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哲学辞典-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佩之处,在于他是精力充沛一生战斗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虽然没有独创的
学说体系,但是他却能在他那个时代(整个十八世纪)提倡和宣传启蒙思想,
普及哲学爱好,引起人们热爱理性与真理,憎恶愚顽的传统成见与迷信(请
参阅《成见》与《迷信》二文),特别在反对宗教狂热的战斗中(请参阅《宗
教狂热》一文)成为一位伟大旗手和一座照耀思想界的灯塔。他的《袖珍哲
学辞典》(或译便携式哲学辞典)的书名以及他对这本书的看法也都足以说
明他对哲学思想所起的普及作用。上文我们已经提到这部著作最能全面反映
他的哲学思想:他坚决反对宗教迷信和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较之他所推崇的
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更进一步,认为一切思维都不过是感觉的继续与更
替。他在《感觉》一文里便说,有一位伟大哲学家①曾经说过:“感觉包含着
我们的各种能力”。可是,倘若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那么我们对于“永恒”、
“无限”这类观念又如何能体会呢?在这一点上,他与洛克和孔狄亚克正相
反,是持存疑态度的。他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例如他在《人类心灵的界限》一文里就表示有许多问题是超越人类心灵的界
限的。他在《灵魂》一文第11 节里说道:“人哪:上帝给了你悟性是为使你
能够行动,不是为使你深入到他所创造的事物本质里去”。他虽然反对唯心
主义的论断,并且注重使用观察作为一种认识现实真理的武器,可是他同时
却又把一切归之于两个本原:上帝与物质。他把心灵或精神作为沟通这二者
① 按指孔狄亚克(Condillac,1715—780)感觉论学派的领袖,代表作有《感觉伦》和《逻辑
学》,法兰西学院院士。

之间的中项,起着桥梁作用。他虽然并不知道物质为何物,但并不怀疑物质
的存在,并且认为物质是永恒不灭的。他是自然神论者,他在物质一文里说:
“没有一条格言比下述这一条更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了:‘任何事物也不是
无中生有的。’因为跟这句格言意思相反的话无法理解。”他认为由神明或
上帝按照一种目的而组织了永恒存在的物质的说法并无损于宗教信仰。例如
他在这篇文章里说“我们今生有幸由于宗教信仰而得知是上帝从虚无中引出
了物质。”但是,这种关于永恒物质的学说实际上也有种种困难,而不要以
为可以克服这些难点。他在该文中就说:“物质从无中生有的学说,也并非
不是那样不可理解,应该承认这一学说而不要自诩可以解释它,哲学并不能
解释一切。”但是,照他说来,我们身在其中的这一洪荒宇宙到底是由神创
造出来的还是由神加以安排整顿就绪的,对于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却无
关紧要。他虽然对于有些形而上学问题持严谨的存疑态度,尤其是对于宗教
方面的所谓默启或神启,更是讥笑备至,但是遇到实际道德问题,却是毫不
迟疑地站出来主持正义维护人道,站出来保护那些被压迫的和那些无辜蒙冤
的人,竭尽全力为之昭雪。我们知道他为卡拉事件鸣不平,先后曾奔走呼吁
历十年之久。在道德哲学方面,他是实用主义者或者说是务实派。因此他认
为对于灵魂永生的信仰,为了维护人间的道德,似乎是不可少的,他甚至以
为必须有一位赏罚严明的最高主宰,才可鼓励善良人民而警顽愚。对于广大
人民群众来说,即使上帝是没有的,也必须制造一位上帝来崇奉。由此可见,
伏尔泰不是一位真正的形而上学哲学家,他也不能把他所主张的唯物主义坚
持到底,而是到了自己无力解决到底物质存在是第一义的还是精神存在是第
一义的时候,就同唯心主义和宗教信仰妥协,成为一个自相矛盾的二元论者。
他并且反对当时百科全书派的无神论。他在《无神论》一文中对于爱尔维修
的《自然体系》这一部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杰作痛加针泛,就是他的资产阶
级局限性的反映。他不仅信奉所谓“自然神”的造物主,而且在私有财产问
题上坚持私有财产是个人经营所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知道,他与十
八世纪另一位伟大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的发扬者卢棱由好友反目成为对
头,而两人对于私有财产问题的看法大不相同,后者认为私有财产是人类不
平等的根源。这也说明伏尔泰的资产阶级立场是十分明确而坚定的。所以我
们认为他在十八世纪法国文坛以及西欧思想界反对封建专制和同顽固的宗教
狂热势力作斗争中是启蒙运动最坚强的先驱,但是在哲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
心主义的斗争中,他较之百科全书派达朗贝,爱尔维修等人却远远落后,站
在保守的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一面。以上就是伏尔泰哲学思想的要点。
伏尔泰的这部《哲学辞典》是在最初的《袖珍哲学辞典》的基础上,陆
续编入他为《百科全书》、《法兰西学院辞典》等著作撰写的条目,以及其
它若干文章,后汇编为全集本第一卷。全书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例如在文学
中古今之争的问题上,他写《古人与今人》一文,坚持鲜明的厚令薄古的观
点。在《批评》一文中,尖锐地批判了那些别有用心颠倒是非的文艺批评家。
伏尔泰对中国特别推崇,在《论中国》一文以及其他许多文章里,常常肯定
中国的长处,来讽喻西方的一些在他看来是很愚昧可笑之处。我们在西方作
家中还很少发现像伏尔泰笔下这样同情中国的作家。这也是令我们特别对他
有好感之处(参阅《论中国》条目)。他根据中国戏剧《赵氏孤儿》改编为
一部法国悲剧《中国孤儿》,以成吉思汗为主角。剧情十分感人。1755 年8
月20 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次演出,非常成功。当时的观众深为赞许,自始
至终掌声不绝。

