导下,燕映雪迷上了摄影,恐怕将来拿着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的身份糊弄人的德鲁依少不得有她一个。虽然燕映雪拍摄手法还很生涩,但野生动物摄影最讲究的是内容,而在这方面,这第一批寄来献宝的照片就相当不错。
    看着照片,看着金晓华写的这些内容,五林心里一振。这种感觉怎么那么熟悉呢?
    看了看时间,正是吃好另外晚饭的时候,应该不算太晚。左林连忙拿起手机给金晓华打电话,不知道金晓华和燕映雪现在在哪里,电话居然毫无阻碍地接通了。
    “晓华,我收到了你们寄来的照片了。东西很不错啊。”左林说。
    “喜欢就好,再玩几天我们就回来了。原来户外那么好玩,比以前训练的时候觉得好玩多了。”金晓华开心地说。
    “以后有的你玩的,”左林苦笑着,德鲁依是要和自然界打一辈子交道的人,城市里确实可以培养德鲁依,燕映雪就是例子,但只有一个德鲁依在自然环境中觉得比在任何地方都自在,那才是真正的成功。“对了,你说的那个生物学家在不在你们一起。”
    “在啊,正在给雪雪烤肉吃呢。”金晓华说,“怎么了?”
    “那位先生长什么样子的?”左林问道。
    金晓华愣了一下,要让她将一个人的外貌形容出来不难,但那种用来在电脑系统里拼人物脸谱卡片的说法对左林这样一个家伙来说恐怕有些难懂吧。“你等等,我拍照给你发过去。”
    不到20秒,照片就传到了左林的手机上。这位生物学家看起来四、五十岁的样子,神采飞扬,精神矍铄。身上虽然是很普通的帆布外套,但自然而然的表现出了一种淡泊而灵动的气质来。如果要形容的话,那只能说,这个家伙实在是很上照。
    “让这位‘生物学家’听电话……他早就知道你们修炼的是自然之力,恐怕连雪雪通过试炼都看出来了。这几天在给你们补课呢。”左林说。
    “呃?”金晓华又愣住了,“你认识他?”
    “唉,当然啊,这位就是我的老师,跟你提了好多次的大名鼎鼎的孙棣桂先生啊。”左林叹气道,难道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寻找了许久的孙老,就这样悄悄地出现了。
    93.百年孙棣桂
    “怎么可能?”金晓华压低了声音惊讶地说,“这个家伙自己说姓徐,而且,他看起来才40多岁最多不过50岁,怎么会是孙老?孙老现在该多岁了啊?”
    “唉,老师他保持这副样子恐怕都有快100年了,不要问他到底有多少岁。你把电话给他,”左林叹气道。
    金晓华看向那个这几天来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知识和乐趣的“生物学家”,眼神全都变了,变得带着一些讶异,一些惊喜,一些崇敬和几分难以置信。孙棣桂真的保持这副样子要100年了吗?虽说在德鲁依议会那里就听说狮子一系的修炼方法非常延年益寿,恐怕是整个德鲁体议会里寿命最长的一系,但寿命长到可以不受时光的侵扰吗?
    孙棣桂穿着很朴实,全身上下都是简单实用,非常耐穿的衣服,无非是卡其和牛仔类的材质,而且都是那些没有品牌,虽然质量极好但款式很老的衣服。唯有脚上的鞋子是TheNonthFace的重型登山靴,伤痕累累的鞋子充分表明了孙棣桂曾穿着这双鞋走过多少路。这个热心陪伴了他们好几天的“生物学家”的行李很简单,同样是踏入群山,他却没有像金晓华和小于那样背着两个80升的巨大的背包,而是把所有的东西装在一个小得多的,只有55升容量的二手帆布背包里。背包顶上用绳扣系着薄毛毡材料的帐篷和木质的折叠帐架,背包里装着的垫子,则是牦牛毛编织成的。除此之外,他的背包里好像只有一套炊具,一小盒盐和其他比较常规地调料,一本笔记本和几支笔。还有,就是一大包胶卷。孙棣桂没有像燕映雪那样在补给物品的时候一下子买了一整套的摄影器材,只是在脖子上挂着一架LeicaM6。在五林说出孙棣桂的身分之前,他们几个一直都以为这是一个渊博而热心,长年进行山野调查工作的生物学家。
    但是,当左林一说出孙棣桂的身份,金晓华又觉得好像处处都是破绽,只是自己从来没有发现,或者说,是自己在知识和阅历方面不具备发现孙棣桂的这些破绽的厚度。
    这样一位“生物学家”怎么能够在进山进行调查的时候几乎不带口粮也不带饮水?甚至连处理野外用水的净水片都不用。好几天吃饭的时候,他在附近走走转转,就能从泥土里挖出块茎,从树枝上采下果子,在湿润阴暗的腐殖质边上找到各种鲜美的蘑菇,在宿营地附近的小河里捞出鱼来。看那种轻松闲适的样子,好像他不是在进行山野调查,而是在自家的地里和鱼塘里随手拿一样。哪怕他在三江并流地区进行了长年的山野调查工作,他能够轻松做到这些吗?