本书主要特点有二:首先是突出地反对基督教,特别是天主教,反对宗
教狂热带来的愚昧迷信与迫害无辜;其次是强调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认为
只有这种一切从合理的理性出发的思想意识才能为人类带来一线曙光。阅读
这本书,从作者伏尔泰在思考问题时注意从合理的理性出发、不圃干一切固
有的成见、探索真理、敢于面对现实为理想而斗争的精神中吸取教益,对于
我们认识现实,寻求真理,采取合理行动是有裨益的。

王燕生

1982。12。1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
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
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
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
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要需赘
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
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 年至1989
年先后分五辑印行了名著二百三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
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
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共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
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
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
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1 年6 月

哲学辞典(上册)
A
ABBE 阿贝 (修道院长)
“您往哪儿去,阿贝先生1?? 。”您可知道阿贝的原意就是父亲吗?②
您若是作了阿贝,可就为国效劳了;那一定能做出一个男子能够做的最好的
事儿来;国家又从您这儿多添一个会思维的生灵。这件事倒还有点儿神圣的
意思在内哩。
可是倘若只是由于剃了发,穿一件披肩,一件短袍,终日期待着一项微
薄的收入而做了阿贝先生,那可就配不上阿贝这个称号了。
从前的僧侣是把阿贝这个称号奉献给他们所选出的院长,阿贝就是他们
教门里的父亲。日久天长,阿贝这个名称所指的对象变化多大呀。教门里的
阿贝本是一帮穷人的头儿,可是教门里那些贫苦父亲从那以后却有了二十、
四十万里弗尔③的年金了;今天在德国还有些教门里的“贫苦”父亲竟拥有一
团人的警卫队呢。
一个穷人曾经宣誓安分守贫,结果却是君王一般!我们曾经说过,还要
再说千百遍:这种情况是令人发指的。国法不容这种滥用职权的行为,教会
也为之愤愤不平,而那些无衣无食真正贫苦的人都在阿贝先生门前向天呼
冤。
但是我听见意大利、德意志、弗兰德、勃良第的阿贝先生们都说了,为
什么我们不积累些财富和荣誉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称孤道寡呢?那些主教们
都是孤王寡人啊!他们原来也跟我们一样穷;他们发了财,升了宫,其中一
位地位比国王还高;我们也来尽量效法他们吧。
先生们,你们有理,侵占世界吧;世界是属于霸占它的强者或能手的;
你们曾经利用过无知,迷信和愚昧的时代来剥夺我们的遗产,践踏我们,用
我们的血汗来自肥。理性到来的日子,你们就发抖吧。
1 ①您往哪儿去,阿贝先生?往姑娘们那儿去? 怎么着?您模着黑儿去? 您又要去碰钉子去,明白吗?
(当时的歌谣)——乔治?阿弗内尔
② 阿贝Abbé,法语原意是修道院长;伏尔泰在“修道院”一文中曾说明这一字源;拉丁语和希腊语作Abbas,
叙利亚语和迹勒底语作Abba,由希伯来语ab 而来,ab 的意思就是父亲。本文用这个字,有双关的用意,
所以此处音译阿贝。——译者
③ 里某尔(Livre),法国古金币名称。——译者
ABRAHAM 亚伯拉罕
第一节
亚伯拉罕经历中有关神圣的事迹,我们只字也不应该提,因为圣书已经
都谈了。属于世俗历史范围的事,有关地理、时序、风俗、习惯的事,我们
也只能用恭敬的笔法来谈,因为这类风俗习惯与圣史部有联系,犹如条条小
溪,保存着它们的源泉的什么神圣的东西一样。
亚伯拉罕虽然生在靠近幼发拉底河地区,为西方人倒是开辟了一个伟大
的时代,却没有为东方人留下什么,然而他在东方本来跟在我们这里一样受
人尊敬。伊斯兰教徒只是从他们的纪元起才开始有确切的纪年。
时间科学,完全湮灭在伟大事件发生的地方,却终于来到了我们的国土,
而在我们这儿这些事情又没有人通晓。我们对于幼发拉底河、约旦河和尼罗
河一带发生的事件争论不休,现在做了尼罗河、约旦何和幼发拉底河主人的
那些人却坐享清福,无所争论。
我们所说的这个伟大时代就是亚伯拉罕时代。关于他的出生年代,我们
有不同的看法,其间相差六十年。以下就是根据记载来计算的:
“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亚伯拉罕、拿鹤和哈兰。”①
“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就死在哈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