    金晓华将手机递给了孙棣桂,恭敬地说:“孙老……找你的,是左林打来的。”
    孙棣桂一点也没有惊异的样子,泰然自若地看了看金晓华,微笑了一下,接过了手机:“乖徒弟,终于发现我了啊。”
    “老师……你还好吧?”犹豫了半天之后,左林有些不如道说什么好。
    “当然好啊,你过得怎么样?踢球应该是蛮好玩的吧。”孙棣桂也饶有兴致地和左林拉起了家常。这师徒两人已经有好久见面了,自从左林一家从三峡地区搬到了上海,就再也没有见过。
    “老师,你准备回来了吗?我们……我,燕北斋还有李叙,还有议会那里的好多人都盼着你回来呢。”聊了一会之后,或许是察觉了孙棣桂的心情相当不错,左林小心翼翼地问。
    孙棣桂豪爽地笑着说:“在外面玩了好几年,按说也该出来了。不管当年的事情到底是谁的责任,也该有个结果了。不过,还不是现在。……你小子居然找外人来找我,把我从好不容易安顿好的修炼圣地撵到了三江并流地区来散心。夏天你到大峡谷来找我,找到了我就跟你出山。怎么样?”
    这是一种允许,同样也是一种挑战,左林自然明白孙棣桂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大峡谷,自然指的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恐怕这划定了范围寻找孙棣桂的要求本身就是一次考验,一次试炼。如果左林无法通过这次试炼,恐怕要让孙棣桂出山,就真的要等孙棣桂自己玩够了再说了。
    “好。”左林答应得也很爽快,这种事情,恳求什么的手段再拿出来,那就有些丢人了。“不过,今年夏天燕北斋要结婚了,婚礼总得参加吧?老师你把时间订的不要太苛刻啊。”
    孙棣桂笑着答应了。虽然和左林几年没见面了,但两人之间,几句话之间的默契,仍然丝毫没有改变。
    “你的这两个学生教得很好,对于力量的掌握相当不错。而且,她们真的能放下心胸到这些没人的地方走走,也能吃得起苦,真是不错。在城里长大的人能够这样已经是很不错了。不过,左林,你还是要记住,德鲁伊的强大并不完全依赖于力量,更依赖知识。德鲁伊并不掌握自然,操纵自然,但德鲁伊掌握着自然界的知识,并且不断寻求更新更准确的知识,明白吗?”孙棣桂提醒道。
    “是的,老师。”左林恭恭敬敬地应允着。他明白孙棣桂的用意。成长在城市里的德鲁伊之所以能够掌握自然之力是因为他们本心里有着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珍爱,但他们对于自然的了解是薄弱的,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和越来越消耗时间的修炼都有可能蒙蔽住原本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珍爱。而一个成长于山林,成长于自然的仰息之间的德鲁伊,当把自己主要活动的空间迁移到了城市里,则同样有着这种风险。而对于德鲁依来说,一旦失去了对于自然的那种感觉,那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打完了电话,孙棣桂随手就把手机抛给了金晓华。搞得金晓华一阵手忙脚乱。
    “徐老师!徐老师!”这个时候,躲在帐篷里看书的燕映雪忽然跑了出来,手指上站着一只漂亮的山雀,“这是什么呀?刚才吃开心果,结果把这个小家伙招来了。”
    “雪雪,这个徐老师……实际上是你左林哥哥的师父哦。”金晓华搂着燕映雪。
    燕映雪看了看孙棣桂,又看了看金晓华,确定了不是在开玩笑之后,她把开心果的袋子放在地上,把山雀放在袋子的沿口,让鸟儿自己吃东西,然后她向着孙棣桂恭恭敬敬地鞠躬,喊了声:“师公!”
    孙棣桂呵呵笑着,拉着金晓华和燕映雪一起在岩灯边上坐了下来。他们已经吃过了晚饭,用来做饭的小火堆已经熄灭,他们在3个帐篷中间的空地上放着一盏营灯来维持这个公共空间的照明。
    “孙老,您到底多大了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